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面對核訛詐核威脅決心中國製造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3-6-1 19: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18評論

面對核訛詐核威脅決心中國製造




面對核訛詐核威脅決心中國製造!《中國製造》這四個字從想到說到做到成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國歷史有幾千年,近代中國史幾百年來受盡外國侵略,各外國帝國主義在中國的軍隊和在上海各租界是從新中國成立后取消的。在舊中國,民族工業是很薄弱的,甚至連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從外國進口,因此許多東西都帶一個『洋』字。如「洋火」其實就是火柴,「洋油」是用來點燈的煤油,「洋灰」是水泥,而「洋釘」是釘木板用的小釘子。何談其他《中國製造》,而新中國的毛澤東時代從釘子到《原子彈》都能《中國製造》。中國幾千年來有過嗎?

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1964年10月16日,北京時間下午2點59分40秒,在新疆羅布泊的核試驗基地,主操作員韓雲梯按下了牽動人心的按鈕。現場指令:五、四、三、兩、一,起爆!一個巨大的太陽般的火球騰空而起,隨後,火球與地面衝起的塵柱連成一體,形成極為壯觀的蘑菇雲。一直等在中南海西花廳辦公室的周恩來總理,馬上將好消息報告給毛澤東主席。接到這個消息,毛澤東作出指示:「一定要再次確認是否是核爆炸,以便使外人相信。」防化學院原院長苗汝坤等7名戰士在第一時間衝進了蘑菇雲。原子彈爆炸之後,煙雲起來了,防化兵7個人第一波就衝進去了,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就把爆炸輻射的這個面積,就測出來了。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為了給國內的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1955年1月15號,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擴大會議,提出了中國建立和發展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毛澤東說:「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得到核實報告后,羅布泊核試驗基地再一次彙報:「我們的第一顆原子彈確確實實爆炸了!」中國從此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 、法國之後,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裝的國家。

現場廣播:同志們,我們試驗成功的消息傳到北京了!周總理來電話,代表黨中央、毛主席和國務院,向參加這次試驗的全體同志祝賀!兩個小時后,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來到人民大會堂接見參加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創作和演出的全體人員。毛主席讓周總理把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告訴大家,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掌握了核技術,這讓在場的人們興奮不已。

美國從1942年開始,實施了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這個計劃名字叫做曼哈頓計劃。美國研發原子彈是從1942年6月開始的,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按計劃製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

中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誕生記。在人民共和國的國防科技發展史上,有許多令世界震撼的奇迹。中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的研製成功就是其中之一。導彈核武器曾是美國的一張王牌。

在世界武器庫中,導彈和原子彈相繼問世的初期,人們並沒有想到把它們結合起來,組成有實戰價值的導彈核武器。

這一方面是初期的原子彈,其重量和尺寸都大大超過了當時導彈的運載能力。如美國1945年8月投擲於日本廣島的「槍式」原子彈,直徑28英寸,長120英寸,重7000磅;投擲於長崎的「內爆式」原子彈,直徑60英寸,長128英寸,重1萬磅。而當時的導彈最多只能攜帶1800磅的彈頭。另一方面是初期的導彈命中精度很低,如當時由德國最先研製成功的「V-2」導彈,飛行130英里就要偏離目標5英里以上。導彈史上有這麼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1944年6月15日子夜,德國發射「V-2」導彈偷襲英國倫敦,竟有一枚導彈在飛行途中失靈,掉過頭來直向德國首都柏林飛去,在希特勒的防空指揮部上空爆炸。因此,當時還沒有一位科學家能預見到,導彈和原子彈是天生的一對,總有一天會「聯姻」 結合在一起。

