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現代社會面臨無解的全球性問題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2-3-28 21: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0評論

現代社會面臨無解的全球性問題


現代社會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不僅種類繁多而且變化多端。人口問題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特別是全球性貧富差距拉大,  富的越富、窮的越窮、窮的人口數量不斷增加。這不僅加重了環境和資源問題,也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且與資源和環境問題交織在一起,對世界可持續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均產生巨大影響。發展中國家問題尤其嚴重,可能會引起空前的危機。就是在西方最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裡隨處可見的流浪男女、幾乎每天都有的各類搶擊案的發生、資本主義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引發的通貨膨漲物價不斷上升、資本寡頭金融寡頭和政客們互相擴張爭奪資源而煽動的戰爭等等危害著人類的生存和安全。這是現代社會面臨無解的全球性問題。

人口的老齡化。聯合國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人口中有5億多人年齡在60歲或以上(佔全球總人口近8%)。發展中國家以歐洲和中亞地區的老年人口比例最高,佔總人口的11.4%。人口老齡化給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帶來了深刻影響,龐大老年群體的養老、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需求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對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未富先老」構成空前嚴峻的挑戰。

環境問題。環境問題主要包括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方面。目前人類主要面臨十大全球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酸雨蔓延、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險性廢物越境轉移。進入21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問題愈發突出。受氣候變化影響,全球極端天氣災害頻發,給有關國家經濟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持續上升,一些小島嶼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面臨直接威脅。氣候變化還可能通過影響糧食、水資源等戰略資源的供應與再分配,引發社會動蕩甚至國際衝突。

資源問題。全球性資源問題日益凸顯。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2002年發表報告《活著的地球》指出,由於目前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到20%,如果各國政府再不進行干預,2030年後人類的整體生活水平將會下降。報告揭示,由於人類的過度消耗,在過去的40年間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減少35%,其中淡水生物減少了54%;海洋生物種類減少35%;樹木種類減少15%。

資源問題主要表現是:世界森林衰退問題嚴重,據綠色和平組織估計,近100年來,全世界的原始森林有80%遭到破壞;土壤退化問題不容樂觀,土壤退化導致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減少,據聯合國統計,1975年至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積大約減少一半;水資源問題日趨嚴峻。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為當代世界最嚴重和最重大的資源環境問題之一,也是未來人類將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挑戰之一。聯合國在發布2015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時指出,從目前的走勢來看,到了2030年,世界各地面對的「全球水虧缺」,即對水的需求和補水之間的差距,可能高達40%。

金融問題。在過去幾十年間,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頻繁的金融危機讓全世界苦不堪言。這些金融危機能夠迅速蔓延到其他經濟部門,並導致全球經濟局勢撲朔迷離,人們的生活受到影響,社會穩定遭到破壞。2008年的金融危機似乎還沒遠去,  最近的更大危機如新冠病毒導致的物價上漲等引發金融危機、戰爭等導致全球失業人數、難民人數的不斷增加。經濟衝擊可能帶來長期的不利後果,尤其是當衝擊引發了低人類發展水平和衝突的惡性循環時。

金融衝擊(例如銀行業危機)是人類發展指數放緩最有可能的誘因。在國際資本流動性較高的時期,受到銀行業危機影響的國家似乎更多一些。在資本管制盛行的1950到1980年間,幾乎沒有幾個國家發生銀行業危機。但在資本流動自由化和金融市場進一步整合之後,銀行業危機的發生次數便急劇增加。20世紀90年代初的北歐銀行業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機表明,這種金融不穩定正在日益加劇。近期因戰爭、制裁等因素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政治正確問題。全球政治正確正面臨一些嚴峻的挑戰,如果處理不好,必將影響世界和平、發展與合作大局。首先是國際秩序與體系變革問題。伴隨著國際力量和全球經濟與戰略重心的轉移,國際權勢重構中的失勢與增勢失序與增序並存,秩序之爭加劇。從全球看,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思維仍在作祟。地緣政治回歸、顏色革命蔓延、人權問題政治化等無不與此有關。其將嚴重阻礙對全球性問題的合作應對。

