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防殺人不見血的猝死
(下)
作者
若雲
為使諸位重視和警惕,舉二例真人真事。在加州大學時,有位上海來的姓周的訪問學者,他感到左肩不舒服,此人心細,性格中特別留意小事,他立即找醫生,一檢查才知是冠狀動脈狹窄,結果通過切開的腹股溝動脈,送一橡皮管到狹窄處,這樣就避免了可怕的猝死,二十年過去了,至今還在加州,活得好好的。另一個是在健身房碰到的,他來自希臘,告訴我說,有一天他發現左後背不舒服,他無意中告訴醫生,經插管檢查發現又是冠狀動脈狹窄,心臟外科醫生從切開的右手腕動脈,送一橡皮管到狹窄處,幸運地避免了猝死。
猝死也有外在誘因,如勞累過度、精神刺激、抑鬱、悲傷、恐懼、憤怒、狂喜等情緒激動也可引發猝死:內在因素有心臟功能不全、心絞痛、低血鉀或鎂等,所以也應該避免。
上述檢查十分昂貴,而且需要專科醫生的處方。如果與醫生溝通有困難,有時候沒有明顯癥狀,醫生不一定會讓做這些檢查。因此,筆者想介紹一種目前在美國到處都有的、只要二三百美元、無需醫生處方、也無需醫療保險的安全方法,它叫「至關生命篩選檢查(Vital Screenings)」,其中與猝死有關的四項檢查分別是:
一是篩查頸動脈(Carotid Artery screening)瘤、狹窄、或脂肪斑 (Plague),這些都會導致動脈破裂而猝死。
二是心律檢查(Heart Rhythm Screening),以排除房顫(Atrial Fibrillation),房顫會形成血塊,若堵塞重要部位血管會 引發中風、偏癱、甚至猝死。
三是查腹主動脈擴張或腫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Screening ),這種血管破裂是主要三大猝死原因之一。
四是查周圍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Screening,PAD )又叫踝臂指數(Ankle – Brachial
Index,ABI ),它可以測試或早期發現冠狀動脈疾患、腦血管性中風等。
猝死多發生在運動或睡眠中,也多死於室速或室顫。有的人會隨身帶一些新冠舒張藥劑。不久前,網上看到一名年僅25歲的泰國男星,《激漾青春》男主角,23日(3月?)晚間在睡夢中去世,估計也是猝死。
此文是筆者的粗略體會或感受,寫出來僅供有興趣者參考參考。實踐中,必須以專科醫生的診斷、治療為準。
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安度晚年、長命百歲!
(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