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生為資產階級,死為共產主義者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5-7-10 04: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生為資產階級,死為共產主義者





白求恩在奔赴西班牙戰場前曾為自己寫好了墓志銘:「生為資產階級,死為共產主義者。革命萬歲!」

在一九三八年初他奔赴中國戰場前,他向加拿大共產黨提出,他加入美—加援華醫療隊的唯一願望是:「如果我犧牲了,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加拿大共產黨最終履行了承諾,滿足了他的願望。

「如果我犧牲了,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如果我犧牲了,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如果我犧牲了,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請讓全世界知道我是共產黨員!

白求恩出身於一個著名的加拿大蘇格蘭裔家庭,其起源可追溯至近世蘇格蘭的比頓醫學世家。他的高祖父約翰·白求恩牧師是加拿大長老會的創始人之一,曾在蒙特利爾建立全加拿大最早的長老會教堂。

第39任溫哥華市長羅品信是白求恩的遠房親戚,祖父老諾曼·白求恩是多倫多大學三一醫學院的創始人之一,是聞名加拿大救死扶傷的名醫。白求恩父親馬爾科姆·白求恩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督教長老會的牧師。根據加拿大總督伍冰枝的著作記載,白求恩的父親馬爾科姆·白求恩受當時美國著名基督教佈道家和學者德懷特·萊曼·穆迪很大的影響。

白求恩1916年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畢業,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1916年加入加拿大皇家海軍成為一名中尉軍醫,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往返於歐洲、加拿大之間。一戰後,白求恩在底特律行醫。

1923年到蘇格蘭愛丁堡參加英國外科醫學會會員考試時結識了當地的一個富裕家庭出身時年22歲的弗蘭西絲·坎貝爾·彭尼,二人相戀,於1924年結婚,婚後定居底特律。

1926年白求恩患肺結核,為防止傳染給妻子,獨自前往紐約州的特魯多療養院治療,妻子回到了愛丁堡,一年後法院判決離婚。作為胸外科醫生,白求恩在自己身上做了當時試驗性的「人工氣胸療法」,並由此發明了一系列的胸外科手術器械,如「白求恩肋骨剪」。在他康復之後給弗蘭西絲去信,二人於1928年在蒙特利爾復婚。白求恩在蒙特利爾皇家維多利亞醫院擔任胸外科醫生。

1931年1月,白求恩在《加拿大醫生》雜誌發表一篇文章《從醫療事業中清除私利》:「窮人有窮人的肺結核,富人有富人的肺結核。窮人得了它就會死去,而富人卻能活下來。」,「讓我們把盈利、私人經濟利益從醫療事業中清除出去,使我們的職業因清除了貪得無厭的個人主義而變得純潔起來。讓我們把建築在同胞們苦難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種恥辱。」1933年白求恩成為卡特威爾市聖心醫院胸肺外科主任併當選美國胸肺外科學會理事。然而由於白求恩過於專註工作,兩人於1933年再次離婚。但二人仍然保持著通信聯繫。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9: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