1951年事情發生了變化。這一年,美國用飛機空投試驗了一種可用作導彈核彈頭的小型原子裝置。這時,美國對研製導彈核武器發生了興趣。美國空軍制定了一項神秘的研製計劃,調集了大批科研人員,研製可用於實戰的導彈核武器。經過7年的努力,美國於1958年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個由彈道導彈同氫彈頭配套組成的導彈核武器——雷神中程戰略導彈。如果從美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算起,其間經歷了13年。因此,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時,美國感到震驚,但對中國的力量還是作了過低的估計。其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說,中國雖有原子彈,但在5年之內不會有運載工具,並推斷中國至少要10年之後才能掌握導彈核武器。

導彈核武器成了美國推行核威脅戰略的一張王牌,也成為美國和前蘇聯在國防尖端技術上進行激烈較量的主要焦點。世界從此變得更加不安寧。

兩條戰線上的攻關

為了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和核威脅,中國決心也要掌握導彈核武器。

其實,中國在研製原子彈的同時,就把下一步的發展目標瞄準了導彈核武器。1964年5月,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即將研製成功的前夕,擔負中國國防科技領導工作的聶榮臻元帥,就召集有關部門負責人和科學家開會,指出原子武器的發展有兩條線:一是炸響,然後與導彈結合;二是研製氫彈。同年9月,中央決定啟動導彈核武器研製計劃。這項計劃確定同時在兩條戰線開展研製工作。

一條戰線是加快現代火箭技術的研究。火箭是導彈核武器的運載工具。我國的導彈一開始是仿製前蘇聯的產品,第一枚仿製的近程導彈發射成功后,就轉入了自行設計。由仿製走向自行設計,是一條充滿艱難曲折的道路。其間,經歷過失敗和挫折,但研製人員沒有氣餒和後退,終於從失敗走向了成功。1964年7月,連續發射了三枚自行設計製造的中程導彈,全部獲得成功。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為此向聶榮臻元帥提出,以自行設計的中程導彈為基礎,研製能運載核彈頭的改進型運載火箭,使導彈的射程、精度、使用性能等指標,符合導彈核武器的實戰要求。   

在科研人員的奮力拚搏下,改進型運載火箭從方案設計到完成飛行試驗,僅用了10個月時間。速度之快是驚人的。1966年6月30日,當改進型運載火箭進行彈頭引爆控制系統考核飛行試驗時,周恩來總理來到了位於戈壁灘上的導彈發射基地,親自指導和觀看發射試驗。發射試驗圓滿成功,在慶祝會上,周總理高興地指揮參試人員唱起了《東方紅》歌曲。

另一條戰線是研製適於導彈運載的小型核彈頭。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成功,表明我國已經掌握了有關裂變反應方面的核理論,掌握了核武器基本材料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具備了製造核裝置和進行核試驗的能力。但導彈運載的核彈頭,要求既小型化又威力大,還要經受住彈頭再入環境的考驗。於是,研究人員提出,要進行原子彈空爆試驗,驗證原子彈在動態下的技術性能,為研製核彈頭提供參考數據。   

1965年5月14日,一架裝有原子彈的轟炸機從西北某機場起飛,飛臨試驗場上空,飛行員按照預定程序,將原子彈投擲下去。只聽到一陣巨大轟響,原子彈在距地面一定高度,並在爆炸目標中心點所要求的範圍內,準確實現了空爆。這是我國進行的第二次原子彈爆炸試驗。試驗達到了預定目標。

有意思的是,自從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后,世界核大國就密切關注著中國核技術的發展。美國空軍派出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多次潛入中國領空,企圖竊取情報,但被我防空部隊用導彈擊落,先後擊落了6架美國和台灣的偵察機。面對一次次失敗,美英等國紛紛猜測中國正在加快進行核試驗,但又斷言我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研製成功小型化核彈。然而,他們又一次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中國科研人員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聰明才智,在研製小型核彈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周總理的擔心

兩條戰線取得的勝利,為研製導彈核武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央決定,將「兩彈」結合,進行一次彈道式導彈核武器全程發射試驗。1966年3月11日,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召開中央專委第十五次會議。周總理開門見山地說:「今天的會議主要是討論國防科委關於兩彈結合試驗的報告。」

