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非要改變命運離開農村嗎
《名校生找不到工作餓死租屋》,個案。承認。但《名校生找不到工作》應該不是個案。而《餓死租屋》是個案,但《餓死》是事實。這有文中記錄證明:《她遠走他鄉來到西安,靠母親借來的一萬塊錢租下了西安繁華大道旁一棟高樓上的單人公寓,過著無論吃飯還是買任何東西不超過五塊錢的極其節儉的生活。這名女子透過微信最後一次和家人聯繫是在4月20日,目的是借錢。》《她的房東說,5月20幾日後,這名女子就沒有外出過,家裡也沒有做飯的痕迹……到6月下旬,她租住的公寓傳出臭味。物業破門而入后發現女租客的屍體。》
《餓死》是事實。但《餓死》的原因警方未公布,不過,只有兩種情況可以發生:一是自願故意《餓死》,這屬自殺性質。二是生病無法自理而《餓死》,這屬不幸事故。獨自一人居住在出租屋內,又關了手機拒絕與父母和外界聯繫,以致造造成這種後果。
《自殺》?是屬個人行為。但作為一個女孩,三十三歲。《北京211大學畢業》《北京「211」名校畢業的女子》《曾多次取得寧夏事業單位筆試第一的成績》《出生在偏僻的寧夏西海固地區山村,經過自己的多年努力考入北京一所「211」名校,是村裡的驕傲,也是全家人和村裡未來的希望。》《名校出身》《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孩子》等等。為何要《自殺》?《她》的父母親人及村裡的人不該反思嗎?所有走資派特色政府里的低層生活的家庭父母及年輕人們不該反思嗎?
《考入北京一所「211」名校,是村裡的驕傲,也是全家人和村裡未來的希望。》?這裡的《驕傲》《希望》是指什麼?《驕傲》《希望》是指《她》可以離開村裡,遠離父母到當城市人嗎?是指《她》可以不象父母和村裡人一樣不再「面朝大地背朝天「的種田嗎?《驕傲》《希望》《她》可以「改變命運「加入到資本家階級做「人上人「嗎?這樣的《驕傲》和《希望》重重地壓在《她》身上,使《她》不得不往城裡找工作去。
走資派特色政府四十多年來忽悠鼓吹「考上大學改變命運「,「讀書陞官發財改變命運「,「寒門出貴子爭做人上人「,「學好知識爭大錢爭先富「等的誘賦下,加上教育產業化成為賺錢的一個行業,教育培訓機構倒閉一批又冒出一批,不.斷地收割人們化在子女受教育的血汗活命錢,忽悠人們將大量的錢化在教育上。對有錢人當然錢不是問題。但對農村山溝里的窮人家的孩子來講,可就難了。
走資派特色政府官方文件稱:中國已有超2.18億人具有大學學歷,每年畢業生規模已超千萬人。在如此龐大的就業群體里,出現緩就業、慢就業的情況不難理解。統計數據顯示,2023上半年,16至24歲城鎮青年調查失業率持續走高,由此引發擔憂。預計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170萬人。中國青年就業中,「躺平」,「擺爛」成為高頻詞,有稱「全職子女成為趨勢」,甚至稱中國有1600萬城市青年選擇「家裡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