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轉載三篇新聞以示記念《五四》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5-4 00: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轉載三篇新聞以示記念《五四》






《看見警察把棍子掄向同學的瞬間,他醒了,人生就此改變。》

《認識到誰是真正的教育者,權力在誰手中,誰對誰負責,誰是國家機器。》

《重新思考在理想和現實中見的巨大鴻溝中,自己是誰,想成為誰,和誰交朋友,又要遠離誰。》

《從示威這個角度看:在大學,比上課更重要的事情。》

《你只要參與其中,就能劇烈的迅捷的理解書本上學來的那麼多社會學,政治學,新聞,經濟學,金融,媒體研究,歷史,文學,哲學,心理學等等理論。所有的抽象的「知識」就會和情感,和當下的聲音畫面氣味交匯,成為你身體里記憶里的一部分。》

《所有這一切,都會比多上幾節課,讓人學到更多東西,對你的人生影響也更深遠。》

一,《從示威這個角度看:在大學,比上課更重要的事情》

文章來源: 成長合作社 於 2024-05-01

被朋友和長輩問這邊校園鬧成什麼樣了,千萬離遠點,話語間流露「在大學不好好學習,瞎鬧啥」 的關切。

當然,很多人覺得學生在學校就該好好學習。但親身參與一次這樣的現實事件能學到的太多了。

你總得大致弄清楚巴以的歷史,這次事件的起源,後繼戰事的發展才能有態度。

你逃避不了面對和理解各國的表態,國際關係的複雜,國內zz的各利益方立場,以及形成當下局面的歷史成因,才能大概理清頭緒,有底氣喊話。

你也總得弄清楚哈馬斯,阿拉伯國家,猶太人,以色列,以色列人,內塔尼亞胡,zionism, antisemitism,islamphobia 等等概念之間的關聯和區別才能和人辯論,闡述自己立場。

從示威這個角度看:在大學,比上課更重要的事情

你也會在過程中看清大學,常青藤大學,這個你為之奮鬥了整個學生生涯奮力進入的象牙塔的運作機制。校領導,校董,教授,城市,PD,等等群體之間的關係。認識到誰是真正的教育者,權力在誰手中,誰對誰負責,誰是國家機器。多年前我和博導開汽車一起出去開會,我問他為什麼從一個原來做技術的公司職員變成了做環境和社會學的教授。他告訴我自己參加過6,70年代在伯克利的反戰protest,看見警察把棍子掄向同學的瞬間,他醒了,人生就此改變。

你只要參與其中,就能劇烈的迅捷的理解書本上學來的那麼多社會學,政治學,新聞,經濟學,金融,媒體研究,歷史,文學,哲學,心理學等等理論。所有的抽象的「知識」就會和情感,和當下的聲音畫面氣味交匯,成為你身體里記憶里的一部分。

你也不得不面對不同立場,學習溝通,共情,控制和釋放自己的情感,有策略的調整行動方向,分辨行動腳本中各種行為的合理合法性,哪些可以做,哪些越界了。當然你會做太多選擇,並為其承擔責任和後果。

而你也必然會在過程中,思考理想的社會和世界是怎樣,而現實為何是這樣。也重新思考在理想和現實中見的巨大鴻溝中,自己是誰,想成為誰,和誰交朋友,又要遠離誰。

所有這一切,都會比多上幾節課,讓人學到更多東西,對你的人生影響也更深遠。

二,《反以色列學運遭警方鎮壓,美國民主自由蒙上陰影》

文章來源: ettoday 於 2024-05-01

反以色列學運遭警方鎮壓,美國民主自由蒙上陰影

▲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校園挺巴勒斯坦示威。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校園在一夜之間陷入混亂。這一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4月30日晚間,數百名紐約市警察穿著防暴裝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正值哥倫比亞大學學生佔領校園內漢密爾頓大廳的第二天,並且此情況已持續了13天。這種突如其來的警方干預使得校園內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校園混亂:警方突然出動

