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走資派們總拿現代富抹黑過去窮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5-8-2 06: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走資派們總拿現代富抹黑過去窮







走資派們總拿現代富抹黑過去窮。這裡的「現在「是指改革開放,「過去「是指毛澤東時代。具體地說走資派右派們為了證明篡權復辟資本主義要比毛澤東時代的社會主義好。也就是用新中國的后三十年來否定前三十年。走資派右派們掌權後用盡一切下作的話語權造謠說謊來抹黑毛澤東時代。尤其是用「窮「來說事。說社會主義,「窮「!那麼請問: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中的工人農民中的大多數人何時富過?民國時代不遠吧,那時的工人農民中的大多數人何時富過?不但沒富,還是文盲又無人來管理成為一盤散沙。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將一盤散沙的農民組織了起來,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這就如一個初創公司一切從頭開始,當然不會一夜暴富。香港資本家李嘉誠剛從廣東到香港時還借住在親戚家中,並沒有一夜暴富。

而走資派鄧小平篡權復辟資本主義是在毛澤東時代打了近三十年的工業化系統的完整形成,和農村人民公社的農業水利化良種開懇荒地等基礎上的改革開放。就是這樣在走資派鄧小平和走資派江澤民時期也沒有能讓少數人大富大貴了走來。而是到了走資派胡河溫家寶的時期再讓少數人先富了。其中走資派溫家寶一家先富了。當時美國紐約時報的揭露,走資派溫家寶一家先富27億。可真是一石擊起千層浪。直接打了「中國共產黨「的高層官員們名譽掃地,威信盡失。加上這些走資派特色黨內鬥把薄熙來搞的那麼臭。使全中國勞動人民覺得走資派特色黨內沒有一個好人。這麼一個腐敗的走資派特色黨的特色政府的官員們,以後說話,還有誰要聽呢?

當時走資派溫家寶顯然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選擇沉默,那就是作為一個走資派大貪官的形象遺臭萬年。另一個是作出公開澄清,真正的帶頭公開自己和家族的全部財產。讓人民審理財產的合法性。從而指證紐約時報報導錯了,還自己的清白。然而不了了之。

當然,走資派江澤民時代,黃菊?找了個第三條路子,安樂死,一了百了。走資派溫家寶也可以走的。不過,跟他的第一條路一樣。遺臭萬年了。但是後來成為億萬富翁的走資派們個個都過上幸福晚年了。

依照目前世界各國的官員,就是在新中國前三十的毛澤東時代的幹部們,最好的路都是公示自己和家屬的財產的。 但走資派溫家寶受到這樣的指控,如果按外國政治的慣例。走資派溫家寶應該自動停職,接受有關部門調查。等調查清楚了,再去上班。然而在走資派特色中國就是例外。就是讓少數人先富,讓官員自己先富。

當然外國媒體先是爆走資派薄熙來,習近平的料。這回是走資派走資派溫家寶。尤其是溫家寶,數額巨大。影響當然也最大了。下回就不知道是誰了?不過,事情很奇怪,那些數據是2007年的。估計陳良宇的時候就收集了吧,到現在才公布。看來走資派特色黨內的鬥爭風起雲湧的很長時間了。話又說回來,如果走資派溫家寶和高層官僚們都搶在外國報紙的前面公示了自己的財產,並形成制度化。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嗎?何必如此尷尬呢?

問題是走資派們為自己先富的原因是:「窮怕了「,「那時太窮了「。所以就說餓死人了。那麼文革為什麼沒有餓死人?

毛澤東早在1957年就提出了辭去國家主席一職,以便劉少奇鄧小平他們接班。此後,劉少奇,鄧小平等一直負責一線工作。中央工作可謂民主。可「民主「的中央,後來搞的餓死人了。

文革的時候,走資派劉鄧倒台了。毛澤東大權獨攬。經濟上,還被後來的走資派鄧小平說成了文革經濟到了「崩潰邊緣「。事實是:文革十年中不但沒餓死人。全中國的人口反而增加了好幾億。國營工廠集體社辦工廠也增加了,鋼產量還超過了英國。中國大陸還進了聯合國。

這說明了什麼呢?這是個很大的問題。餓死人,根本不是毛澤東的錯!而是走資派劉鄧的錯!難怪,走資派鄧小平在篡權后評價毛澤東時,不敢把責任全推到毛澤東身上啊。

走資派鄧小平後來篡權上台了,為走資派劉少奇平反。縱容議論,大力抬高走資派劉少奇過去的表現,抹黑毛澤東。可歷史並不是如此,事實證明了是走資派們的亂搞,才有了三年飢荒。

