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交房租收入支出透明公開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3-9-17 20: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37評論

毛澤東交房租收入支出透明公開





新中國成立前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工農紅軍隊伍里沒有「軍餉「,每月不發放「俸祿「,工農紅軍沒有「工資」。

新中國成立后延續了資產階級的法權實行「等級工資制「。

毛澤東沒有為自己建豪宅,《毛主席的房屋包括傢具全是租用的,一月費用84元。》

「毛主席的房子是一個大概200多平米的四合院。家裡還住著江青、李敏、李訥,以及江青的姐姐和她的女兒。」

吳連登說,毛主席家的倉庫大約有十五六平方米,房子很破,一直沒有維修過。倉庫里有6個木製的舊柜子,主席3個,江青2個,還有一個小的放著毛岸英的東西。「現在想起來,我都想流淚。很多東西是從延安帶過來的,有主席穿的大棉襖,破得不能再補的衣服,換下來的毛巾、襪子、襯衣。

還有一些主席的毛衣和毛褲。他進城後身體發胖不能穿了,就讓我們想辦法拿到毛衣廠去加邊改肥。連他在延安時期剩的毛衣線頭、補衣服的補丁,兩個大包裹,全都帶回來了。我們不敢扔掉哪怕一點,後來給主席補毛巾被、補內衣什麼的,就從這裡翻著用。」

吳連登還記得毛主席蓋的毛巾被,最多打過73個補丁。「補丁用的全是舊毛巾。連襪子也補。我們補的針腳大,就動員主席買新的,要不接見外賓,一拉褲腿,針腳就露出來了,但是主席不同意。主席去世后,1993年我去韶山,又去看主席的遺物。當看到他的衣服時,我忍不住哭了,都是舊的,這就是一個國家的主席啊!」吳連登在毛主席家的倉庫里,既沒有看到值錢的用品,也沒有發現一件禮品,更別說金銀首飾了。

「豐澤園的院子年久失修,牆皮脫落得厲害。有一次,工作人員沒跟主席說就修了,主席知道后非常生氣:『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怎麼花在這個上面?』主席抽煙多,火柴用得多,我跟他12年,沒見他用過一個打火機。他講禮貌,從不沖著別人划火柴,都是朝里划,火柴盒這邊划完了,再划那邊。開始我們把舊火柴盒扔了,他一看換成新的就問:『舊的哪兒去了?那盒子還是好的嘛。』我們就明白了,去買散裝的火柴放到裡面,再用毛筆把磷刷上。他一看:『哎,這好!』他吃飯時,飯掉在桌上,他揀起來放在嘴裡,我親眼看到的。他說:『農民們現在很苦。』主席一直惦記著人民,直到70多歲生病時,還派人到門頭溝去了解煤礦工人的工作條件是不是好了,矽肺病是不是少了。」

吳連登給毛主席收拾房間,一般都在晚上九、十點鐘。「主席只有到這時候,才出屋換換空氣或者是去中南海游泳,這是我最忙碌的時候。」吳連登最費心的,就是收拾床鋪。「主席的卧室基本也是辦公室。他的床上堆滿了書,有的夾著紙條,有的翻在某一頁,橫放、豎放的都有。一定要記住,無論換床單還是擦灰,原來書是怎麼放的,在什麼位置,絕不能變,絕對要保持原樣。絕不能出現因為做了清理,而讓主席找不到書的情況。」有時到外地出差,吳連登要把主席帶的書打包,但吳連登能做到:主席在外地的床上和在家中的床上,物品的擺放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要從一個農民,名叫吳連登來到毛澤東家掌管財經大權開始說。吳連登,給毛主席當管家12年。 吳連登是江蘇鹽城人,1941年出生在一個「常年為地主當長工」的窮苦家庭。1958年,小學沒畢業的他便在鹽城農機廠當雜工。不久,他考入鹽城地委招待所,成為服務員。「即便是打掃衛生,即便是端茶送水,我也總比別人快。我一趟能拿10個暖水瓶,一手提4個,兩個胳膊再各夾一個。招待所離打水的地方一趟500米,我每天5點起床,就這麼來回跑,一個人負責整整一棟樓。」

1959年,北京人民大會堂建成,開始從全國各地挑選服務員。吳連登所在的鹽城只有一個名額。領導挑了吳連登去北京當服務員。被分配到人民大會堂餐廳當服務員。

1961年5月,吳連登永遠忘不了走進中南海的那一天。「中南海派了一輛平板三輪車來接我們,周圍擠滿了來看熱鬧的同事。我倆把行李放在車上,跟在三輪車後面,一步步走進了中南海。」

