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在蘇聯《全面復辟資本主義》后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6-16 21: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在蘇聯《全面復辟資本主義》后







蘇修叛徒集團在蘇聯全面復辟資本主義后,大力推行以利潤為中心的「新經濟體制」,大搞國民經濟軍事化,使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蘇修所制定的歷次五年計劃都是以大部分主要指標未完成而告終。

轉載《蘇聯經濟情況進一步惡化》

(載一九七五年二月二十日《人民日報》)

蘇聯中央統計局最近公布了一九七四年蘇聯發展國民經濟國家計劃的執行結果。儘管這個材料中的許多數字是經過蘇修當局精心粉飾的,但是,人們只要對這個材料進行一些分析,就不難看出,一九七四年蘇聯經濟情況進一步惡化。工業中沒有完成計劃指標的項目所佔比重之大,遠遠超過這個五年計劃開始以來的任何一年,農業又一次大幅度減產。

蘇修叛徒集團在蘇聯全面復辟資本主義后,大力推行以利潤為中心的「新經濟體制」,大搞國民經濟軍事化,使工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蘇修所制定的歷次五年計劃都是以大部分主要指標未完成而告終。

對比蘇聯中央統計局公布的一九七四年生產「成就」和蘇修過去公布的計劃指標,在那些可供比較的項目中,工業方面約有五分之四的項目沒有完成五年計劃規定的一九七四年指標。未完成計劃的項目包括電力、石油、天然氣、鐵、鋼、黑色金屬軋材、合成樹脂和塑料、化學纖維、渦輪機等許多重要產品。蘇聯《共產黨人》雜誌去年年底透露:「蘇聯鋼鐵工業企業牟年都完不成最有用品種的金屬產品的生產計劃。」蘇聯《真理報》去年年底承認,由於「燃料工業某些企業沒有完成任務」,「隨著寒冷的來臨,這就可能對滿足國民經濟和居民的需要產生影響」。

交通和基本建設部門也沒有完成計劃。海洋、汽車貨運以及鐵路、公共汽車、航空客運等都沒有達到五年計劃規定的一九七四年指標。基本建設的情況更加嚴重。蘇聯中央統計局供認,「在基本建設中繼續存在著嚴重缺點:國民經濟和工業一系列部門沒有完成增加固定資產和生產能力的計劃」,「未完成的建築工程量在這一年有所增加」。煤礦基建計劃僅完成百分之七十,煉鐵——百分之七十,鍊鋼——百分之四十三,成品軋材甚至僅完成百分之三十八。

在經濟日益惡化的情況下,勃列日涅夫集團為了推行社會帝國主義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需要,仍然堅持「要大炮,不要黃油」的方針,結果使那些與人民生活有密切關係的經濟部門——農業、消費品工業等陷入更嚴重的困境。

勃列日涅夫集團在這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曾經再三許諾:「在工業中優先發展消費品生產」,使消費品生產的增長超過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向市場充分供應消費品」等等。然而,這個五年計劃頭四年執行情況證明,四年裡,消費品生產的增長沒有任何一年超過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一九七四年消費品生產增長率仍然是大大落後於生產資料生產增長率。

在生產資料生產中,與人民生活有密切關係的項目,如輕工業設備、食品、肉奶、魚品工業設備等,一九七四年的產量連一九七三年的指標都沒有達到。向農業提供拖拉機、穀物聯合收穫機和化肥等方面的指標也沒有達到。一九七四年向農業提供的穀物聯合收穫機甚至少於一九六六年。在消費品生產方面,問題更加嚴重得多。從蘇修自日公布的材料也可以看出,棉布、毛料、綢緞、亞麻布、針織品、縫紉品、皮鞋、甜菜砂糖等,在這個五年計劃的頭四年中沒有一年完成計劃指標,一九七四年針織品和皮鞋的產量只分別達到指標的百分之八十四和八十六。甜菜砂糖比計劃少生產一百多萬噸。這一年棉布和針織品產量僅相當於一九七一年計劃產量,而皮鞋產量甚至比一九七一年指標還要低。蘇聯《真理報》去年十二月承認,輕工業、食品工業和日用器具製造業等部門的企業,「經常完不成日用品的生產計劃」。至於產品質量,那就更談不上了。蘇聯《消息報》供認:「在輕工業方面,優質產品僅占各種產品生產總量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

蘇修叛徒集團復辟資本主義給農業帶來的惡果尤其顯著,使農業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在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四年的十年間,糧食就出現了六次減產。據蘇聯中央統計局材料,蘇聯糧食產量一九七四年比一九七三年減少約二千七百萬噸。其他主要農產品,如甜菜、葵花子、土豆、蔬菜等,也普遍減產。甜菜、土豆的產量遠遠低於一九六八年的水平,比一九七三年分別減產百分之十二和百分之二十五。奶、肉、羊毛的產量等都未完成五年計劃規定的一九七四年指標。

消費品生產連年完不成計劃,「向市場充分供應消費品」的諾言又怎麼能兌現呢?為了給商店撐門面,蘇聯一九七三年在西方市場上搶購了兩千萬噸糧食,大量的肉類、黃油、砂糖等,一九七四年繼續在西方市場上搶購這類商品。蘇修還從它的「兄弟國家」榨取了大量畜產品、水果、蔬菜、皮鞋之類消費品。正象奧地利《薩爾茨堡新聞》所嘲諷的:勃列日涅夫集團正在為使蘇聯人「能在西方的麵包上再塗上西方的黃油」而辛苦奔波。儘管如此,消費品還是不能「充分供應」。蘇聯中央統計局在這項公報中談到蘇聯消費品供應時也不得不半遮半掩地承認。「居民對其中某些(消費品)的需求還不能充分滿足。」

經濟情況儘管不斷惡化,勃列日涅夫集團仍然要打腫臉充胖子,千方百計吹噓所謂的「成就」。方法之一是玩弄數字遊戲。蘇聯糧食在一九七四年又一次大幅度減產,在蘇聯中央統計局的公報中卻拿一九七四年產量同曾經有過兩次大減產的一九七一到一九七三年的年平均產量比較,這樣一來似乎一九七四年就有所「增產」了。方法之二是一再壓低指標。在公報中紙漿造紙工業是「超額完成」計劃的。但是,實際上這一部門的主要產品紙漿、紙張和紙板不僅沒有完成五年計劃的原訂指標,而且也沒有完成曾在一九七三年年底大大壓縮過的一九七四年度修訂指標,也許所謂「超額完成」的只不過是一九七四年在執行過程中又一次壓縮的指標而已。方法之三是乾脆把失敗吹成「成就」。農業是勃列日涅夫上台後親自抓的部門,就是這個部門在勃列日涅夫當政的十年間出現了六次大減產,實在不好交代。而《真理報》今年一月的社論竟硬著頭皮說,蘇聯農業由於「始終不渝地實現」勃列日涅夫的農業政策,「已經可靠地成為社會主義經濟中高度發達的部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然而,這些拙劣的伎倆並不能變成現實的物資,也掩蓋不了蘇聯經濟的嚴重困境。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4: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