現在的工人農民們每年逄九九或1226都會紀念毛澤東,為什麼有抹不黑的毛主席呢? 因為,反毛澤東們的智商基本上個個都是兒童級別的。他們無非就是拿過去吃的不好,穿的不暖,窮的要死來說事。動不動就說「我的童年是在毛澤東時代度過的, 除了地瓜干磨的面, 就是高梁面, 現在連豬都不吃。 當時, 全國學大寨。 大寨的生活水平也就是玉米, 也不如現在的豬飼料有營養。 懷念毛澤東時代的人確實應該移民北朝鮮,。。。。或者回去毛澤東時代, 大躍進餓死人」等云云。

他們也不用腦子想想,第一,解放前,中國人民都是吃的很飽,穿的很暖嗎?實際上,以前生產力不發達,歷朝歷代都大量餓死人。 第二,時光不能倒流,就算有人想回到過去,也回不了啊。 第三,如果把現在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拿到50多年前,可能餓死人嗎? 第四,朝鮮並不比中國的一個省大,有中國的資源,人才嗎?第五,發展,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需要相對的和平時期積累才有飛躍。可見,反毛澤東的基本上就是一些無腦的主。所以,他們越反,支持毛澤東的就越多。

描不紅的走資派,最大的原因是腐敗。腐敗本身就失去了發號施令的資格了。自然也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擁護。

就拿捧走資派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許多網友們要求停止播放《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鄧小平,這個中國最大的走資派。在共產黨的歷史里常常出爾反爾。他的改革理論基本是破產的。他說的先富幫后富,結果呢?先富都跑去了國外。國內則是貧富懸殊。徹底印證了他自己說的:如果改革改的兩極分化,改革就失敗了。網友列出了眾多的他前後矛盾的語錄,大家可以網上自己搜一下。

走資派特色政府為了紀念這個新中國腐敗的鼻祖,中國官方特意拍了《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儘管吹到了天上。可一播出,網上就到處惡評如潮。有的乾脆說:

文化刀石L:為了尊重史實、尊重觀眾,請@央視新聞 轉告你台領導,從星期一停播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吧。看了后,不罵,觀眾受不了;罵了,鄧家人受不了;說它虛構吧,走資派受不了;說它真實吧,歷史受不了;說它荒誕吧,編劇受不了;說它戲說吧,導演受不了;再播下去,全國人民受不了。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剛剛在央視一台開播兩集,全國人大代表、博士生導師王全傑,就提出「應立即停播」的要求,並建議中央立即調查【華國鋒說「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據可靠消息,四人幫準備在10月10日發動武裝暴動」】之此重大消息的真偽。

廣大網友對《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的歷史造假,也質疑不斷。

如,長征IS 249725認為,僅僅兩集就出現四大謊言:
1、「粉碎」四人幫是毛主席生前部署;
2、四人幫10月10日要武裝暴動;
3、76年10月發生大規模逃港事件(實際大規模逃港發生在79年);
4、公交車上沒人學雷鋒給老人讓座(社會風氣敗壞是在80年代后)。

附:讓我們重溫一下鄧小平的十個如果:

1、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以使中國百分之幾的人富裕起來,但是絕對解決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問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64頁)

2、如果按照現在開放的辦法,到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幾千美元的時候,我們也不會產生新資產階級,基本的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歸集體所有,就是說歸公有。(《在中顧委三次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91頁)

3、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1頁)

4、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1頁)

5、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麼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54頁)
   
6、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少數人更快的富起來,形成一個新的資產階級,產生一批百萬富翁,但頂多也不會達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擺脫不了貧窮。(《中國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08頁)

7、我們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於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別是中國人口多,如果那時十五億人口,人均達到四千美元,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六萬億美元……就表明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5頁)

8、如果搞資本主義,可能有少數人富裕起來,但大量的人會長期處於貧困狀態,中國就會發生鬧革命的問題。中國搞現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歷史上有人想在中國搞資本主義總是行不通。我們搞社會主義雖然犯過錯誤,但總的來說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吸取歷史經驗防止錯誤傾向》《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9頁)

9、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善於利用時機解決發展問題》《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64頁)

