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交白卷何罪被抓坐牢十五年
高考交白卷何罪之有?要被強抓坐牢十五年?
1983年3月,走資派篡權上台復辟資本主義改革開放,走資派特,色政府下 「聖旨」之下判處高考交白卷的張鐵生為「反革命罪」和「顛覆政府罪」,合併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
《高考交白卷》何罪之有?被走資派特色政府強行定為「反革命罪」和「顛覆政府罪」。《反革命》《顛覆政府罪》?顛覆誰的政府?是誰在顛覆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政府?是誰強迫工人下崗成為弱勢群體?是誰強行解散人民公社使農民又成一盤散沙?
即是《高考交白卷》,但也己讀完大學后又回到農村人民公社工作了。怎麼可以無任何說法隨便抓人?
1976年10月17日,被逮捕,張鐵生牢獄生涯開端。此前張鐵生已經大學畢業,社來社去回到原生產隊繼續務農被有關部門帶走,被撤銷黨內外職務,被開除黨籍,未經法律程序被撤銷人大常委職務。未經任何法律程序審判一夜之間張鐵生成為「新生反革命分子」。
1983年3月, 「聖旨」下判處張鐵生「反革命罪」「顛覆政府罪」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
張鐵生沒有委託律師辯護,拒絕法院為他指定辯護人。張鐵生不服判決,以沒有反革命目的、構不成反革命犯罪為理由,拒絕在判決書上簽字,拒絕承認自己是反革命罪。
張鐵生是所有知青中因言獲罪被判刑最重的一個。
那些與張鐵生同時期的遼寧五大知青典型:柴春澤、吳獻忠、劉繼業、王冬梅也因與張鐵生持同樣觀點而被關押審查判刑。
張鐵生服刑開始在井下採礦作業,后因大學獸醫專業改為醫生,從衛生員到醫生,從病房到門診為勞改犯康復治病。張鐵生在監獄勞動改造表現特別突出,因有「緊箍咒」從未得到減刑。
張鐵生同文革五大領袖之一蒯大富一樣,「始終認為自己不是罪人。」張鐵生出獄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毛主席遺像前三鞠躬:「我一生追隨您老人家,您錯了我就錯了,您沒錯我也沒錯。」( 文革白卷英雄出獄后變身富豪 曾受四人幫接見 新京報 2014.8.18)
張鐵生為什麼會《高考交白卷》?
請看張鐵生自己在交白卷上寫的一封信:
《給尊敬領導的一封信》:
這是「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
「本人自一九六八年下鄉以來,始終熱衷於農業生產,全力於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天近十八個小時的繁重勞動和工作,不允許我搞業務複習。我的時間只在二十七號接到通知后,在考試期間忙碌地翻讀了一遍數學教材,對於幾何題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題眼瞪著,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於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逍遙浪蕩的書獃子們,我是不服氣的,而有著極大的反感,考試被他們這群大學迷給壟斷了。在這夏鋤生產的當務之急,我不忍心放棄生產而不顧,為著自己鑽到小屋子裡面去,那是過於利己了吧。如果那樣,將受到自己與貧下中農的革命事業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譴責。有一點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沒有為此而耽誤集體的工作,我在隊里是負全面、完全責任的。喜降春雨,人們實在忙,在這個人與集體利益直接矛盾的情況下,這是一場鬥爭。」
白塔公社考生 張鐵生
一九七三年六月三十日
(原載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報》)
張鐵生何許人:
張鐵生,1950年生,遼寧興城人。因在1973年高考的物理化學考試中幾乎交了白卷被大學錄取,成為文化大革命後期著名人物,被走資派右派污衊為「白卷英雄」。
張鐵生,1968年18歲,初中畢業后,響應毛主席黨中央的號召,下鄉插隊農村。因虛心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工作積極、辦事能力強,第二年被選拔出任興城縣白塔公社棗山大隊第四生產隊政治隊長。
1973年6月,張鐵生23歲,被群眾、大隊推薦報考工農兵大學。在物理化學考試時,大部分考題不會回答,餘下的時間他在卷子背面寫了《給尊敬領導的一封信》,最終他的考試成績語文38分,數學61分,物理化學6分(都是百分制,開卷,未去翻書查找),《一封信》是政治答卷,滿滿100分。在信中,他訴說了自己幾乎交「白卷」的緣由,並對當時剛恢復的高考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當時遼寧省革委會副主任毛遠新(烈士後代,偉人侄子)當時分管科教文衛工作,他得知張鐵生的事件之後,敏感地認為這是一次反潮流的典型,毛遠新指示《遼寧日報》發表了張鐵生所寫的內容,同時親自為這封信加上了編者按:「他(張鐵生)對物理化學這門課的考試,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對整個大學招生的路線問題,卻交了一份頗有見解、發人深省的答卷。」
1973年7月19日,《遼寧日報》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為題刊登了張鐵生的信,這篇文章被《人民日報》多次轉載,並把張鐵生樹立成「反高考潮流英雄」。於是張鐵生成為毛主席教育革命的典範,得到毛主席黨中央的高度認可。《一封信》使張鐵生脫穎而出,家喻戶曉,振奮了廣大知青,也開啟了張鐵生輝煌的政治生涯。
