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東西方的學者談崇拜毛澤東
陽和平: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個毛澤東——紀念毛主席誕辰128周年
2021-12-29 作者:陽和平
本文系陽和平同志在紀念毛主席誕辰128周年線上活動上的演講整理稿。
毛澤東與群眾在一起
近幾年來,各界人士對毛主席的評價看上去是越來越高,反毛的市場越來越狹窄,反毛的人數越來越少。年輕一代正在重新發現毛澤東。
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鼓舞人心的現象。
左右對毛主席的評價
左派當然崇拜毛主席,但是客觀上講,一些右派對毛主席的評價其實更「高」。有位右派學者號稱毛澤東是個最善於挑動群眾斗群眾、挑動幹部斗幹部、挑動幹部斗群眾、挑動群眾斗幹部,而且還能夠自己從中受益的、聚集歷史所有政治權術於一身的高手。可見右派對毛主席恨死了。我想到的是南征北戰的那句話:「不是我們無能,是共軍太狡猾了。」
不承認階級鬥爭,不相信人民群眾,右派難以解釋毛主席領導的革命為什麼會成功,難以解釋毛主席為什麼在人民群眾中有那麼高的威望。
林肯說過,你可以暫時欺騙所有的人,你甚至可以永遠欺騙一部分人,但你不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
毛主席在人民群眾中持久的且越來越高的威望使得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難以接受,他們覺得不可思議,因而就不得不用所謂老百姓的 「愚蠢」來解釋,否則他們很難自圓其說。
相反地,聰明的統治階級就把毛主席進行了無害神化地處理。
咱們看看列寧的這段名言:
馬克思的學說在今天的遭遇,正如歷史上被壓迫階級在解放鬥爭中的革命思想家和領袖的學說常有的遭遇一樣。當偉大的革命家在世時,壓迫階級總是不斷迫害他們,以最惡毒的敵意、最瘋狂的仇恨、最放肆的造謠和誹謗對待他們的學說。在他們逝世以後,便試圖把他們變為無害的神像,可以說是把他們偶像化,賦予他們的名字某種榮譽,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壓迫階級,同時卻閹割革命學說的內容,磨去它的革命鋒芒,把它庸俗化。現在資產階級和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者在對馬克思主義作這種「加工」的事情上正一致起來。他們忘記、抹殺和歪曲這個學說的革命方面,革命靈魂。他們把資產階級可以接受或者覺得資產階級可以接受的東西放在第一位來加以頌揚。現在,一切社會沙文主義者都成了「馬克思主義者」,這可不是說著玩的!
我們把列寧這裡說的馬克思主義換成馬列毛主義不是完全一樣嗎?把毛主席無害神化處理是妨礙人民群眾掌握馬列毛主義的有效手段。
其實毛澤東熱是一個複雜的現象。
各路人馬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以毛澤東的名義來推銷自己的世界觀。
有的是從民族主義的視角出發,把革命導師貶低成民族英雄。都冷戰2.0了,他們還在大喊買辦資本力推殖民地化,妄議上層的決策,為崛起幫倒忙。他們譴責的是當局爭霸無力,而不是反霸無為。
有的是從精英視角出發,對比各路豪傑,發現最後還是毛澤東厲害。最近看到一個視頻對比蔣介石和毛澤東,說直到抗美援朝後蔣介石才感嘆毛澤東是高手,而人民在這些人的眼裡只是高手相爭的陪襯。
國家主義者、工業黨試圖霸佔、壟斷對毛主席的解釋權、對馬列毛主義的解讀權。他們協助大壟斷打擊小壟斷,如同為蔣介石聲討、圍剿白崇禧、閻錫山等軍閥時搖旗吶喊一樣。
毛主席的特點是什麼?
毛主席是個同時擁有天賦、知識和立場的偉大人物,這三者缺一就不再是毛澤東。
擁有天賦者大有人在,如蔣介石、林彪等人。俗話說高手在民間。
飽學之士也多如牛毛。但有些人雖然通讀馬列,卻不甚其解。知識在這個年代並不稀缺,畢竟教育的普及使得勞動人民已經知識化。
有人民立場者也多得是,畢竟人口的大多數是打工人。
同時擁有三者的卻屈指可數。
為什麼?
這是因為在階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是剝削階級的思想。擁有天賦和知識的人士很難有被壓迫者的立場,而被壓迫者往往追求的僅僅是改朝換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取而代之,而不是消滅階級壓迫。從反抗壓迫到消滅壓迫(黃紀蘇語)需要有科學的階級意識,即馬列毛主義去指導方可。
毛主席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獨立思考,對什麼都要問個為什麼。
創業的老闆必須獨立思考,但是他特別害怕他的員工也獨立思考。
畢竟打工人是人口的大多數,他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了一旦他們學會了獨立思考,整個社會就全然不同了。
以批判的態度學習馬列毛主義
我是一個從信仰危機的深淵裡爬出來的過來人,對革命導師不再是盲目地崇拜。
我這個人記憶特別差,讀書多沒有用,記不住,讀完就忘。有一次在我讀博期間看到一本關於經濟危機的書,特別激動。看完了才發現,這本書我以前讀過!
