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什麼時候開始老實人越來越稀缺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5-10-15 23: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什麼時候開始老實人越來越稀缺






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實人越來越稀缺?是從走資派鄧小平們篡權復辟資本主義的改革開放之後開始的。

不知何時在何場境下看到了一幕,兩個年青男人的對話:

甲:你是個老實人!

乙:你才是,你全家都是老實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實人變得日益稀缺,且越發避之不及。

《老實》本來並沒有什麼錯,只是《不老實》的人多了,《老實人》就成了一種錯。

老實人,是一個很有中國走資派特色的詞。

「等老娘玩夠了,就找個老實人嫁了……。「就從這個時代開始了。這是一個在這個時代的「天上人間「或是「高級舞廳「靠賣身取樂男人的賣身女人也可能是娛樂圈內的名女人的口頭語。

這個時代是「讓少數人先富的「。老實人怎麼能先富。

這個時代是「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老實人怎麼能抓得到老鼠。老鼠又多靈活。

這個時代是「摸著石頭過河「。老實人誠實的信守規則,不耍小聰明,不會變通。

所以,這個時代就有了毒牛奶事件,地溝油事件,形形式式的食品污染或假冒偽劣事件層出不窮。而走資派持色政府的走資派和姦商是同一嘴臉的,理由就是上述的《鄧小平理論》。

而走資派持色政府完全是玩弄社會大眾,絲毫禁不起檢驗,只要一檢驗,就是破功,就被發現是扯謊。搞到現在,就算有奸商再說,我的油不是毒的,也很難被民眾取信。只要有錢可賺,奸商為了賺錢是會欺騙、說謊,不管是社會輿論、行政規約,乃至法律懲處的。敢把政府,乃至整個社會當傻瓜,欺騙大眾。一個社會中,如果誠信沒了,法律也不彰,這個社會就等於是毀了。

就是在西方老牌資本主義社會中還有《契約精神》。這也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主流精神。但必須指出的是:自從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的美國,也與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半近八兩了。川普奉行的是奸商主義,和走資派鄧小平們的奸商嘴臉是同一路貨。

中國有句俗話,叫「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套用這句話,這個時候其內在核心用一句話即可道破:「撐死不老實的,餓死老實的」。

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發現守規矩的人總是吃虧,投機取巧的人常常得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社會的高速發展,更是讓這個江湖變得錯綜複雜。老實人面子薄不善交際,內心往往執拗堅持原則,而中國的很多事恰恰是原則鬆動,一切可以用錢來談成的。

不老實的人往往以靈活的腦筋敏銳發現許多可鑽的空子,可找的漏洞之後抓住機遇大撈一把爭取先富。而老實人面對機會也不會或不敢去抓住,最後的結果就是不老實的人手握大把的機會,而老實人一再退縮,道路越走越窄。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老實與不老實,往往是相對的。有個有權勢的爹,手中握有別人所沒有的特權,那這個人基本不可能老實。而無權無勢的人,是否老實也沒人在乎。他們終將被甩出歷史的車輪,成為炮灰一般的塵埃,在中國的歷史上當一個分母而已。老實人必將成為低層的弱勢群體。自生自滅。

「等老娘玩夠了,就找個老實人嫁了……」——雖然看起來老實人的姻緣不錯,但能有幾個這樣的「老娘「?大量的單身男存在。

到今天,「老實人」在「老娘」們的眼裡已然有了新的定義:善良但沒有品味和情商,長得不醜的但是有一定收入和能力的人,多數為理科生,愛打遊戲刷內涵段子,有幾個不錯的朋友一起搞事情,三觀較正,特別是愛情觀很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可能上限不高,但好在比較知足聽話,適合接盤的「老實人」。而「老娘」們有多少?

慘吶。「老實人」多,「老娘」們少。

老實人從最靠得住的人,在幾十年間迅速蛻變成了最靠不住的人。這顯然是一種社會偏見,但也無法譴責這些偏見,因為這確實是從生活中來的社會經驗,老實人確實在吃虧,不受待見。如果要譴責,就譴責讓「老實人」成為貶義詞的社會原因吧。事實是,如今的父母們還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一個老實人時,不是白痴就是精神病人,這就是最真正的當今中國大陸走資派特色社會的現狀。

人們懷念老實人吃香的毛澤東時代,並非說要回到那個時代。「老實人」應該是一個褒義詞,應該是一個社會大多數人的追求的社會。

「老實人」是一個正常健康的社會中所擁有的,應該容許所有性格的人發展。既不該因為聽話、踏實而獲得更多的利益,也不該因為不善交際不會溜須拍馬而吃虧太多。

當老實人與活潑、自戀、熱情、冷漠、狂傲、頹廢、積極、虛榮等等辭彙一樣,只是性格描述,而與人們將會獲得的社會資源、成果、利益無關時,人們才會真正獲得內心的自由。而不是如以下對話那樣。

A:你是個老實人!

B:你才是,你全家都是老實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實人變得日益稀缺,且越發避之不及。老實本來並沒有什麼錯,只是不老實的人多了,老實人就成了一種錯。

老實人,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詞。

它既包含了誠實、真誠的品格特點,也包含了內向,不善交際的性格特點,甚至還披上了一層任人宰割、吃虧是福的悲壯色彩。

老實人理論上是個中性詞,但在中國,它卻從來都不是一個中性詞。在毛澤東時代的祖父輩眼裡,老實人是個褒義詞,介紹對象時加上一句「這孩子是老實人,本分」,絕對是令丈母娘眼前一亮的加分項;

而如今走資派特色政府的時代,老實人又成了一個貶義詞,老實人=傻=可欺負。

老實人是怎樣淪為貶義詞的呢?

「老實」的黃金時代——嫁人就嫁老實人

雷鋒就是典型的老實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無私地對社會進行奉獻。

王進喜也是。他用一言一行踐行了「三老」作風,埋頭苦幹,獲得「鐵人」的稱號,且功高不自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

還有錢學森,一貫嚴於律己、低調做人。他說:「我做人有四條原則:不題詞、不為人寫序,不出席應景活動,不接受媒體採訪。」錢學森堅持做老實人,不為名利所累。

那時候的老實人,就是不胡吹海侃,實事求是,尊重科學、遵循規律的人;就是看淡名利、低調做人、埋頭做事的人。

老實人說話,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誇大、不縮小,更不會假話連篇、騙人騙己;老實人做事,踏踏實實、認認真真,不作秀、不敷衍,更不弄虛作假、欺世盜名。

「老實」的白銀時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魯迅《自嘲》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華,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願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

那個時候,老實人就是「孺子牛」。

後來,魯迅的作品又寫了很多老實人的生活狀態。有些老實人,在一些「規章制度」下,會讓人感動,有時也叫人憐憫。

比如祥林嫂,是一個只知向神佛乞求改變自己命運的不幸女人。時至今天,還有很多老實人一旦在前進的道路上遭遇困難、碰到挫折、面臨逆境、身處不幸之時,也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嗟嘆自己的命運如此的多舛,從而輕易把自己的失敗歸責於他人,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所以魯迅對這些老實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正是人們在面對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時不自知,神情麻木,得過且過,才讓他人有機可乘。

在那個戰亂的時代,有些老實人,由於社會生活虛偽的太厲害,老實人太認真,結果受不了,於是當了憤青。比如魯迅就是這種老實人。魯迅先生說: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農夫和蛇農夫是枉道。那麼你的人生有幾扇門,你的心裡就有幾條道。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9 19: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