不久,吳連登在中南海頤年堂,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有個習慣,開會他基本上是第一個到,他要和陸續進來的人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天,毛主席來后,吳連登被派去給毛主席上茶。

「毛主席還有個習慣,凡是第一次見到的人,他都會盯著你看,問你的情況。主席問我:『你是新來的吧,叫什麼名字?』我說我叫吳連登。主席問我的名字是誰起的,我說是一個和尚。主席笑著說,『一聽就不是父母給起的,這個名字好』。主席又問我是哪裡人,我說是江蘇鹽城來的。他說,『噢,咸城來的』。我說『不對,是鹽城。』主席笑了,『唉,那不就是咸城嗎?」毛主席這麼幽默,我就沒那麼緊張了。」 此後的3年,毛主席接見外賓、開會,吳連登服務過多回,但毛主席再也沒有問過他一句話。

1964年國慶節,22歲的吳連登正在天安門城樓上服務,毛主席身邊的護士長找到他,「大登,主席叫你呢!」吳連登有點發愣,不敢相信。「見到主席,他堅持讓我坐在他旁邊的沙發上。主席說,『你不就是那個咸城人嗎?我可記得你喲。』我有些惶恐,又介紹了自己的姓名。主席說:『我要和你商量點兒事,想請你到我家去工作。因為我身邊有許多事情,家裡也有許多事情,都沒有人做,我想請你,能不能給我幫幫忙?』當時,我既緊張又感動,主席竟然這麼客氣,請我幫忙。我激動地說『好!』,就這樣我進了毛主席的家。」

來到毛主席家,吳連登最初的工作是負責雜務,搞衛生、整理庫房、打水送飯。「毛主席的房子是一個大概200多平米的四合院。家裡還住著江青、李敏、李訥,以及江青的姐姐和她的女兒。」

吳連登說,毛主席家的倉庫大約有十五六平方米,房子很破,一直沒有維修過。倉庫里有6個木製的舊柜子,主席3個,江青2個,還有一個小的放著毛岸英的東西。「現在想起來,我都想流淚。很多東西是從延安帶過來的,有主席穿的大棉襖,破得不能再補的衣服,換下來的毛巾、襪子、襯衣。

還有一些主席的毛衣和毛褲。他進城後身體發胖不能穿了,就讓我們想辦法拿到毛衣廠去加邊改肥。連他在延安時期剩的毛衣線頭、補衣服的補丁,兩個大包裹,全都帶回來了。我們不敢扔掉哪怕一點,後來給主席補毛巾被、補內衣什麼的,就從這裡翻著用。」

吳連登還記得毛主席蓋的毛巾被,最多打過73個補丁。「補丁用的全是舊毛巾。連襪子也補。我們補的針腳大,就動員主席買新的,要不接見外賓,一拉褲腿,針腳就露出來了,但是主席不同意。主席去世后,1993年我去韶山,又去看主席的遺物。當看到他的衣服時,我忍不住哭了,都是舊的,這就是一個國家的主席啊!」吳連登在毛主席家的倉庫里,既沒有看到值錢的用品,也沒有發現一件禮品,更別說金銀首飾了。

「豐澤園的院子年久失修,牆皮脫落得厲害。有一次,工作人員沒跟主席說就修了,主席知道后非常生氣:『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怎麼花在這個上面?』主席抽煙多,火柴用得多,我跟他12年,沒見他用過一個打火機。他講禮貌,從不沖著別人划火柴,都是朝里划,火柴盒這邊划完了,再划那邊。開始我們把舊火柴盒扔了,他一看換成新的就問:『舊的哪兒去了?那盒子還是好的嘛。』我們就明白了,去買散裝的火柴放到裡面,再用毛筆把磷刷上。他一看:『哎,這好!』他吃飯時,飯掉在桌上,他揀起來放在嘴裡,我親眼看到的。他說:『農民們現在很苦。』主席一直惦記著人民,直到70多歲生病時,還派人到門頭溝去了解煤礦工人的工作條件是不是好了,矽肺病是不是少了。」

吳連登給毛主席收拾房間,一般都在晚上九、十點鐘。「主席只有到這時候,才出屋換換空氣或者是去中南海游泳,這是我最忙碌的時候。」吳連登最費心的,就是收拾床鋪。「主席的卧室基本也是辦公室。他的床上堆滿了書,有的夾著紙條,有的翻在某一頁,橫放、豎放的都有。一定要記住,無論換床單還是擦灰,原來書是怎麼放的,在什麼位置,絕不能變,絕對要保持原樣。絕不能出現因為做了清理,而讓主席找不到書的情況。」有時到外地出差,吳連登要把主席帶的書打包,但吳連登能做到:主席在外地的床上和在家中的床上,物品的擺放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1968年,吳連登被正式任命為管理員,毛澤東將自己的工資、家中的各項財政支出,都交給他全權管理。

