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人生
二:身邊的白人朋友(9)
作者
若雲
筆者每年都要參加一二次國際或國內學術會議(見另一文:真實人生 -- 學術會議),有時在歐洲或加拿大,大部分在美國的各個大小城市。記得是九八年十月,在XX市開國際會議,筆者提早一天到,特地把原大學的全部朋友請到XX市聚餐,其中就有他們夫婦,一共來了二十多人。為了減輕他們的負擔,筆者付餐費、小費、停車費。很值得!終於找到機會,回報了一點點這些朋友們當年對筆者的無微不至的關愛與真心誠意的幫助照顧。
第三個要說的是不知名的一面之交。那時我已到美國三年多了,筆者用的是日本舊車
Honda ,經常會熄火,有一次在縣城的街道中心熄火,弄得十分狼狽,後來三位白男人,幫忙推到路邊。
一天,在小報上看到,附近城裡有人賣才用三年的新車,只要四千多美元。於是,和一位朋友一起去看看。到了那裡才發現是貧民窟,人很多,大部分是衣著怪裡怪氣的有色人種,有點怕,想回家。正在這時,看見一位高個子白男人,正在打另一個稍矮的白男子。還有一位胖胖的白女人,站在門口揮舞著小白拳頭。他們說的話,聽不大懂。
等他們打完,實際是稍矮的白男跑了,我們好奇,過去問那高個子和可愛的胖白女。雖然語言交流不十分流暢,但還是弄明白了,原來他們是夫妻,剛從俄羅斯移民到這裡。高個子白男人告訴我們:
「我們已經來三個月了,那小子說我不是美國人,原因是我英文不好。於是,我用拳頭揍他,教訓他,我們已經當了三個月的美國人了,怎麼不是美國人?」男子說完,女的揮著小白拳頭,又補充說:
「只要他們誰敢說我們英文不好,不是美國人,不能客氣,必須用拳頭對付他們。」男的見老婆支持,更起勁了,他指著遠處告訴筆者:
「你看,那小子被我打跑了。」其實那矮白男人早跑了,再指著他強調一遍,就是說明他打贏了。看我們很支持她們,夫妻二人好像找到了知音,對我們很熱情,還請到房間里喝咖啡。
從交談中得知,他們老家經濟不好,很苦,很多人想移民到美國。聽她們說,美國領事館很歡迎他們移民美國,筆者在德國柏林開會時,也聽說過類似情況。這說明,美國在移民問題上存在歧視現象,喜歡白人,不太願意接收有色人。
她們的英文真的不太好,至今也沒有找到正規文職工作,所以住在這裡。儘管十分困難,夫妻二人能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真叫人肅然起敬!告別回家路上,總覺得自己是國人的一份子,和她們相比,好像缺了點什麼。這也是筆者,寫這一面之交白人「朋友」的原因。
最後聊一聊大鬍子「白人」。剛到美國時,和我住在一起的老頭姓陳,是49年的清華大學生,后隨大軍南下,入了X,當了副科長。52年被劃成右傾分子,下放農村真種田38年。改革開放后,自學電腦,自行設計《農業灌溉系統自動化》課題,受到X業部的重視,讓他到這所大學來搞合作科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