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吳連登在給毛主席當管家12年》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9-18 05: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吳連登在給毛主席當管家12年》






轉載《毛澤東家庭財產真相》

《環球人物》雜誌記者 劉 暢 《 環球人物 》(2008年第14期)

近期,關於「毛澤東留有億元遺產」的傳聞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毛澤東的稿費數量也由100多萬元被逐漸炒至7582萬元,甚至1.3121億,驟增了100多倍!更有捕風捉影者稱:「抗震救災中,就用了毛主席留下的稿費」。各種猜測一時風起,從毛澤東的稿費數量,一直蔓延到毛澤東的財產來源、家庭開支。

這些不實說法傳到當年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那裡,他們義憤填膺。「毛主席的子女不方便出來講話,如果我們也保持沉默,太對不起主席了!」這些年事已高,早已是深居簡出的老人,決定一起出面,「還毛主席一個清白!」

《吳連登,給毛主席管家12年》

 在北京南長街,離故宮西門不遠,有一個名叫「澤園酒家」的餐廳,其名字是為紀念毛澤東曾居住生活過的豐澤園而起的,酒家的老闆也是當年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澤園酒家」規模不大,掛滿了毛主席的珍貴歷史照片,這裡更像是毛主席的一個小型紀念館,每逢毛澤東誕辰,毛主席的親屬都會和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到此,一起追思。

見到毛澤東的管家吳連登,便是在「澤園」。從1964年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吳連登為毛澤東管理家政長達12年。在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中,吳連登算是較為年輕的一位,也是「保養」得最好的一位。他說自己68歲,但說他48歲也有人相信。人們猜測,吳老是在毛主席身邊學到了「養生秘籍」,他也不否認,還笑稱,「是學了那麼點」。

吳連登告訴記者,關於毛主席遺產之所以謠言四起,還是因為一些人對毛主席不夠了解。「包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同志也常找我,讓我給他們談毛主席的生活。他們對毛主席的理論思想掌握得很多,但對主席的生活,知道得還是不夠。如果大家了解毛主席平時是怎麼過日子的,這些謠言不攻自破!」

《平板三輪帶我入中南海》

吳連登是江蘇鹽城人,1941年出生在一個「常年為地主當長工」的窮苦家庭。很多人好奇,這個和毛澤東遠隔萬里的窮小子,為何能走進中南海,走進毛家?他又憑什麼本事,深得毛主席信任,掌握毛主席一家的財政大權?

如今回想,吳連登自己都覺得「像夢一般」。1958年,小學沒畢業的他便在鹽城農機廠當雜工。不久,他考入鹽城地委招待所,成為服務員。「即便是打掃衛生,即便是端茶送水,我也總比別人快。我一趟能拿10個暖水瓶,一手提4個,兩個胳膊再各夾一個。招待所離打水的地方一趟500米,我每天5點起床,就這麼來回跑,一個人負責整整一棟樓。」

1959年,北京人民大會堂建成,開始從全國各地挑選服務員。吳連登所在的鹽城只有一個名額。領導挑遍了7個縣城,最後注意到了吳連登,開始默默觀察他。「突然有一天,領導把我叫進去,告訴我被選中去北京當服務員。北京在哪裡?有多遠?有多大?我都搞不清楚。」

吳連登就這樣「稀里糊塗」地來到了北京,被分配到人民大會堂餐廳當服務員。來到如此繁華的首都,吳連登「傻了」。他還沒有回過神,嚴格的訓練開始了:「現在的服務員和我們沒法比。我們一個托盤裡要放菜盤、湯盆和各種酒,我們要端著跑,如果掉下來,你就不能進餐廳服務。」不僅如此,吳連登還要學習各種知識,「了解每位中央首長的生活習慣,要手勤眼快,能從領導細微的表情動作中,體會到他們的需求。」

吳連登哪曾想,剛剛熟悉了人民大會堂的環境,他又被「盯上了」。

1961年5月,中南海服務科科長來到人民大會堂,要從近千名服務員中選拔兩名進入中南海。「他們在我們那裡守了幾天,看每個人的資料,從周邊了解情況,暗中觀察領導在與不在時,每個人的表現有無差別。」

吳連登又被選中了,他永遠忘不了走進中南海的那一天。「中南海派了一輛平板三輪車來接我們,周圍擠滿了來看熱鬧的同事。我倆把行李放在車上,跟在三輪車後面,一步步走進了中南海。」

進入中南海的吳連登「熱血沸騰,覺得什麼都新鮮,什麼都沒見過」。「我們的第一項任務,是熟悉中南海的地理情況、每位首長的情況、首長夫人和孩子的情況、每個活動場所的崗哨情況用很短的時間,全部熟悉,全背下來。」

不久,吳連登在中南海頤年堂,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有個習慣,開會他基本上是第一個到,他要和陸續進來的人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天,毛主席來后,吳連登被派去給毛主席上茶。平常業務熟練的他,手抖得厲害,等走到毛主席面前,茶已經灑出了一半。

 「毛主席有個習慣,凡是第一次見到的人,他都會盯著你看,問你的情況。主席問我:『你是新來的吧,叫什麼名字?』我說我叫吳連登。主席問我的名字是誰起的,我說是一個和尚。主席笑著說,『一聽就不是父母給起的,這個名字好』。主席又問我是哪裡人,我說是江蘇鹽城來的。他說,『噢,咸城來的』。我說『不對,是鹽城。』主席笑了,『唉,那不就是咸城嗎?」毛主席這麼幽默,我就沒那麼緊張了。」

此後的3年,毛主席接見外賓、開會,吳連登服務過多回,但毛主席再也沒有問過他一句話。

1964年國慶節,22歲的吳連登正在天安門城樓上服務,毛主席身邊的護士長找到他,「大登,主席叫你呢!」吳連登有點發愣,不敢相信。「見到主席,他堅持讓我坐在他旁邊的沙發上。主席說,『你不就是那個咸城人嗎?我可記得你喲。』我有些惶恐,又介紹了自己的姓名。主席說:『我要和你商量點兒事,想請你到我家去工作。因為我身邊有許多事情,家裡也有許多事情,都沒有人做,我想請你,能不能給我幫幫忙?』當時,我既緊張又感動,主席竟然這麼客氣,請我幫忙。我激動地說『好!』,就這樣我進了毛主席的家。」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3: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