10、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使富起來的地區多交點利稅,支持貧困地區發展。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4頁)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嚴格遵循《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中共中央關於重大歷史問題的總結和評價。只不過沒有據史立論,沒有做到論從史出,沒有最大限度地按照歷史本來面貌還原歷史。採用了正史的文筆文風,卻沒有充分體現客觀性,從而經不起歷史的檢驗。 作為鄧家人是開心的,他們直呼「這就是我們心中的老爺子」。雖然他們文革中並沒有受多少磨難,卻一直堅持受到迫害被監禁。其實看看他們的歷史履歷就非常清楚: 鄧朴方文革時是參管理局服務處幹部,何時參軍不詳。1984年就成為副部級的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黨組書記、副理事長。 鄧榕畢業於北京醫學院, 1977年畢業後分配到解放軍總政治部,後任組織處副處長。1979年被派往美國,擔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三等秘書。她上大學顯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她是文革中的1972年選進大學的。 鄧楠1970北京大學畢業,197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工程師。文革中一直在位工作。鄧林1967年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1968年享受幹部待遇赴河北省宣化解放軍部隊,成為學生連的一名士兵。1973年分配到北京畫院工作,任專職畫家和花鳥畫創作室副主任。說明即使在鄧小平被打倒時,她仍然在職工作。 鄧質方1972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繫上學,此事有1972年4月22日鄧小平寫給汪東興的一封信作證。信中寫道 「東興同志:好久沒有寫信了。由於主席和你的幫助,毛毛和飛飛進學校的事情已經解決了,毛毛(鄧榕)進南京醫科大學,飛飛(鄧質方)進南昌理工科大學(奇怪的是這兩個人後來為什麼一個從北京醫學院畢業,一個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學校選拔通知二十天前就到了……兩個孩子得到這樣的照顧,我們只能對主席和黨表示由衷的感激!」以上情況,誰會相信鄧小平及其家人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分明是在撒謊,或者說沒有滿足他們更高的私慾。

作為中央文獻研究室把關操作的當代文藝作品,理應真實客觀的表現時代場景和刻畫時代人物。不能腌割歷史,也不對戲說歷史。不能過分地突出高大全人物,不能應合人物家庭的取向。不能為了價值觀而編排歷史,也不能隨心所欲向歷史的祭壇上隨意吐痰。 其實中央文獻研究室所謂的編研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還原歷史真相,而是為了應合時政的選擇性重編。比如鄧小平文集沒有反右時或者大躍進中的講話,沒有鄧小平文化大革命中給毛澤東的幾封信,更沒有他的幾篇已經公開的檢討,許多言論已經掐頭去尾被改的面目全非。電視劇只是通過另一種形式使鄧小平更「高大豐滿」而已。再比如新編毛澤東選集,凡是講鄧小平好話的全部收入,批評的一句也沒有。

當代人不修當代史指的是對於有利益關係的當代人對歷史現象容易出現千差萬別的主觀感受和帶有感情色彩的個人記憶,並不包括對史料原生態的記錄和保護。就個體而言,對於當代的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記述和理解,作為國家機構中央文獻研究室應當立足於對真實史料的完整真實反映,而不是重新編排、修改甚至虛構這些史料。一個以價值觀為導向修改的歷史文獻只能是偽史,無法也不可能為成為歷史的見證。 包括毛澤東鄧小平在內都不是完人,他們很多時候也被時代潮流推著走。許多言行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是對的,而在後天來看卻是錯的。應當也必須讓這些東西存在於歷史,真實反應這些歷史事實既是對他們個人的尊重也是對歷史的負責。 現在六十歲以上的人都經歷了曾經的歷史時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無論文藝作品把鄧小平描述的有多完美,人們仍然會從他的人格和國家治理行為中做出自己的判斷。

客觀的講,56年出生的編劇龍平平在1976年時還是個剛到20歲的學生,這位當年的「紅小兵」雖然冠以中央民族大學法學碩士,不是工農兵大學生就是恢復高考後才上大學,或者是大學生中的水貨。既使長期研究鄧小平也不可能對那個時代有深刻的理解。除了鸚鵡學舌以外就是拍馬逢承,寫不出真東西出來。 如果說編導者有突破的話,那就是敢於冒天下之大不昧歪曲歷史。這種公開說假話確實需要一定的勇氣。 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組織、指導,北京華影文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河南媒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聯合製作,歷時四年,投資1.2億元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由於編造歷史而廣受垢病,其中傷害最大的不是編劇和導演,而是中央文獻研究室。它的名聲被這些沒有職業操守者所玷污,這個官方機構從此失去民眾的信任將是必然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07: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