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農民佔多數的國家能實現工業化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2-8-26 21:3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7評論

農民佔多數的國家能實現工業化




中國的農村只能搞農業嗎?中國的農村能不能搞工業?中國的農村如果搞了工業會怎麼樣?新中國毛澤東時代農村實行社會主義的農村人民公社裡的社隊企業(后被走資派改為鄉鎮企業)的多年經驗對這些問題都提供了回答。新中國農村人民公社裡的社隊企業的實踐,是解決城市化和工業化不平衡的實驗性舉措,其目標是在於促進城市化發展的同時,避免快速城市化帶來的各種問題。而農村人民公社裡的社隊企業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毛澤東1959年大躍進時期和1966年5月文革中的《五七指示》以及河南洛陽回郭鎮的人民公社裡的社隊工業示範性的實踐。

新中國毛澤東年代,當全國還處於「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時,一個既不沿邊,也不沿海,名不見經傳的內地小鎮,卻紅紅火火地早就搞起社隊企業57家,產值達到1076萬元。當時,河南省回郭鎮「圍繞農業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的路子受到黨中央、毛主席的高度重視,並於1975年10月11日,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重點報道,引起全國震動。

 新中國成立后,回郭鎮在經過社會主義初期改造后,回郭鎮農民建起了捲煙廠、炸藥廠,它們都先後轉成了國營企業。1952年,回郭鎮人在全國率先辦起了民營電廠,並在不屬於本縣地界的偃師縣境內建起了回郭鎮火車站。

在「文革」時期,全國人民都在「農業學大寨」——農村人民公社大搞基本農田建設;而回郭鎮人卻在山溝里奇迹般地辦起了人民公社的《社隊企業》,其中有化工廠、化肥廠、棉紡廠、磚瓦廠、電器廠和鑄造廠等第一批社隊企業,這樣的發展。據了解,到1974年底,僅一個小小的回郭鎮就有社隊企業57家,產值1076萬元,利潤321萬元,成為全國「工業學大慶」的典型。《河南日報》記者調查後於1974年12月15日,在《河南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以《光明燦爛的希望》為題,詳盡地報道了回郭鎮《社隊企業》發展的調查報告。

在1959年2月27日,毛澤東就在河南鄭州講: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東西還不多,如社辦企業,社辦事業,由社支配的公積金、公益金等。雖然如此,我們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也就在這裡。

在文革中的《五七指示》毛澤東寫道: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毛澤東於1966年5月7日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林彪同志:

你在5月6日寄來的總後勤部的報告,收到了,我看這個計劃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將這個報告發到各軍區,請他們召集軍、師兩級幹部在一起討論一下,以其意見上告軍委,然後報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軍作出適當指示。請你酌定。只要在沒有發生世界大戰的條件下,軍隊應該是一個大學校,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條件下,很可能也成為一個這樣的大學校,除打仗以外,還可做各種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八年中,各個抗日根據地,我們不是這樣做了嗎? 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與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教」四清」運動;」四清」完了,隨時都有群眾工作可做,使軍民永遠打成一片。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這樣,軍學、軍農、軍工、軍民這幾項都可以兼起來。但要調配適當,要有主有從,農、工、民三項,一個部隊只能兼一項或兩項,不能同時都兼起來。這樣,幾百萬軍隊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同樣,工人也是這樣,以工為主,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參加批判資產階級。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要從事農副業生產,例如大慶油田那樣。

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也要批判資產階級。

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統治我們學校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商業、服務行業、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凡有條件的,也要這樣做。

以上所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意見、創造發明,多年以來,很多人已經是這樣做了,不過還沒有普及。至於軍隊,已經這樣做了幾十年,不過現在更要有所發展罷了。》

在農民佔多數的國家不能實現工業化嗎?

走資派和右派提出: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農村人口約佔70%,這樣多的農村人口,就決定了不是一個工業國家,而仍是一個農業國。

這種觀點顯然是依據的某些西方工業國家的標準,但它並不能適用於中國。毛澤東和他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說,工業化的標準從根本上是由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程度、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以及生產的技術水平等因素決定的,而並不能簡單地以農村人口的多少來評判。

在有些西方工業國家裡,農民人數己減到了最少,僅有百分之一、二十。其主要原因在於它們在工業化之前曾經歷了一個資本主義原始積累階段,由於農村資本主義的發展,土地被兼并、集中,使大批農民失去土地而破產,被迫離鄉、成為城市的工人階級和龐大的失業大軍的成員。因此說,農村人口大量減少、城市人口高度集中這主要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模式造成的,而並非全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現象。