給毛主席管家,吳連登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主席的工資總不夠用。「很多人不信,國家主席還這麼緊張?毛主席的工資404.80元,每月的固定開銷:黨費10元;主席的房屋包括傢具全是租用的,一月費用84元;兩個孩子的學費,原來每人15元,隨著物價上漲,提高到每人30元,這些錢都由毛主席負擔;江青還有一個姐姐住在這裡,每月生活費30元,也由主席支付;冬天還要取暖費30多元。大約固定花銷為200元。」

吳連登算著毛主席的幾大開支:「吃飯每月100元左右,哪怕是從中南海供應科拿回的一棵菜,也要付錢。主席還有很多民主黨派的朋友,請黃炎培、章士釗他們,也是主席自己掏錢。另一個開支是抽煙,每個月將近100元,還要有幾十元的茶葉。主席在外面開會,我總要帶著茶葉去;如果沒帶茶,就算是在大民大會堂開會喝一杯茶,臨走主席也要求我付給他們一杯2角錢。」

吳連登說,原本毛主席領取的是國家一級工資,總數是610元。三年自然災害后,他帶頭將自己的工資從一級降到了三級,404.80元。「一直到主席臨終的時候,這個數目再也沒變過。」

「毛主席沒有其他方面的補貼嗎?」記者問。吳連登肯定地回答:「沒有。主席還不如我們工作人員,我們出差和加班還有補貼,但是主席除了工資,沒有任何額外收入。他說他不能開這個頭。」吳連登有時也很為難,「我們去外地出差,人們認為能請主席吃頓飯,是莫大的榮幸,但是過後我都會去把飯錢補上,這是主席的硬規定,沒人敢違反!主席說,如果他走到哪裡都付帳,下面的人誰也不敢不付。」

毛主席還有一筆開支:湖南老家經常來人,有的是經濟困難,有的是來看病,交通食宿和走時帶的一點生活費,都由毛主席負擔。「所以錢很緊張,我說這個家不好當。錢不夠用時,我只能為難地去找毛主席。每一次我都拿著賬本,先給他逐一彙報這個月的開銷,主席一看我的架勢,就會問『錢又不夠用了?』然後我要自己打報告,後面附上賬單,一筆筆,清清楚楚,主席簽上字,我才能到中央特別會計室去領主席的稿費。但也不能月月如此,那就是我管家的失職,所以主席家的錢最難管。」

江青的工資,也由吳連登管理。「江青的工資是243元。工資領回來我就記到賬上。她的個人花銷由她自己負擔。主席的賬我叫一號賬,江青的賬我叫二號賬,他們都是各花各的錢,這是主席交代的,就是現在通常說的AA制。所有的採購花銷由我來辦,然後晚上回來記賬,從牙膏、手紙到菜錢,都要詳細記錄。當時的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張耀祠每個月要簽字,定期給主席看。」

吳連登說江青最大的支出,可能是購買攝影器材和沖洗膠捲。「江青自己不摸錢,毫不誇張地告訴你,甚至有一次,她讓我拿三元面值的人民幣給她,我們國家哪裡發行過這種錢?女同志需要打扮,她經常讓我去給她改一些衣服,或者購置一些東西。沒錢的時候,她也會把白色的衣服染成灰色,再過段時間又染成黑色來穿。有人說江青拿牛奶洗澡,這個在毛主席家裡是沒有的,我負責採購,沒有買過那麼多牛奶。江青當年用過的比較奢侈的東西,就是髮膠。當時我不知道這叫什麼名字,噴在頭髮上有泡沫那種,非常難買,只有友誼商店可以買到,每次都是我去。」