民族分離主義仍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民族問題。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是,當今世界的民族分離主義勢力越來越多地利用國際形勢於己有利的變化,力求擴大原有事態,謀求國際支持和干預,促使其要求國際化。「保護的責任」問題引發政治爭議。反對者擔心西方國家以此為借口,大肆行使「新干涉主義」,違背不干涉內政原則,侵害發展中國家的主權與安全。支持者則認為應將「保護的責任」拓展至人類發展的各個領域。

不平等威脅政治穩定與人類發展。全球最富有的85位富豪所擁有的財富與最貧窮的35億人口的財富總額相當。不平等是人類發展的一個嚴重威脅,如果不平等指數超過某個特定閾值,便會危害到發展、減貧以及社會和政治管理的質量。高度不平等還會削弱共同的理想信念,並助長有影響力的群體的尋租行為。

恐怖主義問題。誰是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己成為全球公敵。誰一直在製造戰爭? 恐怖主義不僅是「20世紀的政治瘟疫」,更是21世紀世界安全的頭等大事。國際社會在反恐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共識日益增多,合作日趨深入,取得了不少積極進展。但是,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並未剷除,國際社會面臨的恐怖威脅遠未消除,國際反恐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國際恐怖主義正向全球化、長期化、高技術化方向發展。非洲繼中東之後成為恐怖主義活動高發區,歐美國家本土恐怖主義威脅上升,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成為國際恐怖主義目標。恐怖組織把網際網路作為開展恐怖活動的關鍵工具,網路恐怖主義成為世界新威脅。極端伊斯蘭勢力對歐美的暴恐襲擊,加劇了伊斯蘭教和西方文明的衝突,引發西方強烈反擊,報復與反報復輪番上演。

核安全問題。其既包括傳統安全領域的核戰爭威脅與軍備控制問題,也包括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核安全」與「核安保」問題。總體看,核武器的擴散趨勢難以遏制,呈現擴散趨勢,加之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加劇,消除核武器的威脅並沒有絕對可靠的保障。核技術、核材料、核武器、彈道導彈及技術向某些國家和非國家行為體的擴散可能加速。「核安全」和「核安保」問題凸顯。「核安全」指的是核能利用安全。「核安保」指的是核材料和核設施的安全保衛,防止人為偷盜運輸高濃縮鈾等核材料。一些恐怖分子尋求獲得核武器,核材料的走私和擴散日益嚴重,核恐怖主義問題已經提上國際合作的議事日程。

能源安全問題。能源安全已成為影響各國可持續發展及世界和平穩定的戰略性問題。能源安全包括能源的供給安全、價格安全、運輸安全和能源消費的環境安全等。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全球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十分明顯。加快能源研究的步伐,加強全球能源治理,已成為擺在國際社會面前重要課題。當前,全球能源版圖出現重大變化,頁岩氣等非常規油氣開採技術異軍突起,使美國和西半球成為重要能源供應地。發展中國家缺乏能源定價權,確保能源長期穩定供應面臨嚴峻挑戰。

網路安全問題。網路安全問題已成為各國普遍面臨的綜合性安全挑戰。網路安全涉及網路信息安全和網路設施安全等。當前,隨著網路技術和物聯網的發展,國家經濟社會生活對網路的依賴日益加深,網路安全直接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穩定。一些網路技術發達的國家已著手醞釀「先發制人」網路打擊政策,網路軍事化趨勢有所抬頭。2013年發生的「斯諾登事件」就是美國政府對全球進行大規模網路監視和攻擊的例證。

糧食安全問題。世界糧食安全面臨越來越多的非傳統挑戰和日趨複雜的形勢,極端天氣、用糧食生產生物燃料、國際遊資炒作、有關國家囤積性採購,都是導致糧食短缺和國際糧價上漲的重要因素。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過後,糧食價格驟升和經濟衰退延緩了消除世界飢餓的步伐。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布的報告,在2011~2013年期間,大約8.42億,即世界八分之一的人口長期得不到維持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物。同時,糧食價格波動對糧食安全和人類發展的威脅越來越大。由於越來越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農產品市場的金融化和匯率波動等因素,未來糧價可能會更不穩定。近期的糧食價格走勢表明,未來將是糧食大國的天下,而非武器大國的天下。

