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生活在大溫地區的朋友,應該都在朋友圈看到了這樣的一則求救:懇請公眾協助,尋找一名家住在溫東的失蹤華人女子。
11月14日,有朋友發微信告知小編,該名女子已經遭遇不幸。
是由:
在11月9日周一清晨6:30分,家住溫東Rupert街夾東22街附近的汲女士從家中出發,搭乘25路公車到Nanaimo天車站轉乘天車到Waterfront站下車。
她出門時行色匆匆並且沒有隨身攜帶手機、錢包、鑰匙以及任何身份證件。
信源稱汲女士25年前從廣州移民來到溫哥華,現年53歲。患有抑鬱症、焦慮症多年,一直在服用藥物 接受治療。因為一些私人問題影響,從今年3月以來情緒一直不穩定。
抑鬱症導致死亡的現實生活案例比比皆是,真的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據調查,全球共有約4億人患有抑鬱症,少於25%的患者會尋求有效的治療;中國約有9000萬人患有抑鬱症,抑鬱症患者接受治療的大概只有8%。在中國,每年有20多萬人因抑鬱症自殺。
海明威、梵高、三毛、王國維、海子、張國榮、阮玲玉……隨便一數,就有如此多的名人被抑鬱這隻「黑狗」追得無路可逃,輕者陷入看病吃藥防複發的無限循環當中,重者就要像查斯特·貝南頓和喬任梁這樣走上了不歸路,更遑論那些終生都無法擺脫抑鬱之苦的普通人了。
有社區人士呼籲:
對於老人,最好隨身攜帶家庭住址,附上聯繫方式的小紙條,給他們買定位手環、手錶,或是讓他們帶著能定位的手機出門,盡量不要讓他們單獨外出散步。
對於有抑鬱症者,作為家人朋友,面對患者的抑鬱情緒,一方面,要耐心傾聽,積極溝通,及時了解他的想法;另一方面,不管是家人還是患者自己,都應該掌握識別抑鬱症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