吳連登記得,江青喜歡京劇,常叫一些京劇界的朋友來開會。「但她每次都是中午11點散會,下午接著開,讓他們回去吃飯,減少開支。後來,江青因為錢不夠花,還曾欠過新華社8000塊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37 個評論)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3
《毛主席的房屋包括傢具全是租用的,一月費用84元。》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4
「毛主席的房子是一個大概200多平米的四合院。家裡還住著江青、李敏、李訥,以及江青的姐姐和她的女兒。」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4
毛主席家的倉庫大約有十五六平方米,房子很破,一直沒有維修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4
倉庫里有6個木製的舊柜子,主席3個,江青2個,還有一個小的放著毛岸英的東西。「現在想起來,我都想流淚。很多東西是從延安帶過來的,有主席穿的大棉襖,破得不能再補的衣服,換下來的毛巾、襪子、襯衣。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5
還有一些主席的毛衣和毛褲。他進城後身體發胖不能穿了,就讓我們想辦法拿到毛衣廠去加邊改肥。連他在延安時期剩的毛衣線頭、補衣服的補丁,兩個大包裹,全都帶回來了。我們不敢扔掉哪怕一點,後來給主席補毛巾被、補內衣什麼的,就從這裡翻著用。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5
吳連登還記得毛主席蓋的毛巾被,最多打過73個補丁。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6
「補丁用的全是舊毛巾。連襪子也補。我們補的針腳大,就動員主席買新的,要不接見外賓,一拉褲腿,針腳就露出來了,但是主席不同意。主席去世后,1993年我去韶山,又去看主席的遺物。當看到他的衣服時,我忍不住哭了,都是舊的,這就是一個國家的主席啊!」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6
吳連登在毛主席家的倉庫里,既沒有看到值錢的用品,也沒有發現一件禮品,更別說金銀首飾了。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7
毛主席的房子豐澤園的院子年久失修,牆皮脫落得厲害。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7
有一次,工作人員沒跟主席說就修了,主席知道后非常生氣:『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怎麼花在這個上面?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19
主席抽煙多,火柴用得多,我跟他12年,沒見他用過一個打火機。他講禮貌,從不沖著別人划火柴,都是朝里划,火柴盒這邊划完了,再划那邊。開始我們把舊火柴盒扔了,他一看換成新的就問:『舊的哪兒去了?那盒子還是好的嘛。』我們就明白了,去買散裝的火柴放到裡面,再用毛筆把磷刷上。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20
毛主席吃飯時,飯掉在桌上,他揀起來放在嘴裡的。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20
毛主席說:『農民們現在很苦。』主席一直惦記著人民,直到70多歲生病時,還派人到門頭溝去了解煤礦工人的工作條件是不是好了,矽肺病是不是少了。」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21
吳連登給毛主席收拾房間,一般都在晚上九、十點鐘。「主席只有到這時候,才出屋換換空氣或者是去中南海游泳,這是我最忙碌的時候。」吳連登最費心的,就是收拾床鋪。「主席的卧室基本也是辦公室。他的床上堆滿了書,有的夾著紙條,有的翻在某一頁,橫放、豎放的都有。一定要記住,無論換床單還是擦灰,原來書是怎麼放的,在什麼位置,絕不能變,絕對要保持原樣。絕不能出現因為做了清理,而讓主席找不到書的情況。」有時到外地出差,吳連登要把主席帶的書打包,但吳連登能做到:主席在外地的床上和在家中的床上,物品的擺放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22
「毛主席有個習慣,開會他基本上是第一個到,他要和陸續進來的人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天,毛主席來后,吳連登被派去給毛主席上茶。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22
「毛主席還有個習慣,凡是第一次見到的人,他都會盯著你看,問你的情況。主席問我:『你是新來的吧,叫什麼名字?』我說我叫吳連登。主席問我的名字是誰起的,我說是一個和尚。主席笑著說,『一聽就不是父母給起的,這個名字好』。主席又問我是哪裡人,我說是江蘇鹽城來的。他說,『噢,咸城來的』。我說『不對,是鹽城。』主席笑了,『唉,那不就是咸城嗎?」毛主席這麼幽默,我就沒那麼緊張了。」 此後的3年,毛主席接見外賓、開會,吳連登服務過多回,但毛主席再也沒有問過他一句話。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23
1964年國慶節,22歲的吳連登正在天安門城樓上服務,毛主席身邊的護士長找到他,「大登,主席叫你呢!」吳連登有點發愣,不敢相信。「見到主席,他堅持讓我坐在他旁邊的沙發上。主席說,『你不就是那個咸城人嗎?我可記得你喲。』我有些惶恐,又介紹了自己的姓名。主席說:『我要和你商量點兒事,想請你到我家去工作。因為我身邊有許多事情,家裡也有許多事情,都沒有人做,我想請你,能不能給我幫幫忙?』當時,我既緊張又感動,主席竟然這麼客氣,請我幫忙。我激動地說『好!』,就這樣我進了毛主席的家。」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23
1968年,吳連登被正式任命為管理員,毛澤東將自己的工資、家中的各項財政支出,都交給他全權管理。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24
給毛主席管家,吳連登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主席的工資總不夠用。「很多人不信,國家主席還這麼緊張?毛主席的工資404.80元,每月的固定開銷:黨費10元;主席的房屋包括傢具全是租用的,一月費用84元;兩個孩子的學費,原來每人15元,隨著物價上漲,提高到每人30元,這些錢都由毛主席負擔;江青還有一個姐姐住在這裡,每月生活費30元,也由主席支付;冬天還要取暖費30多元。大約固定花銷為200元。」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9-17 21:24
毛主席的工資404.80元。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8 22: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