與此根本不同,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農村人民公社的社員們(走資派篡權后又改叫農民或農民工)不但沒有失去土地和相關生產資料,而且還以集體經濟中的勞動者是生產資料的主人而存在。正如資本主義國家的大量城市人口並不意味著他們都在工廠里就業一樣,那麼社會主義國家的大量農村人口也並不意味他們都從事農業勞動。毛主席在1958年就建立農村人民公社時己講得很清楚:農村人民公社是以實行工、農、商、學、兵相結合,尤其是要發展「農村社隊工業」。正如毛澤東所說要「促進全國工業化、農村人民公社工業化、農業工廠化。」當然還有農村商業和服務業等。在這種模式下不可能發生農民或稱農民工被迫大量進城四處流浪找工、以至造成全國各大中小城市都是人滿為患、而農村只剩些留守老人兒童及病殘造成農村人口很少以及農田野草叢生荒了又或是農民土地被有錢人收走成新地主等的問題。

而實際上,到了毛澤東時代的七十年代,中國農村人民公社工業,即社隊工業,就開始出現加快發展的勢頭。像農機修理廠、農產品加工廠、磚瓦廠、鐵器廠、木工廠、陶瓷廠、石灰廠、採石場、編織廠、縫紉廠、釀造廠以及建築隊、運輸隊、外包工隊等等,這樣的企業都是農村必不可缺少而又普遍存在的,全國各地哪個人民公社、哪個生產大隊沒有社隊企業?當然,此外還有一些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農村人民公社裡的社隊企業。這些社隊企業的從業者基本上都是農民。僅據1976年的統計,全國社隊企業就達111.5萬個,總收入272.2億元,占農村人民公社三級總收入的23.3% 。其中工業總產值為243.5億元,比上年增長43.7% 。(馬傑山主編《當代中國的鄉鎮企業》,第56頁,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在以上統計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農村人民公社裡的社隊企業以每年百分之三、四十以上的速度增長,可想而知,到七十年代末它會達到多麼大的規模!

相對於南方地區的農村人民公社裡的社隊企業優勢來說,當時北方農村的外包工隊發展比較興盛。由於七十年代國家工礦企業、路橋等建設施工項目很多,勞動用工量很大,幾乎所有項目的基礎建設、打石運料、土木建築、裝卸運輸等全靠農民工完成。因而各人民公社、大隊都建有自己的包工隊或代工隊、運輸隊、建築隊等,組織勞動力到外地去包工幹活。這部分常年在外支工的勞動力一般都占生產隊青壯勞動力的半數之上。其中有些是麥收季節回隊,忙完「三夏」農活之後又接著出去。這種勞動方式,既支援了國家工業建設,又增加了農民集體和個人的收入,稱得上是農工結合的好形式。另外,當時城鎮的國營、集體企業,甚至機關事業單位都有數量不等的臨時工,多的達到其職工總數的百分之二、三十。他們也屬於農村人口。人們知道,現在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己經成為就業的一種途徑,很多村幾乎達到傾巢而出,家裡只剩下老幼病殘。這實際上就是說,他們雖然名義上是農民,但卻從事的是工業或其他產業的勞動。就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情況說,雖然規模遠不能與現在相比,但其實己經開始這樣做了。所不同的是,當時是由集體組織的,而現在則完全是個人的選擇。

這就是說,分析產業的人口結構,決不能形式主義地只看農村、城市人口是多少,而實際從事農業、工業和其地產業的人口是多少,這才具有實質性意義。從中國七十年代末的情況看,農村人口雖然一般說佔70%左右,但這隻表明他們的居住地和戶籍管理在農村,而決不意味著他們都是實質上的農業人口。其中在社隊企業、商業和服務業中從業,外出支工和從事其他非農勞動的勞動者及其家屬究竟佔多少?這是必須看到的事實。雖然目前本人尚找不到這種統計數據,但保守估計也應在當時農村人口的30%以上。如果不算這部分人口,那麼七十年代末中國實質上的農業人口不會超過總人口的50% 。50%的農業人口,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完全能夠成為一個工業國家。

走資派和右派精英們總是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先例評判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事情。然而,西方工業社會在農業人口比重上究竟有無什麼統一的標準嗎?這實在找不到。而實際上,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模式也是互不相同的。如果說,英國在其工業化之前就及早地「消滅了農民」,那麼法國直到工業化完成之後仍還保留著大量農民。據史科記載,法國直到十九世紀末,農業人口還佔總人口的61% 。(參閱林舉岱等編《世界近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97頁。)這並沒有影響到當時法國己作為歐洲一個以生產消費品、奢侈品為優勢的工業國家而存在。再以後起的工業國家日本為例,直到二十世紀初,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還有佔總人口60%以上的農業人口。在這種基礎上日本卻成為一個不斷發動侵略戰爭的帝國主義國家。至於當代世界,亞、非、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雖然農村人口較多但仍能實現工業化的例子就無需再舉了吧!

