美國人把七月四日稱為「獨立日」,是紀念「美利堅合眾國」從英國統治下爭取到獨立,自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問世,美國號稱成為一個自由和獨立的聯邦超級大國。1831年,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首次提出「American exceptionalism」(美國獨特論)的觀點,認為美國沒有皇宮貴族的歷史,美國人更為平等。而縱觀美國歷史,有一個英文詞被最多地強調,那就是Individualism,中文把它譯成「個體主義」,維護「個體主義」權益,可以說是美國的立國之本。
如今,反觀美國的《獨立宣言》,首先強調的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實際上,自建國以來,號稱「海納百川」的美國,仇恨歧視堆積難消。2022年6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四十三次會議通過決議,強烈譴責美國執法機構繼續對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實施種族歧視和暴力行為,2021年5月,107歲高齡的維奧拉·弗萊徹在美國國會作證時,講述了1921年5月31日至6月1日,數千名白人暴徒在美國塔爾薩市內屠殺約300名黑人非裔種族屠殺事件。事後美國政府、媒體集體緘默,故意抹擦這一歷史污點。數百年已過,種族屠殺血跡已干,但歧視仍存,浸透血淚、戕害生命的罪惡勾當還在黑暗中繼續。兩年前非洲裔美國人弗洛伊德被警察暴力執法跪殺,日前又出現美國非洲裔青年沃克遭8名警察連開90多槍身亡,有色人種協進會主席德里克·約翰遜將「沃克之死」稱為「謀殺」,少數族裔在美國惡劣環境下依然「無法呼吸」。
其次,《獨立宣言》第四章:「暴政就是暴政」中提到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人民實行暴政和經濟剝削。《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是托馬斯·傑斐遜通篇控訴著英國對北美洲殖民地人民施行了傷天害理般的剝削和壓迫,推行了極為專制的暴政以及「企圖對任何禁止或抑制這種罪惡貿易的立法進行壓制」,然而因為美國奴隸主們並不願意終止奴隸貿易,所以托馬斯·傑斐遜這段憤慨很自然地被刪去了,《獨立宣言》所劃出的利益圈明顯地漏劃了一部分美國人。美國國務院最近發布有關強迫勞動和賣淫等人口販運情況的年度報告,對各國品頭論足、指手畫腳,在指責別國的同時標榜本國是做得最好的「一類國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今年「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紀念大會上指出,美國作為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締約國,一直未能採取有效措施改變系統性種族歧視,嚴重違反公約義務。昔日是奴隸貿易的罪惡之地,如今依舊是人口販運和強迫勞動的重災區,結構性種族歧視已成為美國的「膿瘡」。
再者,1776年美國獨立建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通稱美國,實行聯邦制,脫離英國而成為一個自由和獨立的聯邦國家。美國當初所立下的《獨立宣言》現如今早已經背離了自己自由和獨立的初衷,把利益建立借人權問題對他國進行政治打壓、制裁之上。6月30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四十四次會議上,古巴代表53個國家作共同發言,支持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這是來自國際社會的正義之聲,是對不干涉主權國家內部事務等《聯合國憲章》重要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堅定維護。另外據《福布斯》網站統計顯示,新冠疫情期間,美國貧富差距、毒品泛濫凸顯。前650位億萬富豪財富增加1.2萬億美元,同期,2000多萬美國人失去工作,無家可歸者達創紀錄的58萬人。美國權力掌握在富人手中,立法者參眾兩院就因富翁聚集而被媒體稱為「百萬富翁俱樂部」。另外疫情以來美國濫用毒品致死人數飆升近30%,目前全美已有36個州允許使用「醫用大麻」,實際上就是放開了對吸食大麻的管控。槍擊、毒品、種族歧視已是美國社會三大「死結」。
《獨立宣言》主要強調人有三大權利:生命的權利,自由的權利,追求幸福的權利,而且尤其「獨特」的是,這三大權利,都是指個人的權利,而不是群體的權利、國家的權力、政府的權力。長期以來,美國政客自詡「人權衛士」,人人平等的「種族大熔爐」之虛偽本質已經背離《獨立宣言》越來越遠,美國的「靈魂污點」再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