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國是蔣介石政府不抵抗成果
1927年至1949年的中華民國政府是蔣介石國民黨,在1927年至1949年間,中華民國政府主要由中國國民黨領導和執政,而蔣介石是其最重要的領導人之一,領導國民黨在這一時期實現了北伐至上海時,蔣介石國民黨實行了對共產黨和國民黨中的左派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後建立了南京國民政府。
滿洲國的建立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的產物,但是,當日本在1931年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時,在無抵抗之下很快控制了中國的整個東北,隨後日本又拉攏部分前清宗室及漢人權貴,建立了滿洲國傀儡政權。日軍入侵在先。蔣軍不抵抗成果。
而中華民國政府蔣介石國民黨在日本入侵時,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的影響下未能阻止日本的佔領。蔣介石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導致了在「九一八事變」時根本未能及時抵抗,讓日本得以順利佔領中國東北,進而建立滿洲國。蔣介石政府的政策加速了滿洲國的建立,導致滿洲國於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立即能成立,並且又在1932年被日本正式扶植為偽政權。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蓄意製造的侵略事件,這標誌著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面對日本對中國東北地區的侵略,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採取了「不抵抗政策」,又要求駐守在東北地邊區的張學良父子的東北軍從東北全軍退出,調往到中國西北地區是剿共。而蔣介石的理由是:以免中國軍隊和日軍的衝突擴大。日軍入侵到你國內了,蔣介石命令將軍隊撤出被日軍入侵的地區,這個「不抵抗政策「是逃跑,是默認將中國的東北地區送給日本侵略。
由於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的這一「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導致中國東北地區軍民無法有效抵抗,日本得以迅速佔領東北。而滿洲國的建立使日本佔領中國東北后,日軍利用當地的資源,並拉攏前清宗室和漢人權貴,很快於1932年建立了「滿洲國」為日本的傀儡政權。滿洲國的出現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東北的直接結果,而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則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這一過程,為日本的佔領和傀儡政權的建立提供了機會。
蔣介石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也沒有避開日後的全中國的全國性的全面抗戰,又沒有能保護了中國東北部分地區免受破壞,而是使得中國寶貴的大片土地和資源落入日本之手。東北失守,北京失守,華北失守,上海失守,南京失守。而蔣介石一路後退逃跑。這一舉動為日本建立滿洲國提供了便利,也埋下了日後日本進一步侵略中國的隱患。
因而在1937年開始全國性抗日戰爭暴發后,蔣介石帶著他的政府從南京逃退至中國的內地重慶,蔣介石和夫人躲在了峨眉山上。但在抗日戰爭結束后蔣介石就從峨眉山下來了繼續行使國家主權,直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被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趕到了台灣島上成了流亡的民國政府。
偽滿洲國(1932-1945年)是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后扶植的傀儡政權,由末代皇帝溥儀擔任元首,首都設在新京(今長春)。
偽滿洲國該政權在1934年改稱「滿洲帝國」,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后滅亡。偽滿洲國不被國際社會和中國政府承認,因此常被稱作「偽滿洲國」或「偽滿」。
成立背景與過程,日本侵佔東北: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