1973年10月,毛主席說:「這封信很好啊,是向舊的教育制度挑戰,十大的黨章不是規定提倡反潮流嗎?張鐵生的信是在反潮流啊......編者按也寫得好啊。」。「醫學院副教授以上職稱的醫生考試,考試結果出人意料,大部分都不及格。醫學院本該是化學比較好的,可是除了有一個搞藥理分析的教授化學得了滿分之外,其他大部分教授副教授化學都交了白卷。」,「你們瀋陽醫學院教授考試,不是他們交了白卷,是舊的教育制度交了白卷。」哈軍工學了四年的高材生毛遠新自測「數學幾何部分得40多分,代數剛剛及格,平均不及格。物理,他自己是學導彈控制的,得了80分。化學幾乎交白卷。」 (毛遠新和「白卷英雄」張鐵生 2017-12-24 )
那些責難一線知青的走資派右派如果考試只可能更差,不會更好。
原清華第一任校長羅家倫,參加北大入學考試的時候,數學得零分,語文滿分被破格錄取,此後成為學術大家。中國科學家「三錢」之一的錢偉長,參加清華大學考試的時候,數、理、化、英文,一共考了25分。物理只考了5分,語文得了滿分,英語交了白卷,被清華大學錄取,居然成為物理大家。三門考試科目,吳晗其中兩門都取得了滿分的成績,數學零分,北大堅決不錄取,被清華錄取,成為傑出的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
1975年,第四屆人大在北京召開,年僅25歲的張鐵生當選人大常委,緊接著被選為為朝陽(網上多誤傳鐵嶺)農學院黨委副書記。
張鐵生無論插隊政治表現、《一封信》作文水平堪稱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水平。都應該是滿分100分。
應試教育時代,哪個考生敢於在卷面上表達自己的意見,肯定是零分,年年中高考被槍斃的作文試卷往往都是美文、甚或是千古絕唱。閱卷老師、閱卷組長、閱卷領導都是專家,也是攔路虎,不拘一格的各路人才通吃,一個都不會放過。
從小學到大學幾乎所有老師都百般警戒學生,在卷面上,尤其政治、語文試卷禁止涉政,政治試卷也絕對不得涉政、議論政治、議論現實。除非你不想升學。
應試教育就是封建科舉奴化教育,經過素質教育的包裝大行其道。
一張試卷定終身,無論是封建科舉時代,還是應試教育時代,都是荒唐至極。最有才華最有創造力者都不是科舉狀元、舉人,更不是高考狀元。據統計研究表明:改開40多年,高考狀元無一人有發明創造,高考狀元僅僅是應試教育套路里的考試道具、考試英雄。
有些人千方百計拒絕上山下鄉全身心複習高考。「大量的幹部子弟已經在恢復高考後回城了,有的是請了家庭教師輔導,參加考試上大學的,這使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生產隊長們直罵娘。而留下來的知青任務則更加繁重,每天要勞動十幾個小時,休息都不好。」(毛遠新和「白卷英雄」張鐵生 2017-12-24)這些脫離生產第一線的考生,他們考得高分很正常,被錄取直接上大學,既不合理也不公平,更不符合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恢復高考的原則規定。
1973年恢復高考並對高考制度進行改革。從滿二年勞動鍛煉的工人、農民、知青、軍人中推薦高考生,並經文化考試,綜合錄取上大學。
高考改革的目的是讓工農兵知識化,知識分子勞動化,大學畢業后回原單位(社隊)工作。只有經過勞動鍛煉的知識分子當上專家、當上教授、當上領導才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為大局服務。
科舉考試、應試教育都是「精英教育」,培養出的都是一批又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旦大權在握就爆露出他們的狼子野心。他們只為金錢服務、為家族服務、為少數人服務、為帝國主義效力,做資本、金錢的奴隸。
文革時期,我們響應毛主席黨中央號召上山下鄉,全天滿負荷勞動,尤其是在大忙季節,季節不等人,我們全身心撲在生產第一線,捨不得耽擱半天勞動,時刻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張鐵生僅僅在高考前一天趕到縣城參加高考,考不出高分也很正常。張鐵生所在生產隊一匹壯馬眼看病死,痛恨自己無回天之力而落淚,他大學報考的學校是農學院,專業是獸醫和水利,與農業密切相關,他決心紮根農村干一輩子革命。按分數高低他將被排擠在大學門外,也正常,但是這是極端不公平的。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恢復高考原則,張鐵生低分被錄取上大學了,於是走資派右派群起而攻之,並被造謠、污衊為「白卷英雄」。
我也是知青,做過集體戶的戶長,是先進知青,也曾出席過林業知青代表大會。我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全國統一試卷高考的第一批上大學(211)的大學生。
我至今仍認為張鐵生在考場上所寫的《一封信》是廣大知青的真實寫照,是人民對幾千年封建科舉制度的批判,也是人民對17年應試教育的批判,當時的黨媒官媒從上到下高度一致把張鐵生樹立成「反高考潮流英雄」。張鐵生成為毛主席教育革命的典範。得到毛主席黨中央的高度認可。是經得起半個多世紀歷史檢驗的。
毛主席教育革命沒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鍛煉幾年沒錯,群眾推薦上大學沒錯,社來社去沒錯,張鐵生反高考潮流沒錯,錯的是走資派右派,錯的是智育第一、分數掛帥,錯的是精英教育,錯的是應試教育,錯的是八股取士的陰魂不散。
以上內容轉載於《「白卷英雄」張鐵生既是毛澤東時代也是后毛澤東時代的英雄》作者:馮友 · 2024-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