按照報告中提出的試驗方案,「兩彈」結合試驗將在我國自己的國土上進行。發射場在西北導彈試驗基地,核彈的落點在新疆核試驗場的沙漠深處。用導彈運載核彈頭在本國國土上進行熱核試驗,這在世界核武器試驗史上是從未有過的,連美國也從未敢在它的國土上進行這種試驗。因此,當周總理的話音剛落,有人就問:「是真試還是假試?」周總理立即嚴肅地回答:「當然是真試,一切準備工作在8月底完成。」

中央作出導彈核武器實彈發射試驗的決定是建立在審慎和科學的基礎之上的。在這之前,周總理多次召開中央專委會議進行研究。專家們認為,採用地面各種環境條件模擬試驗和地下核爆試驗,都不能完全模擬飛行過程中的真實狀態,起不到綜合檢驗的作用;採用飛行「冷」試驗方式(即不配置真實核彈),也不能綜合檢驗原子彈頭在飛行過程中的真實狀態;只有採用全射程、全威力、正常彈道、低空爆炸的試驗方式進行「熱」試驗,既可達到試驗目的,又符合實戰情況。對試驗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專家們也進行了認真分析和制定了應急對策。從導彈的可靠性及試驗的安全問題分析,經過改進的導彈本身有自毀裝置,如在導彈飛行過程中發生故障不能正常飛行時,可由地面發出指令將彈體炸毀;核彈頭有保險開關,如導彈彈體炸毀,因保險開關打不開,不會引起核彈發生核裂變。在會上,周總理對專家們說:「進行這樣的試驗,我總是不放心,怕掉下來,二、七機部研究一下,七機部保證不掉下來,二機部研究萬一掉下來,保證不會核爆炸。」(註:二、七機部為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七機械工業部,前者為核工業,後者為航天工業。)

毛澤東主席在聽取聶榮臻元帥、錢學森有關這次核試驗的彙報后高興地說:「誰說我們中國人搞不成導彈核武器,現在不是搞出來了嗎?」接著,毛主席又十分嚴肅地指出:「一定要認真充分地作好準備,要從壞處著想,不要打無準備之仗。」

根據毛主席、周總理的指示,各有關部門再次進行了認真充分的準備,對導彈和核彈頭進行了各種模擬試驗,採用安全可靠性強的發射方案,其核心是確保導彈按預定軌道飛行,在預定彈著點正常核爆,萬一在飛行過程中發生意外,確保彈體及時炸毀,而核彈頭不發生爆炸。

導彈把原子彈打出去了

1966年10月19日,在正式進行導彈核武器發射試驗前夕,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召集參試單位主管負責人和科學家開會,周總理激動地說:「赫魯曉夫不是說,中國10年內搞不出原子彈嗎?可我們只用了4年就搞出來了。這是爭氣彈,爭光彈!核爆炸成功后,有人攻擊我們有彈無槍,無非是說我們光有原子彈,沒有運載工具。我們要用導彈把原子彈打出去,用行動來回答挑戰!」   10月24日,毛主席、周總理批准實施導彈核武器發射試驗。10月25日,聶榮臻元帥受中央委託,親臨發射場主持發射試驗。

10月26日,導彈核武器安全轉運至發射陣地。發射中隊班長田現坤負責結合核彈頭,把引爆系統和電源接通。為了操作方便,他冒著零下十多攝氏度的嚴寒,脫下皮工作服,在彈頭與彈體的狹小縫隙之間,像繡花一樣,準確無誤地完成了上百個動作,把導彈和原子彈對接在一起。

10月27日凌晨,東方欲曉,微風輕拂,萬里晴空。乳白色的導彈豎立在發射台上,控制室里,操作手們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各種儀錶的變化。只見兩顆綠色信號彈劃破晨空。「點火!」隨著指揮員命令的下達,操作手迅速準確地按下了發射電鈕。頃刻,巨響隆隆,大地顫抖,火光衝天,導彈像一條巨龍,載著核彈頭,向千里之外的預定目標飛去。不久,落區報告,核彈精確命中目標,成功實現核爆炸。

