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3-11-3 01: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2評論

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





「百年積弱嘆華夏,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這是陳毅寫的《七大開幕》詩。

毛澤東的這段話回答了為什麼「萬眾矚目清涼山」。當時成千上萬革命青年和進步人士從五湖四海奔赴延安,因為清涼山上樹立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旗幟,正因此,延安才成為敵後抗戰的指導中心,才成為抗戰、團結、進步思想的發源地,才成為中華兒女嚮往的地方。

毛澤東的這段話描繪了延安教與學的情景。延安是當時全民族學習的中心,毛澤東是這個學習中心最著名、最忙碌的誨人不倦的老師,是新民主主義旗手意義上的老師。

這位老師不斷強調著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才能有學問、長本領、幹革命。不學習,沒有學問,就會有本領恐慌,便不能領導工作。毛澤東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

毛澤東這位老師深入地探索著學習的內容。他在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研究當前的實際問題等三個方面的任務。只有第一方面沒有后兩個方面的馬克思主義,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

提出后兩個方面,是要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毛澤東對抗大學員們說:總的「就是學一個宗旨,這個宗旨也就是全國的全中華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國。」具體地說,要學三樣東西:一是「要學到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加上靈活的戰略戰術」;二是要學做幹部,發動組織廣大人民抗日;三是「要下一種決心」:為了抗日救國,不怕任何艱苦向前邁進的決心。

毛澤東這位老師引導延安經過了三個不同尋常的學習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學習運動的階段,以1938年10月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政治報告中號召學習為標誌。在毛澤東的號召和帶領下,全黨掀起了重視學習之風。

第二個階段是改造學習的階段,以1941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為標誌。毛澤東針對教條主義的危害,勸導教條主義者改正錯誤,提出改造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

第三個階段是整風學習的階段,以1942年2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作《整頓黨的作風》的演說為標誌。在對教條主義者勸導效果甚微的情況下,毛澤東發動和領導了將學習與整頓黨的作風結合起來的整風學習運動,以理論批判教條主義的同時,伴以紀律整頓教條主義。

三個階段步步深入的學習,克服了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的影響,提高了黨員幹部的理論水平、文化知識水平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全黨牢固地樹立起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毛澤東一生著作等身,內容豐富,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大部分是在延安講課中形成的。

毛澤東是世界上極有影響的軍事家、戰略家,其最有代表性的軍事著作是《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是在陝北紅軍大學講演的基礎上形成的,總結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教訓,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軍事路線,是為日後戰勝民族敵人服務的。《論持久戰》是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講演的基礎上形成的,總結抗戰以來的經驗,深入分析研究了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的矛盾特點,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的錯誤觀點,闡明中國不會亡,也不能速勝,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利是中國的。

毛澤東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其最有代表性的政治著作是《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論人民民主專政》。《新民主主義論》是在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講演的基礎上形成。《論聯合政府》是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的政治報告,也是毛澤東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作過的唯一的政治報告。這兩部著作從政治角度論述和分析了打敗日本侵略者的辦法,論述和分析了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

毛澤東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學家、理論家,其最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是《實踐論》和《矛盾論》。這兩部著作脫胎於1937年4月至7月的延安抗日軍政大學講演《辯證唯物論》,確立了從實際出發,從特殊性出發的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

黨的建設是毛澤東總結的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之一。《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這三部著作也是在演講基礎上形成,不僅在整風學習運動中對統一和團結全黨、批判教條主義發揮了重要的引導作用,而且對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組織建設,以及提高黨的領導能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毛澤東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著作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這部著作形成於1942年5月,是由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2日的講話和23日的講話彙集而成。它是抗日戰爭時特別需要加強文化建設鼓舞士氣、特別需要糾正文藝界的各種錯誤思想、解決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問題的背景下產生的。它不僅對抗日戰爭文化工作、文藝工作的發展發揮著指導作用,而且對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毛澤東的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價值觀著作是《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后兩篇分別是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的講演和在黨的七大閉幕式上作的閉幕詞。《紀念白求恩》和《為人民服務》不到一千字,《愚公移山》不到兩千字,但生動、精彩、深刻地描繪了白求恩、張思德、愚公三位模範人物的形象,熱情歌頌了他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不懈地艱苦奮鬥的價值追求。

