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好的歌聲來自公社社員
《人民公社好》組歌 (1969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4nHwcfdNA
《"人民公社好" - The People's Communes are Good (Chinese Farmer Son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0pGhLOYMWk
《人民公社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_fyAzSC48
《60年代經典紅歌《人民公社好》唱出了時代感 50年的記憶彷彿昨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ZhbTe1V0k
《1958年毛主席視察人民公社》黑白紀錄片電影(無字幕清晰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1uU28sVEM》
《"Nhân dân công xã hảo" (人民公社好 - "công xã nhân dân tố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dkulLHMj4
《人民公社讓鐵姑娘撐起半邊天 劉桂琴唱出了姑娘們的喜悅心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MA6ZpBsYM
《70年代廣東人民公社錄影,村裡男女民兵實彈訓練,肇慶地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ht7i2-vv4
《人民公社時天天聽的歌,百聽不厭,家喻戶曉,今天才弄明白歌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TmUjBfEI8
《人民公社好》歌詞:
作詞:人民公社社員(現被稱為:佚名。)
作曲:人民公社社員(現被稱為:佚名。)
演唱:農村人民公社社員們
《人民公社好》歌詞全文如下:
「人民公社好 人民公社好
毛主席指出的革命路
我們貧下中農走定了
一大二公 集體化
堅持到底不動搖
代代革命學愚公
大寨紅旗處處飄
毛澤東思想來挂帥
鼓足幹勁鬥志高
沿著毛主席的革命路線
朝著共產主義目標緊跑
朝著共產主義目標緊跑
人民公社好 人民公社好
毛主席樹起革命旗
我們貧下中農勁更高
文化大革命 當闖將
階級大印打牢
凡事公字挂帥
砸了三自一包
毛澤東思想大無際
革命生產雙飛躍
緊跟毛主席的戰略部署
人民公社乾的更加好
人民公社乾的更加好
哎嘿 嗨」
1958年7月1日,《紅旗》雜誌第3期發表了陳伯達寫的《全新的社會、全新的人》的文章,提出「把合作社辦成一個既有農業合作,又有工業合作的基層組織單位,實際上是農業和工業相結合的人民公社」。
接著第4期《紅旗》雜誌又發表了陳伯達寫的《在毛澤東同志的旗幟下》的文章,明確引證了毛主席的指示:「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的方嚮應該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業)、農(農業)、商(交換)、學(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裝)組成一個大公社,從而構成我國社會的基層單位。」
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的建立。這時,即1958年6月底7月初,譚震林在鄭州主持召開冀、魯、豫、陝和北京市農業協作會議,他在會議的總結中,講到了農業合作社的變革問題。他說:「像遂平縣衛星社已經不是農業合作社,而是共產主義公社。」會後,他讓信陽地委的同志到鄭州彙報嵖岈山衛星農業社的情況(當時遂平縣屬信陽地區),並向他們講了一番辦「工、農、商、學、兵」公社的道理。
信陽的同志回去傳達后,地委根據《紅旗》雜誌兩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關於辦大公社的指示和譚震林談話的精神,進行了討論和研究,認為合併后的大社,實際上已構成人民公社的雛形。由地委秘書長趙光帶領工作組,首先在遂平縣衛星集體農莊試點,在原21個農業社的基礎上,又併入6個社,共27個農業社、9360戶參加。7月初,正式建立了「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這樣,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在河南誕生了。