核爆震驚了世界。西方報刊驚呼:「中國這種閃電般的進步,是神話般地不可思議。」

是的,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枚導彈核武器誕生,美國用了13年,而我們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只用了2年。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8 個評論)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06
楊承宗:我為約里奧·居里傳話給毛主席:要反對原子彈 就要自己有原子彈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3ng288y.html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06
楊承宗,曾任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第二機械工業部五所業務副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曾就讀於法國巴黎大學的居里實驗室,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伊萊娜•約里奧—居里夫人。獲博士學位后,毅然回國,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成為新中國放射化學奠基人,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做出了重大貢獻。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07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不久,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顧中國政府的警告,越過三八線,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迅速扭轉了朝鮮戰局。在遭受沉重打擊之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在1950年11月30日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在回答會不會使用原子彈的問題時,含糊其詞地說:「要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力」。1951年4月,美國把能夠運載原子彈的B-29轟炸機調到沖繩。美國的核訛詐,激起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堅決反對。作為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主席的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不僅旗幟鮮明地反對美國的核訛詐政策,而且對如何才能制止核戰爭有著深層的思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約里奧—居里於1951年6月的一天,約見了在居里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即將回國的中國科學家楊承宗,對他說:「你回去轉告毛澤東,你們要保衛和平,要反對原子彈,就要自己有原子彈。原子彈也不是那麼可怕的,原子彈的原理也不是美國人發明的。」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08
1951年8月楊承宗回國后,即通過錢三強和丁瓚等,向中共中央轉達了約里奧—居里的忠告,這對中共中央下決心打造中國自己的核盾牌,起到了積極作用。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08
要反對原子彈,就要自己有原子彈。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10
楊承宗:大約是1951年6月里的一天,約里奧—居里夫人對我說:「你想不想去看看約里奧—居里先生?」

我說:「我正想去謝謝他。」

見到約里奧—居里先生之後,他對我講了一番很重要的話,我的印像很深,他一邊在空中揮動著左臂,一邊慷慨激昂地大聲說:「你回去轉告毛澤東,你們要保衛和平,要反對原子彈,就要自己有原子彈。原子彈也不是那麼可怕的,原子彈的原理也不是美國人發明的。你們有自己的科學家,錢呀、你呀、錢的夫人呀、汪呀。」錢是指錢三強,錢的夫人當然就是指何澤慧了。汪應當是指汪德昭。他是朗之萬的學生,錢三強的好朋友,和約里奧—居里也很熟悉。他到北京的時候,還是我到前門火車站接的他,有一段時間還在原子能所擔任過室主任。不久又按照國家的部署,創辦了中國科學院聲學所,他是第一任所長,被稱為「新中國國防水聲學的奠基人」。

當時,我只是反覆默記約里奧—居里的話,以便回國后原原本本地向毛澤東主席報告。對於他為什麼講這番話,理解得還不深。後來我才知道,那時,抗美援朝戰爭正打得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能取勝,就叫嚷要用原子彈,美國軍方甚至把能投擲原子彈的重型轟炸機調到了日本,只等一聲令下,就要動用核武器轟炸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甚至還叫囂要轟炸中國的東北。美國的核訛詐政策,引起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強烈反對。約里奧—居里先生一向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此時正擔任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主席的他非常憤怒,因此才要我向毛澤東主席轉達他的這段話。