這次事件的爆發源於對加薩戰爭的強烈不滿。學生們要求校方採取行動,對與猶太國家有關的企業或從戰爭中獲利的企業進行撤資,以此來表達對戰爭行動的反對立場。他們認為這些企業的存在和利潤從某種程度上支持了戰爭的持續進行,因此呼籲校方負起社會責任,切斷與這些企業的聯繫。

當晚,警方通過校門和學生佔領的建築物窗戶進入校園,對抗議者進行了清掃和逮捕。這種警方的大規模行動對學生抗議者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和恐慌,也引起了更廣泛的社會關注。學生們在這一突發情況下被迫面對警方的干預,他們的抗議行動在警方的干預下受到了極大的阻礙,也反映出了校園內對於這一議題的極端關注和情感投入。

學生串聯:抗議風潮擴散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示威引發暴力衝突,警方到場維持秩序。

這次事件的重要性在於它並非孤立發生的,而是一系列校園抗議活動中的一部分。就在4月30日晚間,哈林的城市學院也發生了一輪逮捕行動。同時,5月1日早上,警方正在應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親巴勒斯坦和反對抗議者之間的衝突。而在此之前,4月29日,新學院的示威者佔領了帕森(Parsons)設計學院。這一連串的事件表明,抗議風暴的影響正在擴散和深入,不僅僅是局限於哥倫比亞大學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而是波及了更廣泛的校園和社區。

對於抗議者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大學的投資組合,要求大學撤資與以色列有關的企業或從戰爭中獲利的企業。這反映了抗議者對以色列在加薩地帶進行的轟炸行動的強烈不滿,並希望透過制裁措施向以色列施壓,以阻止這些行動的繼續進行。這一要求在學生運動中備受關注,因為它涉及到更廣泛的政治和道德問題,並對大學的社會責任提出了挑戰。

投資抵制:學生要求撤資行動

儘管這場運動是由加薩戰爭推動的,但它的影響卻超越了單一的衝突。一些抗議活動出現了反猶太主義和威嚇性的言論,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辯論。同時,兩黨政治也在這場運動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因為一些政客紛紛訪問大學校園,要麼支持,要麼譴責這些活動。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使得人們對於校園抗議活動的本質和影響力進行了重新思考,並引起了對於社會中更廣泛問題的關注和討論。

▲ 抗議者要求大學撤資與以色列有關的企業或從戰爭中獲利的企業。

網路連結:數位平台推動組織

在這一系列的學生抗議活動中,學生們看到他們的活動通過網路得到了加強和擴展,特別是學校之間的聯繫。他們利用社交媒體平台和網路工具,如X(原Twitter)、Instagram和Facebook等,快速地分享資訊、組織行動,並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了彼此的連結。這種聯繫不僅使他們能夠共享資源和戰術,還加強了他們的團結和影響力。透過這些數位化的平台,他們不僅僅在校園內部交流,還將他們的訴求和行動傳播到了更廣泛的社會範圍,引起了公眾對於相關問題的關注和討論。

知識青年的聲音:推動社會變革

學生們的努力和行動將持續影響著未來,塑造著社會的走向。這場運動不僅僅是一個學生抗議,更是一種知識青年的聲音,呼籲社會更多地關注和行動,以實現更公正和平等的世界。

他們對於公共議題的參與和主動性展示了年輕一代對於社會變革的渴望和決心,並在其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這種參與不僅僅是對當前問題的回應,更是對未來的承諾,表明他們將繼續為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會而努力奮鬥。

制度遭疑:警方濫捕引發疑慮

▲ 年輕一代積極參與示威行動,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影響世界的走向。

整個事件的發生引起了對於學生抗議權利和警方執法行為的討論和反思,人們擔憂警方是否合理使用了武力並侵犯了學生的言論自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爭議。

