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披著《共產黨》外衣的中國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復辟資本主義改革開放后的中國,走資派中國政府自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有人將走資派中國政府稱為特色資本主義。總之,走資派中國政府己不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的真正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科學社會主義國家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的真正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和行行式式如特色的,空想的社會主義是完全不同的。區別在於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的真正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科學社會主義是由真正的毛澤東一代人初創的中國共產黨的宣言中所要的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制度。而不是別的特色的社會主義。
現代全世界的所謂的政客們,歷史學家們,經濟學家們都活在謊言之中,全世界的所謂的知識分子們,磚家叫獸所謂的精英們都是謊言磚家造謠的皮包公司。中國走資派鄧小平的造謠總公司說,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時,全世界都順著說。似乎中國走資派鄧小平的造謠總公司自己也心慌,就在社會主義前面加了個「特色「。而那些政客們,歷史學家們又都順著說。當搞市場經濟時又似乎說不通時,就在市場經濟前面加上「社會主義「。那些經濟學家們也順著說。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上大學的應該有億萬人,博士碩士多達幾百萬。大學千萬所,馬列學院有很多,學馬列的,學歷史的,學經濟的等等千千萬萬個畢業生,搞不清現代中國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即便按中國走資派鄧小平的造謠總公司的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那麼,不知道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是什麼嗎?《社會主義》有形形式式,有空想社會主義,有各種特色社會主義,但都不是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這一點馬列毛澤東都說得很清楚明白。而走資派鄧小平是說過,他不懂社會主義是什麼,但他說的中國是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因而現代中國不是真正的《共產黨》領導的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國家。
現代中國不是真正的《共產黨》領導的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國家。理由如下:
真正的《共產黨》領導的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在馬克思著作中,列寧的著作中,毛澤東著作中講得很清楚明白。在這兒不詳細說了。有興趣的去學學即可,真正要想反對共產主義,反對馬列毛主義,消滅共產黨這麼一件大事,必須知己知彼才能做得到。
是不是《科學社會主義國家》有成功的案例參照對比,即新中國毛澤東時代就是真正的《共產黨》領導的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國家。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復辟資本主義后的改革開放的四十多年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可以說是中國特式資本主義。
具體來說,《生產資料》:毛澤東時代有千萬個大大小小的是全民所有或集體所有的全民企業和社辦企業,都是公有制。鄧小平時代是私有制,都是私有企業和資本家企業。前者沒有資本家。後者重新生產資本家。
《經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別。走資派40多年的改革開放所推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股市大跌、樓市危機、企業困境,舊模式難以為繼。一些反對去槓桿的人說,這是國進民退的災禍。因為銀行不給民營企業貸款了,企業沒錢了。上市公司從股市上圈了大筆的錢,老闆又以股權質押拿走了大筆的錢。他們怎麼還缺 錢呢?他們為什麼還是把企業搞得不死不活?
毛澤東時代的工廠不是國有企業,是全民或集體企業。企業是人民所有,人民經營。毛澤東認為國家建工廠是養活工人的,工廠賺了錢,國家就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工廠培養了工人,工人是生產力,他們學會了技術和管理,就派他們去建新工廠。工廠實行民主管理,每個工人都能發表意見,提合理化建議,廠長從優秀的工人提拔,廠長的工資和工人一樣多。
《人民代表》:工農多和工農少之別。
《幹部和官員之別》:前者為人民服務。後者為人民幣服務。
《股票》:社會主義沒有。不勞而獲剝削者的一種賺錢遊戲。
《住房》:免費和買賣的區別。
《教育》:免費和用錢買教育的區別。
《醫療》:免費和先付錢后看病的區別。
《工作》:政府安排和自己找工的區別。
《工作時間》:八小時工作和九九六工作的區別。
《妓女》:有和無區別。
《販毒吸毒》:有和無區別。
《販賣婦女兒童》:有和無區別。
《四大自由》:有和無區別。
《罷工遊行》:有和無區別。
《對待學生運動》:支持和鎮壓的區別。
《對待婦女》:婦女能頂半片天和鐵鏈女的區別。
《流浪漢》:有和無區別。
《五保戶》:有和無區別。
《政府工作的》:幹部和官員的區別。
《資本家》:無和有的區別。
等等。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也承認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叫三大差別。也不是完全的一大二公平均主義。工人有八級工,工資有差別。
國家給工人的工資、福利比如免費上學、醫療等就是所有者的回報。幹得好,貢獻大,就能提拔。管理者幹部如果多吃多佔、不參加勞動和辦事不公,就會被 監督,就干不下去。
比如土地是全民所有。除了國防、交通、水利、工廠、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建設,國家是不能隨意徵收農民土地的。徵收了農民土地,給予補償就是讓他們當工人,吃國庫糧。是不能把全民所有的土地拿來出售的。全民土地徵收出售所得應該是全民所有,而不能當作財政政府花掉。
這恐怕是國有和全民所有的區別。全民所有,你不能把所有者下崗,也不能把所有者的東西隨意拿走。
有人說,毛澤東時代的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制企業機制不活,不能發揮「能人」的積極性,大家都說了算,都想做主人,根本沒法決策,企業如何辦?
