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高老坡窯村裡的老奶奶小男孩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3-12-5 03: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6評論

高老坡窯村裡的老奶奶小男孩





《高老坡窯村》在官方網《山西省傳統村落列表》上查不到的,只在山西省地圖上找到的,在村口牌上稱的《高老坡腰村》,這樣一個中國西北偏辟山溝里小村,沒有人知道更沒有人去關心的鄉村小山溝里一個村,被兩個年青人網名叫:《巡遊軌跡China travel》找到了。

網址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B2EThtXVo

以【隨機旅行】丟飛鏢決定旅行目的地,結果扎到一個奇怪地名,最後只能步行前往到了《高老坡窯村》。

真正的地址是: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洪洞縣、蒲縣 附近的 《高老坡窯村》。

據評論區網友介召:關於中國《高老坡窯村》這個地名的由來,經查詢相關資料,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與制窯業有關 ,高老坡窯位於大陸鎮西北部山區,過去該地有豐富的陶土和木材資源,是製作陶瓷器皿的理想場所。據說早期這裡聚集了許多從事陶瓷生產的工匠,他們居住和燒制瓷器的窯址形成了村落,便被稱為《高老坡窯》。

與地形有關, 高老坡窯所在地區地勢較高,坡度較大,行走較為吃力,需要《高高舉起老老的腿來爬坡》,因而得名《高老坡窯》。這種說法比較通俗易明,也廣為流傳。

綜合這兩種說法,高老坡窯這個地名應該是既與該地區的制窯業歷史有關,也反映了當地的地形地貌特徵。這個獨特的地名,記錄了當地鄉鎮制窯業發展歷程中的某些片段,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隨機旅行08】丟飛鏢決定旅行目的地,結果扎到一個奇怪地名,最後只能步行前往《高老坡窯村》。

作者:《巡遊軌跡China travel》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B2EThtXVo

【隨機旅行】丟飛鏢決定旅行目的地,結果扎到一個奇怪地名,最後只能步行前往是《巡遊軌跡China travel》一次旅行記錄。拍攝的影片很好。看后不吐不快。

《高老坡腰村》或《高老坡窯村》隨著鏡頭展現在眼前的畫面是:

@victoragosti網民評論:看到這一集真的感動,一次飛鏢結識了小朋友和老奶奶,也是一種緣份。你們遠道而來,來到兩個陌生人的生命裏,留下一些足印,所有人都互相溫暖了。陳藝松小孩活潑可愛,大方得體,孝順和熱心助人,真的很了不起,將來必成大器。最後很溫馨,對啊,有這樣的弟弟多好,就是親戚也無妨。好好笑,他們明明見到老奶奶抽煙,她還說沒有,就是純樸好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樣的家庭氛圍令到小孩的家教很好,就像客廳所說的家和萬事興。

@beaman_2000網民評論:本期真是巡遊軌跡的新高度了。一擲即中的飛鏢,帶領我們去到一個溫馨寧靜的高老坡窯,人跡罕至的盤山公路造就落葉美景,路途中也不乏see 公廁存檔點again又again的頻道熱梗。舒緩的節奏卻也反映著扶貧工作、快速城鎮化、留守兒童等諸多社會熱點話題,甚至夕陽下的玉米地下也踩著移民們厚重的歷史。小大人陳總善良活潑,相信在他心中默默埋下的種子一定會發芽生長,成為擔負起家庭責任的大樹。計程車司機隨口一問,其實一點也不突兀,能跨越山河坐在一個堂屋裡吃飯的人,難道還不是親戚嗎,會心一笑,雖然我們的祖先不一定都從大槐樹下走來,但你我一定都是這顆大樹下的善良可愛的親戚。

@user-sf5ml5mv1g網民評論:前段時間在b站看到你們的很多業配內容,還在擔心你們禁受不住商業的腐蝕,從此忘了初心越來越難拍出接地氣的視頻,看了這期發現自己真的多慮了。後半段真摯的情感太過治癒,而每每想到這一段段對話都是自然而成而非精心編排就更加令我震撼。 感謝你們多年以來源源不斷的優秀作品讓我心中「故鄉」這個概念始終維持著溫度而不至退化成一個標籤。

@klonlin1346網民評論:好喜歡你們的影片。從影片中看到陳小弟作為留守小孩,還是抱有無窮好奇與對未來的希望,也看到高崗上的莊稼人好客與熱情。我作為台灣人,看到影片感受到無比的感動❤。

這一集好棒,希望陳小弟永遠健康快樂,沒有手機的童年也好快樂,也希望奶奶身體健康!

