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5-20 06: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





1917年毛主席還是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的學生時,就寫下《體育之研究》,對當時學校中課程過於繁重的現象提出批判:「吾國學制,課程密如牛毛,雖成年之人,頑強之身,猶莫能舉,況未成年者乎?況弱者乎?觀其意,教者若特設此繁重之課以困學生,蹂躪其身而殘賊其生。」

毛主席認為,「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顧知之者或寡矣,或以為重在智識,或曰道德也,夫知識則誠可貴矣,人之所以異於動物者此耳,顧徒知識之何載乎,道德亦誠可貴矣,所以立群道平人己者此耳,顧徒道德之何寓乎,體者,為知識之載而為道德之寓者也,其載知識也如車,其寓道德也如舍,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兒童及年入小學,小學之時,宜專註重於身體之發育,而知識之增進道德之養成次之,宜以養護為主,而以教授訓練為輔,今蓋多不知之,故兒童緣讀書而得疾病或至天殤者有之矣,中學及中學以上,宜三育並重,今人則多偏於智,中學之年,身體之發育尚未完成,乃今培之者少而傾之者多,發育不將有中止之勢乎?」

毛主席強調要加強體育鍛煉,「人獨患無身耳,他復何患,求所以善其身者,他事亦隨之矣,善其身無過於體育,體育於吾人實占第一之位置,體強壯而後學問道德之進修勇而收效遠,於吾人研究之中,宜視為重要之部,學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毛主席並提出了著名的體育思想:「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

毛主席著重指出,「體育之效,至於強筋骨,因而增知識,因而調感情,因而強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識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適,是謂俱泰,故夫體育非他,養乎吾生樂乎吾心而已。」(《體育之研究》<1917年4月1日>,《毛澤東早期文稿》第66-72頁)

1921年8月毛主席在《湖南自修大學創立宣言》中又曆數課程過繁的壞處:「鐘點過多,課程過繁,終日埋頭課堂,幾不知上課以外還有天地,學生往往神昏意怠,全不能用他們的心思為自動自發的研究」,「它的壞根,在使學生立於被動,消磨個性,滅掉性靈。」在此,毛主席深刻指出,課程過繁的兩大害處是影響身體健康和個性發展。

毛主席非常重視學校教育中德智體三方面的全面發展。

1950年6月19日,毛主席看到反映學生健康水平下降的材料后,毛主席專門寫信給教育部長馬敘倫:「此事宜速解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營養不足,宜酌增經費。學習和開會的時間宜大減。病人應有特殊待遇。全國一切學校都應如此。」充分反映了毛主席對青少年學生學業負擔和身體健康的深切關注,

 「健康第一,學習第二」這一富有遠見的方針,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和提高我們民族的身體素質,具有深遠的意義。(《給馬敘倫的信》<一九五○年六月十九日,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五日>《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83頁)

1951年1月15日,毛主席就學生健康問題再次致信給教育部部長馬敘倫,信中說:「此問題深值注意。提議採取行政步驟,具體地解決此問題。」.「中共華東局一月十一日電報一件付上請察閱,其中第三項即談到此問題,提出健康第一,學習第二的方針,我以為是正確的。」

此後,教育部採取調整學生人民助學金,增設照顧患病學生營養的特種人民助學金,精簡課程、教材和學生的課外活動,整頓學校教學秩序等一系列措施,貫徹毛主席關於學生健康問題的指示。(《給馬敘倫的信》<一九五○年六月十九日,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五日>《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83頁)

中共北京市委1952年6月11日關於中小學生費用負擔及生活情況給中央和華北局的報告中說,目前中小學生所負擔的費用,對於勞動人民的家庭和低薪制工作人員來說,是相當重的。目前中學的人民助學金標準低,名額少,對學生有所幫助,但還不能解決問題。小學根本無助學金,只有減費免費名額,在公、私立小學分別約佔全校人數的百分之三十和二十。中學生的伙食,一般仍很差,營養不夠,醫療衛生設備少,而功課和課外活動又較繁重,學生健康狀況雖較過去好得多,但仍然是差的。為了改善這種狀況,計劃接管全部私立中小學,公私立中小學一律免收學雜費。

報告還說,目前幹部子弟學校中,學生所得待遇雖較一般中小學學生為優,但也極不一致,一是學校之間伙食費和津貼費的標準高低不同,二是同一學校之內又有大灶和中灶之分。幹部子弟入普通學校的,設有公費生,其公費補助按家長革命歷史和職位分為三等。上述差別對幹部子弟和一般學生都影響極壞,應該改變。

1952年6月14日,毛主席對北京市委關於中小學生費用負擔情況的報告的批語中說,周總理:(一)如有可能,應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學。(二)幹部子弟學校,第一步應劃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級;第二步,廢除這種貴族學校,與人民子弟合一。(《幹部子弟學校應逐步廢除》<一九五二年六月十四日>,《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232頁)