建立傀儡政權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關東軍扶植了「東北最高行政委員會」,並策劃末代清朝皇帝溥儀從天津逃到東北,於1932年3月9日在長春成立了「滿洲國」政權。
《日滿議定書》:同年9月,日本與「滿洲國」簽訂《日滿議定書》,正式承認其「獨立地位」,實際上確立了日本的殖民統治。
「滿洲帝國」的成立:1934年,日本將「滿洲國」改為「滿洲帝國」,溥儀也由「執政」改為「皇帝」,年號改為「康德」。
領土範圍與首都,領土::偽滿洲國的領土包括現今的中國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全境(不包括關東州)、以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河北省北部的原熱河省地區。
首都::偽滿洲國的首都設在「新京」(今吉林長春)。
滅亡與歷史影響,日本戰敗:1945年,日本戰敗,蘇聯紅軍突襲了駐守的關東軍和偽滿洲國軍。
偽滿洲國滅亡:1945年8月18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宣布退位,偽滿洲國滅亡。
歷史地位:偽滿洲國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的產物,是一個非法和未獲承認的傀儡政權。
末代皇帝溥儀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號稱康德皇帝。在康德時期,溥儀曾經兩次訪日,並將日本天照大神「請」回中國,安置在偽滿皇宮內,並為其修建了建國神廟。建國神廟是一個日本神社,但同時又是為滿洲國的宗廟,也就是說溥儀承認自己是天照大神(日本天皇的祖宗)的子民,是日本天皇的兒皇帝,從此東北各地都開始興建日本神社。
溥儀從日本請回了天照大神的三件寶物,為此還發了詔書認天照大神為國神,讓所有生活在偽滿洲國的人都祭拜天照大神。當時如果對建國神廟有不敬的言辭,會被判刑。身為清朝遜帝的溥儀,有這種認賊作父的行為,到底是主動獻媚,還是被動接受呢。
日本帝國主義在侵佔中國東北各省后,為了變東北為其殖民地,並使它成為進一步擴張的主要基地,對東北進行了極其殘暴的殖民統治和掠奪。日本佔領東北以後,其統治集團曾反覆醞釀過對東北殖民統治的形式問題。日本軍部提出了三種方案:一是扶植漢奸集團,建立名義上歸中國中央政府管轄的親日新政權。二是建立傀儡政權,即脫離中國本土的所謂「獨立」國家。三是將中國東北「併入」日本版圖,建立日本人的直接統治。
1931年9月22日上午8時,關東軍參謀長三宅光治少將召集關東軍參謀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石原莞爾、片倉衷等人開會,決定實行第二種方案。根據會議決定,關東軍制定了《滿蒙問題解決方案》。這個方案,規定建立由日本支持,「領土」包括東北四省及蒙古,以宣統皇帝為「元首」的中國政權。它還規定這個政權的「國防」和「外交」由日本帝國掌管,交通、通訊的主要部分也加以管理,而在「國防」和「外交」等方面所需要的經費由新政權負擔。
在中國東北建立「滿洲國」傀儡政權的方案確定后,日本關東軍等便立即著手張羅在「滿洲」「建國」的具體實施工作。日本建立偽滿洲國的第一步,是先成立省、縣等各級偽政權。第一個投靠日本帝國主義的是吉林軍署參謀長熙洽。為了藉助日本的力量,達到復辟清室的目的,熙恰拱手將吉林奉送給關東軍。接著,熙洽又主動充當日本走狗,與關東軍共同策劃在吉林成立傀儡政權。9月28日,熙洽就任偽吉林省長官,宣布脫離國民政府「獨立」,成立東北第一個省級偽政權。在遼寧省,關東軍於9月24日成立以漢奸袁金鎧為頭目的「奉天自治維持會」,宣布脫離國民政府,建立「獨立」政權,宣告了遼寧省偽政權的建立。
11月20日,關東軍將遼寧省改為奉天省,解散維持會,任命前遼寧省政府主席臧式毅為偽奉天省長。這是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的第二個省級偽政權。在哈爾濱的「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張景惠早就是一個與日本勾勾搭搭的親日派,「九一八」事變時他正在瀋陽。在板垣的策動下,9月22日,張景惠按照關東軍的旨意,在哈爾濱成立「東省特別區治安維持會」,自任會長。1932年初,張景惠宣布脫離國民政府。這是日本在東北成立的第三個省級偽政權。
1931年11月19日,日本侵略軍佔領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後,急於建立傀儡政權,決定由張景惠為「黑龍江省」主席。但張畏懼黑省人民及馬占山部隊的抗日活動,遲遲未敢就任。直到1932年1月7日,張才在齊齊哈爾發表任職宣言。黑龍江省偽政權正式成立后,在關東軍的指使下,成立了以村田愨磨為首的6人顧問、秘書班子操縱,「省政權」實權。這是日本在東北扶植的第四個省級偽政權。至此,東北三省全部成立了偽政權,它為偽滿洲國的成立打下了基礎。
