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稅》!這是近期的熱門話題
《加稅》!國內《加稅》:加在每一個正在工作的人的頭上,資本家也交稅?資本家交的稅來源於在資本家手下打工的每一個勞動者,也稱打工者。如果沒有打工者,資本家拿什麼交稅?
《加稅》!國對國之間的《加稅》:對政府和被加稅的生產商資本家是有利了多收到錢了。而對消費者來說,物價上漲了多化錢了,這加的稅都加到每一個消費者頭上了。
所以說,《交稅》都是些勞動者和消費者。而勞動者和消費者是占人群中的大多數人。說到底,《交稅》都是些老百姓,而非資本家。
有篇這篇作文特別好:
香港的小學生曾寫過一篇題為《李家的城》的作文:
「屈臣氏、百佳、和記電訊、7-11、惠康...... 看著一間一間誠哥旗下的物業,我心中有無比的感動。香港內一切的商店,不論是哪種的類型,全是誠哥帶給我們的祝福與欽賜。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當然,香港傳說中的三位一體就是他們: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鉅。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為香港建起力場、為打工仔遮風擋雨、使香港免受風球、暴雨的侵襲。他付出了那麼多,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這篇作文的最後說:資本家「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一個香港小學生的感悟。
這篇作文來自於博主《successful》轉發的一篇博文:《子午|毛主席會如何對付李嘉誠?》博文內容如下:
筆者覺得,毛主席必然從改造香港的社會關係做起,打倒李嘉誠們的資本霸權,就算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至少也要一步步逼著李嘉誠們把不義之財吐出來,把民心爭取過來。
近日,霍英東長孫霍啟剛發聲表示:「大家都很清楚我的立場,我是堅決愛國的,並要旗幟鮮明地勇於鬥爭。」霍啟剛稱,「不要因為害怕這種說法或者這種情況而縮退。」
霍啟剛發聲的背景是李嘉誠計劃向由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出售43個港口,《大公報》猛批李嘉誠不愛國。霍啟剛的這一表態明顯是針對李嘉誠的。
然而,這一表態似乎沒有得到大陸網民的認可。在知乎的相關答題下面,400餘條回答,幾乎是一邊倒地嘲諷霍啟剛吃「愛國飯」,還有不少人為李嘉誠喊冤。
李嘉誠向美國出售港口運營權當然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業行為。
當年大陸國企要買李嘉誠的港口,李嘉誠沒有答應,那時的出價並不比現在貝萊德的出價低,況且彼時李嘉誠佔有的巴拿馬港口的股權僅為目前的一半,所謂「在商言商」是說不過去的。
李嘉誠對美出售港口的時機,正是美國已經對華全面發動經濟戰之後,這些港口和碼頭的控制權和經營權成了美國對華經濟戰的重要戰略資源;站在國家和民族立場,李嘉誠的行為無異於資敵。
然而,知乎卻沒有出現一邊倒地譴責李嘉誠的現象,而知乎只是大陸網路輿論生態的一個縮影。
霍啟剛是不是在吃「愛國飯」,是不是「口惠而實不至」,咱們暫且不評論;但是,大陸網民在李嘉誠賣港口事件中並非一邊倒地討伐李嘉誠,甚至還有不少人為李嘉誠喊冤,這樣的局面恐怕要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了吧?
其實,這樣的局面在香港並不陌生。
六年前香港的事讓人記憶猶新,事情的起源固然有美英勢力作祟的因素,但香港的民生之困卻是觸發事件的根本因素,正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香港的小學生曾寫過一篇題為《李家的城》的作文:
「屈臣氏、百佳、和記電訊、7-11、惠康...... 看著一間一間誠哥旗下的物業,我心中有無比的感動。香港內一切的商店,不論是哪種的類型,全是誠哥帶給我們的祝福與欽賜。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當然,香港傳說中的三位一體就是他們: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鉅。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為香港建起力場、為打工仔遮風擋雨、使香港免受風球、暴雨的侵襲。他付出了那麼多,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事實的確如此。
李嘉誠家族作為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帝國,其產業布局雖然經歷了近年來的資產調整,但仍然控制著香港房地產、能源、零售、電訊等多個關鍵領域。例如,長實集團仍是香港最大的地產商,香港電燈公司和電能實業壟斷香港約50%的電力市場,屈臣氏集團和百佳超市至今是香港無人可以撼動的零售巨頭……
彭博商業周刊曾用一幅圖簡潔了當地說明李嘉誠等富可敵國的香港「四大家族」是怎樣控制700萬市民的生老病死。
正是李嘉誠、鄭裕彤、李兆基、何鴻燊這樣的資本巨頭讓香港的貧富差距和裙帶資本主義程度冠軍常客,財富集中度接近80%。
也正是他們製造了香港廣大普通市民的相對貧困化和絕對貧困化,製造了香港年輕人的前途無望:
然而,香港的年輕人卻不去恨給他們製造困境的李嘉誠們,反而將矛頭指向港府和大陸;不僅如此,他們還與李嘉誠眉來眼去,李嘉誠家族旗下的企業還為他們提供物資。
這樣的局面是怎麼造成的?
