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十送紅軍》到《紅軍十問》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3-12-22 03: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2評論

從《十送紅軍》到《紅軍十問》





《十送紅軍》原版歌詞:


一送紅軍下南山,秋風細雨撲面寒,樹樹梧桐葉落完,紅軍幾時再回山?

二送紅軍大路旁,紅漆桌子路邊放,桌上擺著送行酒,祝願紅軍打勝仗。

三送紅軍上大道,鑼兒無聲鼓不敲,雙雙拉著長繭手,心藏黃蓮臉在笑。

四送紅軍過高山,山山包穀金燦燦,包穀本是紅軍種,撒下種子紅了天。

五送紅軍澧水河,鴻雁陣陣空中過,鴻雁能捎書和信,捎信多把革命說。

六送紅軍兔兒岩,兩隻兔兒哭哀哀,禽獸能知人心意,血肉深情分不開。

七送紅軍七里灣,七里灣中一片田,涼風陣陣稻穀香,新米上市人走遠。

八送紅軍八角山,兩隻八哥吐人言,紅軍哥哥莫走遠,財主回來要倒算。

九送紅軍過大江,江水滔滔船兒忙,眼望江水肝腸斷,窮苦百姓淚汪汪。

十送紅軍轉回來,武陵山巔搭高台,盼望紅軍打勝仗,盼望親人早回來。

《紅軍十問》:

1.我們當年那些夢想實現了嗎?

2.人民當家做主了嗎?

3.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了嗎?

4.還有貪官污吏嗎?

5.還有人騎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嗎?

6,我們還在受外國人的欺辱嗎?

7.中國人真正的站起來了嗎?

8.我們的黨還記得我們對人民的承諾嗎?還有糾正錯誤的勇氣嗎?

9.需要有人站出來的時候,還有人站出來嗎?

10.還有人像我們一樣,願意為信仰而生,為信仰而死嗎?

紅軍十問:

紅軍一問:我們當年的那些夢想實現了嗎?

紅軍二問:人民當家做主了嗎?

紅軍三問: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了嗎?

紅軍四問:還有貪官污吏嗎?

紅軍五問:還有人騎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嗎?

紅軍六問:我們還在受外國人的欺辱嗎?

紅軍七問:中國人真正的站起來了嗎?

紅軍八問:我們的黨還記得我們對人民的承諾嗎?

紅軍九問:需要有人站出來的時候,還有人站出來嗎?

紅軍十問:還有人像我們一樣,願意為信仰而生,為信仰而死嗎?「。

《從湘江到遵義》話劇中的紅軍十問:

話劇《從湘江到遵義》,以重溫長征精神,重鑄中國人信仰之魂為指導思想,不以簡單化地再現長征為目的,立足於以現代人的思考,以現代戲劇的方式進行現代表達。劇中的紅軍十問,振聾發聵,激蕩人心,它喊出了民眾的心聲,表達了人民的企盼。

紅軍之問:還有貪官污吏嗎?

還有人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嗎?

我們的黨還記得對人民的承諾嗎?

還有糾正錯誤的勇氣嗎?

《從湘江到遵義》台詞對話精湛、內涵深厚、耐人尋味;服裝、道具及舞美燈光樸實無華、主旋律配樂悅耳動聽、全體演職員忘我獻藝,總之《從湘江到遵義》不愧為當下謳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一大力作、紅色經典的藝術品。

湘江戰役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第一場悲壯的戰役,也可以講是中國革命史上損失最慘烈的戰役,成班、成排、成連、成營、成團,甚至成師的紅軍指戰員都犧牲了,紅八軍團和殿後的紅34師打沒了,戰死的三萬多將士幾乎是紅軍最具戰鬥力的精銳,中央紅軍長征離開蘇區時的紅軍人數有8萬多人,經此一戰,再加上突破前面三道封鎖線的損失(如果再加上非戰鬥的民工,至少犧牲人數達十萬人之巨),只剩下了三萬餘紅軍指戰員,中國革命面臨最嚴峻的考驗;也由此悟出了紅軍最高指揮團隊必須整改的道理。最後,長征中的紅軍指戰員一步步從「湘江慘敗」,到「翻越老山界」、「通道轉兵」、「黎平會議」、「強渡烏江天險」、「挺進遵義城」,最終召開了「遵義會議」。

通過「遵義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這次會議開始確立實際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以此「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

「遵義會議」最終恢復了毛澤東的軍事指揮地位,從此開啟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正確路線,徹底挽救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揭開中國革命勝利走向勝利的新局面。這就是話劇《從湘江到遵義》描述的主要內容。

那些已經壯烈犧牲的紅軍將士,在九泉下發出的《紅軍之問》:

我們的身體早已深埋在泥土裡!

