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前後三十年互不否定》是廢話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11-2 03: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前後三十年互不否定》是廢話








新中國前三十年即毛澤東時代,是一個在新中國歷史上客觀事實存在過的社會主義制度,其中包括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工人們是國營工廠的主人,拿著終身鐵飯碗,享受一切免費的社會福利。農村農民成為農村人民公社的社員,貧下中農當家作主,享受人民公社裡一切兔費的社會福利。科技上擁有原子彈洲際導彈。文革的鬥私批修,階級鬥爭。社會土沒有黃,賭,毒,黑社會,拐賣婦女兒童。等等。這些事實否定得了嗎?走紫派鄧小平篡權上台後,復辟資本主義社會進行私有化。前後三十年的內在邏輯矛盾嗎?

走資派習近平的《前後三十年互不否定》這句話是不成立的,也是一個不負責任不切實際不符邏輯又是矛盾的廢話。

前後三十年的歷史存在是客觀的且已發生過的事實,如何否定?也不可能否定。更談不上互不否定。

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都不可能被否定。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有自身糾錯的能力,百年來經歷了許多次的糾正犯錯的兩條路線鬥爭即階級鬥爭。

周恩來總理在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說,在半個世紀中,我們黨經歷了十次重大的路線鬥爭。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十次重大的路線鬥爭》。

林彪反黨集團的垮台,並不是中國共產黨黨內的兩條路線鬥爭的結束。走資派劉少奇鄧小平的兩條路線鬥爭,是在《文革》由全體中共中央全體通過的,有中央文件正式定性的。走資派習近平不是常說的對《文革》八一年的定性,對《六四》中央有定性嗎?那麼,對《走資派劉少奇鄧小平的兩條路線鬥爭》也是有中共中央的《定性》的。顯然,走資派習近平只聽《走資派鄧小平》的《定性》,而不聽毛澤東的中共中央的《定性》。那麼,走資派習近平的《前後三十年互不否定》這句話是不成立的,也是一個不負責任不切實際不符邏輯又是矛盾的廢話。更是一句忽悠的屁話。

國內外敵人都懂得,堡壘最容易從內部奪取。由混入中國共產黨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鄧小平們出來顛覆無產階級專政,比地主、資本家親自出馬要好得多,特別是地主、資本家在社會上名聲已經很臭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就是將來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階級和階級鬥爭都消滅了,但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生產關係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反映這些矛盾的先進的和落後的、正確的和錯誤的以及為少數人還是為多數人的兩種思想的鬥爭,仍然會存在。

何況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存在著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進行顛覆和侵略的威脅。

反映這些矛盾的共產黨內兩條路線鬥爭將長期存在,還會出現十次、二十次、三十次,還會出林彪,還會出王明、劉少奇、彭德懷、高崗、鄧小平這一類人物,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因此,我們中國共產黨在今後的長期鬥爭中,要有充分的精神準備,不論階級敵人怎樣變換花樣,都能因勢利導,奪取無產階級的勝利。

當今中國走資派習近平特色政府正在以《前後三十年互不否定》來忽悠,走資派習近平及吹鼓手們以各種論證所謂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的華章典樂充斥走資派的官方媒體和官方網站。

但只要留心就會發現一點,中國走資派習近平特色政府在中國境內所有的文章都迴避了一個問題:前後三十年在社會結構與經濟結構方面,前30年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偉大成就,正是后30年的改革所要否定的。而改革所要取得的成就,比如經濟的市場化、所有制的多元化,這都是中國1949年以前存在的,只是被共產黨革命刻意摧毀的。也就是說,這60年當中,中國無非是顛而倒之,倒而顛之地被折騰了一番,完成了一道歷史輪迴而已。

事實是前後三十年:「革命」消滅了有產階級,「改革」培育了暴富階層。

從1949年開始,「中共「執政的60年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

毛澤東時代:1949-1978年,這個階段充斥各種各樣的政治運動,從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城市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消滅私有經濟)、「反右」、「大躍進」、三年大飢荒,城市數千萬青年「上山下鄉」,直至「文化大革命」――這段時期,中共以暴力革命消滅了有產階級,並強制推行各種社會改造,建立以公有製為基礎的計劃經濟體制,有數千萬人在這30年內失去生命與財產,數百萬個家庭遭遇覆巢之痛。

