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焚》就要如斯諾登樣逃亡.
自焚的美國軍人亞倫·布希內爾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也是美國傳統社會觀念中的「三好青年」。不濫交、不嗑藥、不搞LGBT那一套身份政治,平常道德水準不錯,愛國,還願意參軍報效國家。這樣一個美國社會觀念中的「好小伙」,卻自焚抗議死了。為他默哀。
而亞倫·布希內爾決定自焚的直接因素,恰恰就是他手裡掌握的一份「絕密情報」。該情報直接顯示,美軍直接參与到了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種族清洗活動。用原話來說,是「我們在當地派駐了部隊,他們在那裡殺害了大量巴勒斯坦人」。按照這個好友的說法,這是自從亞倫進入情報部工作的幾年裡,第一次透露「不該透露的信息」。當時亞倫明顯被嚇壞了。而在自焚的前一天晚上,兩個人還打電話聊到了巴以問題。但這個好友沒有感覺到不對勁,只是以為亞倫想辭職,所以寬慰亞倫「要遵從自己的良知」,結果第二天就出事了。
2013年6月5日,英國《衛報》率先通過美國前防務承包商僱員愛德華·斯諾登的爆料,曝光了代號「稜鏡」的美國秘密監聽項目。其監聽對象不僅包括美國民眾,也包括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政要和百姓。
十年多過去了,遭到美國政府通緝的斯諾登如今居住在俄羅斯,已獲得俄國籍。「稜鏡門」事件引發全球對美國大規模監聽活動的強烈譴責,但美國並未悔改,十年來仍不斷曝出各種監聽他國的醜聞,其中不少受害國家還是美國的盟友。這些事件反覆證明,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不擇手段,是不折不扣的「監聽帝國」。
驚天醜聞
德國《明鏡》周刊援引斯諾登提供的文件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2009年對122名外國領導人實施監聽,建有一個專門存放外國領導人信息的資料庫,其中關於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報告就有300份。監聽名單從「A」開始,按名字首字母順序排列,第一位是時任馬來西亞總理阿卜杜拉·巴達維,默克爾排在「A」區第9位,名單上最後一位是時任烏克蘭總理尤利婭·季莫申科。
2013年7月12日,新聞工作者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打開網頁瀏覽斯諾登的訊息。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斯諾登提供給《衛報》的一份文件顯示,美方設於英國北約克郡的一處情報分支機構在2009年二十國集團峰會上監聽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與俄國內的衛星通話。這次監聽的時間是在梅德韋傑夫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后數小時,兩人在會談中剛剛就建立互信達成共識。
「稜鏡門」事件令美方十分尷尬和惱火,斯諾登因此被美國政府以間諜罪、盜竊罪和未經授權泄露國防及情報信息等罪名通緝。2019年,美國政府還起訴斯諾登,指控他出版的回憶錄未經政府審查,違反了保密協議,要求沒收其出書和參加公共活動獲得的收入。斯諾登在社交媒體上嘲諷:「很難想象還有比美國政府的一紙訴狀更能證明這本書內容真實性的方式了。」
監聽成癮
「間諜行為是一項已經嵌入美國歷史、根深蒂固的習慣。」美國《時代》周刊一篇文章這樣評論。
美國並未從「稜鏡門」事件中汲取教訓,「監聽癮」反而越來越嚴重,不斷踐踏別國主權,侵犯互聯網用戶隱私,嚴重危害國際網路安全。2015年「維基揭秘」網站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對多位法國總統進行長時間竊聽;2021年丹麥媒體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接入當地網路,在2012年至2014年間竊聽德國、法國、挪威、瑞典等國政要的簡訊和電話通話;今年4月,一批美軍秘密文件出現在社交媒體上,內容涉及美國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以及韓國、以色列、烏克蘭等盟友的竊聽行動,再次暴露美國監聽行動範圍之廣。
如今,美國的對外監聽行為已走向「制度化」。美國政府打著「國家安全」和「反恐」名義,通過《涉外情報監視法》等立法,不斷擴大安全機關許可權,對他國進行監聽。美國《涉外情報監視法》702條款將於今年年底到期,該條款允許美國情報機構在未經法院許可的情況下對「外國目標」實施監聽,搜集其電話、簡訊及互聯網通信內容。最近,美國政府正敦促國會延長該條款有效期,白宮方面甚至直接將該條款稱為美國的「寶貴工具」,宣稱延長該條款有效期是本屆美國政府的「關鍵優先事項」。
「沒有可避難之地,沒有可安息之所,美國政府不會接受任何地方處於其監控視野之外。」美國記者巴頓·格爾曼在《美國黑鏡》一書中如此揭露。
霸權工具
多年來,美國聲稱維護聯合國作用,卻在聯合國掀起「監聽風暴」;自詡自由、民主的所謂「捍衛者」,卻利用先進技術構建「監聽帝國」;標榜維護信息安全,卻在全球布下「信息安全陷阱」。這些自相矛盾的舉動充分表明,美方在網路空間實施雙重標準,其根本目的是維護自身霸權和私利。
2013年10月2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塊反監控的大型標語牌豎立在國會大廈前。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厄瓜多拉丁美洲新聞社的評論文章指出,隨著霸權開始衰落,美國為維持自身地位而變得更加暴力和危險。這時,美國的各種干預活動變本加厲,斯諾登披露的大規模監聽活動就是其中之一。
伊朗政治分析人士拉扎·卡萊諾埃認為,包括監聽在內的網路戰是美國「混合戰爭」的工具之一,與經濟制裁、恐怖活動、心理戰以及軍事行動一樣,都是其用來干涉其他國家、達到自身政治目的的手段。
西班牙《國家報》刊文指出,世界上有許多地圖,如地理地圖、人口地圖、經濟地圖、軍事地圖及政治地圖,這些地圖可以提供各類信息,但都無法像美國的「監聽地圖」那樣呈現出關於霸權的赤裸裸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