我回國以後就把約里奧—居里先生的這幾句話告訴了三強同志。三強同志說:「這件事千萬要保密,不要跟任何人講,包括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因此,我也就守口如瓶,再沒有跟別人提起過,就是在原子能所工作的時候,我也沒有講過。因為我想,我老是把這幾句話掛在嘴上幹嘛,好好地做工作就是了。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12
慷慨激昂地大聲說:「你回去轉告毛澤東,你們要保衛和平,要反對原子彈,就要自己有原子彈。原子彈也不是那麼可怕的,原子彈的原理也不是美國人發明的。你們有自己的科學家,錢呀、你呀、錢的夫人呀、汪呀。」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13
錢是指錢三強,錢的夫人當然就是指何澤慧了。汪應當是指汪德昭。他是朗之萬的學生,錢三強的好朋友,和約里奧—居里也很熟悉。他到北京的時候,還是我到前門火車站接的他,有一段時間還在原子能所擔任過室主任。不久又按照國家的部署,創辦了中國科學院聲學所,他是第一任所長,被稱為「新中國國防水聲學的奠基人」。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14
當時,我只是反覆默記約里奧—居里的話,以便回國后原原本本地向毛澤東主席報告。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14
對於他為什麼講這番話,理解得還不深。後來我才知道,那時,抗美援朝戰爭正打得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不能取勝,就叫嚷要用原子彈,美國軍方甚至把能投擲原子彈的重型轟炸機調到了日本,只等一聲令下,就要動用核武器轟炸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甚至還叫囂要轟炸中國的東北。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15
美國的核訛詐政策,引起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強烈反對。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15
約里奧—居里先生一向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此時正擔任世界保衛和平委員會主席的他非常憤怒,因此才要我向毛澤東主席轉達他的這段話。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18
「假如你要和平,你就準備戰爭」。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18
為了避免被侵略,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抵抗的準備。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19
楊承宗:「約里奧—居里的意思是說,原子彈的原理不是美國人發明的。」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1 20:21
楊承宗:「我記得皮埃爾•居里曾經講過,『我們可以想象的到,如果鐳落到了壞人手中,它就會成為非常危險的東西。由此可能會產生這樣一個問題:知道了大自然的奧秘對人類是否有益?人類從新發現中得到的是益處還是壞處?諾貝爾的發明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烈性炸藥可以使人類創造奇迹,然而在那些把人民推向戰爭的罪魁禍首的手裡,烈性炸藥就成了可怕的破壞武器。我是相信諾貝爾信仰中的人。我相信,人類從新發現中獲得的美好東西,將多於它帶來的危害。』你看,老居里先生在1903年就講過,放射性物質鐳的發現,好的方面,可以給人類帶來幸福;壞的方面,也可以給人類帶來大的禍害。」
回復 浮平 2023-6-2 00:24
有沒有核武器都作為二戰後的大國進入了聯合國,成為安全理事成員國之一,共同制定多項國際規則的參與者,並有一票否決權。fair enough?並不是因為毛的核武器而進入的管理層?

二戰後的國際規則,世界秩序都不是依據誰有軍事實力或者核武器就由誰說了算,毫無道德底線和程序規範的發號施令非文明狀態。如果是就不會是現在的狀況?

普京難道沒有核武器,為什麼全世界140多個國家對它的侵略行為說 --- NO?

想過精神價值判斷與物質實力的關聯性和分界在哪裡沒有?
回復 yongbing1993 2023-6-3 23:12
事實已經證明,這40多年來,伴隨著經濟的虛胖發展,中國的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和惡化。更嚴重的是,有些環境資源已經不可能再生了!

沙漠化在向京城逼近,沙塵暴的含塵和次數在增加。

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壞、濕地減少、溫室效應、氣候反常等等。

江、河、湖、泊的污染嚴重,水質極差。

長江、黃河源頭的水源在萎縮,減小。

城市的空氣污染、排污、含硫、含塵、衛生,情況嚴重。

災害性的氣象造成的災害愈來愈兇猛,可怕,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現在已經到了,再不重視環境保護,就要危害人民健康,貽害子孫後代,嚴重損害經濟發展的程度。再也不能以犧牲環保為代價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7: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