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要不要有一個發展過程
關於農村人民公社初期出現的「共產風」、浮誇風、命令風又都刮起來了。一些公社工作人員很狂妄,毫無紀律觀點,敢於不得上級批准,一平二調。另外還有三風:貪污、浪費、官僚主義,又大發作,危害人民。什麼叫做價值法則,等價交換,他們全不理會。
真言、真相——毛澤東在1958到1962年的冷靜和務實(著作摘要)
歷史背景:1956年中共八大后,總書記負責執行具體的事務工作。
在中共八大籌備的時候,毛主席就說:「我說我們這些人,包括我一個,總司令一個,少奇同志半個(不包括恩來同志、陳雲同志跟鄧小平同志,他們是少壯派),就是做跑龍套工作的。我們不能登台演主角,沒有那個資格了,只能維持維持,幫助幫助,起這麼一個作用。」
當時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進入第二個五年計劃。在一線統領和指揮的是劉少奇(半退半在位),周恩來,陳雲和鄧小平等中央一線領導人。
毛主席包括朱總司令當時選擇退居二線,有客觀的社會環境原因——特別是國際原因。毛澤東退下來後計划寫一些理論著作和中國革命方面的實賤經驗和教訓。第二個心愿就是借幾匹馬帶幾個人實地考察黃河源頭,制定出如何治理黃河的方案來。同時,靜下心來研究如何處理國際事務等理論性工作。
在北部——中蘇關係極度緊張逐漸脫鉤。
在西部——為打破帝國主義封鎖包圍的對亞非大量國家的大訪問也在持續準備之中。
之後的六十年代初,毛主席關於團結非洲大多數國家以打破帝國主義封鎖包圍的戰略大規模實踐,在此之前不可能沒有準備。
在西南部——平定西藏在西方帝國主義勢力和印度勾結下的叛亂和解放西藏農奴也在緊張進行。
在東南部——當時美國和蔣介石在挑撥第二次台海危機,毛主席運籌帷幄,指揮炮擊金門,並積極呼籲和平和統一。
東西南北,事務太多,國際形勢相當緊張。為了集中解決各種極其複雜危險的國際問題,1956年八大,毛主席退居二線,但是一線的經濟工作主要領導者們犯了嚴重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不到一年,毛主席最先發現了他們的錯誤,並極其迅速的進行糾正。
《1956年八大,毛主席退居二線,但是一線的經濟工作主要領導者們犯了嚴重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不到一年,毛主席最先發現了他們的錯誤,並極其迅速的進行糾正。》
《1956年八大,毛主席退居二線,但是一線的經濟工作主要領導者們犯了嚴重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不到一年,毛主席最先發現了他們的錯誤,並極其迅速的進行糾正。》
「應當公道地說,對於一九五八年『左』的錯誤,是毛澤東同志首先提出要糾正的。」(薄一波,《領袖.元帥.戰友》,第15頁)。
毛主席原著梳理(可見真相是他的冷靜、理智,可見他對問題認識的深刻、發現的迅速、糾正的及時):
「提倡實事求是,不要謊報,不要把別人的豬報成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麥子報成四百斤。今年的九千億斤糧食,最多是七千四百億斤,把七千四百億斤當數,其餘一千六百億斤當作謊報,比較妥當。人民是騙不了的。過去的戰報,謊報戰績只能欺騙人民,欺騙不了敵人,敵人看了好笑。有真必有假,真真假假搞不清。偃師縣原想瞞產,以多報少,也有的以少報多。《人民日報》最好要冷靜一點。要把解決工作方法問題,當成重點,黨的領導,群眾路線,實事求是。」——毛澤東,在鄭州會議講話,1958年11月
「現在,我們有些人大有要消滅商品生產之勢。他們嚮往共產主義,一提商品生產就發愁,覺得這是資本主義的東西,沒有分清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區別,不懂得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利用商品生產的作用的重要性。這是不承認客觀法則的表現,是不認識五億農民的問題。在社會主義時期,應當利用商品生產來團結幾億農民。我以為有了人民公社以後,商品生產、商品交換更要發展,要有計劃地大大發展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例如畜產品、大豆、黃麻、腸衣、果木、皮毛。現在有人傾向不要商業了,至少有幾十萬人不要商業了。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這是違背客觀法則的。」——毛澤東,在鄭州會議講話,1958年11月