與此同時,關東軍派遣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去天津會見溥儀。溥儀是清朝末代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后被迫退位。1924年11月5日,溥儀被馮玉祥送到天津日租界居住。日本曾用各種方法拉攏和控制溥儀,而溥儀則「一心專作恢復清廷的迷夢」。土肥原到天津后,急於把溥儀帶到東北,謊稱幫助溥儀到東北重新登基,溥儀雖然半信半疑,但被複辟慾望所驅使,同意了土肥原的計劃。11月8日,土肥原指使漢奸特務隊在天津製造事端,乘混亂之機將溥儀秘密送到旅順,靜觀待機。據「溥儀筆供」稱:土肥原賢二「極力地勸我上東北主持,他表示日本決沒有領土野心一,切由我自主。他說滿洲是清朝故鄉,我應當到滿洲主持一切等等的話。……我想這是恢復滿清唯一機會,我便答應了他的要求。」
從1932年2月5日至25日,關東軍三宅、板垣等人與各省偽政權頭目,連日舉行會議。2月17日,關東軍決定成立偽「東北行政委員會」,由張景惠為委員長,具體籌劃建立偽滿洲國事宜。關於偽滿洲國國體問題,關東軍提出實行共和制,但溥儀等人卻極力要求建立帝制。2月22日,板垣專程到旅順與溥儀進行會談,重申要偽滿洲國實行共和制,溥儀必須就任偽滿洲國「執政」。2月25日,經日本內閣和軍部同意,關東軍提出建立偽滿洲國的最後方案,規定「滿洲國」國家元首稱「執政」,年號「大同」,以紅藍黑白滿地黃五色旗為「國旗」,以長春為「國都」,改稱新京。2月29日,關東軍又決定溥儀為偽滿洲國執政,鄭孝胥為國務總理,張景惠為參議府議長。至此,偽滿洲國的籌備工作宣告結束。
3月1日,關東軍發表傀儡政權「建國宣言」。3月9日,在長春舉行了溥儀就職典禮一,溥儀在批日本文武官員和大小漢奸的簇擁下粉墨登場,就任「執政」,偽「滿洲國」宣布「成立」。10日,溥儀公布了關東軍擬定的「政府」成員名單,並同日本簽訂了一份密約,將偽滿洲國的國防、內政及人事任免權全部交給關東軍。這一密約的簽訂,充分說明「滿洲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傀儡政權。
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把「滿洲國」打扮成「獨立國」,於同年9月15日宣布「承認滿洲國」並與偽政權簽訂「日滿議定書」,規定偽滿的經濟、國防、交通等都交由日本管理,使滿洲「合法」地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這就確定了「滿洲國」是日本的軍事佔領殖民地、日本是「滿洲國」的宗主國的地位。這個所謂的新國家標榜「五族協和」,宣稱國民由滿族、漢族、朝鮮族、日本人組成,實際卻完全由日本政府和關東軍控制。
1932年2月,國際聯盟派遣由英、美、法、德、意五國組成的調查團,到中國就日本侵略中國東北一事進行實地調查。10月3日,中國國民黨政府外交部公布了國聯調查團報告書。10月6日,中共中央發表告全國民眾書,強烈反對國聯報告書。
1934年3月,在溥儀的強烈要求下,偽「滿洲國」更名「為滿洲帝國」,溥儀由「執政」變成「皇帝」,可是偽滿仍然在日本的嚴密統治之下。日本方面聲稱「關東軍司令官是天皇的代理人,因而是皇帝的保護人和師傅」。政府官員中的中國人全系關東軍指定的漢奸,總務廳長官和各部的次長以及各省的副省長多由日本人擔任,掌握一切實權。傀儡皇帝溥儀困居宮中並無任何行動自由,其警備隊由日本人掌握,身邊還有關東軍派去的「御用掛」進行監視。
關東軍及其代表不僅將自己與溥儀的關係確定為「父子關係」,還強迫將日本的「天照大神」作為「滿洲國」的「護國神」祭奉。在「滿洲國」內日本人是,「一等國民」,享有各種特權日語成為,「國語」。「滿人」(其實指漢、滿等各民族的中國人)則備受歧視。後來只配給「滿人」高粱米和橡子面,私下吃大米白面都要按「經濟犯」治罪。
為使東北地區徹底「日本化」,日本侵略者除了在各地駐有關東軍外,還把它的憲兵、警察、特務遍佈於東北各城市鄉村,建立起一套警察和特務的體系,實行恐怖的黑暗統治。
在政治上,日本侵略者普遍實行保甲制,以區為單位組織保,設保長;以村或數小村為單位組織甲,設甲長;十家為一牌,設牌長。保、甲、牌內各戶互相監督,實行連坐,倘若發現有1戶從事反「滿」抗日活動或與抗日游擊隊有聯繫時,則要株連牌內其他9家,可謂10家連坐,互相監視;1家犯法,9家同罪。
在經濟上,日本侵略者依照所謂「日滿經濟一體化」的方針,完全控制和操縱了東北的全部經濟命脈,並進行瘋狂掠奪。
在文化教育方面,日本侵略者極力推行其法西斯的奴化教育。日偽小學取消中國歷史、地理課要學生學習所謂,「大日本」地理,把中國的東北和蘇聯的西伯利亞都划入日本的「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