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呈祥》在塑造人物方面十分成功。其中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主人公--劉備。劉備,即漢昭烈帝,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戲曲舞台上劉備不同於歷史和小說中劉備的人物性格,但正是通過這種細膩而傳神的表演,使京劇舞台上劉備這個人物形象變得鮮活生動起來。
劇中劉備在「相親」過程中,聞得甘露寺內有伏兵后的魂飛魄散,在洞房門前看到孫尚香日常演練兵器時的慌忙錯亂,在趙雲面前沉湎聲色的樂不思蜀,在孫尚香面前呵斥吳將的有恃無恐,趕到江邊不顧孫尚香欲先自行上船的狼狽自私等等,均為劇情的推進增添了劇場效果,既使演出情緒不致過於緊張沉悶,同時又賦予了京劇舞台上的劉備新的人物性格。
這既是戲曲運用自身藝術手段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又是京劇藝術能夠取悅於觀眾的高明之處,更是京劇藝術在初始狀態中具有「草根」屬性的例證。除此之外,劇中在表現劉備、孫尚香、趙雲主僕三人趕赴江邊的緊張行進時,採用了傳統戲曲中獨有的「編辮子」程式技巧。劉備唱畢「心急馬慢途程遠」的【導板】后,在孫尚香接唱「飛馬越過柴桑關。此去哪怕路途遠,妻隨夫行理當然。母后賜我上方劍,哪怕周郎追趕還。

以上這些華麗優美的唱腔、調度中,表現出三個人物各自不同的心情以及劇情賦予這段表演急迫緊張的情緒,從而,使劇情、戲理和技巧達到了高度的完美與統一,這也是京劇的獨特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