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論《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6-17 23: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論《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





列寧:《偉大的創舉》(論後方工人的英雄主義。論「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1919年6月28日)

報刊上登載了紅軍戰士的許多英勇事迹。工人和農民們在與高爾察克、鄧尼金和其他地主資本家軍隊作鬥爭中,表現了不少英勇果敢和堅韌不拔的奇迹,保衛著社會主義革命的果實。根絕游擊習氣和克服疲沓渙散現象的過程進行得很緩慢,很費力,然而卻一直在前進。為了社會主義的勝利而自覺地承受犧牲的勞動群眾的英雄主義,是紅軍中新的同志紀律的基礎,是紅軍恢復、鞏固和壯大的基礎。

後方工人的英雄主義也同樣值得重視。在這方面,工人自己發起組織的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確實具有極大的意義。顯然,這還只是開端,但這是非常重要的開端。這是比推翻資產階級更困難、更重大、更深刻、更有決定意義的變革的開端,因為這是戰勝自身的保守、渙散和小資產階級利己主義,戰勝萬惡的資本主義遺留給工農的這些習慣。當這種勝利獲得鞏固時,那時,而且只有那時,新的社會紀律,社會主義的紀律才會建立起來;那時,而且只有那時,退回到資本主義才不可能,共產主義才真正變得不可戰勝。

5月17日《真理報》登載了阿·日·同志的文章《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共產主義星期六)》。這篇文章很重要,所以我們把它全文照錄如下:《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共產主義星期六)

俄共中央關於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的信[註: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36卷第263—266頁。——編者注],給了共產黨組織和共產黨員以有力的推動。由於熱情普遍高漲,鐵路上的許多共產黨員職工走上了前線,但是大多數人不能離開重要崗位,要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又找不到新的方法。來自各地的關於動員工作緩慢的消息和辦事拖拉的現象,使莫斯科—喀山鐵路分局不得不去注意鐵路機構的工作情況。結果了解到,由於勞動力不夠和勞動效率低,一些急活和機車趕修任務都拖了下來。5月7日,在莫斯科—喀山鐵路分局共產黨員和同情分子大會上,提出了不能嘴上說幫助而要以實際行動幫助戰勝高爾察克的問題。提出的建議中說:

「鑒於國內外形勢的嚴重,為了對階級敵人取得優勢,共產黨員和同情分子應當更加鞭策自己,從休息時間內抽出一小時,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長一小時,將這些時間集中起來,在星期六這天進行一次六小時的體力勞動,以便立即創造出實際的價值。我們認為,共產黨員為保衛革命果實,不應吝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所以這項工作應該是無報酬的。提議在全分局內實行共產主義星期六,一直干到完全戰勝高爾察克。」

開始人們有些猶豫,最後一致同意這個建議。

5月10日,星期六,晚上六點鐘,共產黨員和同情分子象士兵一樣來到工作現場,整隊之後,秩序井然地由領工員分別領到各處工作。

用革命精神從事工作收到了明顯的效果。下列表格指明了工作部門和工作性質。

工作總值按正常工資計算為500萬盧布,按加班工資計算還應增加50%。裝車的勞動效率較普通工人高270%。其餘工作的效率大致上也是這樣。因勞動力不足和辦事拖拉而拖延7天至3個月的定活(緊急的)現已完成。

由於設備發生故障(不難排除的故障),個別組曾耽誤三四十分鐘,但並未影響工作的完成。留下來指導工作的管理人員,忙得幾乎來不及給人們準備新的工作。一位上年紀的領工員也許是有些誇張地說,在一個共產主義星期六乾的活,等於不自覺的疲沓的工人一個星期乾的。

鑒於一些真心擁護蘇維埃政權的人也來參加了工作,而且今後還會有大批這樣的人來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同時其他地區也會要求學習莫斯科—喀山鐵路的共產黨員的榜樣,現在我根據來自各個現場的消息較詳細地談談組織方面的情況。

參加工作的約有10%是經常在現場工作的共產黨員。其餘的則是負責工作人員和選任的人員,其中有路局的政治委員,也有各企業的政治委員,以及工會人員、管理局和交通人員委員部的工作人員。

