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若云:《醉紅顏》再改版 長篇言情小說連載155

作者:ruoyun1969  於 2022-8-18 07: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醉紅顏》再改版 長篇言情小說連載155

作者若雲

 

 「是呀,他們這些男男女女,來到這裡說的家鄉土話,很多國內來的人聽不懂。他們吃的是家鄉的飯菜,看的是他們家鄉的土產電視。他們基本上不會講英文,離開這廣城就無法生存。」 華英十分感慨:

「我真不能不敬佩內地南方農民的才能,搞了這麼個國中小國。」他們把車停下,從正門穿過一個木製大門框,二邊各一個石獅,結構裝飾完全是國內南方土族的風格。進去后,二邊擺滿了各種各樣國內南方土族的東西,連飯菜餐館都是他們家鄉的東西,如烤雞,臘肉、南式點心等。商店裡還乾淨,講的也是土話,華英聽不懂,鄭明說:

「每一店鋪,總有一人會講英語,多半是老闆,其他人基本上是講土話。店外的水果攤鋪,只會說土話,很少會說國語,英語就更談不上了。」他們轉到另一條街,應該是剛才店鋪的背後。卡車、貨車、板車塞滿街道。破舊的水泥路旁邊,有人抽煙、有人吐痰、有人捏鼻涕。華英還看見一男子對著牆壁撒尿,臉紅紅的叫鄭明看,他說:

「別見什麼都奇怪,像只山猴子,這是正常的。」他們又到了另一條街的店鋪,華英用國語問一女店員,這女的聽不懂,去叫老闆。過了一會兒,一位中年男子出來,用國語回答她的問題。走在街上,很多店門口有一塊鐵板,上面有鎖,華英有點茫然地問:

「這是什麼玩意兒?」鄭明說:

「這是地下室,是倉庫,也是住房。」 華英吃驚地反問:

「能住人?」 鄭明很熟悉他們的內情:

「當然,他們這些店大都是家庭商店,國內親屬或各種人,移民或偷渡來這裡。他們要吃飯,又沒英文,甚至連國語也不會說,只能到這裡找工作。白天幹活,管你三頓飯,晚上睡在倉庫或叫地下室。老闆管吃,管住,就可以不給工資,有的給一些,但很低。」 華英產生了一點同情心,關心地問他:

「真可憐,這些人出國來圖個啥?」 鄭明能理解她們:

「就這樣,他們還擠在船艙里或車廂里,吃苦頭,冒風險,甚至死在途中,還絡繹不絕地偷渡來這裡。當然也有不少人,是通過親屬移民來這裡。」華英懷疑地問:

「你怎麼知道這麼多?」 鄭明:

「我就是從他們地區來的,我也能說他們的土話。」 華英又問:

「在這裡,我怎麼沒有見到國內的人,像大學里的那些大陸學生學者?」 鄭明對華英格外耐心,有問必答:

「這不一樣,這些大學學生都是高學歷,考托福出來的,是國內精英。而住在這裡的基本上是農民,街道小市民。即使有些人,讀了一點書,也沒有高學歷,無法進入主流社會。他或她只能住到這裡,掙這些後來的老農民的錢,如開店鋪,或者當個會計,幫他們填稅表,或者當個買賣房屋的介紹人(Agent),幫這些人買賣房子,掙一點傭金。」華英得意洋洋地說:

「好了,來一趟全明白了。國內說什麼四川榨菜、什麼米粉、什麼魚蝦、什麼乾麵條等銷往世界幾十個國家。原來都消到各國的廣城或東城,再由國內南方先來的這些人,轉手賣給全體國內來的人吃。真是大開眼界,回家吧!」鄭明說:

「你又忘了,今晚還有好吃的,在某領事館慶國慶,曉華、小宇都會來,大概是六點開始。」

 

政府十分關愛、照顧海外留學生和訪問學者。每年國慶、中秋節或春節都會通過學生、學者聯誼會,組織大家看電影、聚餐等活動。今天某領事館請大家慶祝國慶,才英、玉蘭和汪艷坐陽陽的車一道來。老錢、小宇和女兒還有曉華等都來。

到大禮堂一看,很豪華,台上隨著音樂節奏,帥男、俊女翩翩起舞,台下的中間也有學生在跳舞。右側放了各種飲料和葡萄酒,高度酒也很多,什麼名酒都有;右邊一排全是色味俱全的美食。她們以自取餐形式,排隊拿飯菜,然後自己去倒酒喝。

陽陽和才英專喝名酒,吃飽了,喝足了,二人跳了一陣子舞,幫助消化,同時醒醒酒,免得回去路上出事。不開車的人們,幾乎不停地喝,準備睡在車上回家。

 

在大家吃喝到一半時,某領事出來致辭,歡迎大家光臨。還有學生代表發言,對他們現在的熱情接待,平時在經濟、娛樂等方面對聯誼會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接下來,文藝晚會開始,都是從國內來的專業文藝人員,唱歌跳舞,說相聲等。最後是放電影,整個慶祝活動過程,不僅全程供應,而且不斷更新飯菜和肉。陽陽等四人上車時,已半夜十二點多,大廳里還有不少人在談談吃吃。回家路上,華英問鄭明:

「領事館怎麼不請東城那些人?你們是同一地方來的,怎麼你來,他們不來。」 鄭明耐心地解答說:

「這你又不懂了,我是加大博士,他們是文盲,農村種田或小鎮上賣雜貨的。」華英也像才英,愛鑽牛角尖:

「那不是歧視嗎?」 鄭明:

「不能這麼說,這是各盡所能。比如節日舞龍、喊口號,都是他們乾的。政府不僅拍照、錄像、還放到電視上播放,以表揚他們在國外,還保持民族文化傳統。」 華英無話找話說,沒事瞎問:

「我還是不太明白,既然他們代表我們的民族,首先要請他們來吃喝,來歡聚一堂。我們應該是第二、第三、至少應該排在他們之後。」 鄭明有點無奈地說:

「你真是笨蛋,剛才最後一位西裝革履,代表僑胞講話的,就是廣城人,已有代表了嗎。」 華英真為廣城人憤憤不平:

「我們大學的學生學者,怎麼每個人都可以來,這次全來了。他們就派一個代表?這不是歧視嗎?」 鄭明有點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感覺,不過他還是十分無耐地繼續告訴她:

 

未完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