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己將洋裝穿在身奴才心己成羊心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8-24 01: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己將洋裝穿在身奴才心己成羊心






《己將洋裝穿在身奴才心己成羊心》的中國人,要從清末民初說起。

在一九○五年(光緒三十一年)美國國內發生歧視和排斥華工的事件,使中國人普遍地對美帝國主義發生了深厚的惡感,廣州、上海、廈門、福州、天津、牛庄等處市民群眾,廣泛地展開了抵制美貨的運動,表示了中國人已經走上了愛國的政治運動,給了美國侵略者以嚴重的打擊。美國侵略者妄想平息一下中國人的反抗情緒,來挽回這種不利的情勢,需要培養一批為美國掌控中國的忠實服務的「人材」,使美國能夠在精神上支配中國,從而達到支配中國的政治經濟,更進而獲得殖民地的統治權。

一九○六年,由在中國有四十年經商經驗的美國商人兼傳教士史密斯的提議,將一大宗美國鎮壓義和團運動的可恥報酬——「庚子賠款」以退還中國,來吸引中國優秀學生赴美留學,於一九○九年正式實行。

一九○七年,美國伊里諾大學校長詹姆士Jumes給美總統羅斯福的「備忘錄」里,提出美國應該關心中國青年教育問題的基本理由是:「那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的青年中國人,那一個國家就將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在精神的和商業的影響上,取得最大可能的收穫。如果美國在三十年前已經做到把中國學生的潮流引向這個國家來,並能使這個潮流繼續擴大,那麼,我們現在一定能夠使用最圓滿的最巧妙的方式而控制中國的發展。這就是說使用那從知識與精神上支配中國的領袖的方式。」

接著指出這時不但在日本,而且在歐洲英、法、德各國,都已經有了很多的中國留學生的事實,並表示十分著急的說:「這就意味著,當這些中國人從歐洲回去后,將要使中國效法歐洲,效法英國、法國、德國,而不效法美國。這就意味著,他們將推薦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教師到中國去擔任負責的地位,而不是請美國人去。這就意味著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商品要被買去,而不買美國的商品。各種工業上的特權,將給予歐洲而不給予美國。」他根據上列事實,作出了下列的結論:「為了擴張精神上的影響而化一些錢,即是從物質意義上說,也能夠比用別的方法收穫得更多。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是比過去隨軍旗更為可靠的。」

一九一七年「紐約星期報」更明白的說道:「夫美國退還中國之款,固仍以補助美國學校;然此區區利益,與中、美二國將來之親密聯結較之,又何足比數耶?學成歸國之中國少年一日在中國教育,商政諸界具有勢力,即美國之勢力一日將在中國歷史上為操縱一切之元素,此在今日尤有特別意味。蓋日本目前正執行亞洲之牛耳,然不得謂日本將永執此牛耳。」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所受資產階級的教育,便是從這個政策中產生出來,就是用中國全體人的血債——「庚子賠款」(平均每人二兩),由美國強盜手中培養出來,然而又成為侵略中國事業典型的忠實服務美國的洋買辦「的人材」。

這些為美帝國主義代言的中國留學生,已經成為美國帝國主義的走狗,是中國人民的公敵!一九二二年美國自由思想派新聞記者班佛曾應「中國留美學生月報」記者的請求,撰作「歸國留學生」一文,以真誠懇切的心情,發出憤慨惋惜的勸告。他曾經不客氣的指出了中國留美學生的罪惡說:「禍中國者,官僚之外,即留學生!」

美國自由思想派新聞記者班佛:《禍中國者,官僚之外,即留學生!》

美國自由思想派新聞記者班佛:《禍中國者,官僚之外,即留學生!》

美國自由思想派新聞記者班佛:《禍中國者,官僚之外,即留學生!》

當時另一個中國留美學生馬素,也做了一篇「論留學生」的文章,來證明班佛論調的真實性。他首先用極沉痛而悲切的心情指出了留美中國學生虛浮怠惰的劣根性說:「留美學生,因患虛浮之病,當然缺乏深沉的思慮與獨立的精神,模擬而不創造,依人而不自主。故治國則親美,經商則為買辦,服務社會則投降教會機關,辦理教育則傳播拜金主義,怠惰苟且,甚少建白。」

