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若云:游紫金山(3)

作者:ruoyun1969  於 2020-11-6 09: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

游紫金山(3

作者      若雲

 

明孝陵博物館門前的三個鼓櫈,乃屬明末清初遺物,鼓櫈青石質,鼓身有連珠紋飾,還有對稱的鋪首圖案,鼓架為仿古建拱形制,三鼓順序排列,富有節奏韻律感 (見照片)。

 

下馬坊神道的終點為大金門,它是明孝陵外郭城之正門,說是進入陵區的第一道大門,門向南有劵門,三洞門下為石造須彌座,束腰部有精美雕花,體現明初國家建築的新風貌。門頂為單檐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已毀。門西側與外郭紅牆相接,現仍可看到連接的痕迹(見照片)。

跨過大金門為四方城和石像路,沿著林間小路往前走約而二三十米, 便是四方城,它位於明孝陵東側,景點標牌介紹說:「神功至德碑樓,建於明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築平面為正方形,因樓頂被毀,俗稱「四方城」,城內置明成租朱棣所立《大明孝陵神功至德碑》,碑文為成祖撰寫,共2746字,主要記述朱元璋生平事迹,是南京地區最大一塊古碑,2012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管理局實施保護。此碑巨大,安置在一隻巨龜背上(見照片),石龜栩栩如生,連每個腳趾都清晰可見,雕刻得生動逼真。

 

看完四方城便到了石象神道,跨過二者間的 小橋,就到石象路。據路標牌說,這是明孝陵神道的第一段,長618米,沿途排列石獸六種,十二對,二十四件;依次是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這些石獸有立,有坐,或卧姿,或跪姿。可以看出,這些石獸都是整塊石頭雕成,體積巨大,線條渾圓流暢,表情丰姿多彩(見照片)。有一跪姿大象,憨厚可愛,完美無瑕,招來很多遊客和它拍照。

神道十分寬大,分三條人行道,即二排石獸之間,原為細石路,現改方條石路,外側仍保持原狀,為長方形條石路,整齊乾淨。二旁全部翠綠樹木,不時飄來陣陣桂花香,泌人心肺。筆者轉來轉去終於找到桂花樹,淡黃花朵,在深綠色的葉瓣襯托下,婉約宜人(見照片)。

石像路與翁仲路神道夾角處右側是孫權墓,不僅保存完好,還建了紀念館,豎立了石碑(見照片)。石碑與紀念館間,有一塊有名的大草坪,過去人們喜歡騎自行車來這裡,鋪上塑料布與家人或情侶,舉行野餐等活動。

 

於石獸神道末端,便是導遊區。右側是二根高大的石質望柱,頂置圓柱形頭冠,柱身滿雕雲龍紋,改變了唐宋以來神道柱頂部作蓮花式的風格,有藝術創新意義。跨入望柱,就是翁仲路神道,這是孝陵神道第二段,長250米,依次排列一對雕塑柱子,二對武將,二對文臣。文臣端莊,武將威武,是陵墓的儀衛和忠實守護者。在石雕之間,有古松柏,長條石道二邊,種滿花草樹木,有標牌明示,「小草微微笑,請你饒一饒。」「地球是我家,綠化靠大家。」

 

翁仲路神道終端為「欞星門」 歷史上之欞星門,面向西南,正對神道,三門六柱,並排高20.6米,寬7.6米,歷史上的欞星門上部,應刻有五彩琉璃結構建築。進入此門,便是明孝陵。首先見到金水橋,有三座花崗岩結構的石橋,之間種了許多各色小花,小巧玲瓏,人們仍在二邊橋上走。

 

過了金水橋,迎面一座建築是文武方門,又叫陵宮門。有五座門道,中間正廳三孔,作卷頂黃色琉璃,上復單檐歇山頂。兩側掖門為平頂,以體現尊卑關係和不同使用功能。

 

陵宮門前面是碑殿,它建於清康熙年間169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謁陵,見牆垣多傾圮,下旨交與江蘇宋巡撫,織造郎中曹寅會同修理。書「治隆唐宋」四字,交曹雪芹祖父曹寅勒制碑以垂永久。正中巨碑刻「治隆唐宋」四字,以大石龜為碑基,凝重壯觀(見照片)。碑二側是乾隆皇帝題書的御碑,三碑均有斷裂痕迹。康熙認為,朱元璋文治武功,超過唐太宗和宋太祖。

 

又說碑殿建於康熙年間,現存五塊碑。正中一塊有隻馱碑龜,脖短,有說法是龜被毀壞,頭是後接的。另有二碑在後,東邊一塊刻有康熙帝第一次謁陵紀事,西邊一塊記康熙帝第三次謁陵時所題。他曾六次南巡,五次親自拜謁明孝陵,行三跪九叩之禮。康熙將制匾懸置殿上,並勒制石碑以垂永久之事交給曹寅,匾末查清,勒石立碑應是現存的治隆唐宋,只不過清朝後期又重新修補過了。

 

為什麼交給織造郎中去辦?有報導認為,曹家祖孫三代,四人任江寧織造達65年,是因曹家孫氏,曾做過康熙皇帝保姆,康熙南巡時,稱孫氏為「吾家老人」,榮光至極。所以什麼重要大事,都叫曹家辦都可理解了。

 

(未完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旅遊歸來]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19: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