嵖岈山人民公社建立后,7月中旬,省委書記處書記史向生和《紅旗》雜誌常務編輯李友久、信陽地委書記路憲文專程到嵖岈山公社,和地委工作組一起,召開社隊幹部座談會,併到各隊調查,在總結群眾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公社研究了一些規章制度,初步制定了《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試行章程(草稿)》。規定各農業社的一切生產資料和公共財產轉為公社所有,由公社統一核算,統一分配;社員分配實行工資制和口糧供給制相結合;總結了青年隊集體吃食堂的好處,推廣了公共食堂;同時成立了託兒所、幼兒園、敬老院、縫紉組;公社設立了農業、林業、畜牧、工交、糧食、供銷、衛生、武裝保衛等若干部或委員會,下設生產大隊和生產隊,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和組織軍事化、生產戰鬥化、生活集體化。
繼嵖岈山人民公社建立以後,信陽地區在小社並大社的基礎上,在農村很快形成了走人民公社的道路、建立人民公社的輿論。到7月底,全區農村即實現了人民公社化。7月底至8月5日,由史向生主持,省委在嵖岈山公社召開了各地、市委農工部長會議,總結嵖岈山建立人民公社的經驗,在全省推廣。
毛澤東說:辦人民公社好
8月4日、5日,毛主席視察了河北省的徐水、安國縣的農村后,於5日晚11時,來到河南的新鄉。6日下午,毛主席在吳芝圃等的陪同下,視察了新鄉縣七里營全縣第一個人民公社。在公社大門前,毛主席仔細看著門口掛的「七里營人民公社」的牌子,他說:「人民公社這個名字好!」同日晚毛主席到達鄭州。
7日凌晨,史向生在專列上向毛主席彙報了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的情況。當談到嵖岈山公社試行簡章時,毛主席聚精會神,邊聽邊問,他說:「這是個好東西,給我!」他如獲至寶,極為高興。
省委負責同志彙報時,當談到對大社沒有用共產主義公社命名,而採用人民公社作名稱時,毛主席說:「人民公社這個名字好,包括工、農、商、學、兵,管理生產,管理生活,管理政權。」他指出:「公社的特點是:一曰大,二曰公。」
8月9日,毛主席在山東歷城縣視察,山東省委書記處書記譚啟龍等彙報,當提到歷城縣北園鄉準備辦大農場時,毛主席說:「還是辦人民公社好,它的好處是,可以把工、農、商、學、兵結合在一起,便於領導。」
毛主席視察三省和「還是辦人民公社好」的消息,很快在報上發表。大家看了無不歡欣鼓舞,精神大振。各地立即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不到一個月,河南全省農村實現了人民公社化,由原來的4.9萬多個農業合作社,合併建成了1242個人民公社,每個公社平均8000戶。
8月底,毛主席在北戴河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經過討論,正式通過了《關於建立農村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要求各地在秋收前後,先把公社的架子搭起來。北戴河會議結束后,中央報刊相繼發表了「迎接人民公社化的高潮」等社論。這樣,把建立人民公社的運動很快推向高潮。
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遠和人民在一起的情懷,很自然讓人民公社的社員們想起毛主席與人民心連心的另外紅歌,這就是《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毛主席來到咱農莊》和《毛主席是咱社裡人》,當時唱響大江南北,感動祖國的山山水水,至今唱來格外親。
歌曲《毛主席來到咱農莊》,由張士燮填詞、金砂譜曲。上世紀五十年代,這首歌曾經唱遍大江南北,千家萬戶,並一直流傳。歌唱的主題是當年毛主席視察四川省郫縣紅光社的故事。
他們聯手創作的歌曲《毛主席來到咱農莊》。調兒清純質樸,氣氛熱烈,音樂語言口語化,契合了領袖和人民之間心心相印的情感,表現了建國初期中國農村歡快、愉悅的新生活,抒發了人民豪邁、讚歎和喜慶的心聲。一時間。孩子唱,青年唱,老人唱,軍營在訓練中也唱。不久,這首歌在全國第二屆文藝會演中捧回歌曲創作一等獎桂冠,並榮獲全國群眾歌曲創作一等獎。
毛主席來到咱們農莊;
千家萬戶齊歡笑呀,
好像那春雷響四方。
毛主席來到咱們村,
跟咱們社員來談心;
一問咱們除四害呀,
又問咱生產大躍進。
毛主席呀關心咱,
又問吃來又問穿;
家裡地里全問遍呀
還問咱們夜校辦沒辦。
主席的話兒呀象鐘響,
說得咱心裡亮堂堂;
主席對咱微微笑呀,
勞動的熱情高萬丈。
鼓足幹勁大躍進哪,
齊心建設咱新農莊。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是由夢之旅合唱團演唱的一首歌曲。
歌曲歌詞: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
千山那個萬水連著天安門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
春耕夏鋤全想到
防旱排澇掛在心
八字憲法親手定
豐產的道路細指引
千山那個萬水連著天安門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
關心社員衣食住
問寒問暖問辛苦
主席就象紅太陽
照在身上暖在心
千山那個萬水連著天安門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