其次指出留美中國學生對於祖國革命事業沒有一絲一毫的貢獻,而只坐享其成的情況說:「辛亥革命,無留美學生之流血;五四運動,無留美學生之犧牲。人家吃盡辛苦,而留美學生安享其成。」

他最後作出了下列的結論:「彼不明華人之美國人,動輒稱許留美學生為改造中國之發動機,其實此等浮誇之諛詞,適足消磨留學生之志氣而已!」

就事實來看,在留美中國學生中,雖並不是完全如此;但作為中間的這派人的寫照,是極其正確的。

 在民國時代半殖民地的中國,向外派遣留學生作為培養高級「人材」的「不二法門」。這些留學生回國以後,往往視留學國家的不同,自成派系,而且隨著留學國家政治經濟的依存關係如何,成為他們政治主張的根據,例如在美國留學的中國留學山政治思想,治學方法,完全是跟著美帝國主義走的。

中國留學生受了美國帝國主義長期的豢養(其實是由於中國老百姓所出的血汗錢,又是中國人民最悲憤的庚子賠款。)在其奴才的心理上,發生一種酬謝美帝恩情的卑賤意識。所以在中國留學生將要離開美國的時候,就預備著一套如何完成一個為美國侵略中國的特務工作。美其名曰:「美國能如何協助中國發達?」其實,就是研究美國將來如何控制中國的發展,來掌握中國命運的問題。明白點說,這就是想中國變成美國的殖民地,以便來實施美帝世界主義的對中政策。

 在民國時代國際帝國主義通過中國軍閥,以分割中國,從事掠奪,經濟上陷於絕境。這個道理,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即已正確地指出來了:「軍閥本身,與人民利害相反,不足以自存。故凡為軍閥者,莫不與列強帝國主義發生關係。所謂民國政府,已為軍閥所控制,軍閥即利用之結歡於列強,以求自固。而列強亦即利用之資以大借款,充其軍費,使中國糾紛內亂不已,以獲取利權,各占勢力範圍。由此觀點測,可知中國內亂,實有造於列強。列強在中國利益相衝突,乃假手于軍閥殺吾民以求逞」,「不特此也,內亂又是阻滯中國實業之發展,使國內市場,充斥外貨。坐是之故,中國之實業,即在中國境內,猶不能與外國資本競爭。其為禍之酷,不止吾國人政治上之生命為之剝奪,即經濟上之生命亦為之剝奪無餘矣。」

 自從帝國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表面上雖聲聲口口唱什麼「民族平等」「民族自決」和「人類平等」等等好聽的名詞,實際上想把資產階級剝奪無產階級的資本主義列強壓迫弱小民族的行為,輕輕地隱瞞過去。

但是中國人受了百餘年來被侵略被壓迫的慘痛經驗,卻最了解資本帝國主義所宣稱的「平等」和「自決」是什麼意義,而且也容易了解只有打倒資本帝國主義后,才能實現民族「平等」和「自決」。

從十七世紀四十年代后,即統治中國的滿清皇朝和以前各個封建皇朝一樣,是保護封建剝削制度的地主階級的國家權力機關,而且還是中國內各民族的牢獄。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使中國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步變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會,帝國主義第一次大戰爆發后,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迫切要求打破封建主義的束縛。.

再看今日之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四十多年來的中國留學生。中國留學生移民國外的有多少?到底有多少中國學生奔赴海外留學后移民定居外國的?數據顯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留學人員累計超過800多萬大學生。全球留學仍然保持增長勢頭,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留學生源國。且隨著大流行影響的「消散」,出國留學潮正在穩步恢復。

根據UNESCO數據顯示,2000年到2021年,全球國際學生數量從211萬增至639萬,增幅接近兩倍。在此期間,國際學生增長速度一度超過高等教育學生總增長速度。其中,中國是國際生最大的來源國,全球15.99%的國際學生都來源於此。

 教育部數據顯示,1978-2019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已達656.06萬人。據教育部統計,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1978至2019年度,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達656.06萬人,其中165.62萬人正在國外進行相關階段的學習或研究,490.44萬人已完成學業。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增長迅猛,從2000年的3.9萬人到2019年的70.35萬人,增長了接近18倍,2001-2002年度和2008-2012年度增幅最快,近兩年有所放緩,2019年度增長率為6.25%。

《論留學之弊端》作者:胡適

我想嚴正地向家中父老鄉親聲明:

留學的興起,是我們國家一大恥辱!