我們的靈魂經常在天上回合!

我們仍在牽掛我們流血犧牲建立的新中國!

我們當年那些夢想實現了嗎?

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了嗎?

還有貪官污吏嗎?

還有人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嗎?

我們還在受外國人的欺辱嗎?

中國人真正站起來了嗎?

我們的黨還記得我們對人民的承諾嗎?

還有糾正錯誤的勇氣嗎?

需要有人站出來的時候還有人敢站出來嗎?

還有人像我們一樣願意為信仰而生為信仰而死嗎?

「紅軍之問」就是問走資派們:

我們當年那些夢想實現了嗎?

人民當家做主了嗎?

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了嗎?

還有貪官污吏嗎?

還有人騎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嗎?

我們還在受外國人的欺辱嗎?

中國人真正的站起來了嗎?

我們的黨還記得我們對人民的承諾嗎?

還有糾正錯誤的勇氣嗎?

需要有人站出來的時候,還有人站出來嗎?

還有人像我們一樣,願意為信仰而生,為信仰而死嗎?

話劇《從湘江到遵義》里的「紅軍之問」,也是老百姓的「紅軍之問」。

犧牲的英烈們返回人間,站在舞台上對他們用生命換來的今天大聲發問……

這些「紅軍之問」,就是告訴中國人:不忘紅軍,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和使命,就是為人民服務謀幸福。

當年的紅軍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走資派和資本家的幸福生活。要想推翻今天的走資派和資本家的統治,工人農民的路還很長。

然而紅軍長征的路還要重走,反抗造反並沒有結束,工人農民自己當家作主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前面還會有一道道封鎖線,還有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還會有婁山關,臘子口,還會有雪山,草地......

年年八月桂花盛開,光輝燦爛的新世界依然在遠方,信仰之火不能熄滅,鮮紅的旗幟不能倒下!只有這樣縱是雄關漫道真如鐵,工農造反革命一樣而今邁步從頭越!

「紅軍之問」該是誰的「必答題」?是當今執政的中國特色政府。不將走資派鄧小平的狗屁理論拋到垃圾堆去,清掃乾淨「先富論「,「貓論「,「摸論「等亂七八糟的謬論,就不是真正的中國共產黨。

這一個個提問,是吶喊,是囑託,是命令,是期待,讓人聽了之後無比震撼。正視和回答這些嚴肅的問題,是當今習政權的責任。

習政權應該把「紅軍之問」的十個問題,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的「必答題」,進行一次全面考核,讓黨員領導幹部捫心自問、對照檢查,把真實的答案公之於眾,真正做到不忘共產黨的信仰、警鐘長鳴。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為中國的革命、為新中國的誕生,付出鮮血和生命的革命前輩紅軍將士們!

令人震撼的話劇和無比尖銳的提問,都在時刻警示著還號稱為中國共產黨人,中國共產黨新的長征仍在繼續,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前進的道路依然還很漫長……。

從孫中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到毛澤東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我們進北平可不是李自成進北平,他們進了北平就變了。我們共產黨人進北平,是要繼續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實現共產主義》。

《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

《退回來就失敗了。》

《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03:47
紅軍一問:我們當年的那些夢想實現了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03:47
紅軍二問:人民當家做主了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03:47
紅軍三問: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了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03:47
紅軍四問:還有貪官污吏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03:48
紅軍五問:還有人騎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03:48
紅軍六問:我們還在受外國人的欺辱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03:48
紅軍七問:中國人真正的站起來了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03:48
紅軍八問:我們的黨還記得我們對人民的承諾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03:49
紅軍九問:需要有人站出來的時候,還有人站出來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03:49
紅軍十問:還有人像我們一樣,願意為信仰而生,為信仰而死嗎?「。
回復 Wuming123 2023-12-22 06:30
當年有一大批被「忽悠瘸」了的死心眼,捨生忘死,前仆後繼,這才打下如大一座江山!如果一直瘸到現在,那就是沒心眼!革命只能破壞,只能財產再分配,不能創造財富!

我從來不嫉妒什麼紅二代,他們的特權的其祖上用腦袋換來的。古代打天下,圖個封妻蔭子,其實現在也是一樣!

