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關於認識客觀世界的問題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3-11-29 02: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毛澤東關於認識客觀世界的問題





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一九六二年一月三十日)

中央關於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的通知

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區黨委、中央各部委、國家機關和人民團體各黨委、黨組、總政治部:

毛澤東一九六二年一月三十曰《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件。中央決定將這個本件發給你們,供黨內縣團級以上幹部學習。毛澤東在這個講話中,著重講了民主集中制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我們黨的生活中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在我們黨掌握了全國政權之後,這個問題尤其重要。

毛澤東指出:「看來問題很大,真要實現民主集中制,是要經過認真的教育、試點和推廣,並且經過長期反覆進行,才能實現的,否則在大多數同志們當中,始終不過是一句空話。「

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我現在講幾點意見。一共講六點,中心是講一個民主集中制的問題,同時也講到一些其他問題。

第一點、這次會議的開會方法。這次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到會的有七千多人。 .......

史稱《七千人大會》。

《七千人大會》上,

毛澤東:關於認識客觀世界的問題。

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由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飛躍,要有一個過程。

例如對於在中國如何進行民主革命的問題,從一九二一年黨的建立直到一九四五年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一共二十四年,我們全黨的認識才完全統一起來。

中間經過一次全黨範圍的整風,從一九四二年春天到一九四五年夏天,有三年半的時間。

那是一次細緻的整風,採用的方法是民主的方法,就是說,不管什麼人犯了錯誤,只要認識了、改正了,就好了,而且大家幫助他認識,幫助他改正,叫做「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鬥爭,分清是非,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

「團結——批評——團結」這個公式,就是在那個時候產生的。那次整風幫助全黨同志統一了認識。對於當時的民主革命應當怎麼辦,黨的總路線和各項具體政策應當怎麼定,這些問題,都是在那個時期,特別是在整風之後,才得到完全解決的。

從黨的建立到抗日時期,中間有北伐戰爭和十年土地革命戰爭。

我們經過了兩次勝利,兩次失敗。

北伐戰爭勝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敗。

土地革命戰爭曾經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紅軍發展到三十萬人,後來又遭到挫折,經過長征,這三十萬人縮小到兩萬多人,到陝北以後補充了一點,還是不到三萬人,就是說,不到三十萬人的十分之一。

究竟是那三十萬人的軍隊強些,還是這不到三萬人的軍隊強些?

我們受了那樣大的挫折,吃過那樣大的苦頭,就得到鍛煉,有了經驗,糾正了錯誤路線,恢復了正確路線,所以這不到三萬人的軍隊,比起過去那個三十萬人的軍隊來,要更強些。

在會議報告里說,最近四年,我們的路線是正確的,成績是主要的,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犯過一些錯誤,吃了苦頭,有了經驗了,因此我們更強了,而不是更弱了。

情形正是這樣。

在民主革命時期,經過勝利、失敗,再勝利、再失敗,兩次比較,我們才認識了中國這個客觀世界。

在抗日戰爭前夜和抗日戰爭時期,我寫了一些論文,例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共產黨人>發刊詞》,替中央起草過一些關於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經驗的總結。

那些論文和文件,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產生,在以前不可能,因為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沒有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的比較,還沒有充分的經驗,還不能充分認識中國革命的規律。

中國這個客觀世界,整個地說來,是由中國人認識的,不是在共產國際管中國問題的同志們認識的。

共產國際的這些同志就不了解或者說不很了解中國社會,中國民族,中國革命。對於中國這個客觀世界,我們自己在很長時間內都認識不清楚,何況外國同志呢?

在抗日時期,我們才制定了合乎情況的黨的總路線和一整套具體政策。

這時候,中國民主革命這個必然王國才被我們認識,我們才有了自由。到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幹了二十來年的革命。

過去那麼多年的革命工作,是帶著很大的盲目性的。

如果有人說,有那一位同志,比如說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說我自己,對於中國革命的規律,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完全認識了,那是吹牛,你們切記不要信,沒有那回事。

過去,特別是開始時期,我們只是一股勁兒要革命,至於怎麼革法,革些什麼,那些先革,那些后革,那些要到下一階段才革,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沒有弄清楚,或者說沒有完全弄清楚。

我講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在民主革命時期艱難地但是成功地認識中國革命規律這一段歷史情況的目的,是想引導同志們理解這樣一件事,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的規律的認識,必須有一個過程。

必須從實踐出發,從沒有經驗到有經驗,從有較少的經驗,到有較多的經驗,從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認識客觀規律、從而獲得自由,在認識上出現一個飛躍,到達自由王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網路文摘]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