筆者在上篇談李嘉誠的文章里十年之前的輿論瘋狂吹捧李嘉誠,把李嘉誠奉為成功學典範的,這並不是個例。
五年前,賭王何鴻燊去世的時候,大陸媒體亦給了很高的評價:
何鴻燊是怎麼發家的,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當上了「賭王」的黑社會,依然是「黑社會」;然而,當上了「賭王」的黑社會,卻可以成為座上賓,可以成為各路媒體膜拜的「神」。
何鴻燊死的時候,還有人拿他與李嘉誠做對比,來論證何鴻燊是「愛國」的,是「進步」的。
事實果真如此嗎?當梁振英為了解決民生問題,觸動了大鱷們的利益的時候,何鴻燊痛責對方向董建華「獻出八萬五衰計,一棍打死班有錢佬,打冧地產市場」,更是直言:「若他(梁振英)日後做特首,我第一個放棄香港……他最憎有錢人,我要返澳門。」此等「愛國」的何鴻燊要置香港700萬底層市民於何地?!
以此類推的話,霍啟剛的「愛國」表態能有多少含金量也就不難看出來了。
當李嘉誠、何鴻燊們依然是「座上賓」的時候,也就不能怪普通的網民「不愛國」了。
李嘉誠的「不愛國」又不是一次兩次了,而輿論場對他的討伐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然而這有什麼用呢?
回到本文的標題,假如毛主席還在的話,他會如何對付李嘉誠呢?
筆者覺得,毛主席必然從改造香港的社會關係做起,打倒李嘉誠們的資本霸權,就算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至少也要一步步逼著李嘉誠們把不義之財吐出來,把民心爭取過來。
那時,輿論上討伐李嘉誠才能一呼百應,「在商言商」的李嘉誠也才會真正忌憚,畢竟民意沒了,市場也就沒了。
下面是我的評論:
這就是走資派鄧小平的設計:
1984年10月,鄧小平在會見港澳同胞國慶觀禮團時表示:
我們在協議中說五十年不變,就是五十年不變。我們這一代不會變,下一代也不會變。到了五十年以後,大陸發展起來了,那時還會小里小氣地處理這些問題嗎?所以不要擔心變,變不了。
1990年1月,鄧小平會見香港富商李嘉誠,在談到香港一國兩制時說:
不會變、不可能變、不是說短期不變,是長期不變……就是說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更沒有變的道理……
在澳門前途問題談判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提出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原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的方針。
同樣地,《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條相應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以及「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等語。
根據五十年不變方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諾香港回歸及澳門回歸后,保持其原有制度不變的時間分別截至2047年6月30日、2049年12月19日,由此亦衍生出「2047年香港前途問題」、「2049年澳門前途問題」,並同時引申出一國兩制是否有期限的爭論。
《不會變、不可能變、不是說短期不變,是長期不變……就是說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更沒有變的道理。》===《(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以及「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大陸也資本主義了)(香港奧門)更沒有變的道理》。
《五十年不變》的好處是:香港和澳門的資本家繼續發財,打工仔繼續《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
《五十年不變》對大陸的好處是:向香港和澳門的資本家學習,讓大陸的少數人先富成為資本家。
這就是走資派鄧小平總設計師的圖謀。
毛澤東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在世時發動文革批一下。後代的打工仔們幾人能理解?
(《鄧小平與胡喬木的談話》「要把文革說的像日本鬼子進中國來一樣的壞,具體怎麼做是你們理論家的事,我相信你們是有辦法的」)
聽信四十多年來走資派鄧小平們的謊言謠言后,一些後代的打工仔們也跟著拿文革中的一些走資派鄧小平們乾的壞事來否定抹黑文革和毛澤東。
本文作者有想法:「筆者覺得,毛主席必然從改造香港的社會關係做起,打倒李嘉誠們的資本霸權,就算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至少也要一步步逼著李嘉誠們把不義之財吐出來,把民心爭取過來。「
但只是「夢想「。走資派及新興的資本家們會去「打倒李嘉誠們的資本霸權「嗎?走資派及新興的資本家們的貪來的財富就是通過香港再轉移到西方國的。走資派及新興的資本家們和李嘉誠們的資本霸權是站在同一戰線上的。資本家權貴們繼續發財,打工仔們繼續《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
這篇作文好:
香港的小學生曾寫過一篇題為《李家的城》的作文:
「屈臣氏、百佳、和記電訊、7-11、惠康...... 看著一間一間誠哥旗下的物業,我心中有無比的感動。香港內一切的商店,不論是哪種的類型,全是誠哥帶給我們的祝福與欽賜。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當然,香港傳說中的三位一體就是他們: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鉅。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為香港建起力場、為打工仔遮風擋雨、使香港免受風球、暴雨的侵襲。他付出了那麼多,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資本家:《只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
走資派,資本家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