人民當權,其實也就是個夢想,共產主義更是鏡中花!沒有貪腐?做夢吧,沒有貪腐誰會費勁巴力的當官?要求別人之前,先問問,自己能不能做到。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22 21:34
右派就是舊中國留下的磚家叫獸





《五七年反右》!就是反舊中國留下的磚家叫獸。現如今特色政府中的磚家叫獸年輕人看到了。和舊中國留下的磚家叫獸別無區別。不過五七年沒有發明這詞,而是叫《右派》。

如今年輕人看不到大量的毛澤東時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工人們拿著鐵飯碗,農村人民公社的社會員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而看到的都是被顛倒、被歪曲、被簡化、被走資派鄧小平們的敘述方式重新解讀過的,站在走資派的立場上的被篡改過的歷史。

因此,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共產黨的這段歷史就不是原有的真實的歷史了。57年反右是如此,土改是如此,大躍進人民公社是如此,文革批鬥走資派更是如此,凡是毛澤東說過的做的事幾乎都是如此被顛倒。

新中國剛解放時有句口號,叫「把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走資派鄧小平篡權復辟資本主義的改革開放后一切又都復辟顛倒了過去。現在工人農民要想再當家作主拿鐵飯碗,似乎有要重提的必要。

對於五七年反右,有很多種不同的理解:有的學者認為,毛澤東搞的是「陽謀」,先「引蛇出洞」,后「聚而殲之」,反右早在計劃之中;有些學者又有不同意見,他們認為原先只是整風,後來情勢發生逆轉,才演變為反右的。

其實「陽謀」是毛主席後來自己講的,但是開始就是要「整風」。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之後,毛澤東有三次大的社會主義實踐,第一次是「百花齊放」,第二次是「大躍進」,第三次是「文革」。「百花齊放」是毛澤東的一個試驗,毛澤東已經意識到中國新建立的,儘管是以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但是裡面還是有很多新的不可知的社會主義新知識要學習要償試。社會上地富反壞分子,蔣介石國民黨留下了許多搗亂破壞分子,留用的舊社會公職人員也不聽共產黨的。雖然共產黨的幹部大量是工農苦出身的,以前戰爭年代跟民眾結合得也比較密切,但是這時候當大官了就有脫離群眾的危險性,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所以毛澤東讓老百姓自覺地要「大鳴大放」,要「百花齊放」。

要理解五七年反右以及先後發生的一連串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一定需要返回到當時原來的歷史語境中去。否則,沒有經歷過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人們,包括許多學者,都會有一個印象,認為那個時代發生的事情怎麼如此荒誕不經,不可想象……。

當然要有當時社會的一個真實的歷史背景上來看這些運動就不難理解也是必要的。1949年以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幹部絕大部分是工農幹部,沒有受過什麼教育,這都有統計,從基層幹部一直到省市級幹部,絕大部分都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受過也是小學、中學的教育,大量的一點教育都沒有受,這樣的一批幹部,搞經濟文化建設熱情是足的要學習的知識不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共產黨政權要建立一個現代化國家又要運用人才,所以新中國一成立把舊政權大量的人留用了。走資派鄧小平篡權復辟后就都講亂了,比如土改之後還有地主有富農。但是當時土改法規定得很清楚,這些人幾年以後要摘帽子的,地主、富農是標明這些人在生產關係中所處的位置,在運動中是一個標籤,當時預計過五六年這些就取消了。其實在1955、1956年很多地方已經給地主、富農把帽子去掉了。

城市裡面更複雜一些,因為農村比較簡單,農民受一點點教育也可以管農村的一些事情。城市是現代化的產業,更複雜了,怎麼解決幹部問題呢?就把資本家、國民黨政府人員留用,在全國各大城市上層資產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商業資產階級,在各個職位上留用是非常大的。文化、教育等方面就更是舊政權時代的大量舊知識分子了。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官員當時也留用了不少吧。

大量國民黨時期的政府官員都留用到新中國的政權里,包括警察都大量留用。所以,1949年之後就出現了兩種精英,一種是跟著共產黨打天下的以工農幹部為主的新精英,一部分是舊精英,就是過去的資本家和過去的知識分子——當時大學裡面或者高中裡面,學生絕大部分不是出身普通工農家庭,絕大部分出自「地、富、反、壞」(那時候還沒有「右派」)。