毛澤東在延安教出了一大批不同尋常的學生,為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和建設新中國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幹部隊伍。

陳雲曾深情地說:「從遵義會議到抗日戰爭勝利,毛澤東同志的一個無可比擬的功績,是培養了一代人,包括我們在內的以及『三八式』的一大批幹部。」陳雲曾多次回憶在延安時毛澤東三次要他學哲學的情景。在毛澤東指引下,陳雲在延安發奮學哲學,並在中央組織部組織小組學習了五年。他因病在棗園休養期間,系統地研讀了毛澤東的著作。陳雲著名的「十五字方法」是在學習毛澤東著作的基礎上形成的。陳雲說:「在延安的時候,我曾經仔細研究過毛主席起草的文件、電報。當我全部讀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電報之後,感到裡面貫穿著一個基本指導思想,就是實事求是。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當時我的體會就是十五個字: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覆。」「這十五個字,前九個字是唯物論,后六個字是辯證法,總起來就是唯物辯證法。」

陳雲著名的調查研究方法也是受到毛澤東的啟發形成的。毛澤東在《組織起來》中指出:「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幫助群眾解決他們『救民私糧』的問題,然後僅僅用百分之十的精力就可以解決救國公糧的問題,那麼,這就是沾染了國民黨的作風,沾染了官僚主義的灰塵。」正是在這個認識的啟發下,陳雲指出:「難者在弄清情況,不在決定政策。只要弄清了情況,不難決定政策。我們應該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去弄清情況,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來決定政策。」這樣,陳雲就把調查研究與決定政策的關係量化了。陳雲在財經工作、黨建工作中取得那麼大的成就,與他掌握了正確的哲學方法是分不開的。

毛澤東在延安提出和反覆強調的要重視矛盾的特殊性,重視「著眼其特點和著眼其發展」,重視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就在於具體地分析具體的情況。中國革命的成功,是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走自己的路。現在中國搞建設,也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2 個評論)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0
「百年積弱嘆華夏,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這是陳毅寫的詩。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1
毛澤東的這段話回答了為什麼「萬眾矚目清涼山」。當時成千上萬革命青年和進步人士從五湖四海奔赴延安,因為清涼山上樹立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旗幟,正因此,延安才成為敵後抗戰的指導中心,才成為抗戰、團結、進步思想的發源地,才成為中華兒女嚮往的地方。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1
毛澤東的這段話描繪了延安教與學的情景。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1
延安是當時全民族學習的中心,毛澤東是這個學習中心最著名、最忙碌的誨人不倦的老師,是新民主主義旗手意義上的老師。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2
這位老師不斷強調著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才能有學問、長本領、幹革命。不學習,沒有學問,就會有本領恐慌,便不能領導工作。毛澤東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2
毛澤東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2
毛澤東這位老師深入地探索著學習的內容。他在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我們的歷史遺產、研究當前的實際問題等三個方面的任務。只有第一方面沒有后兩個方面的馬克思主義,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3
毛澤東對抗大學員們說:總的「就是學一個宗旨,這個宗旨也就是全國的全中華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國。」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3
抗日救國。具體地說,要學三樣東西:

一是「要學到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加上靈活的戰略戰術」;

二是要學做幹部,發動組織廣大人民抗日;

三是「要下一種決心」:為了抗日救國,不怕任何艱苦向前邁進的決心。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4
第一個階段是學習運動的階段,以1938年10月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政治報告中號召學習為標誌。在毛澤東的號召和帶領下,全黨掀起了重視學習之風。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4
第二個階段是改造學習的階段,以1941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為標誌。毛澤東針對教條主義的危害,勸導教條主義者改正錯誤,提出改造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11-3 01:34
第三個階段是整風學習的階段,以1942年2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作《整頓黨的作風》的演說為標誌。在對教條主義者勸導效果甚微的情況下,毛澤東發動和領導了將學習與整頓黨的作風結合起來的整風學習運動,以理論批判教條主義的同時,伴以紀律整頓教條主義。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1: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