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後,特別是完成了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改造,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確立以後,主要矛盾究竟是什麼?究竟還要不要繼續革命?如果還需要繼續革命的話,那革命的對象又是誰?對於這個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沒有遇到過,列寧去世早,來不及研究,只是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還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這一重大課題,斯大林對這個問題重視不夠,甚至犯過錯誤,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沉重壓力,斯大林沒有時間和精力,也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毛主席在他的晚年,通過認真總結蘇聯赫魯曉夫叛徒集團篡奪蘇共領導權,推行修正主義路線,變無產階級專政為資產階級專政的沉痛教訓,精確地分析了我國國內階級鬥爭的新特點、新動向,發現了在無產階級專政下,資產階級如何復辟資本主義的重大秘密,創立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學說。
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中共中央1964年7月在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即《關於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這份歷史性文獻中,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表述,當時是在「怎樣才能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這個題目下,把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政策進行概括的,一共15個要點。
1967年11月6日 ,當時的兩報一刊,即《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誌發表了一篇社論,對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概括為六個要點。
在此之後,毛主席還對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如何繼續進行革命,陸續地提出一些重要的觀點和論述。
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可以概括如下:
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對立統一規律來觀察和分析社會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充滿矛盾的社會。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有兩類矛盾,這就是敵我之間的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敵我之間的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人民內部的矛盾,在勞動人民之間來說,是非對抗性的。」要正確劃分和處理好敵我之間和人民內部的矛盾,使無產階級專政日益鞏固和加強,使社會主義制度日益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中,還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
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階級鬥爭並沒有結束,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各派政治力量之間的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方面的階級鬥爭,還是長時期的,曲折的,有時甚至是很激烈的。」
為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為了防止「和平演變」,必須把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
無產階級專政下的階級鬥爭,在本質上,依然是政權問題。
資產階級要推翻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則要大力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必須在上層建築其中包括文化領域中對資產階級實行全面的專政。
被推翻的資產階級,「他們將每日每時企圖在中國復辟。這是必然的,毫無疑義的」。
「我們對他們的關係絕對不是什麼平等的關係,而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關係,即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實行獨裁或者專政的關係,而不能是別的什麼關係,例如所謂平等關係、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的和平共處關係、仁義道德關係等等。」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努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
必須在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發展國民經濟總方針的指導下,逐步實現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和國防的現代化。必須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地、普遍地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必須大力限制資產階級法權。
絕不能實行對少數人的高薪制度。應當逐步地縮小而不是擴大黨、國家、企業和集體單位的工作人員同人民群眾之間的個人收入差距。防止一切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享受特權。
應當逐步地縮小工農之間、城鄉之間、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間的差別。
知識分子要勞動化,勞動人民要知識化,要建立一支廣大的、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又紅又專的工人階級自己的知識分子隊伍。
要堅持幹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制度。黨和國家的幹部是普通勞動者,而不是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幹部通過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同人民群眾保持最廣泛的、經常的、密切的聯繫。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一件帶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於克服官僚主義,防止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主要對象是共產黨內的資產階級,重點是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社會上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鬥爭,必然會反映到黨內來。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就是資產階級在黨內的代表人物,他們「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要奪取政權,由無產階級專政變為資產階級專政。」
必須充分注意揭露、批判那些黨內的資產階級分子,特別要注意識破「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最重要的形式,是開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只能是群眾自己解放自己」。「要讓群眾在這個大革命運動中,自己教育自己」。就是說,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用無產階級專政下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大民主方法,自下而上地放手發動群眾,來揭發我們的黑暗面,來揭發和批判黨內的資產階級分子和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不斷地暴露他們的本來面目,清除他們的影響,並奪回被他們纂奪的那一部分權力。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思想領域中的根本綱領是「斗私,批修」。
「無產階級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資產階級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觸及人們靈魂的大革命,它在思想領域中的根本綱領是「斗私,批修」,是要解決人們的世界觀問題。
要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論上批判修正主義,用無產階級的思想去戰勝資產階級利己主義和一切非無產階級思想。
要改革教育、改革文藝、改革一切不適應於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挖掉修正主義的根子。
為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必須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標準一共有五條:
第一條:他們必須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而不是像赫魯曉夫那樣的掛著馬克思列寧主義招牌的修正主義者;
第二條:他們必須是全心全意地為中國和世界的絕大多數人服務的革命者,而不是像赫魯曉夫那樣,在國內為一小撮資產階級特權階層的利益服務,在國際為帝國主義和反動派的利益服務;
第三條:他們必須是能夠團結絕大多數人一道工作的無產階級政治家,不但要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而且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還要善於團結那些反對過自己並且被實踐證明是犯了錯誤的人。但是要特別警惕像赫魯曉夫那樣的野心家和陰謀家,防止這樣的壞人纂奪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
第四條:他們必須是黨的民主集中制的模範執行者,必須學會「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必須養成善於聽取群眾意見的民主作風。而不能像赫魯曉夫那樣,破壞黨的民主集中制,專橫跋扈,對同志搞突然襲擊,不講道理,實行個人獨裁;
第五條:他們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富於自我批評精神,勇於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而絕不能像赫魯曉夫那樣,文過飾非,把一切功勞歸於自己,把一切錯誤歸於別人。
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最核心之處,就是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的科學論斷。
馬克思、恩格斯劃時代的貢獻,主要在於用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研究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創造了剩餘價值理論,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把自有資產階級從第三等級以及所謂「人性王國」的宮殿中暴露出來,組織並領導了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作出了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的結論,指明了消滅階級的歷史必由之路。
列寧的歷史功績,主要在於剖析了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徵,指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國家壟斷組織只不過是集體的資本主義,壟斷資產階級比自由資產階級更瘋狂、更殘酷地壓迫、剝削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把壟斷資產階級從所謂的「國家共同體」、「民族共同體」中暴露出來。指出帝國主義所固有的三大矛盾空前激化,得出了帝國主義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取得勝利的革命結論,把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變成了直接實踐的問題,奪取了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開創了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專政的新紀元,並且論證了無產階級專政不是階級鬥爭的結束而是階級鬥爭在新形勢中的繼續,提出要警惕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
列寧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特別是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的科學論斷,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寶庫增添了及其重要的新內容,為共產主義戰士提供了極其銳利的新武器。揭示了蘇聯變修的秘密所在,剝去了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以及我們黨內走資派亮麗的馬列主義外衣,還他們共產黨內資產階級的本來面目。
毛主席的科學論斷,指引全世界共產主義者掌握了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主要危險是修正主義,革命對象是資產階級,重點是共產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一偉大真理。
這一偉大真理,經過實踐的檢驗,越來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他們的全部革命學說的總結。列寧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勝利的英明論斷和毛主席關於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的科學論斷,先後發展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偉大理論,對人類在地球上最後消滅階級的宏偉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如果說,馬克思、恩格斯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基石,是第一座里程碑,而列寧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勝利的英明論斷是第二座里程碑的話,那麼,毛主席關於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的科學論斷,無疑就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