毒品泛濫問題。世界毒品形勢嚴峻,並出現一些新的動向,其中最突出的是:全球黑社會組織與毒品集團正以不同形式聯手,成為威脅全球的不安定因素;麻醉品漸呈多樣化,各種「軟毒品」成為毒品消費市場上的「新寵」。據估計,全球吸毒人數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長;而吸用人工合成毒品的人數增長最快。毒品的生產、加工、販賣和消費已形成一個盤根錯節的國際性網路。據聯合國禁毒署統計,全世界每年非法洗錢的數額高達1萬億至3萬億美元;其中,每年有3000億到5000億美元的黑錢通過一些世界金融中心被合法化。

移民(難民)潮問題。伴隨著商品、服務和投資在全世界流動,人們也以創紀錄的數量跨越國界。由於發展中國家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和發達國家人口的老齡化,大批移民從發展中國家湧向歐美等西方國家。聯合國《2014年人類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國際移民佔全球人口的3%以上。此外,地區性衝突不斷和自然災害頻仍,導致難民人數急劇增加。隨著移民(難民)的數量增多,移民(難民)接收國頻頻發生城市地區的種族衝突和增加勞動力市場的壓力,因而導致一些國家加強對移民的限制。針對發達國家的限制移民(難民)流入的措施,偷渡現象層出不窮,從而引起有關國家之間對外關係的緊張和人道主義的譴責。

衛生問題。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凸顯。除了艾滋病等繼續蔓延外,禽流感、埃博拉疫情、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等傳染性疾病接踵而至,既引起了世界性恐慌,也影響到社會穩定與經濟增長。埃博拉疫情還暴露了非洲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公共衛生建設滯后,亟需推進能力和機制建設。國際社會應及時伸出援手。

貧困問題。在104個發展中國家中,有12億人口的日平均收入不超過1.25美元。如果按照多維貧困指數(MPI)來衡量,估計在91個發展中國家有15億多維貧困人口。多維貧困指數在2010年人類發展報告中首次提出,用于衡量人類發展指數的三個維度(健康、教育和生活標準)遭受的剝奪,按照該指標來衡量,全球有22億人口生活在多維貧困或准貧困之下。所以,全世多數國家的發展目標仍應將脫貧置於核心和首要地位。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0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2-3-28 22:48
收藏了,這篇文章總結的問題較全面。

The goal is to make the best out of a bad situation.
回復 qxw66 2022-3-29 09:36
還是階級鬥爭的問題
回復 浮平 2022-3-29 11:14
qxw66: 還是階級鬥爭的問題
代表無產階級的資產階級與代表。。。斗?
回復 qxw66 2022-3-29 11:22
浮平: 代表無產階級的資產階級與代表。。。斗?
富國窮國斗
回復 浮平 2022-3-29 19:55
qxw66: 富國窮國斗
美國與古巴現在斗沒斗?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0:46
「民族鬥爭,說到底,是一個階級鬥爭問題。」

民族是一個一定時代的歷史範疇,是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形成的。產生民族問題的根源是資本帝國主義制度,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的剝削制度。馬克思說過:「現存的所有制關係是造成一些民族剝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一個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在壓迫、剝削本民族勞動人民的同時,總是在國內壓迫和剝削其他民族,在國外爭奪市場、原料出產地與投資場所,擴大自己的剝削範圍;力圖建立民族壓迫制度和殖民制度,實行殘暴的民族侵略和民族壓迫,把其他民族置於自己的剝削之下。只要帝國主義存在,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只要剝削階級和剝削制度存在,民族壓迫和民族剝削就不會消除。

