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用命和血爭得八小時工作制
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 紀念用命和血爭得八小時工作制! 1886年5月1日,以美國芝加哥為中心,在美國舉行了約35萬人參加的大規模罷工和示威遊行,示威者要求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乾草市場暴亂。這場鬥爭雖然被鎮壓了,但其意義卻十分深遠,此後由於各國工人階級的團結和不斷鬥爭,終於贏得了8小時工作制和勞動節。為了紀念美國工人階級的英勇鬥爭,1889年7月,第二國際巴黎大會決定,自1889年起每年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
第二國際即「社會主義國際」(1889–1914)是一個工人運動的世界組織。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開了第一次大會,通過《勞工法案》及《五一節案》,決定以同盟罷工作為工人鬥爭的武器。第二國際所作出影響最大的動作包括宣布每年的五月一日為國際勞動節,宣布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並創始了八小時工作制運動。1871年,第一國際法國支部參加並領導了巴黎公社運動,但是隨著巴黎公社的失敗,組織也日漸衰弱,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1876年第一國際解散后,隨著科學社會主義在歐美的廣泛傳播,到80年代末歐美已有16個國家先後建立社會主義政黨。各國工人和社會主義者要求加強國際聯繫。恩格斯為了擊敗可能派奪取新國際組織領導權的企圖,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德、法等國社會主義政黨的代表於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100周年紀念日,即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開「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
第三國際成立於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當時俄國無產階級已經革命成功,建立蘇維埃政府。第三國際本名「共產國際」,以別於第二國際的本名「工人國際」。第三國際初成立時各國支部差不多皆為第二國際原有的支部分裂出來的,即第二國際中的革命派發展為第三國際,正式拋棄改良主義,而號召世界革命。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九江、唐山等各工業城市的工人群眾浩浩蕩蕩地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李大釗專門在《新青年》上發表《「五一」運動史》,號召中國工人把這一年的「五一」作為覺醒的日期。
李大釗:廣大的工人朋友們,這一期的《新青年》詳細地介紹了「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還有意義,而且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紹了我們中國工人階級的鬥爭和生活的情況。我建議,我們長辛店的工人夜校,要好好地宣傳一下這個情況,好把廣大的工人階級都組織起來,好不好?
工人群眾:好!
這一天,《新青年》雜誌推出了 「勞動節紀念號」,400頁的厚厚專刊封面是羅丹的名畫《勞工神聖》,中國近代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為之題詞「天下為公」,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在扉頁上題詞 「勞工神聖」。
李大釗:我們要改變這個世界,我們已經厭倦了每天白白地辛勞,才只能掙到這麼一點糊口的工錢。我們要每天工作8小時,因為我們沒有時間思考了,我們要實行8小時工作制,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晒晒太陽……
1920年5月1日這一天,是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有組織地紀念國際勞動節,它猶如「黑暗裡突然透出的一線兒紅」,啟發了工人階級的覺悟,推進了中國工人運動和其他革命運動的發展。
第一個勞動節,實際上,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工人階級爭取解放的思想,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它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1920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是中國首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活動,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它標誌著共產主義知識分子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開始,而「五一」勞動節也從此在人們心目中越來越成為「勞動者最光榮」的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