大家幹活時非常努力並密切合作。當工人、辦事員、管理人員齊心協力地把住40普特重的客運機車輪箍,象勤勞的螞蟻似的把它滾往目的地的時候,人們心中油然產生一種來自集體勞動的強烈的愉快感覺,堅定了工人階級必勝的信心。世界上的掠奪者扼殺不了勝利的工人,國內的怠工者也盼不到高爾察克。

工作完結時,在場的人都親眼看到這一空前未有的情景:上百個身體疲乏但眼中閃爍著愉快光芒的共產黨員,唱起莊嚴的《國際歌》來慶祝工作的勝利,這勝利的凱歌的聲浪彷彿越過牆壁,湧向工人的莫斯科,象投石激起的水波一樣蕩漾在整個工人的俄羅斯,激勵著疲憊、懶散的人們。

5月20日《真理報》刊登的恩·爾·同志的《值得學習的榜樣》一文,在評價這個出色的榜樣時寫道:「共產黨員做這樣的工作並不是罕見的事情。我知道電站和各鐵路線都有這樣的事例。在尼古拉鐵路上,共產黨員加班幹了幾個晚上,把陷在轉盤坑裡的機車起了出來;冬季,北方鐵路上的全體共產黨員和同情分子用了好幾個星期天去清除鐵路上的積雪;許多貨運站的支部為了同盜竊貨物作鬥爭,在站上進行夜間巡邏,——不過這種工作都是偶然進行的,而不是經常性的。莫斯科—喀山線的同志們提供的新的東西是,他們把這一工作變成了有系統的經常的工作。他們決定『一直干到完全戰勝高爾察克』,工作的全部意義正在於此。他們決定在整個戰爭狀態時期把共產黨員和同情分子的工作日延長一小時;同時他們作出工作高效率的榜樣。

這個榜樣已經引起而且今後一定會進一步引起大家的效法。亞歷山德羅夫鐵路的共產黨員和同情分子大會,討論了軍事形勢和莫斯科—喀山線的同志們的決議之後通過了如下的決議:(1)亞歷山德羅夫鐵路的共產黨員和同情分子決定實行『星期六義務勞動』。第一次星期六義務勞動定於5月17日進行。(2)把共產黨員和同情分子組織成示範隊,向工人表明,應當怎樣工作,在現有的材料、工具和伙食的情況下實際上能夠做到什麼。

據莫斯科—喀山線的同志們說,他們的榜樣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們預料下一個星期六將有大量的非黨工人參加工作。作者寫此文時,亞歷山德羅夫鐵路修配廠的共產黨員還沒有開始做加班工作,但是要組織義務勞動的消息剛一傳出,非黨群眾就激動地談論起來了。到處都有人說:『昨天我們不知道,不然我們也會做好準備干它一場』,『下星期六我一定來』。這項工作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

後方的所有共產黨支部都應當向莫斯科—喀山線的同志們學習。不僅莫斯科樞紐站上的各共產黨支部應當如此,全俄羅斯的黨組織都應當效法這個榜樣。鄉村中的共產黨支部,首先應當幫助紅軍家屬,實行代耕。

莫斯科—喀山線的同志們高唱《國際歌》結束了第一次共產主義星期六勞動。如果全俄羅斯的共產黨組織都學習他們的榜樣,而且堅持不懈地貫徹下去,那麼,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就會在共和國全體勞動者的洪亮的《國際歌》聲中度過今後一段艱苦的歲月……「共產黨員同志們,動手干吧!」

1919年5月23日《真理報》報道說:「5月17日在亞歷山德羅夫鐵路舉行了第一次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共產黨員和同情分子共98人根據大會決議在班后做了5小時無報酬的工作,他們不過有權再買一頓飯,而這頓飯同一般體力勞動工人的一樣,也是每人半俄磅麵包。」

儘管準備工作做得不充分,組織得也差,但勞動生產率還是比平常高1—2倍。例如:5個旋工在4小時內做了80根小軸。生產率等於平常的213%。20個粗工在4小時內收集了600普特舊材料和70個各重3.5普特的車底彈簧,共重850普特。生產率等於平常的300%。

「同志們解釋說,這是因為平時幹活枯燥乏味,在這裡,大家幹活都興高采烈。可是今後,平時幹活比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幹得少,那就太丟臉了。」

「現在有許多非黨工人都表示願意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各機車修理隊都自告奮勇要在星期六義務勞動時間內把機車從『墳堆』里弄出來,修好使用。有消息說,維亞濟馬鐵路上也在組織這樣的星期六義務勞動。」