直到文革開始之前,絕大部分地方都是這種狀況,所以老精英還佔據有利的社會地位,甚至一些大官職。雖然56年、57年有社會主義改造,公私合營了,但是這些資本家的位置還是保留了,資本家除了拿5%的利息,不管虧損還是不虧損,共產黨把你的財產拿來估一個總量,每年按5%給利息,當時講給十年,後來延長到十二年。這些人基本保留以前在公司的地位,保留原工資,他們的工資一般都比共產黨的幹部要高很多,這是當時的狀況,56、57年的狀況。

當時也辦了工農速成中學等等,抓緊培養工農革命幹部,但是技術精英和文化精英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培養出來,要搞建設就必須留用老精英。所以,那時候老精英中間流傳一些話語,比如說「無產階級的小知識分子領導資產階級的大知識分子」、「外行領導內行」,可見還是有怨言的。是看不起工農幹部的。是要讓共產黨下台的。

56年大鳴大放,百花齊放有那個背景。但是,毛澤東讓百花齊放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放出來的言論是那樣的言論。那個言論就是說「輪流坐樁」。今天很多人講輪流坐樁,民主有什麼不行?但是當時共產黨剛剛打下天下,有一批人出來講要輪流坐樁,情況就很不一樣。

有關「文革」中被批鬥的五七年被打成右派的人說的話,他說「至少10%到30%的共產黨員應該開除黨籍。所有工農出身的老幹部都應當送去休息,年輕的新黨員應當都送去學習」。

今天的人講反右,好像是突如其來,沒有道理地給50多萬人戴上右派帽子。你如果去看看57年的報紙放出來的言論,特別是把你放到工農幹部的位置上,你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紅軍工農剛剛奪了權,剛剛翻身,你讓他們去休息,你們再回來,這就是工農幹部理解的「輪流坐樁」。就是要推翻共產黨領導。沒有毛澤東頂住,沒有文革,走資派早翻天了。文革中批走資派鄧小平

最近出了一本美國人李敦白寫的回憶錄,他解放前就去了延安,57年在廣播事業局工作。他寫了自己當時的觀感:「當這些知識分子—學生、公務員、作家、編劇、教授、以及詩人在向共產黨群起抗議時,其他人卻縮在一旁觀看。對大多數的北京市民來說,這些批評黨的人並不是爭取學術自由的英雄。相反,大部分人認為這些人是自私自利、不知感恩的城市書獃子,要求民主只是一種策略,目的是為了奪取黨的領導權,這對他們來說極為重要。郊區農民認為,如果這些知識分子掌了權,他們就會失去土地;工人也擔心失去他們剛剛爭取到的一天八小時工作制和提升的工資。」

他還提到有教授在報上發表言論后,「就必須被公安保護,以免憤怒的工人衝到他家進行攻擊。在廣播事業局,印刷工人也拒絕為某些在節目中陳述個人觀點的學者印刷講稿。『我們工人在解放后才開始被當人看,』他們說,『我們不會去印刷這些攻擊黨的稿子。』」

李敦白的岳母是個普通勞動婦女,她乾脆把知識分子的言論稱之為「都是放屁」。(見《紅幕後的洋人:李敦白回憶錄》第139-141頁)

而這一切都發生在毛澤東領導共產黨「反擊」以前。所以當時群眾和工農幹部裡面的壓力,要求反擊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不是說毛澤東突然一拍腦瓜說我要反右了。中國共產黨的幹部們從底層到上層,層層送簡報,促使毛澤東做了《反右》這個決定的。

實際上,57年是一個轉折點,地富的帽子不摘了,因為這時才突然發現這些人還是靠不住的,他們還是想變天,還想回到過去的舊秩序,還想把工農幹部都趕下來,這就是當時的歷史背景。

你是說,拋開誰對誰錯不談,事實上是老精英想把新精英趕掉,新精英想辦法反擊,就出現了這場反右運動這就是歷史事實。

57年以前上大學、上高中的絕大部分就是老精英的子弟,因為工農子弟沒有機會上,連上小學都沒有機會(哪怕你49年剛剛開始上小學,到56、57年,你才小學畢業,所以高中、大學都輪不到工農子弟上),所以工農幹部只能講「成分」。本來「成分」僅僅是土改用一下,馬上就會取下,土改法里都有,但是57年以後之所以把它固化了,到文革特別重視,跟這個是有關係。

實際上,你認為存在兩種社會精英的社會排斥的策略,老精英的策略是強調我有知識,新精英的策略是強調我的政治背景,我的階級背景、我的階級出身。對於反右的這種理解,跟現在右派平反后的攻擊毛澤東什麼搞一個陰謀去打知識分子的理解完全顛倒黑白。