所以馬列原著裡邊讓我引經據典,我記不住。我讀馬列,獲得的是裡邊的道理,是裡邊的分析方法,而不是他們的具體的說法,具體說法我基本上一個也記不住。
再有就是我還比較主觀,自己想不到的,干不出的,就以為別人也不會那麼去做。比如我是20多年以後才明白什麼叫「一舉粉碎四人幫」。
我是在西方強大的思想體系批判馬列毛的戰場上一步步地重新理解、認同,進而信仰馬列毛主義的。我發現,如果從打工人的視角看歷史,那麼毛主席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所作所為,是在他當時對階級鬥爭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所處的歷史條件下做出的最好的決策。事後諸葛亮的不算,我確實找不到任何違背馬克思主義的作為。
馬列毛說過的,我暫時不理解或不認同的,我會到那些言論的語境去研究,看看他們為什麼那樣說。有的經過反覆思考就理解了認同了,有的仗著事後諸葛亮的優勢,發現他們說的不一定對。
比如毛主席在65年在23條里提出了一個「走資派」的概念,但是同時他也在那年初一個批示中表達過一個「官僚主義者階級」的概念。後者現在看是個不科學的概念,而且毛主席一生中也就說過那麼一次。相比之下,走資派的概念是個被歷史證明了的科學概念。
毛主席是一個時時刻刻在探索、思考的革命家,不是所有的認識一開始就是成熟的,否則就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馬克思的思想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是在探索中在研究中成熟起來的。現在不少西方的學者也往往用青年的馬克思來否定成熟的馬克思,為自己歪曲馬克思主義找借口。
同樣的,毛主席的一生也走過很多的彎路。秋收起義后打長沙就是一個,57年從整風到反「右」的轉變是又一個。那時候真正的右派在黨內,而不是在民間。現在看來當年的反「右」運動實質上是個形「左」實右的鎮壓革命派的運動。
我們既不能用事後諸葛亮的態度去譴責前人走過彎路,又不能放棄從事後諸葛亮的優勢去總結歷史的經驗。這就是關於「事後諸葛亮「的辯證法。
數英雄人物還看今朝
我們正在經歷的不僅僅是所謂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是資本主義幾百年走到盡頭的大變局,也是幾千年私有制走到盡頭的大變局。
是時代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代。毛主席那麼厲害也沒有能夠避免文革的結局就是證明。
在這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千千萬萬個毛澤東式的人物必然出現,也只有出現了千千萬萬個毛澤東,私有制才有望最終滅亡。
這是因為一旦馬克思主義被人民群眾所掌握,它就會變成改造世界的強大的物質力量。但是要人民群眾掌握馬克思主義,那麼他們的社會存在也需要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一旦人民群眾的大多數都成為打工人,都是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謀生的時候,他們才有可能徹底地告別小生產的物質基礎和小生產的思想意識形態,他們的大多數就很容易接受馬克思主義。
要造就千千萬萬個毛澤東就需要我們的年輕人把自己的立場牢牢地固定在打工人一邊,也就是工人階級的一邊,或更準確地說是無產階級的一邊。認真地學習馬列毛主義的基本原理,儘力而為地推動社會的變遷,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改造自己,克服階級社會灌輸給大家的私有觀念。
像托洛茨基那樣的激進小資產階級革命家善於「破」,但不善於「立」。因為小資產階級是介於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一個不穩定的階級。他們既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又是實質上私有制的維護者。他們要「立」的是不可能存在的那種自由散漫的、各自為政的、各行其是的、隨心所欲的、我行我素的小資產階級的天堂。他們指望的所謂的「扁平化」和反對「官僚化」的主張是違背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
唯物論要求我們把人類賴以生存的生產活動作為我們分析所有社會現象的出發點。所有關於社會現象的理論都必須從這個視角出發來考察。現代的生產活動是大規模社會化的生產,需要協調千千萬萬個工人的勞動,那些激進小資產階級革命家的主張實際上是反動的主張,是指望倒退到小生產歧途上去的主張。如何防備專職的管理者成為統治者,防備公僕成為主人是文革的實踐試圖解決的根本問題,而那些通過因噎廢食的「扁平化」或「去官僚化」(也就是廢除幹部隊伍)的主張對於如何協調千千萬萬個工人的勞動是無濟於事的。
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改造自己
既然我們需要千千萬萬個毛澤東,那麼毛澤東式的人物有什麼樣的特點?擅長詩詞、精通古文等特長不在我們的討論之列。
首先他們必須善於自覺地按照馬列毛主義的基本原理去指導自己的社會實踐。
其次,他們必須時時刻刻從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恩怨出發來處理革命隊伍中必不可免的各種矛盾。對革命隊伍中必然出現的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一方面他們要進行認真嚴厲的批判,另一方面批判的目的是幫助人,而不是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因此批判要與教育相結合,要治病救人。病要治,人要救。要把革命隊伍壯大起來,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改造自己。
他們要區分反革命的和有缺點,但是要革命的,區分修正主義的、機會主義的,和教條主義的、認識不清的。前者是裝睡叫不醒的,後者是可以教育的,需要團結的。
我們不妨對比毛主席對待批評的態度和彭德懷對待批評的態度之間的差異。30年代井岡山鬥爭時期,有一段時間,毛主席被當時黨內高層所排擠,這裡有朱德、陳毅和周恩來等老前輩。當時他們對毛主席的主張不認同、不理解,就罷了毛主席的官。結果毛主席有大約一年多的時間沒有事情干。毛主席是如何對待這種情況的?他沒有糾結於個人恩怨上,他還是積極主動地為紅軍找出路。
相比之下,五九彭德懷被罷官之後,仍然是政治局委員,但每次政治局開會,他都拒絕參加。胸懷的差異真是天壤之別呀!
這就是從個人恩怨出發還是從無產階級革命的利益出發的差別。學習毛澤東就需要大家這樣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