這一連串事件反映出年輕一代對於全球議題的關注和行動力,他們積極參與和行動,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影響世界的走向,這使得他們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變革的重要力量。儘管面臨著警方的強行鎮壓和政治人物的干預等挑戰,學生們展現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組織能力和堅持不懈的決心。

這場運動將繼續對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但在警方使用高壓手段濫捕示威學生的情況下,外界對美國民主制度的懷疑也逐漸浮現。

三,《加薩戰爭抗議方興未艾,警方清場或採取更多行動》

文章來源: 美國之音 於 2024-05-02

加薩戰爭抗議方興未艾,警方清場或採取更多行動

2024年5月1日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示威活動仍在繼續,警方在附近戒備。

警方周三(5月1日)在美國大學校園部署了大量警力,強行驅散4月以來已持續多周反對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的抗議活動。從西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岸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CUNY)、中西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到南方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西南方亞利桑那大學,都出現警方清場和示威學生遭到逮捕情形。

數十輛警車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園巡邏,以應對夜間反示威者襲擊親巴勒斯坦學生營地時發生的暴力衝突。在紐約市一直是示威中心的哥倫比亞大學,警方周二(4月30日)晚進入到校園對抗議活動進行清場后,警察就處於待命狀態。

美國兩所最負盛名的大學里出現的戴著鋼盔的警察讓一些學生感到沮喪不安。22歲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生馬克·托瑞斯(Mark Torre) 在金屬欄桿後面勘察現場時向法新社表示,「我不認為應該在校園裡部署大量警察。但日復一日,我越來越認為這是一種不得不做的必要之惡,至少可確保校園安全。」

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警方連夜驅離了示威群眾。紐約警察局長愛德華·卡班 (Edward Caban) 在周三記者會上說,哥大和紐約市立大學約有300人被捕。

一些學生譴責警察使用的「粗暴和侵略性」策略。紐約市立大學學生荷塞(Jose)表示:「我們遭到攻擊、粗暴逮捕。而我被關押了六個小時才獲釋,被暴打、被踩、還被割傷。」

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Eric Adams)譴責「外部煽動者」升高緊張情勢。哥大學生則否認有外部人員參與。哥大校長米努什·沙菲克(Minouche Shafik) 因決定報警而受到批評。她周三聲明表示,事態的轉變讓她深感悲痛,「我很抱歉我們走到了這一步」。

自4月以來,示威者在至少30所美國大學聚集,通常搭設帳篷營地,抗議以色列在加沙走廊的戰爭造成死亡人數飆升。這波抗議活動對大學行政人員構成挑戰,他們試圖在言論自由權以及相關犯罪活動、反猶太主義和仇恨言論的指控投訴之間取得平衡。

拜登總統政府對以色列的支持激怒了許多抗議者,也試圖在這中間拿捏分寸。

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對記者表示:「我們認為這是一小群學生造成了這場混亂。如果他們要抗議,美國人有權在法律範圍內以和平的方式進行抗議。」

拜登在11月總統大選的競爭對手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表示全力支持哥倫比亞警方的應對行動。他在威斯康辛州一場集會上說:「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紐約是最好的";「我對每一位大學校長說,立刻拆除營地,消除激進分子,為所有正常學生拿回我們的校園。」

電視片段和圖像顯示,警察進入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並逮捕了幾名抗議者,而戴著頭盔、手持警棍的執法人員抵達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並開始拆除那裡的部分學生營地。在亞利桑那大學,警方表示他們使用「化學刺激性彈藥」驅離「非法集會」。

據美國媒體報道,同樣位於紐約的耶穌會機構福特漢姆大學(Fordham University)的學生周三發起了自己的校園抗議活動。

加沙戰爭爆發始於巴勒斯坦哈馬斯武裝分子於10 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前所未有的攻擊行動。據法新社對以色列官方數據所做統計,該攻擊造成約1,170人死亡,其中大多數為平民,

哈馬斯控制地區的衛生部表示,以色列之後的報復性攻擊已造成加沙超過34,5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婦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6: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