鄧小平時代:1976年毛澤東死後,中國面臨艱難困境。用鄧小平自己的謊言來總結,當時中國的「國民經濟瀕臨崩潰邊緣」。這才有了鄧小平推行的經濟改革。由於中國政府掌握國家資源的分配權力,其行使權力的過程又不受任何社會監督,這場「改革」最後演變成一場以權力市場化為手段,官僚集團大肆掠奪各種公共財(包括民財)的過程。

財富集中程度可以用波士頓諮詢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發布的「2006全球財富報告」加以說明,這個報告說,中國的150萬個家庭(約佔全國家庭總數的0.4%)佔有中國財富總量的70%――這還只計算了存款、 股票等公開的金融資產,未計算灰色收入。可以說,中共執政60年完成了一個歷史輪迴:以暴力消滅有產階級始,以權力製造暴富階級終。

在走資派特色中國官方的宣傳機器為改革開放各個周年大慶的日子裡所發表的各種讚美宏文,本身就是一種荒誕的認知:前30年用暴力革命消滅了有產階級是「革命成果」,后30年改革開放中又重現的階級差別則是「改革成果」,二者均為合理的。而這正是階級鬥爭的結果。是敵對的,是顛倒的,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更是不可調和的。走資派習近平何以能調和?

「革命」趕走了帝國主義,「改革」迎來了外國資本。

用革命摧毀,又通過改革復活的不止是有產階級,還有外資進入中國。當年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的一大成就就是將中國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淪落中解救出來,中國人老少皆會唱頌的那首「社會主義好」,其中就有「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文化層次高點的更是看過毛澤東的那篇以勝利者姿態調侃「美帝國主義」的:「別了,斯徒雷登先生」。將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大地上徹底驅趕出去,既是毛澤東的豐功偉績,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的偉大成就。

自從走資派的改革開放以來,「對外開放」即吸引外資就成為中國改革的傲人成就,比如中國連續16年成為世界上發展中國家當中最大的引進外資國,外資帶來了新的管理理念與新技術。中國加入WTO,成為國際社會當中的一員。……那支被董文華深情款款地首唱並傳遍中國的「春天的故事」里,那句「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個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就是指鄧小平批准設立中國首個經濟特區――深圳特區。這些,當然也是國慶節每年都需要展示的重大成就。

於是人們看到這樣的荒誕解說:以1949年為界,清朝及民國時期讓外資在中國紮根,那是喪權辱國。毛澤東將他們趕跑,因此成為偉大的民族英雄。1979年,鄧小平將外資重新引回中國,則成了對外開放的偉大創舉。總之,無論是當年的閉關鎖國,還是現在的對外開放,顛來倒去,反正都是走資派的「偉大成就」兼「創舉」。

走資派對前後三十年偉大成就展示中的邏輯矛盾。

凡事皆應有邏輯。在同一套價值觀里,一件同樣的事情,別人做了就是罪該萬死,應該被打倒、被推翻。自己做了就是功德無量的偉大成就,就應該被人民感恩。這種通過封鎖輿論造就出來的「成就」解說,在兩個30年之間存在明顯的邏輯矛盾,無論如何不能讓人信服。