善良的村民,樸實的百姓。美麗的鄉村公路。兩個可愛的年輕人。

這集比什麼宣傳都真實呀~一路走,幾個偏遠的小村子,都 是通了公路,通了電和網路。

@hoolatiger網民評論:好感人的一集。偶遇的兩方陌生人,彼此信任;沒有任何防備心讓你們進門充電。最後一段拒絕你們的飯錢;知道大家外出的不容易同理心,就能知道大多數的中國人民還是很善良、純樸的。雖然知道不太可能,但是還是希望有一天能看見你們紮到台灣來的那一天。

@user-qf8gn4qm7w網民評論:小弟弟才二年級而已經像大人一樣對話,爸媽都在外地打拚,平時住校假日只能跟奶奶住山裡,很聰明乖巧,看得有點心疼,希望陳藝松小弟弟有光明的未來。

這次雖然沒看到什麼景觀,但是看了後怎覺得有滿滿的感動!謝謝你們帶我們看中國的偏鄉偏野,我一輩子也許也去不了!藉由你們的視頻了解中國的美好一切!

令人感動的一集  祝陳藝松小朋友和老奶奶一切安好。

@user-xd8ii5nb4k網民評論:我的天,這麼偏遠的鄉村居然都是柏油路,還很整潔,我大中華厲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47
《老奶奶》:七十八歲。

《小男孩》:九歲?上小學二年級。本地沒有小學,周一到周五在縣城寄宿上小學。周末回來看《老奶奶》。

《小男孩》是《老奶奶》的第四代孫子。

中間的人物大多去城裡打工了。

縣城到《高老坡窯村》沒有公交車。村裡沒有供銷社商店,沒有學校,沒有紅醫衛生保健站。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兒童。

一路上見到整齊的梯田,種植玉米。每年一季玉米,其餘全荒著。

廢棄的窯洞,是否是社辦工廠所遺?

《村》之前稱《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小隊》。幾乎都被走資派四十多年來抹乾凈了。

隨著《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小隊》的強迫解散后,供銷社商店不開了。紅醫衛生保健站辦不下去了。學校更是不可能辦下去了。不過在視頻中有一幅畫面沒有被抹乾凈。

《小男孩》作為導遊領著拍攝視頻的二個大哥哥巡遊了整個《高老坡窯村》,在《小男孩》領到山頂上一大塊玉米地時,在空置的玉米地上奔跑玩耍后,大哥哥問《小男孩》:這地誰家的?是我家的。《小男孩》回答。當看到玉米地旁一間小房子時問:這房是你家的嗎?《小男孩》回答:不是。從沒進去有過。於是三人一同前去看。

走到小房子前看到牆面上有黑扳報,推開門去看有一面黑板,上面有四個大字《天天向上》。這分明是一個學校教室,課室內己無桌橙,但這《天天向上》四個字己不值錢,沒有被人取走。前面還有《好好學習》四個字扔到哪裡去了。孤零零破舊的學校遣址還能經得起幾個春秋的風雨吹洗后,消失得一乾二淨了。原先《人民公社》的政府辦公地,社辦工廠,社辦學校,社辦商店,社辦紅醫站,社辦公交車,社辦農行,社辦託兒所,社辦大食堂,社辦健康中心等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在上山的路上,看到一個人開著一輛大型耕田拖拉機,估計是私人的。而大片梯田都荒著。當年農村《人民公社》時,有農機站,種子科研站,食品加工社辦廠,信用社,等等。

如今能上網了,有電了.....。但沒人了。

《老奶奶》七十八歲了。

《小男孩》在城裡讀書。大學畢業后能回這山溝嗎?

農村鄉下山溝要不要?

凡是人都進城市生活嗎?