因此,中國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
那個時候的政府確實沒有多少錢,財政不能說是崩潰,但比較窮。因為稅收少。政府也不養那麼多人,一個縣委大院200多個人,有的人還是亦工亦農,不是幹部,不發工資,用糧食來換糧票,幹部的工資也少。積累的資金也多用於建工廠了。
因此,毛澤東身後,太多幹部恢復了官位,很多 人要進機關當官,人員成倍、幾倍、十幾倍、幾十倍的增加,當然就沒錢了。當然就是崩潰的邊緣,沒有給他們留下養官的錢。
他們突然發現,毛澤東時代太不重視官員了,國家養的官不多,但養的人卻很多。幾千萬工人都是國家養的,都是拿財政的錢,國家發工資。這就動起工人的腦筋。讓工人下崗,國家不給工人發工資,財政就有了很大一塊錢。
做到這一步就要國有企業改革,第一項改革就是「撥改貸」。建企業而國家不再出資出錢,用銀行貸款,企業自負盈虧,然後就是承包經營,再後來就是徹底的民營化,送了,賣了! 政府徹底解除企業包袱,而且還要企業交更多的稅收。
這個期間最難的是觀念的轉變。工人會說,我以前跟機關幹部是同樣的身份,沒有差別,為什麼我就要下崗自謀職業,而機關幹部就越來越多,差別越來越大? 就有了穩定壓倒一切!
從戰爭中走過來的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必然帶有強烈的軍事化的東西,以軍事化辦工廠和管理社會是不可避免的。而軍事化的那套東西也是行之有效的,效率非常高。效率和速度高到讓美國和西方國家害怕。但人總不能一直生活在戰爭之中,毛澤東那代人生活在戰爭之中,後來的人當然要改革和改變。軍事化要向經濟建設過渡,軍事化要向計劃經濟過渡,計劃經濟要向市場經濟過渡,這是必然的。
走資派割斷歷史,作徹底否定的錯誤的改革開放。
毛澤東經濟建設的方向、路線是不能否定的,那個時候的建設速度和質量是沒人可比的,那個時候人心和凝聚力也是前無古人的,27年走過西方300年的工業化歷程,追平信息化技術,這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做到的,是世界奇迹。
而這個奇迹就是那個時候的工廠和工人創造的。
27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中國建了這麼多工廠。這些工廠效益如何?
建這麼多工廠不就是這些工廠的效益積累起來的。中國既無內債,也無外債,建設資金都是靠這些工廠積累起來的,滾雪球式發展,並且還實現了兩彈一星等高科技的重大突破。那個時候只見工廠天天建,很少見到工廠倒閉。建了成片的工廠,還沒有一分錢的欠債,效益還不好?
現在走資派中國經濟講的多是投資花錢,很少聽到講賺錢,講效益。聽到的多是房地產和金融P2P,幾乎聽不到建工廠。上市公司當然是好企業,可你見過幾家效益好的,多是負債纍纍,現在股權質押貸款又還不上了,要政府來救,還說又酸酸地說「國進民退」了。
那些民營化了的國有企業呢? 毛澤東時代的企業還留下幾家?
改革是發展企業,讓企業更多更大,改死了,改沒了,肯定不是改革的初衷。
可以把現在的企業和毛澤東時代的企業對比 一下,才能有正確的結論。
不能用實踐先驗論標準來徹底否定。
40多年的實踐,已經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歷程進行一次真理的檢驗。
這些股權質押貸款都還不上,銀行一收貸就活不下去的企業機制多麼好、老闆多麼英明,效益多麼好,恐怕是說不出口的。
還有那一大堆根本不想還也還不上的地方債,也恐怕不能再吹是政績。
當然也沒人敢說空前絕舉世無雙的房地產、高房價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
40多年走資派時代,就是一地雞毛,一堆債,一攤爛帳。
應該撕開披著《共產黨》外衣的走資派中國的面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