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蔣介石國民黨的鏟共義勇隊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1-6-6 02: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蔣介石國民黨的鏟共義勇隊



在網上可以看到【湘潭鏟共義勇總隊部證章 藏拙居藏品】這個證章上面有文字"湘潭鏟共義勇",湘潭位於湖南省,看到「湘潭鏟共義勇隊總隊部證章」幾個字,還有【湘潭鏟共義勇總隊部證章細節圖】這種鏟共義勇隊的證章是當時在革命戰爭年代蔣介石國民黨的反革命勢力成立的一個專門對付中國共產黨的機構中成員佩戴的,其手段非常兇殘。證章上部有一個國民黨的黨徽,下面有明確的佩戴時間:中華民國二十六年用(1937年)。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蔣介石國民黨的鏟共義勇隊"到處隨時隨地槍殺共產黨員、支持和同情共產黨的平民百姓、以及鏟共義勇隊認為是"共黨分子"、鏟共義勇隊想殺就殺的人。

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象當時的情景。在紅軍時代,中國共產黨的地下黨要從事一些救國救民的活動是很難開展的,隨時都面臨生命危險。國民黨成立了鏟共義勇隊,專門對付共產黨員,是極其反動的組織,專門屠殺革命同志。鏟共,詞義上很容易理解,就是剷除中國共產黨;義勇隊,就是一幫烏合之眾,妄想從根本上消滅中國共產黨黨組織。在蔣介石國民黨的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幹革命談何容易。從這個證章,大家可以窺見一斑。同時,這個證章也見證了無數革命先烈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

由於在國共第一次合作后尤其是孫中山逝世后中國共產黨的妥協退讓,堅定了蔣介石叛變革命的決心。1927年3月底,蔣介石到了上海。在得到帝國主義和江浙財團的支持,又得到了李宗仁、白崇禧桂系勢力的配合,以及流氓頭子黃金榮、杜月笙等用青幫分子解除上海工人武裝糾察隊武裝的保證后,決定在上海「清黨」,向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舉起屠刀。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突然發動反革命政變,一大批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慘死在蔣介石的屠刀之下。接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份也相繼「清黨」,大批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4月18日,蔣介石國民黨建立的南京「國民政府」粉墨登場。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共產國際和陳獨秀等並沒有從蔣介石背叛革命中吸取教訓,而是把維持國共合作和推動國民革命的希望寄托在剛從國外回來的汪精衛身上。不但對汪精衛集團可能的背叛缺乏足夠的警惕,而且千方百計對其加以討好,比如取消了湖南武裝起義的計劃,下令解除武漢工人糾察隊的武裝,甚至連童子軍的木棒也收繳了,以為這樣可以避免汪精衛等人分裂的口實,這正好使汪精衛等人看到共產黨的弱點,助長了其反革命氣焰。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不顧宋慶齡等國民黨左派的堅決反對,在武漢悍然召開所謂「分共會議」,決定同共產黨決裂。隨後,汪精衛集團和蔣介石集團一樣,在「寧可枉殺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網」的口號下,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展開大搜捕、大屠殺。至此,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宣告失敗。

不但如此,大革命失敗后,在國民黨反動派大肆屠殺共產黨人的同時,各地的土豪劣紳也進行殘酷的階級報復,致使工農運動中的積極分子遭受重大犧牲。例如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後,楊開慧根據黨組織的安排,帶著孩子由武昌回到故鄉長沙板倉一帶開展地下活動。1930年8月,湖南省「清鄉」司令部司令何鍵捲土重來,在全省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組織「鏟共義勇隊」和「清鄉隊」四處捕人,並懸賞一千元捉拿「毛澤東的妻子楊氏」。何鍵密令長沙警備司令部派密探到板倉,夥同鄉長范覲溪追捕楊開慧。由於當地群眾及時報信掩護,楊開慧多次轉移到外婆家,得到五舅向理卿一家及其他親友的周密關照,才得以脫險。

1930年10月中旬的一天,楊開慧剛從一個秘密聯絡點安排完工作回來,就被特務偵悉。這天半夜,天黑如鍋底,如狼似虎的清泰鄉下五區鏟共義勇隊匪徒突然撲向板倉下屋,楊開慧不幸被捕了。楊開慧在被捕的10多天時間裡,被敵人轉移多個地方。最後關進設在司禁灣的長沙陸軍監獄署。在獄中,清鄉司令部5次提審楊開慧,強迫她交出地下黨組織人員名單和與毛澤東秘密聯絡的通訊地址。