比如持改良主義的胡適曾提出「五鬼鬧中華」之說,認為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這「五鬼」才是中華民族真正的「敵人」,只有用教育才能將其消滅(這與發展經濟學提出的「長期反貧困策略」一致),但這一理論卻遭到親共的梁漱溟及中共文化人的猛批。梁漱溟等人認為胡適是在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和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作辯護,因為這五大仇敵之中缺了資本主義、封建主義與帝國主義這三者――毛澤東後來將這三者概括為「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以推翻這「三座大山」為己任,宣稱只要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這「三座大山」,建立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貧窮、疾病、愚昧、腐敗、擾亂等一切便會解決。新中國前三十年中對《貧窮》跟民國時代相比己改善了很多,而且還在不斷改善之中,許多工農業水利化肥開墾荒地等基礎設施己逐步完善,只因走資派改革開放阻斷了繼續發展。《疾病》毛澤東時代己免費醫療,人均壽命以1978年比1949年時翻了一倍多。《愚昧》在文革中破四舊立四新改善不少。《腐敗》在毛澤東時代受到人人監督效果不錯的。《擾亂》等黑社會基本滅絕,沒有妓女妓院吸毒販毒和賭錢的。所以至今為止,人民公認為:「毛澤東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最能說明毛澤東一生豐功偉績的是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然而走資派改革開放后的貧窮、疾病、愚昧、腐敗、擾亂這《五鬼》如今「五鬼」依舊。但1949年以前的「五鬼」是封、帝、資三座大山(即社會制度)所造成。今天這「五鬼「身影雖然更龐大,難道不是資本主義,修正主義,帝國主義造成的嗎?修正主義走資派不就是封建主義的孔老二思想嗎?修正主義走資派不就是封建迷信嗎?看看今天的中國特色走資派社會裡的官員,有幾個不去燒香拜佛大師指點?

中國曆來有上智與下愚不移之說,中國特色走資派社會裡的官員每年大慶的各種華章典樂所展示出來的內在邏輯矛盾,不僅讓人看到中國特色走資派社會裡的官員的宣傳文化那種無法克服的認知分裂,還切實地證明著官智低下這一讓國人臉上無光的事實。

《前後三十年》60年建國「成就」的內在邏輯矛盾。

客觀評價前30年國家經濟建設的成就是政府有關部門、輿論媒體、史學界、意識形態等諸多領域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因為它關係到實事求是地看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實事求是地看待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我們不能帶著個人感情、個人恩怨主觀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或者有意誇大或縮小歷史真相。

但是,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些公知、精英、網路水軍罔顧事實,別有用心地對前30年的建設歷史進行惡意攻擊和詆毀。

他們既不提建國初期的發展環境,也不提老一輩付出的艱辛努力和取得的舉世矚目的驚人成就。

他們一方面完全撇開建設初期的各種困難,一方面用靜止的觀點看待那個年代取得的成就。

在那些人看來,前30年就是「貧窮」,誰對他們進行反駁,就以「為什麼不回到那個年代」的論調進行譏諷嘲笑。

總之,他們都是以極不客觀的態度看待前30年的建設成就。

如何客觀看待評價前30年的建設,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試金石,是衡量是否是真假愛國的基本標準。

要客觀看待和評價前30年國家的經濟建設,必須尊重這幾個最基本的事實。

有人只要看到別人說前30年打下的基礎時,就會以詭辯的語氣說那是「北京人、元謀人」打下的基礎來進行否定。他們根本就不承認前30年國家在各個領域打下的基礎。那麼,我們就先來看看新中國剛建立時是怎樣的基礎。

誰也否定不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與殖民掠奪紛至沓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加諸中國,國家的真金白銀大量流入西方國家。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個方面,資本主義國家因為發展的不均衡,對外部殖民地的爭奪導致兩次世界大戰,而中國正是二戰的主要受害國之一。工農業生產遭到毀滅性破壞,本來就遭到了西方列強殘酷的侵略和掠奪,又遭遇二戰的破壞,使中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三是除外部資本主義的掠奪和破壞,國內四大家族為代表的官僚資本,對於普通民眾的掠奪也是非常驚人的。1939年的金融改革,讓四大家族壟斷了80%的金融。解放戰爭後期的金圓券發放又將老百姓洗劫一空,新幣發行將城市的金銀貴金屬搜颳得乾乾淨淨,最後被蔣介石帶去了台灣。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均壽命不到35歲,文盲率超80%,農業人口超過80%。人均發電量僅8度,人均鋼產量只有0.3公斤,這就是新中國剛建立時的現實,完全是一個滿目瘡痍,家徒四壁的爛攤子,用「一窮二白」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1949年的中國比印度還慘。這樣的情況光憑「北京人、元謀人」時代的基礎,今天能這樣快速發展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5: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