走資派,改革開放讓農村人都去城市,城市人都去國外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48
高老坡窯村裡的老奶奶小男孩





《高老坡窯村》在官方網《山西省傳統村落列表》上查不到的,只在山西省地圖上找到的,在村口牌上稱的《高老坡腰村》,這樣一個中國西北偏辟山溝里小村,沒有人知道更沒有人去關心的鄉村小山溝里一個村,被兩個年青人網名叫:《巡遊軌跡China travel》找到了。

網址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B2EThtXVo

以【隨機旅行】丟飛鏢決定旅行目的地,結果扎到一個奇怪地名,最後只能步行前往到了《高老坡窯村》。

真正的地址是: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洪洞縣、蒲縣 附近的 《高老坡窯村》。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48
據評論區網友介召:關於中國《高老坡窯村》這個地名的由來,經查詢相關資料,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

與制窯業有關 ,高老坡窯位於大陸鎮西北部山區,過去該地有豐富的陶土和木材資源,是製作陶瓷器皿的理想場所。據說早期這裡聚集了許多從事陶瓷生產的工匠,他們居住和燒制瓷器的窯址形成了村落,便被稱為《高老坡窯》。

與地形有關, 高老坡窯所在地區地勢較高,坡度較大,行走較為吃力,需要《高高舉起老老的腿來爬坡》,因而得名《高老坡窯》。這種說法比較通俗易明,也廣為流傳。

綜合這兩種說法,高老坡窯這個地名應該是既與該地區的制窯業歷史有關,也反映了當地的地形地貌特徵。這個獨特的地名,記錄了當地鄉鎮制窯業發展歷程中的某些片段,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48
【隨機旅行08】丟飛鏢決定旅行目的地,結果扎到一個奇怪地名,最後只能步行前往《高老坡窯村》。

作者:《巡遊軌跡China travel》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B2EThtXVo

【隨機旅行】丟飛鏢決定旅行目的地,結果扎到一個奇怪地名,最後只能步行前往是《巡遊軌跡China travel》一次旅行記錄。拍攝的影片很好。看后不吐不快。

《高老坡腰村》或《高老坡窯村》隨著鏡頭展現在眼前的畫面是: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49
@victoragosti網民評論:看到這一集真的感動,一次飛鏢結識了小朋友和老奶奶,也是一種緣份。你們遠道而來,來到兩個陌生人的生命裏,留下一些足印,所有人都互相溫暖了。陳藝松小孩活潑可愛,大方得體,孝順和熱心助人,真的很了不起,將來必成大器。最後很溫馨,對啊,有這樣的弟弟多好,就是親戚也無妨。好好笑,他們明明見到老奶奶抽煙,她還說沒有,就是純樸好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樣的家庭氛圍令到小孩的家教很好,就像客廳所說的家和萬事興。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49
@beaman_2000網民評論:本期真是巡遊軌跡的新高度了。一擲即中的飛鏢,帶領我們去到一個溫馨寧靜的高老坡窯,人跡罕至的盤山公路造就落葉美景,路途中也不乏see 公廁存檔點again又again的頻道熱梗。舒緩的節奏卻也反映著扶貧工作、快速城鎮化、留守兒童等諸多社會熱點話題,甚至夕陽下的玉米地下也踩著移民們厚重的歷史。小大人陳總善良活潑,相信在他心中默默埋下的種子一定會發芽生長,成為擔負起家庭責任的大樹。計程車司機隨口一問,其實一點也不突兀,能跨越山河坐在一個堂屋裡吃飯的人,難道還不是親戚嗎,會心一笑,雖然我們的祖先不一定都從大槐樹下走來,但你我一定都是這顆大樹下的善良可愛的親戚。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49
@user-sf5ml5mv1g網民評論:前段時間在b站看到你們的很多業配內容,還在擔心你們禁受不住商業的腐蝕,從此忘了初心越來越難拍出接地氣的視頻,看了這期發現自己真的多慮了。後半段真摯的情感太過治癒,而每每想到這一段段對話都是自然而成而非精心編排就更加令我震撼。 感謝你們多年以來源源不斷的優秀作品讓我心中「故鄉」這個概念始終維持著溫度而不至退化成一個標籤。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49
@klonlin1346網民評論:好喜歡你們的影片。從影片中看到陳小弟作為留守小孩,還是抱有無窮好奇與對未來的希望,也看到高崗上的莊稼人好客與熱情。我作為台灣人,看到影片感受到無比的感動❤。

這一集好棒,希望陳小弟永遠健康快樂,沒有手機的童年也好快樂,也希望奶奶身體健康!

