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我的命是警衛命換來的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12-23 05: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毛澤東:我的命是警衛命換來的






毛澤東說:「日本人、國民黨、軍閥都想要我的性命,每天計劃的暗殺、空襲也不計其數,我之所以能夠活下來,是警衛同志們一條條生命換來的。」

在革命戰爭時期,毛主席身邊的警衛和工作人員也面臨著很大的風險,他們的負傷率和陣亡率也不低,因為他們不僅得面臨敵人的空襲、暗殺和轟炸,而且還得24小時都神經緊繃,因為,一旦敵人知道了毛主席所在的位置,那麼,各種刺殺行動就會接踵而至。

毛澤東說:「我相信辯證法,辯證法告訴我們,有生就有死,有勝利就會有失敗……冬天過去就是春天,夏天熱完了就是秋天……」

毛主席:「我死後要火葬」,這句話曾是毛主席在世時,與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吳旭君的對話,並且,毛主席不僅口頭承諾,甚至早在1956年,毛主席和黨中央高級幹部們就簽訂了一份火葬的倡導書,為的就是提倡群眾去世后火葬,而不是浪費土地資源的土葬。

毛主席生前是一個不懼生死、看淡死亡的人,從井岡山到延安再到北京,可以說,毛主席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生死挑戰,最終,才成就一番偉業。

很多人看到的都是毛主席風光的一面,卻鮮少知道,在白色恐怖中、抗日戰爭中、解放戰爭中,毛主席幾乎每天都面臨著生命威脅。說到這裡很多人就納悶,毛主席是黨最高領袖,那他不應該被保護的好好的,為何還會面臨生命威脅呢?

毛主席曾經就說過一段話:「日本人、國民黨、軍閥都想要我的性命,每天計劃的暗殺、空襲也不計其數,我之所以能夠活下來,是警衛同志們一條條生命換來的。」

在革命戰爭時期,毛主席身邊的警衛和工作人員也面臨著很大的風險,他們的負傷率和陣亡率也不低,因為他們不僅得面臨敵人的空襲、暗殺和轟炸,而且還得24小時都神經緊繃,因為,一旦敵人知道了毛主席所在的位置,那麼,各種刺殺行動就會接踵而至。

毛主席很早以前就看淡生死,他認為人固有一死,無需把死亡看的那麼重。

1963年,羅榮桓元帥去世,毛主席聽到這個消息時心情是十分悲痛的,他親自參加了羅榮桓的葬禮,回來后,毛澤東不肯多講話,好多天都吃不好睡不好,為了紀念這位老戰友,毛澤東寫了一首「吊羅榮桓同志」的詩。

毛主席只是敬畏死亡,卻並不懼怕死亡,就如後來他說的:「我這半截身子入黃土的人,但是一想到那一天,心裡還是有些惆悵。」

毛澤東多次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談起生死,也跟吳旭君長談過他對生死的觀點。毛澤東跟吳旭君談過自己的母親,母親去世時的場景,毛澤東記憶猶新,最後,毛澤東對吳旭君說:「我相信辯證法,辯證法告訴我們,有生就有死,有勝利就會有失敗……冬天過去就是春天,夏天熱完了就是秋天……」

毛澤東多次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談起生死,也跟吳旭君長談過他對生死的觀點。毛澤東跟吳旭君談過自己的母親,母親去世時的場景,毛澤東記憶猶新,最後,毛澤東對吳旭君說:「我相信辯證法,辯證法告訴我們,有生就有死,有勝利就會有失敗……冬天過去就是春天,夏天熱完了就是秋天……這些你都不研究嗎?」

吳旭君忙回應道:「我研究的範圍畢竟窄……在生老病死等醫學方面,還有很多問題要研究,有待解決。」

兩人聊著聊著,毛主席突然問了吳旭君一句:「你既然承認,生老病死是生命在不同時期的表現,按照這個規律,我和羅榮桓一樣,都會死的,死了也要火化的。」

吳旭君對突如其來的一問,嚇呆了,好久沒有說話。後來,吳旭君趕緊找個話題岔開了。

這時,毛澤東認真起來,用肯定地語氣告訴吳旭君不要迴避話題,不要打馬虎眼,並對吳旭君說:「我倡議實行火葬。」

第二天,毛澤東又和吳旭君談論起關於「生死」的話題來。吳旭君不願意談論這個問題,她希望毛主席永遠地健康長壽,從感情上來說,吳旭君太敬重這位偉人了,她知道,中國太需要他了。

毛主席看到吳旭君為難的樣子,自己依然講著「生死」問題,並假設了自己的五種「死法」,吳旭君聽了,心情很沉重,她勸毛主席不要說那些不吉利的話。

毛主席看著身邊一個個年輕的面孔,又看著吳旭君,他笑著說道:「你們可要珍惜自己的人生啊!好好過好一輩子,可別急匆匆的就走了。」

毛主席說這段話的時候,雖然臉上笑著,但表情卻和平時不同,要知道毛主席平日里都是十分幽默開朗的,但這一次看起來卻非常的嚴肅。

看到周遭工作人員有些沉默,毛主席就開玩笑的說:「別這麼嚴肅嗎,以後我的追悼會上,大家就穿的花花綠綠。」

大家談論了一會,毛主席停了一會,突然認真地對吳旭君說:「我平時吃魚多,我死後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長江里去餵魚……這叫物質不滅定律。」

吳旭君聽了,連忙搖頭說:「不能,不能,萬萬不能,平時一切,我都聽你的,這件事我不能聽你的,我也不會幹!」

毛澤東臉上顯示出不高興的表情,說道:「你在我身邊工作這麼久,還不理解我,我是主張實行火葬的,我自己當然不能例外,我已經在協議上籤了字的。」

吳旭君聽了后,驚呆了,她壓根就不知道什麼協議,毛主席跟誰簽的協議。毛主席對她說,是和中央同志在懷仁堂簽的協議,不信,大家可以去查看,留下遺體會給人民增加負擔。

後來,吳旭君才知道,毛澤東提倡火葬后,中央和全國的高級幹部一共151人,在懷仁堂關於火葬問題《倡議實行倡議書》上籤了字,而且毛澤東是第一個簽字的,同期簽字的,還有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和鄧小平。

由此可見,毛澤東對於自己遺體的處理,早就有打算了,這份倡議書也衝破了我國幾千年的土葬習俗,拉開火葬改革的序幕。

對於毛主席的生死觀,體現了他豁達的心態和唯物主義者的本色,他不懼怕死亡,但是敬畏死亡,他認為人就應該順應自然的規律,而不是反其道而行。

1976年,周總理去世的消息傳到了病榻上的毛主席耳旁,毛主席聽說后,沉默了很久,不吃東西,也不說話,只是默默地發獃思考著什麼。周恩來總理去世后,鄧穎超根據周總理的遺願,向中央提出了三個要求:

一、 不搞遺體告別,二、不開追悼會,三、骨灰不保留撒掉。

一、 不搞遺體告別,二、不開追悼會,三、骨灰不保留撒掉。

這三個要求,中央不敢批示,也不忍心批示,最後,報告送到了毛主席那,面對鄧穎超的懇求和堅持,毛主席含淚只批示了一個:不保留骨灰。

1976年也被稱為新中國最悲觀的一年,1月份周總理離世,讓無數的群眾痛苦不已;7月份,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之一,德高望重的朱德元帥也與世長辭,國人又一次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到了9月份,偉大的革命領袖、新中國的締造者毛主席也隨周總理、朱德而去,這個消息一傳來,全國各地許多群眾甚至哭到昏厥,此時,全中國人民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9: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