A.嘉琴科同志在6月7日《真理報》上談到了共產主義星期六義務勞動的情形,現在把他的《星期六義務勞動記》一文的主要部分摘引如下:「我和一個同志懷著極愉快的心情,遵照鐵路分局黨委員會的決定,去上星期六義務勞動『課』,讓腦子暫且休息幾個小時,讓肌肉發揮一下作用……我們的工作是在鐵路局的木工廠。到那裡后,看到自己人,彼此問好,開一會兒玩笑,查點了人數——總共30人……我們面前躺著一個『怪物』——一個相當有份量的蒸汽鍋爐,足有600—700普特重,要我們把它『搬家』,就是說,要把它滾到大約1/4或1/3俄里以外的一個平車那裡。

我們心裡不由得產生了一些疑慮……但我們動手幹起來了:同志們把木滾就那麼往鍋爐下面一墊,繫上兩根繩子,工作就開始了……鍋爐還有點不情願挪動,但終於還是移動了。我們很高興,要知道,我們人是這樣少……就是這台鍋爐,比我們多兩倍的非黨工人幾乎拖了兩個星期,在我們到來之前它還躺在原地不動……我們在一位領班同志有節奏的『一、二、三』口令聲中,齊心協力地賣勁地幹了一個小時,鍋爐慢慢地向前移動著。

忽然,出了岔子!一長串同志突然狼狽不堪地倒了下去,——原來我們手裡的一根繩子『叛變了』……但是沒有多大一會兒,就換上了一根粗纜繩……到了傍晚,天色已經明顯地暗下來,但我們還得拖過一個小崗子,那時很快就會完工了。我們胳膊酸痛,手掌發燒,周身火熱,還是拚命地往前拉,——事情進行得很順利。旁邊站著一位『管理人』,他被我們的成績弄得不好意思了,也不由自主地拉起纜繩。

幫著干吧!你早就該過來了!一個紅軍戰士出神地瞧著我們工作。他拿著手風琴。他在想什麼?也許他想:這是些什麼人?大家都回家去過星期六,他們這是在幹什麼?我打破他的疑團說:『同志!給我們奏一個快樂的曲子吧,我們可不是什麼來隨便湊數幹活的,我們是真正的共產黨員,——你看,這手裡的活幹得多歡,咱們可沒有偷懶,是在拚命地干。』紅軍戰士輕輕地放下手風琴,趕快跑過來抓住纜繩……

——『英國人真機靈!』——響起了烏·同志動聽的男高音。我們和著他的歌聲,高唱起工人歌曲:『唉嗨,杜賓努什卡,嗨喲,拉呀,拉呀……』

干這活不習慣,累得要死,肩酸背痛,但是……明天就是假日,可以好好休息,有時間睡個夠。目的地快到了,經過一番小小的周折,我們的『怪物』已差不多靠近平車了:只要墊上木板,滾到平車上,這鍋爐就能幹人們早就等著它乾的工作了。我們一窩蜂湧進屋裡,這是地方支部的『俱樂部』,屋裡掛滿標語,擺著步槍,燈光明亮,我們很好地唱完了《國際歌》,享受了加『甜酒』的茶,還吃了麵包。幹完重活以後,當地同志這樣款待我們,真是再愜意不過了。和同志們親熱地告別之後,我們列成縱隊。夜闌人靜,革命歌聲響徹了沉睡的街道,整齊的步伐聲應和著歌聲。『同志們,勇敢地齊步前進。』『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我們唱起勞動歌和《國際歌》。

過了一個星期。胳膊和肩膀都歇過來了,這回我們的『星期六義務勞動』是到9俄里以外去修理車輛。目的地是佩羅沃。同志們爬到叫作『美國人』的車廂頂上,嘹亮動聽地唱起《國際歌》。乘客們帶著驚異的神情靜靜聽著。車輪有節奏地響著;我們沒有來得及爬到上面去的人就蹬在『美國人』車廂的梯子上,象是一些『玩命的』乘客。轉眼就到了車站。我們到達目的地,又走過一個長長的院子,見到了親熱的政治委員格·同志。

——工作有的是,就是人太少了!總共才30個人,6小時內要完成13輛車的中修!面前就是劃了記號的輪對,不光有空車,還有裝得滿滿的一輛油罐車……不過沒問題,同志們咱們『對付得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8: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