善良的村民,樸實的百姓。美麗的鄉村公路。兩個可愛的年輕人。

這集比什麼宣傳都真實呀~一路走,幾個偏遠的小村子,都 是通了公路,通了電和網路。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49
@hoolatiger網民評論:好感人的一集。偶遇的兩方陌生人,彼此信任;沒有任何防備心讓你們進門充電。最後一段拒絕你們的飯錢;知道大家外出的不容易同理心,就能知道大多數的中國人民還是很善良、純樸的。雖然知道不太可能,但是還是希望有一天能看見你們紮到台灣來的那一天。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50
@user-qf8gn4qm7w網民評論:小弟弟才二年級而已經像大人一樣對話,爸媽都在外地打拚,平時住校假日只能跟奶奶住山裡,很聰明乖巧,看得有點心疼,希望陳藝松小弟弟有光明的未來。

這次雖然沒看到什麼景觀,但是看了後怎覺得有滿滿的感動!謝謝你們帶我們看中國的偏鄉偏野,我一輩子也許也去不了!藉由你們的視頻了解中國的美好一切!

令人感動的一集  祝陳藝松小朋友和老奶奶一切安好。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50
@user-xd8ii5nb4k網民評論:我的天,這麼偏遠的鄉村居然都是柏油路,還很整潔,我大中華厲害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50
@user-li5bc7xx2u網民評論:看到再那麼偏僻的山上住著老奶奶他們,看到小男孩的純樸天真,還有他和老奶奶和奶奶的相處,讓人感動也很孝順,看到中國不一樣的地方不一樣的生活日常。

這個小孩子太可愛了,你有廣闊天地,你有大好未來,願你奶奶家人健康常樂。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50
@tonylee1075網民評論:這才是中國幾十年來脫離貧困最好寫照,不可思議,只有幾戶人的山頂的小村子,竟然有水有電有手機網路。

天真可愛的小男孩,一見如故,純樸善良的老奶奶,處處洋溢著濃郁的親情!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51
@user-qq1ke4gz6l網民評論:這地方這路這房子,感覺都是政府專門幫忙修的,房頂都是一樣的,路也修得特別好,這荒無人煙的地方,通水通電通網還通公路,真的是絕了。......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51
一千多條評論沒有一個是罵的。都說感想的支持作者的話。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2-5 03:51
《老奶奶》:七十八歲。

《小男孩》:九歲?上小學二年級。本地沒有小學,周一到周五在縣城寄宿上小學。周末回來看《老奶奶》。

《小男孩》是《老奶奶》的第四代孫子。

中間的人物大多去城裡打工了。

縣城到《高老坡窯村》沒有公交車。村裡沒有供銷社商店,沒有學校,沒有紅醫衛生保健站。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兒童。

一路上見到整齊的梯田,種植玉米。每年一季玉米,其餘全荒著。

廢棄的窯洞,是否是社辦工廠所遺?

《村》之前稱《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小隊》。幾乎都被走資派四十多年來抹乾凈了。

隨著《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小隊》的強迫解散后,供銷社商店不開了。紅醫衛生保健站辦不下去了。學校更是不可能辦下去了。不過在視頻中有一幅畫面沒有被抹乾凈。

《小男孩》作為導遊領著拍攝視頻的二個大哥哥巡遊了整個《高老坡窯村》,在《小男孩》領到山頂上一大塊玉米地時,在空置的玉米地上奔跑玩耍后,大哥哥問《小男孩》:這地誰家的?是我家的。《小男孩》回答。當看到玉米地旁一間小房子時問:這房是你家的嗎?《小男孩》回答:不是。從沒進去有過。於是三人一同前去看。

走到小房子前看到牆面上有黑扳報,推開門去看有一面黑板,上面有四個大字《天天向上》。這分明是一個學校教室,課室內己無桌橙,但這《天天向上》四個字己不值錢,沒有被人取走。前面還有《好好學習》四個字扔到哪裡去了。孤零零破舊的學校遣址還能經得起幾個春秋的風雨吹洗后,消失得一乾二淨了。原先《人民公社》的政府辦公地,社辦工廠,社辦學校,社辦商店,社辦紅醫站,社辦公交車,社辦農行,社辦託兒所,社辦大食堂,社辦健康中心等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在上山的路上,看到一個人開著一輛大型耕田拖拉機,估計是私人的。而大片梯田都荒著。當年農村《人民公社》時,有農機站,種子科研站,食品加工社辦廠,信用社,等等。

如今能上網了,有電了.....。但沒人了。

《老奶奶》七十八歲了。

《小男孩》在城裡讀書。大學畢業后能回這山溝嗎?

農村鄉下山溝要不要?

凡是人都進城市生活嗎?

走資派,改革開放讓農村人都去城市,城市人都去國外嗎?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0: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