「勞動、土地及其他生產資料統統是農民的,是人民公社集體所有的,因此產品也是公社所有。他們只願意用他們生產的產品交換他們需要的商品,用商品交換以外的辦法拿走公社的產品,他們都不接受。我們不要以為中國農民特別進步。修武縣縣委書記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商品流通的必要性是共產主義者要考慮的。必須在產品充分發展之後,才可能使商品流通趨於消失。同志們,我們建國才九年就急著不要商品,這是不現實的。只有當國家有權支配一切產品的時候,才可能使商品經濟成為不必要而消失。只要存在兩種所有制,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就是極其必要、極其有用的。河南提出四年過渡到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太多」了,不要急於在四年搞成。不要以為四年之後河南的農民就會同鄭州的工人一樣,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搞革命戰爭用了二十二年,曾經耐心地等得民主革命的勝利。搞社會主義沒有耐心怎麼行?沒有耐心是不行的。」——毛澤東,在鄭州會議講話,1958年11月
「虛報不好,比瞞產有危險性。報多了,拿不出來。如果根據多報的數字作生產計劃,有危險性,作供應計劃,更危險。」——毛澤東,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記者的頭腦要冷靜,要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這種思想方法,首先是各新華分社和《人民日報》的記者、北京的編輯部要有。不要人家講什麼,就宣傳什麼,要經過考慮。」——毛澤東,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現在橫豎要放『衛星』,爭名譽,就造假。有一個公社,自己只有一百頭豬,為了應付參觀,借來了二百頭大豬,參觀后又送回去。有一百頭就是一百頭,沒有就是沒有,搞假幹什麼?過去打仗發捷報,講俘虜多少、繳獲多少,也有這樣的事,虛報戰績,以壯聲勢,老百姓看了舒服,敵人看了好笑,欺騙不了的。後來我們反對這樣做,三令五申,多次教育,要老實,才不敢作假了。其實,就都那麼老實嗎?人心不齊,我看還是有點假的,世界上的人有的就不那麼老實。建議跟縣委書記、公社黨委書記切實談一下,要老老實實,不要作假。本來不行,就讓人家罵,臉上無光,也不要緊。不要去爭虛榮。比如掃盲,說什麼半年、一年掃光,我就不太相信……群眾確實做出了成績,為什麼要抹煞群眾的成績,但相信作假也要犯錯誤。比如一千一百萬噸鋼,你說一萬噸也沒有,那當然不對了,但是真有那麼多嗎?又比如糧食,究竟有多少,去年三千七百億斤,今年先說九千億斤,後來又壓到七千五百億斤到八千億斤,這是否靠得住?我看七千五百億斤翻了一番,那就了不起。」——毛澤東,在武昌會議的講話,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一要幹部有清醒頭腦,一要對他們進行教育,不要受騙,不要強迫命令。不然,人家起來放哨怎麼辦?現在有種空氣,只講成績,不講缺點,有缺點就臉上無光,講實話沒有人聽,造假,講得多,有光彩。講牛尾巴長在屁股後面,沒有人聽,講長在頭上,就是新聞了。要進行教育,講清楚,要老老實實,幾年之內能做到就好。我看經過若干年,上了軌道,就可以比較踏實。」——毛澤東,在武昌會議的講話,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現在,不放手讓群眾吃飯,大概是產量報多了。人是要睡覺的,這也是科學。動物總是要休息,細菌也要休息,人的心臟一分鐘跳七十二次,一天跳十萬多次。一要吃飯,二要睡覺,破除了這兩條,就不好辦事,就要死人。此外,還有不少的東西被當作迷信在那裡破除。人去壓迫自然界,拿生產工具作用於生產對象,自然界這個對象要作抵抗,反作用一下,這是一條科學。人在地上走路,地就有個反抗,如果沒有抵抗,就不能走路。草地不大抵抗,就不好走路;拌泥田不抵抗,陷進去就拔不出來,這種田要摻沙土。