在這些事實面前,所謂農業人口多就不能成為一個工業化國家的觀點,應該廢止了吧!而如今走資派又搞什麼強逼讓農村農民進城買房、將農村圍進城裡增加城市人口也應該廢止了吧!

高興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27 00:53
新中國成立后,回郭鎮在經過社會主義初期改造后,回郭鎮農民建起了捲煙廠、炸藥廠,它們都先後轉成了國營企業。1952年,回郭鎮人在全國率先辦起了民營電廠,並在不屬於本縣地界的偃師縣境內建起了回郭鎮火車站。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27 00:53
在「文革」時期,全國人民都在「農業學大寨」——農村人民公社大搞基本農田建設;而回郭鎮人卻在山溝里奇迹般地辦起了人民公社的《社隊企業》,其中有化工廠、化肥廠、棉紡廠、磚瓦廠、電器廠和鑄造廠等第一批社隊企業,這樣的發展。據了解,到1974年底,僅一個小小的回郭鎮就有社隊企業57家,產值1076萬元,利潤321萬元,成為全國「工業學大慶」的典型。《河南日報》記者調查後於1974年12月15日,在《河南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以《光明燦爛的希望》為題,詳盡地報道了回郭鎮《社隊企業》發展的調查報告。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27 00:53
在1959年2月27日,毛澤東就在河南鄭州講: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東西還不多,如社辦企業,社辦事業,由社支配的公積金、公益金等。雖然如此,我們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也就在這裡。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27 00:53
在文革中的《五七指示》毛澤東寫道: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27 00:55
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農村人民公社的社員們(走資派篡權后又改叫農民或農民工)不但沒有失去土地和相關生產資料,而且還以集體經濟中的勞動者是生產資料的主人而存在。正如資本主義國家的大量城市人口並不意味著他們都在工廠里就業一樣,那麼社會主義國家的大量農村人口也並不意味他們都從事農業勞動。毛主席在1958年就建立農村人民公社時己講得很清楚:農村人民公社是以實行工、農、商、學、兵相結合,尤其是要發展「農村社隊工業」。正如毛澤東所說要「促進全國工業化、農村人民公社工業化、農業工廠化。」當然還有農村商業和服務業等。在這種模式下不可能發生農民或稱農民工被迫大量進城四處流浪找工、以至造成全國各大中小城市都是人滿為患、而農村只剩些留守老人兒童及病殘造成農村人口很少以及農田野草叢生荒了又或是農民土地被有錢人收走成新地主等的問題。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27 00:55
毛澤東時代的七十年代,中國農村人民公社工業,即社隊工業,就開始出現加快發展的勢頭。像農機修理廠、農產品加工廠、磚瓦廠、鐵器廠、木工廠、陶瓷廠、石灰廠、採石場、編織廠、縫紉廠、釀造廠以及建築隊、運輸隊、外包工隊等等,這樣的企業都是農村必不可缺少而又普遍存在的,全國各地哪個人民公社、哪個生產大隊沒有社隊企業?當然,此外還有一些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農村人民公社裡的社隊企業。這些社隊企業的從業者基本上都是農民。僅據1976年的統計,全國社隊企業就達111.5萬個,總收入272.2億元,占農村人民公社三級總收入的23.3% 。其中工業總產值為243.5億元,比上年增長43.7% 。(馬傑山主編《當代中國的鄉鎮企業》,第56頁,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在以上統計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時農村人民公社裡的社隊企業以每年百分之三、四十以上的速度增長,可想而知,到七十年代末它會達到多麼大的規模!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8-27 00:56
南方地區的農村人民公社裡的社隊企業優勢來說,當時北方農村的外包工隊發展比較興盛。由於七十年代國家工礦企業、路橋等建設施工項目很多,勞動用工量很大,幾乎所有項目的基礎建設、打石運料、土木建築、裝卸運輸等全靠農民工完成。因而各人民公社、大隊都建有自己的包工隊或代工隊、運輸隊、建築隊等,組織勞動力到外地去包工幹活。這部分常年在外支工的勞動力一般都占生產隊青壯勞動力的半數之上。其中有些是麥收季節回隊,忙完「三夏」農活之後又接著出去。這種勞動方式,既支援了國家工業建設,又增加了農民集體和個人的收入,稱得上是農工結合的好形式。另外,當時城鎮的國營、集體企業,甚至機關事業單位都有數量不等的臨時工,多的達到其職工總數的百分之二、三十。他們也屬於農村人口。人們知道,現在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己經成為就業的一種途徑,很多村幾乎達到傾巢而出,家裡只剩下老幼病殘。這實際上就是說,他們雖然名義上是農民,但卻從事的是工業或其他產業的勞動。就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情況說,雖然規模遠不能與現在相比,但其實己經開始這樣做了。所不同的是,當時是由集體組織的,而現在則完全是個人的選擇。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7: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