1953年5月21日晚上(根據《毛澤東年譜》分析,可能是這次會議上的指示,但也有可能是5月18日晚上那次,那次也是毛主席在中南海西樓會議室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文化教育工作。

毛主席在中南海西樓會議室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教育工作,毛主席對青少年健康,非常注意,指示增加大、中學生助學金。學生健康不好的原因,是伙食不好,衛生不好,功課重,課外負擔過重,太忙。

毛主席認為要增進學生健康,要增加營養,搞好衛生,減少負擔,少緊張些。毛主席說,要吃得飽,學得太多,可少學點,要克服忙的現象。要一方面增加收入,一面減少消耗。因此,要增加助學金,改善伙食。另一方面克服忙亂現象。因此,會議決定大學生增加到十七萬元,高中生除少數有錢子女外,一律發給助學金。初中生也增加助學金。

1953年6月30日,毛主席在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的談話中又對「減負」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十四歲到二十五歲的青年們,要學習,要工作,但青年時期是長身體的時期,如果對青年長身體不重視,那很危險。青年比成年人更需要學習,要學會成年人已經學會了的許多東西。

毛主席:但是,他們的學習和工作的負擔都不能過重。尤其是十四歲到十八歲的青年,勞動強度不能同成年人一樣。青年人就是要多玩一點,要多娛樂一點,要跳跳蹦蹦,不然他們就不高興。以後還要戀愛、結婚。這些都和成年人不同。

毛主席:我給青年們講幾句話:一、祝賀他們身體好;二、祝賀他們學習好;三、祝賀他們工作好。我提議,學生的睡眠時間再增加一小時。現在是八小時,實際上只有六七小時,普遍感到睡不夠。因為知識青年容易神經衰弱,他們往往睡不著,醒不來。一定要規定九小時睡眠時間。要下一道命令,不要討論,強迫執行。青年們要睡好,教師也要睡足。革命帶來很多好處,但也帶來一個壞處,就是大家太積極太熱心了,以致過於疲勞。現在要保證大家身體好,保證工人、農民、戰士、學生、幹部都要身體好。

毛主席:當然,身體好並不一定學習好,學習要有一些辦法。現在初中學生上課的時間也多了一些,可以考慮適當減少。積極分子開會太多,也應當減少。一方面學習,一方面娛樂、休息、睡眠,這兩方面要充分兼顧。工農兵青年們,是在工作中學習,工作學習和娛樂休息睡眠兩方面也要充分兼顧。

毛主席:兩頭都要抓緊,學習工作要抓緊,睡眠休息娛樂也要抓緊。過去只抓緊了一頭,另一頭抓不緊或者沒有抓。現在要搞些娛樂,要有時間,有設備,這一頭也要來個抓緊。黨中央已經決定減少會議次數和學習時間,你們要監督執行。有什麼人不執行,就要質問他們。

毛主席:總之,要使青年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有些領導同志只要青年工作,不照顧青年的身體,你們就用這句話頂他們一下。理由很充分,就是為了保護青年一代更好地成長。

毛主席:我們這一代吃了虧,大人不照顧孩子。大人吃飯有桌子,小人沒有。娃娃在家裡沒有發言權,哭了就是一巴掌。現在新中國要把方針改一改,要為青少年設想。」他批評當時有些領導同志「不照顧青年的身體」。他認為,是否「為青年著想」,是否「保護青年一代更好地成長」,是一個方針問題,是新舊社會的一大不同之處,「新中國要把方針改一改,要為青少年設想」。

在此,毛主席正式提出「要使青年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的「三好」思想。(《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277-278頁)

1953年,毛主席在一次座談中論及「青少年的教育」時指出:魯迅有一篇文章,題目是「從孩子的照相說起」,魯迅很懂得這個事情,他提倡孩子要活潑,要頑皮。他說「馴良之類並不是惡德,但發展開去,對一切事無不馴良,卻決不是美德,也許簡直倒是沒出息。」(《魯迅全集》第六卷第84頁)

毛主席:在有些地方要讓我們的后一代學我們;但有些地方就決不要後代再學我們,再學我們就糟糕。我們總是中孔夫子的毒太深了。不僅學校如此,就是託兒所也要很好注意。現在不把孩子送到託兒所還好,一送到託兒所就「機械化」了。在這些方面,我們要下很大的功夫,用很多方法,把我們的青年、兒童變成朝氣蓬勃,生龍活虎一樣。

毛主席:有這樣的人民,建立這樣一個國家,那我們中國就了不起。要懂得人在幼年、青年的時候,正是性格、品質慢慢形成的時候,如果在這方面不會教育他們,將來的損失就很大。

毛主席寄希望於青年一代,曾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毛主席希望「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要摒棄「娘炮」之風,爭做有朝氣、有追求、負責任、敢擔當的時代新人。

1957年2月27日,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作《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毛澤東在講話中從教育的方向性、根本性方面明確提出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次公布的教育方針。這一方針為「減負」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原則要求,使教育工作沿著正確的道路健康發展。(《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226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3 12: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