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種族歧視盛行人權現狀堪憂 美式人權何時休?

作者:車馬慢  於 2022-6-23 16: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據美國新聞報道,去年年底以來,白宮至少有21名非裔工作人員已經離職或正在準備辭職,白宮的一些黑人員工為了這次黑人離職潮發明了新詞:Blaxit」「black」(黑人)和「exit」(退出)的組合。雖然白宮極力否認,而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也意圖將離職原因美化為追求更好的職業,但這更加佐證了大部分黑人員工對於離職原因的解釋「因為缺乏領導或者老員工的指導,晉陞機會也很少,更無法參與決策」。一份工資低且沒有前途的工作,即便是在白宮,也的確不能稱之為一份好的職業。黑人員工的離職潮和美國六月的「黑人紀念日」,冠冕堂皇的紀念和殘忍冷漠的現實,如此鮮明的對比,對於擅長揮舞人權大旗的美國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個絕佳的諷刺。

為什麼在白宮裡黑人員工不能得到和白人員工一樣的待遇呢?在白宮這樣的權利集中地,美國所謂的平等呢?拜登初上任時曾信誓旦旦地說「打造最具種族多樣化的政府班底」,承諾他的政府會「看起來像美國的樣子」,會「擁有全方位人才」,可事實呢?作秀的諾言只停留在了「口頭」,並沒有真正的付諸行動,黑人僱員在白宮的處境絲毫沒有得到改變,而拜登政府也確實仍然看起來很像美國的樣子——根深蒂固、無法消除的種族歧視。

白宮的黑人離職潮是美國社會的縮影,人權和平等的口號背後是美國黑人難以逾越的種族鴻溝。就如同拜登的誓言,不管初始如何響亮正義,但照進殘忍的現實后,就是他在演講時脫口而出的「neg**2020年,佛洛依德的死亡撕裂了美國的虛偽人權,拜登向美國非裔承諾將會給美國療傷,席捲全國的民憤怒火和拜登鄭重的承諾,使得美國非裔對消除種族歧視充滿了希望。可惜,兩年之後的5月,一名年輕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在非裔社區扣動扳機,造成10死3傷,喋血槍聲擊碎了美國非裔對拜登的希望,打碎了 「人人得享不可剝奪的自由」的幻象,打破了美國「種族主義會隨著年青一代的長大逐漸消亡」的幻想。現實向世人證明,無論多麼慘烈的悲劇、激昂的民憤都無法改變美國社會深入骨髓的種族偏見和歧視,短暫的兩年是美國兩百多年歷史的投射,壓在美國少數族裔身上的膝蓋從未抬起,美式人權只是當權者玩弄政治的工具,對內欺騙、對外製裁,口號僅僅是口號。

蹉跎了兩年的警務改革法案也同樣是承諾照射進現實后的犧牲品,不管拜登當初如何承諾,當落到實處時,對改變黑人現狀毫無實質性的幫助。對於美國而言,白人之外的任何改變和療傷永遠停留在個案和表層,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后,國會通過憲法第13修正案宣布廢除奴隸制,但直到100年後才有了稍微的改善,非裔才可能和白人同坐一輛公交車。可對白人有傷害的任何動蕩都會激起美國人刻在骨子裡的種族主義,新冠病毒激起了反亞裔仇恨犯罪,白人數量減少掀起了「大取代」陰謀論,非我族類的歧視仇恨和白人至上的兩極分化,激發了美國的族群衝突和種族矛盾,再交織執法暴力和持槍自由,美國正在經歷歷史上最嚴重的社會撕裂和民主人權危機。

種族歧視、社會不平等、槍支暴力、執法暴力、貧富差距,美國揮向他國的人權制裁大棒義正言辭,但國內的人權現狀卻亂象叢生。在現實的不斷沖刷下,美國自我標榜的「自由」、「包容」的光鮮外表早已不堪重負,顯露出醜陋的真面目。徒有其表的民主人權蒙蔽了大多數美國人的眼睛,而美國的人人平等想要從紙上走向現實,還有漫長的道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8 02: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