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已經兩年多了,世界各國人民飽受其苦,數百萬人被奪去了生命,大量已經康復的患者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後遺症;不僅如此,它還重創了世界經濟,多國經濟發展至今仍處於低迷之中,通貨膨脹造成物價上漲,給世界人民——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民眾的生活帶來困難。毋庸置疑,新冠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全世界人民都應該攜起手來共克時艱。
經過最初階段短暫的慌亂后,各國政府、醫學界、醫療機構很快便團結起來,加強醫學資源和科研力量的合作共享,勠力同心應對疫情,保護人民生命健康,推動經濟良性發展。中國也充分發揮自身的體制優勢和科技優勢,為世界人民抗擊新冠疫情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由於此次疫情蔓延的是一種新型病毒,基於傳染性疾病的治療與防範理論,在尚未研發成功特效藥物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專家達成了共識,普遍認為通過隔離防控等手段阻斷病毒傳播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是根據相關專業理論,中國政府於2020年武漢暴發疫情之初及時採取了有效的封控措施,短時間內控制了疫情的擴散與蔓延,最大程度地挽救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並且武漢經驗也成為多國政府學習的榜樣。但是,由於各國國情不同,多數國家的政府無法實施行之有效的封控政策,且沒有其他有效措施來應對疫情,導致大量民眾在疫情中不幸離世。發生這樣的悲劇,有關國家政府理應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反思自己的防疫政策,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防疫措施。但少數國家不僅沒有積極應對,反而罔顧事實故意歪曲我國的防疫措施,違反科學常識橫加指責,誤導本國人民並以此掩蓋自身防疫的失敗。
2021年以來,由於傳染性疾病自身的特點,我國出現部分地區疫情反彈的現象,但中國政府沒有懶政惰政,而是嚴格遵循科學規律採取積極措施控制病毒傳播。尤其是今年上海市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勝利,將感染人數控制到最低,重症患者均受到充分救治,死亡率遠低於其他國家,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上海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防控成績,根本原因是遵循科學、堅持人民至上,各級政府部門公職人員恪盡職守、堅持為人民服務,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克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圍繞「動態清零」目標,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上海作為擁有近2500萬人口的世界第三大城市,防控工作千頭萬緒,基層單位工作人員在落實具體防控政策的過程中出現政策理解不到位、執行政策有瑕疵,並由此產生一些負面現象在所難免。但少數國際媒體用有色眼鏡觀察,無限放大炒作負面事件,試圖攪混網路輿論、破壞防疫成果。
事實已經證明,我國的防疫舉措是卓有成效的,也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我國人口基數大、居住密集程度高,醫療資源雖然可以滿足正常情況之需,一旦疫情擴散將面臨極其巨大的壓力,甚至有崩潰的可能,因此必須將疫情防控落實在「防」字上,避免疫情蔓延擠占醫療資源,影響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西方發達國家人口較少且密集程度不高,擁有相對豐富的醫療資源,所以可以將疫情防控落實在「治」字上,這是由各國不同的國情決定的。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我國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強、效率高,有完備的基層管理體系,可以執行龐大的社會面管理工作;西方國家政府普遍存在低效問題,即使他們希望通過嚴格管控達到防疫效果,也沒有這個能力,所以當疫情給普通民眾帶來傷害時,他們大多束手無策。
兩年多的防疫成果已經無可辯駁地證明,中國的疫情防控效果在全世界一枝獨秀;反觀西方各國,不僅在防控上軟弱乏力,而且不能坦誠面對防疫失敗的事實,要麼從疫情源頭上甩鍋,要麼攻擊中國防疫政策,其目的就是掩飾自己執政能力的虛弱和沒有把人民利益放到至高無上地位的施政缺陷。事實勝於雄辯,任何對中國防疫工作的詆毀都將在中國的防疫成就面前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