領導咱們來翻身
人人幹勁添十分
大幹農業齊發奮
人民公社萬年春
萬年春
《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
劉文玉 詞
秦永誠 曲
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
錦繡河山更加壯麗更加壯麗。
任憑征途風雲變幻,
鮮紅的太陽永放光輝。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高舉起馬列主義偉大紅旗。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
和革命人民永遠在一起永遠在一起。
親切關懷鼓舞我們,
諄諄的教導銘刻在心裡。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高舉起馬列主義偉大紅旗。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
東風勁吹晴空萬里晴空萬里。
革命航船乘風破浪,
英雄的人民所向無敵。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高舉起馬列主義偉大紅旗。
毛主席率領我們奮勇前進,
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則是《毛主席來到咱農莊》和《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的特殊結果和特別印證。由於毛主席走遍農民耕耘的每塊土地,也就有了「千山那個萬水連著天安門,毛主席是咱社裡人」,由於毛主席來到咱農莊,也就有了「春耕夏鋤全想到,防旱排澇掛在心,八字憲法親手訂,豐產的道路細指引」,有了「關心社員衣食住,問寒問暖問辛苦,主席就像紅太陽,照在身上暖在心」,更有了「領導咱們來辦社,人人幹勁添十分,大辦農業齊發奮,人民公社萬年春」。這不是現在的所謂「唱讚歌」,而是毛主席對農業農民農村高度重視極端關心的寫照。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首先體現在毛主席親自製定各種制度,從制度上防止剝奪農民利益的行為,保證人民公社各項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毛主席不僅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還指引人民群眾把講幹勁講熱情講精神與講科學講規律講歷史緊密結合,而且組織制定《人民公社工作條例》(六十條),明確人民公社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等價交換原則,確立了「統一領導,隊為基礎,三級核算,各計盈虧」的主體框架和運行體系,帶領全黨制止和糾正了「一平二調」」、「高徵購」,不給補償不予安置等「竭澤而漁」、剝奪農民利益的行為,從制度上保證了人民公社各項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保證了人民公社各項工作的有章可循和有條不紊。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也表現在毛主席強調「思想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在社會經濟制度發生根本變革的時期,尤其是這樣」,指導縣、公社、大隊三級黨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除舊布新蕩滌陳腐觀念,移風易俗消除舊社會殘餘陋習,形成熱愛集體、克己奉公、團結互助、進取向上的「人民公社氣象新,人換思想地換裝」;毛主席強調與大自然作鬥爭需要一支龐大的「有文化有覺悟有技術的」紅專隊伍,在他的倡導和支持下,許多地方以短訓速成、半耕半讀,舉辦夜校、農校和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等形式,為服務農村培養了植保員、糧管員、駕駛員、保育員、統計員、衛生員等一大批亟需人才;毛主席指示要把醫療衛生重點放到農村去,「一顆銀針治百病,千家萬戶留腳印」的赤腳醫生如春苗脫穎而出,改變了農村缺醫少葯看病難狀況;毛主席強調發展農業以糧為綱,一業為主,多種經營,農林牧副漁綜合平衡,七十年代中期多地執行「五七指示」,社隊工業顯山露水強勁崛起,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如虎添翼。
毛主席是咱社裡人,還反映在毛主席始終讚揚「幹部參加勞動好」,要求幹部以「普通勞動者姿態出現」,要「以平等態度待人」,自覺接受群眾和組織的監督。毛主席倡導男女平等,公社裡同工同酬,同崗同酬,同效同酬,集體主義精神孕育著各盡所能的勞動態度,按勞分配最大程度上激發男女老少「勞動的熱情高萬丈」,根本沒有什麼「懶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