留學的動機,應是過渡之舟楫而不是敲門之磚;

留學的過程,不僅廢時傷財還事倍功半;

留學的未來,只是暫時的救急之計,而不是長遠的規劃。

為什麼說留學潮的興起是我們國家的一大恥辱呢?想當年,我們國家文明全盛的時候,泱泱大國的風範,是東亞各國的表率。從遠古時期開始,尤其到了唐朝,朝鮮、日本和越南都爭相派遣留學生來中國的太學研習中國經典。可是唐宋以後,我國文化就停滯不前了,到了最近一百年,國力衰弱,江河日下,幾乎積重難返。也就是那時才開始知道,東亞以外,還有其他國家。當我們從夢中醒來,西方各國早就已經通過科學探索登峰造極了,為全世界創造了一個新文明,開闢了一個新天地。當這新文明的勢力掃到我們這裡時,掀起驚濤巨浪,可我們還想閉關鎖國,結果秋風掃落葉,敗得一塌糊塗。也就是那之後,我們才想到要一雪前恥,奮起直追,為了百年樹人的大計,派遣學生遠赴他國學習先進科學文化。於是舉國上下的青年才俊都紛紛遠赴重洋至歐美留學。劍橋、牛津、哈佛、耶魯、柏林、巴黎,都成了我國未來人才儲備基地。甚至說日本這個曾經派留學生學習我們的地方,如今都是中國留學聚集之地。唉!滄海桑田,我們幾千的文明古國,東亞文明的領袖,今天居然淪落到這個地步,成了西方的弟子,真是天下的一大恥辱。所以說,留學潮的興起是我們國家的一大恥辱。

為什麼說留學的動機,應是過渡之舟楫而不是敲門之磚呢?我們國家現在的處境是新舊文化過渡轉型時期。舊文化不是不寶貴,只不過已經不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了。為什麼留學? 是要做擺渡新舊文明的一葉扁舟。留學生呢? 則是水手船員。乘風破浪,遠赴重洋,博採眾長,學成歸國,取長補短。留學生的責任應該是吸取西方現代文明的精華,帶回國內,結合國情有所創新,為中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文化。這是過渡轉型時期大家的歷史責任。

但是現在並不是這樣的。當下的留學生,一開始就沒有橫跨東西兩文化的想法。他們為什麼要留學呢?主要是認為,如今科舉制度已經廢除了,如果要陞官發財,留學是捷徑。於是就有鑽各種空子公費留學的人,也有借貸籌錢私自留學的人。剛來到新國度,就已經想好了短期內回國的計劃。數年後,一紙文憑收入囊中,就趕緊捲鋪蓋走人。回到國內從行李箱里掏出文憑一張,就換到了專家學者的頭銜,既可以獵取功名富貴,還可以香車美女同擁。唉!如果是以這種方法留學,就算是中國留學生充斥滿歐美的各個大學,對我國的學術文化建設依然絲毫無用。所以我說,留學的動機,應是過渡之舟楫而不是敲門之磚。

為什麼我說留學的過程,不僅廢時傷財還事倍功半呢?因為留學生上學的國度,授課語言都是外語,出國前不得不專門學習此門語言。然而西方語言與中文差別巨大,苦讀多年也不容易有成效。就算是學英文,也至少學個四五年,才能熟練閱讀流利對話。可是學習的科學知識,又不得不用英文的課本,事倍功半,更別說耗費幾年的時間,也只是為了留學做準備而已。到了異國他鄉之後,風俗習慣不一樣,聽課考試的困難,實在令人煩惱。他們本國的學生,一個小時搞定的課程,換成中國留學生,得多花一二倍的功夫和時間,這樣才能成功,但即使這樣,也就是和普通學生的表現差不多而已。但是想想浪費的這些精力,真是讓人頭大,更別說浪費的時間了。

然後我再說說浪費錢財的問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2: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