自然界有抵抗力,這是一條科學。你不承認,它就要把你整死。破除迷信以來,效力極大,敢想敢說敢做,但有一小部分破得過分了,把科學真理也破了。比如說,連睡覺也不要了,說睡覺一小時就夠了。方針是破除迷信,但科學是不能破的。」——毛澤東,在武昌會議的講話,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農村人民公社所有制要不要有一個發展過程?是不是公社一成立,馬上就有了完全的公社所有制,馬上就可以消滅生產隊的所有制呢?我這是說的生產隊,有些地方是生產大隊即管理區,總之大體上相當於原來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現在有許多人還不認識公社所有制必須有一個發展過程,在公社內,由隊的小集體所有制到社的大集體所有制,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要有幾年時間才能完成。他們誤認人民公社一成立,各生產隊的生產資料、人力、產品,就都可以由公社領導機關直接支配。他們誤認社會主義為共產主義,誤認按勞分配為按需分配,誤認集體所有製為全民所有制。他們在許多地方否認價值法則,否認等價交換。因此,他們在公社範圍內,實行貧富拉平,平均分配,對生產隊的某些財產無代價地上調,銀行方面也把許多農村中的貸款一律收回。一平、二調、三收款,引起廣大農民的很大恐慌。這就是我們目前同農民關係中的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毛澤東,在第二次鄭州會議的講話,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從一九五八年秋收以後全國性的糧食、油料、豬肉、蔬菜『不足』的風潮,就是這種反抗的一個集中表現。一方面,中央、省、地、縣、社五級(如果加上管理區就是六級)黨委大批評生產隊、生產小隊的本位主義,瞞產私分;另一方面,生產隊、生產小隊卻幾乎普遍地瞞產私分,甚至深藏密窖,站崗放哨,以保衛他們的產品。我以為,產品本來有餘,應該向國家交售而不交售的這種本位主義確實是有的,犯本位主義的黨員幹部是應該受到批評的,但是有很多情況並不能稱之為本位主義。即令本位主義屬實,應該加以批評,在實行這種批評之前,我們也必須首先檢查和糾正自己的兩種傾向,即平均主義傾向和過分集中傾向。所謂平均主義傾向,即是否認各個生產隊和各個個人的收入應當有所差別。而否認這種差別,就是否認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社會主義原則。所謂過分集中傾向,即否認生產隊的所有制,否認生產隊應有的權利,任意把生產隊的財產上調到公社來。同時,許多公社和縣從生產隊抽取的積累太多,公社的管理費又包括很大的浪費,例如有一些大社竟有成千工作人員不勞而食或半勞而食,甚至還有脫產文工團。上述兩種傾向,都包含有否認價值法則、否認等價交換的思想在內,這當然是不對的。凡此一切,都不能不引起各生產隊和廣大社員的不滿。」——毛澤東,在第二次鄭州會議的講話,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目前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向廣大幹部講清道理,經過充分的醞釀和討論,使他們得到真正的了解,然後我們和他們一起,共同妥善地堅決地糾正這些傾向,克服平均主義,改變權力、財力、人力過分集中於公社一級的狀態。公社在統一決定分配的時候,要承認隊和隊、社員和社員的收入有合理的差別,窮隊和富隊的伙食和工資應當有所不同。工資應當實行死級活評。公社應當實行權力下放,三級管理,三級核算,並且以隊的核算為基礎。在社與隊、隊與隊之間要實行等價交換。公社的積累應當適合情況,不要太高。必須堅決克服公社管理中的浪費現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效地去克服那種確實存在於一部分人中的本位主義,鞏固公社制度。這樣做了以後,公社一級的權力並不是很小,仍然是相當大的;公社一級領導機關並不是沒有事做,仍然有很多事做,並且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毛澤東,在第二次鄭州會議的講話,一九五九年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