民族壓迫,決不像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和其他剝削階級所說的那樣,是一個民族所有的人同另外一個民族所有的人之間的對立和鬥爭,而是壓迫民族中的統治階級去壓迫被壓迫民族中的絕大多數人,主要是工人、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壓迫者是極少數,被壓迫者是絕大多數。毛澤東說:「在美國壓迫黑人的,只是白色人種中的反動統治集團。他們絕不能代表白色人種中占絕大多數的工人、農民、革命的知識分子和其他開明人士。目前,壓迫、侵略和威脅全世界絕大多數民族和人民的,是以美國為首的一小撮帝國主義者和支持他們的各國反動派。他們是少數,我們是多數。全世界三十億人口中,他們最多也不到百分之十。」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0:46
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在侵略和壓迫別的民族的時候,總是打著民族的旗號,宣稱他們是為了本民族全民的利益。這是可恥的欺騙伎倆。他們侵略和壓迫別的民族,不僅絕對不符合本民族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利益,而且恰恰是完全違背本民族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利益,是從根本上反對他們的。恩格斯早就指出過:「任何民族當它還在壓迫別的民族時,不能成為自由的民族。」馬克思在給齊·邁耶爾和奧·福格特的信中指出,英國工人對愛爾蘭工人的敵視態度,「使自己變成了本國的貴族和資本家用來反對愛爾蘭的工具,從而鞏固了貴族和資本家對他們自己的統治。」列寧說:「對『異族人』的壓迫,是一根有兩頭的棍子。這根棍子一頭打擊『異族人』,另一頭打擊俄羅斯民族。」正因為這樣,無產階級和各民族勞動人民,必須識破資產階級的和其他剝削階級的這種欺騙手法,反對任何民族侵略和民族壓迫,支持被壓迫民族爭取解放的鬥爭。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0:47
毛主席說: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是說給"無產階級們"聽的。不是說給資產階級們聽的。因為資產階級掌權者歷來在檯面上忽悠老百姓說,  沒有階級鬥爭了, 而在台底下大搞階級鬥爭的。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0:48
qxw66: 還是階級鬥爭的問題
同意!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0:50
浮平: 代表無產階級的資產階級與代表。。。斗?
民族壓迫,決不像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和其他剝削階級所說的那樣,是一個民族所有的人同另外一個民族所有的人之間的對立和鬥爭,而是壓迫民族中的統治階級去壓迫被壓迫民族中的絕大多數人,主要是工人、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壓迫者是極少數,被壓迫者是絕大多數。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0:51
qxw66: 富國窮國斗
「民族鬥爭,說到底,是一個階級鬥爭問題。」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0:51
浮平: 美國與古巴現在斗沒斗?
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在侵略和壓迫別的民族的時候,總是打著民族的旗號,宣稱他們是為了本民族全民的利益。這是可恥的欺騙伎倆。他們侵略和壓迫別的民族,不僅絕對不符合本民族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利益,而且恰恰是完全違背本民族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利益,是從根本上反對他們的。
回復 浮平 2022-3-29 20:55
yongbing1993: 民族壓迫,決不像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和其他剝削階級所說的那樣,是一個民族所有的人同另外一個民族所有的人之間的對立和鬥爭,而是壓迫民族中的統治階級去壓迫被
所以需要一個好的機制和規則來防止極端化的社會效應,代表思維只能當社會問題發生和積累到極端程度時才可能起到作用,但方法也只好極端化,造成新一輪的「壓迫」。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0:55
qxw66: 富國窮國斗
毛主席說: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是說給"無產階級們"聽的。不是說給資產階級們聽的。因為資產階級掌權者歷來在檯面上忽悠老百姓說,  沒有階級鬥爭了, 而在台底下大搞階級鬥爭的。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0:56
毛主席:現時國內頗有些人懷疑或反對階級鬥爭的。這是不了解人類進化史的緣故。馬克思說:『人類的歷史是一部階級鬥爭史。』這是事實,不能否認的。人類由原始社會進化為家長社會,封建社會以至於今日之國家。無不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階級鬥爭的演進。

——引用自《紀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義》(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毛澤東文集》第1卷第34頁

在毛主席看來,階級鬥爭不但無害,而且是使「人類由原始社會進化為家長社會,封建社會以至於今日之國家」的根本動力,換句話說,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根本動力。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0:56
列寧指出:「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對生產資料的關係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領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正如列寧所說,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來,判斷一個階級是剝削階級還是被剝削階級的根本標準是生產資料的佔有與否。在最一般的意義上,佔有生產資料的集團為剝削階級。沒有佔有生產資料的、必須靠出賣勞動力換取工資報酬的人為被剝削階級。
回復 yongbing1993 2022-3-29 21:02
馬克思有句名言:「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

這句話是真理。

奴隸社會有奴隸主和農奴兩大階級,封建社會有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則有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奴隸主壓迫剝削農奴,地主壓迫剝削農民,資本家壓迫剝削工人,這一切還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嗎?

