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走資派是共產黨內當權的大官們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8-7 20: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走資派是共產黨內當權的大官們







共產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以下簡稱「走資派」)。《走資派》是中國共產黨內的當權的大官。

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後能不能保持住政權,能不能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這是一個新的中心課題。問題出在共產黨內,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階級鬥爭沒有完結。

毛主席生前的最後二十年,從對國際社會主義陣營各國復辟資本主義過程的研究中,從中國共產黨執政以後,黨內一次又一次激烈的兩個階級、兩條路線和兩條道路鬥爭的實踐中,逐漸發現無產階級取得了政權之後,碘覆社會主義制度的主要危險,不是來自黨外,不是來自社會上已經被打倒,或者被改造的反動階級,而是來自共產黨內昔日的「戰友」。

共產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以下簡稱「走資派」),才是顛覆社會主義制度、推翻無產階級專政的主要敵人。

由此創立了毛澤東的偉大的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繼續革命理論(以下簡稱《繼續革命理論》),簡稱《文革》。《文革》解決了能讓各國共產黨人認識到,無產階級取得了政權以後,誰是無產階級的真正敵人?這個社會主義繼續革命的首要問題,從而誕生了毛澤東主義。

毛澤東是一位無比堅定的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在參與和領導中國革命的半個多世紀中,不管是在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爭年代,還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和平時期,毛澤東始終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鬥爭與無產階級專政學說,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回答和解決中國革命,以及中國共產黨內所出現的階級鬥爭與路線鬥爭問題。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分為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階段: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階段。這兩個階段,也就是毛澤東臨終前告訴人們的:「我一生做了兩件事。」(引自《毛澤東傳》《毛主席1976年對華國鋒等人的談話》)

研究中國革命,特別是學習、繼承、宣傳和捍衛毛澤東同志的繼續革命理論,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不能不研究這「兩件事」。

根據馬克思主義與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結合中國實際國情,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綱領,必須將革命分成兩個階段進行,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階段。這兩個革命階段的性質、任務與形式都不相同,但是它們彼此又有著深刻的聯繫——後者是在前者取得勝利的基礎之上的繼續革命。

民主革命屬於資產階級性質。在中國,它的任務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它不反對一般資產階級,不反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由於舊中國不是一個工業國,資產階級很軟弱,它無力領導這場革命。這場資產階級革命,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大眾(包括資產階級)來完成的。因此,它被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

在毛澤東同志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民主革命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第一,先後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美帝國主義對我國解放戰爭的破壞。第二,推翻了蔣介石王朝的反動統治。第三,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民共和國。

民主革命的結束,新中國的建立,標誌著中國革命由民主革命階段勝利地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的新階段。

這個新階段,是一個由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在這個過渡時期內,社會主義成分在逐漸增長,而資本主義的殘餘則尚未徹底清除。

因此,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廣泛領域,始終存在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激烈鬥爭。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勝誰負並沒有解決。這是新生的社會主義與未死的資本主義之間的一次「最後的鬥爭」(《國際歌》),社會主義徹底勝利或資本主義重新復辟,都存在各自的可能性。誠如毛澤東同志所概括的:「我國現在實行的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不平等,八級工資制等等,這隻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類如果上台,搞資本主義很容易,因此要多看點馬列主義的書。」(引自中發(1976)4號 中共中央文件)  

在這個過渡時期里,無產階級雖然已經取得了政權,共產黨已經成為了執政黨,掌握著國家發展的方向。但是,「在實現了工業國有化和農業集體化,完成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後。階級矛盾依然存在,階級鬥爭並沒有熄滅。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必須在經濟戰線上、政治戰線上和思想文化戰線上進行徹底的社會主義革命。

同時,只要世界上還有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各國反動派和現代修正主義存在,資本主義的陰風總會不時地吹到社會主義國家裡來。因此,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之間誰勝誰負的鬥爭,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才能最後解決。」(引自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日報》)毛澤東的這一論述,正是來自他對國內外社會主義革命新鮮經驗的正確總結。

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來自該事物內部矛盾鬥爭的結果。人類社會的進步,社會主義的進步,都取決於社會內部階級鬥爭的勝負:什麼階級勝利了,什麼階級失敗了,決定著社會的前進與倒退,決定著社會主義的成功與失敗。

毛主席說:「搞社會主義革命,開始也是不知道怎樣搞法」。(《毛澤東讀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批註和談話》[下]第719頁)

但是,毛澤東不愧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毛澤東在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鬥爭中,始終抓住《階級鬥爭》這個綱。始終關切著《階級鬥爭》形勢的變化。始終致力於推動《興無滅資》,《鬥私批修》,《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這些都來自於(《共產黨宣言》)。

毛澤東孜孜不倦地教育全全體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和全國人民《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見1976年1月1日《人民日報》)。

階級鬥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階級鬥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階級鬥爭《必須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見1967年第10期《紅旗》雜誌)。

毛澤東的思想也總是隨著國內外階級鬥爭形勢的發展而發展,隨著階級鬥爭特點的變化而變化,從來沒有停止過前進。

在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完成了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共產黨宣言》中第一個「徹底決裂」之後,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的經濟形態已經看不見了。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資產階級還存在不存在?無產階級還要不要繼續革命?誰是繼續革命的對象?怎樣繼續革命?這一系列重大問題,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都沒有論述。馬克思告訴我們,資產階級是無產階級終生的敵人。列寧告訴我們,對資產階級必須全面專政。而一旦消滅了資產階級的階級形態,要去哪裡尋找資產階級呢?找不到資產階級,如何將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

以解放全人類為己任的毛澤東,在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在反對以赫魯曉夫式走資派劉少奇鄧小平為首的現代修正主義的鬥爭實踐中,毛澤東遇到了這一系列的嚴重阻力和強大反抗的問題。毛澤東晚年當然要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

毛澤東說:「在社會主義社會裡,特別是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完成以後,還有沒有階級和階級鬥爭?社會上的一切階級鬥爭是不是還集中在爭奪政權的問題上?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還要不要革命?革誰的命?怎樣進行革命?這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問題,馬克思、恩格斯當時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列寧看到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後,被打敗的資產階級甚至比無產階級還要強大,時時企圖復辟,同時小生產者不斷生長新的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威脅無產階級專政,因此要對付這些反革命威脅,並且戰勝它,必須在長時期里強化無產階級專政,舍此沒有第二條路。但因列寧逝世過早,沒來得及在實際上解決這些問題。」(引自1976年5月18日《人民日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8: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