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民公社知識青年們沒躺平
一九六八年人民日報的專欄文章。
《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河南省郟縣「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人民公社知識青年學習毛主席最新指示座談紀要
偉大領袖毛主席最近教導我們::「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裡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戰鬥在河南省郟縣「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人民公社的四百多名知識青年,滿懷對偉大領袖毛主席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結合自己在農村三大革命運動中的實踐,對毛主席的最新指示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座談。他們深有體會地說,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是知識青年與工農相結合的光輝道路,是加速知識青年思想革命化的根本途徑,是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計。他們決心在農村廣闊天地里老老實實地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錘鍊永遠忠於毛主席的一顆紅心,沿著毛主席指引的光輝道路奮勇前進!
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是知識青年與工農相結合的光輝道路
公社革委會副主任、回鄉知識青年盧忠陽說:在偉大的斗、批、改高潮中,毛主席又發出了極其重要的最新指示,給了我們知識青年以最大的教育,最大的鼓舞,最大的鞭策。回顧我自己在農村十年的戰鬥歷程,深刻體會到: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教導,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是知識青年與工農相結合的光輝道路。
毛主席在一九五五年為《在一個鄉里進行合作化規劃的經驗》一文所寫的按語中教導我們:「一切可以到農村中去工作的這樣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地到那裡去。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這個鄉就是我們今天的「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人民公社。一九五八年,我遵照毛主席的偉大教導,懷著一顆紅心,回到我們家鄉。到家不幾天,貧下中農推選我當生產隊的會計。干不幹?當時我拿不定主意。貧下中農就對我進行階級教育,講過去的血淚家史和苦難村史,使我提高了階級鬥爭覺悟,懂得了為貧下中農掌好財權的重要性,勇敢地擔起了生產隊會計的工作。貧下中農為了不使我的思想發岔,很快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經常和我在一起學習毛主席「我們共產黨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的教導,教育我不要忘掉勞動,永葆勞動人民的本色。在貧下中農的熱情幫助下,白天我和貧下中農一起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一起勞動,一起搞科學實驗,夜晚結算隊里的賬目。我帶著一天遇到的問題,向毛主席著作請教,自覺地破私立公,以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指導自己的一切言行,使我在與工農相結合的光輝大道上邁出了第一步。
我嘗到與工農相結合的甜頭以後,不論幹什麼工作,考慮什麼問題,總是先向貧下中農請教。就這樣,我在貧下中農的幫助下,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的覺悟不斷提高,學習毛主席著作的自覺性不斷加強。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廣大貧下中農把我選為省貧代會委員,縣、社革委會常委、副主任,這是貧下中農對我的最大信任和鞭策。我一定不辜負黨和毛主席對我的培養,不辜負貧下中農對我的希望,更加虛心地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在與工農相結合的光輝大道上闊步前進!
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是知識青年加速思想革命化的根本途徑
鄭州二十四中下鄉落戶的知識青年趙富章說:我是從鄭州市到農村落戶的知識青年。四個月來,我受到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勝過了在舊學校里的四年。在農村安家落戶的過程,就是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不斷改變舊思想,實現思想革命化的過程。由於我們長期生活在城市,剛下鄉時,對農村生活不習慣,少數同學「人到農村,心還在城市」。貧下中農發現后,主動給我們上了階級鬥爭教育課,通過回憶對比、憶苦思甜,大擺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激烈鬥爭的事實,使我們提高了階級鬥爭和兩條路線鬥爭的覺悟,與貧下中農建立了深厚的階級感情。現在,我們深刻懂得:真正的學校只有一所——毛澤東思想大學校;真正的老師只有一個——工農群眾;真正的革命化道路只有一條——虛心接受工農的再教育,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今後,我們要在毛主席最新指示的鼓舞下,沿著同貧下中農相結合的革命化道路,闊步前進!
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是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計
鄭州十八中下鄉落戶的知識青年薛喜梅說:我是四個月以前響應毛主席的偉大號召,從鄭州市來農村安家落戶的。我剛到農村時,有一次,穿著塑料涼鞋和社員一起出牛糞,當我看到社員們都跳到糞坑裡挖糞時,我猶豫地帶著「私」字跳了下去。一跳下去就踩上了牛屎,我馬上跺跺腳。但當我看到貧農王胡柱卷著褲子、赤著腳踏到牛糞上時,我立時覺得臉上熱辣辣地發燒。這時,我想到了毛主席「拿未曾改造的知識分子和工人農民比較,就覺得知識分子不幹凈了,最乾淨的還是工人農民,儘管他們手是黑的,腳上有牛屎,還是比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都乾淨」的教導,立即認識到這是資產階級思想。我馬上把鞋脫掉,甩到一邊。這不是甩掉一雙鞋,而是甩掉了資產階級思想,甩掉了修正主義思想。現在我深深體會到,知識青年和貧下中農相結合,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是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計。
回鄉知識青年梁秀英說:我是一個農村中土生土長的貧農女兒,過去勞動幹得慣,對貧下中農有感情。由於受到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毒害,我慢慢脫離了貧下中農,嚮往城市,追求吃、穿、住,逐漸向修正主義泥坑裡滑去。一九六四年從中學畢業后,由城市回到農村,感到很不適應。後來,和貧下中農一起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一起憶苦思甜,才逐漸樹立了在農村干一輩子革命的思想。我的思想變化的過程,就是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過程。我深刻地體會到,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必要得很,萬萬缺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