本來,在人類社會的初期,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類抱團取暖,那時還未誕生私有制,整個人類社會不自覺地形成了一種樸素的共產主義,稱作原始共產主義,因為生產力水平實在是太低了,只是具備了共產主義的形式——全民所有制,而並不具備共產主義的實質。

然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一些地區的一些人漸漸地不需要群體的協助而能自己獨立生存了,這些人慢慢地能夠自己種植農作物,而且隨著生產工具的改進,他們還能用尖銳的武器捕獵,他們再也不需要原始共產主義這一不成文的制度了。

自此,私有制產生。私有制的產生必定帶來貧富差距的擴大化,從而造成階級的不斷分化,社會日益朝著兩極分化的方向發展。

在這個階級分化的過程中,一部分人由於掌握了生產資料,漸漸地變成了統治階級,另一部分人由於沒有佔有生產資料,相對應地形成了被統治階級。

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必須對被統治階級施以剝削與壓迫,並組建軍隊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隨之而來的,是國家的形成,國家本質上是統治階級為了壓迫被統治階級的暴力機器。在資本主義國家裡,工人要是反抗資本家,一定沒有好下場,這是毫無疑義的。

必須指出的是,由於生產資料的聚集效應,所以掌握生產資料的人總是少數的,換言之,社會上的剝削階級在人數上總是比被剝削階級少的。

因為沒有誰會嫌棄自己的生產資料過多,剝削階級既然掌握了生產資料,那麼他們一定會盡量避免讓其他人佔有生產資料,他們恨不得把一切的生產資料都私人佔有。

問題就在這裡發生了。

佔了總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剝削階級佔有了生產資料,並依靠這種佔有關係對佔了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被剝削階級進行壓迫和剝削,這難道是合理的嗎?

這樣子會不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呢?試想一下,整個社會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被壓迫剝削,他們會有生產積極性嗎?如果說有,也是被迫的,因為不去出賣勞動力就生存不下去。

這種制度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以往一切社會的制度都是少數的剝削階級壓迫多數的被剝削階級,毛主席要將這一顛倒的關係顛倒回來。

據此,毛主席必須要搞階級鬥爭。通過階級鬥爭把佔了人口絕大多數的被剝削階級解放出來,並將被資產階級私人佔有的生產資料收歸國有,由全體人民共享,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消滅剝削和壓迫,最終達到消滅階級的目的,實現真正的共產主義。

不階級鬥爭行不行呢?無產階級不對資產階級鬥爭,資產階級就會找準時機反過來對無產階級鬥爭;無產階級不利用國家機器對資產階級專政,資產階級就會反過來對無產階級專政。

毛主席指出:「我們對他們的關係絕對不是什麼平等的關係,而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關係,即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實行獨裁或專政的關係,而不能是什麼別的關係,例如所謂平等關係、被剝削階級同剝削階級的和平共處關係、仁義道德關係等等。」

這就是說,階級鬥爭心軟不得,不能再讓少數人騎在多數人頭上了呀。

毛主席還指出:階級鬥爭,一抓就靈。

——在中央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六三年二月),轉摘自一九六六年十月一日《人民日報》

為什麼能靈呢?因為佔了人口絕大多數的人解放出來了,所以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必定十分高漲,看看毛澤東時代的生產狀況就可以知道:

美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學者莫里斯·邁斯納在評價毛澤東時代時指出:「曾經長期被輕蔑為亞洲病夫的中國,20世紀50年代初期以小於比利時工業規模的工業開始,在毛澤東時代結束時,卻以世界上6個最大工業國之一的姿態出現了。中國的國民收入在1952年——1978年的25年間增加了4倍,即從1952年的600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3000億元,而工業在增加的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例最大。人均國民收入指數(以不變價格計算)從1949年的100(1952年的160)增加到1957年的217和1978年的440。在毛澤東時代的最後20年間,而且連大躍進的經濟災難也估計在內,中國的國民收入在1957年至1975年期間翻了一番多——人均增加63%。」

其實這只是那個時代的巨大成就中的冰山一角。這就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人民當家做主了呀!

我們應當永遠記住毛主席的這一句話: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回復 qxw66 2022-3-29 23:48
浮平: 美國與古巴現在斗沒斗?
美國與古巴現在斗
回復 qxw66 2022-3-29 23:49
yongbing1993: 毛主席說: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是說給"無產階級們"聽的。不是說給資產階級們聽的。因為資產階級掌權者歷來在檯面上忽悠老百姓說,  沒有階級鬥爭了,
資產階級覺悟高的多,無產階級稀里糊塗
回復 浮平 2022-3-29 23:54
qxw66: 美國與古巴現在斗
還好吧,長期共存。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9: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