她經受了皮鞭抽、木棍打、竹籤扎、杠子壓等酷刑。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你們要打就打,要殺就殺,要想從我的口裡得到你們滿意的東西,妄想!」「砍頭只像風吹過!只能嚇膽小鬼,嚇不住共產黨人!」狡詐的敵人又把楊開慧請進有新聞記者在場的客廳誘騙說,只要她在報上發表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就可以馬上獲得自由,楊開慧斬釘截鐵地回答:「要我與毛澤東脫離關係,除非海枯石爛!」她對前去探監的親友說:「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1930年11月14日下午1時,長沙瀏陽門外的刑場上,響起了嘶啞的槍聲,29歲的楊開慧英勇就義了。當地親友和農民冒著生命危險,連夜把烈士的遺體運回板倉,埋葬在青松環繞的山坡上。

1930年12月,正在中央蘇區部署反「圍剿」的毛澤東從報紙上得悉楊開慧犧牲的噩耗后,十分悲痛,當即寫信給楊家親屬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並寄來30塊銀元,以楊開慧的3個兒子名義立碑,墓碑上刻著:「毛母楊開慧墓,男岸英、岸青、岸龍刻,民國十九年冬立。 

1950年11月的一天,湖南省人民政府突然收到一份由毛澤東親自起草的中央急電:湖南省人民政府,著即查明茶陵羅克紹此人是否在?在則從速逮捕。這是毛澤東建國后第一個親自起草電令要求逮捕的人。羅克紹是誰?毛澤東為什麼要急令逮捕他?這要從羅克紹的身世說起。羅克紹,湖南省茶陵縣江口鄉人,生於1883年12月,是當地客籍人,又稱客家人。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經「三灣改編」后的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先後在寧岡、永新、茶陵等縣建立了黨組織,發展武裝力量,領導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紅色政權。羅克紹的富有家族成員頻頻遭到紅軍打土豪分田地,這讓他異常憤怒和仇視。為了對付共產黨,他先是擔任國民黨茶陵縣「義勇隊」總隊長,后又在蔣介石的支持下,擔任茶(陵)、酃(縣)、寧(岡)3縣團防總指揮。一時,羅克紹成了湘贛邊界最大的反動武裝民防頭目。

1928年1月的一天,羅克紹接到當地土豪的密報,說茶陵縣堯水區工農兵政府成員正在開會。他迅速召集民防團,連夜趕到堯水鎮街上。他們剛走到街口,就被區農民自衛隊布置的暗哨發現了。暗哨立即開火,但隨即被羅克紹民防團密集的槍彈擊中犧牲。槍聲驚醒了正在開會的人員。區農民自衛隊隊長尹子斌馬上組織隊員進行反擊,掩護開會人員撤退,然而,由於自衛隊人員少,手持的都是土槍,殺傷力有限,除區農民自衛隊隊長尹子斌當場犧牲外,還有18名蘇維埃幹部慘遭殺害。消息傳到井岡山,毛澤東心痛得吃不下飯,電令茶陵蘇維埃政府一定要組織反擊,狠狠打擊反動民防團的囂張氣焰。

楊開慧(1901-1930),號霞,字雲錦,湖南長沙板倉人,楊昌濟之女。1920年冬,楊開慧和毛澤東結婚,192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毛澤東的助手。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去領導秋收起義,開展井岡山根據地鬥爭;楊開慧則獨自帶著孩子,參與組織和領導了長沙、平江、湘陰等地武裝鬥爭,發展黨的組織,堅持革命整整3年。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她拒絕退出組織並堅決反對聲明與毛澤東脫離關係,隨之被害。1957年毛澤東為紀念楊開慧特寫了《蝶戀花·答李淑一》詞一首,贊其為"驕楊"。楊開慧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何鍵(1887-1956),字芸樵。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執行委員,湖南省政府主席。他仇視農民運動,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后,在漢口開會密謀策劃兩湖反共軍事政變,指使部下余湘三串通獨立第33團團長許克祥在長沙發動馬日事變,瘋狂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6月29日發表反共宣言,為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充當急先鋒。

羅克紹,湖南茶陵人。生於1877年,家道富庶。少時常著馬褂、持煙斗四處遊玩。1927年,其歲50,5月馬日事變中,組建茶陵縣十八團團防局,有槍二百。1927年12月,毛澤東、袁文才帶兩連追陳浩部,陳浩欲帶團投奔方鼎英。走小路,遭羅克紹襲。時袁文才正面接火,陳伯鈞繞河直插,羅克紹退。而毛澤東深恨羅克紹誤也。1928年1月,羅克紹任茶陵義勇隊隊長,襲堯水區工農兵政府,殺尹子斌。4月,擒劉定桂,知新龍庵防禦。帶200人襲新龍庵,打死蘇維埃幹部19人。1950年11月夜,毛澤東電湖南政府查羅克紹,時羅克紹73歲,為民辦教師。1951年2月,被處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4: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