打擊知識分子不符合中國共產黨的利益,它建立現代國家要用這些人啊。中國當時沒有多少知識分子。在1956年,整個中國只有42000位大學教師、31000位工程師以及63600位技術員。在六億五千萬的總人口裡,按照中國標準只有三百八十四萬人可以被定義為知識分子。我們現在理解的知識分子是上大學、研究生;當時上過高中就往往被看成「知識分子」了,我小時候在父母的單位,沒有一個人上過大學,其中有一個上過高中的人就叫知識分子。

就那個知識分子階層,也絕大部分不是工農兵出身,絕大部分出身於以前的特權階級,如資本家、地主、富農等。百花齊放的時候,說讓工農幹部去休息、去學習、開除黨籍,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是一堆人這麼說。如想認真研究歷史可查看1949-1966年的各類報刊,能看到57年「百花齊放」時出現的言論會讓你感到很震撼,假如把你放到工農幹部的位置上,你也會有強烈的反應,一定會的。

有學者認為,57年5、6月間發生的北大的學潮,還有一些地方發生的工人罷工和群眾事件直接促使整風運動轉向反右運動。

確實如此,如56年底至57年春,上海有一些的工潮,武漢也在57年6月份發生了所謂「漢陽中學事件」,但這是整風的背景,而不是反右的背景。在文革期間有很多右派都出來翻案,他們當了造反派,他們變成造反派得勢的時候甚至去迫害當時把他們打成右派的人,比如有一個很有名的右派詩人叫XX,他文革中間是很有名的造反派,寫了一些歌頌和鼓動武鬥的詩歌。

現在右派都是講文革中間自己受了多少迫害,但是文革中間,他們有些人是造反派,迫害別人的時候他們也一點點不比別人不瘋狂,可能更瘋狂。

所以人是不會學到教訓的,雖然57年嚇了一下,但是以後一逮到機會,還是要說話,今天還是會說話,哪有不說話的?往往是那些說話最多的人說他們不敢說話,是不是?所以事實不是這樣的,現在這些知識分子哪些話沒有說?只是說推翻共產黨這句話沒有人在正式場合說。講憲政,講私有財產,所有的政策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哪句話沒說?都說了。西山會議,不是當著共產黨的官員說的嗎?所以都是敢說的,哪有什麼膽小的?

近些年,隨著一批市場化媒體的出現,以及網際網路的興起,它們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輿論導向的作用,這恐怕也使得知識分子和民間影響決策的管道渠道發生了轉變。總之,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知識分子很大的作用是影響公共輿論,通過影響公共輿論影響公共政策。參與的渠道是什麼,有時候說不清楚,但是看這幾年公共政策的變化,溯源的話,基本都是輿論先行。

比如打工者問題、三農問題、戶籍制度問題、醫療改革問題、教育改革問題,都是先在網際網路上炒,然後進入平面媒體,甚至進了電視這樣的媒體,然後變成了公共議題,再變成了政策議題,最後變成公共決策。中國的磚家叫獸們對政府決策的影響的確很大。

走資派治下的磚家叫獸們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太大了,不成比例。看走資派特色政協是精英俱樂部,政協裡面幾乎沒有地地道道的農民了,人大裡面工人、農民也越來越少。這些我們也計算過,80年代初,人大裡面有50%以上是工人、農民,現在完全不是,現在大概20%左右。他們占人口的比重可不是20%,知識分子、幹部在那裡面占的比重就太大了。

改革開放以後,尤其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知識分子圈子化、利益集團化的趨勢確實很明顯。我想,這個也不用多說,最近一、兩年媒體上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也逐漸明晰起來,對於主流經濟學家的質疑就是很好的例子。

現代史已經被歪曲掉了,在局外人看來,中國政治裡面充滿了荒唐、充滿了瘋狂——這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歷史的事實,但是知識分子為了他們的利益敘述歷史,就不得不把這些歷史展示成那樣的方式。今天,我們看到大量的歷史被顛倒、被歪曲、被簡化、被後人的敘述方式重新解讀,但這個歷史就不是原來的歷史了。57年是如此,土改是如此,大躍進是如此,文革是如此,幾乎都是如此。剛解放時有句口號,叫「把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現在工人農民要想再當家作主拿鐵飯碗,似乎有重提的必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1: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