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後下馬的中國尖端軍工項目
好好看看吧!看了這些,的確讓人是欲哭無淚!《欲哭無淚,毛主席逝世後下馬的中國尖端軍工項目》, 這裡僅記錄的是毛澤東逝世後下馬的尖端軍工項目,不包括眾多的重大民用工業和科技項目的下馬, 比如船舶、數控機床,大型工程裝備等等。這些可都是為著實現四化所必須的啊!四化不是靠吹的, 而信心遺失,人才流失才是最為可惜的。在下馬風的同時,國防科研部門在全民經商,國防靠後的熱潮中推行市場化、自負盈虧、軍轉民等,一些有豐富經驗的科技人員在一片「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的宣揚聲中,被迫向外流失。最終使中國至今仍臣服於外國產品面前,巨額外匯白白花掉。
改革開放后被迫下馬的有: 運10飛機下馬。以及截至1982年,中國空軍總計下馬原定項目31項:其中主要有:⑴、遠程轟炸機;⑵、對地強擊機;⑶、空中優勢戰鬥機;⑷、大型軍用運輸機;⑸、武裝專用直升機;⑹、地空遠程、中程、近程導彈。中國海軍總計下馬原定項目11項:其中主要有:⑴、包括現在才出來的「093,094」。⑵、「092G」大型導彈SLV驅逐艦;⑶、中國早期航母。第二炮兵部隊下馬原定項目多達45項:其中主要有:包括了多彈頭形式的「DF6A」固體發射的「DF7A」「DF12」空射火箭。
直-7下馬。直-7是中國空軍原定於設計製造,用來替換早期研製的mi4即直-5使用的。他的最大運載能力與適航性。均達到了俄羅斯產米8的基礎。而在同時代出現的法國AS332。其性能與直-7設計參數十分接近。1975年定型后,在1978年原計劃投入試驗生產。但是,1978年一聲「春雷」把這個「文革產物」 下馬了。如今21世紀我國面臨災害卻缺少直升機運輸能力,唯一可靠的竟還是為數不多的俄國的麋鹿和美國的黑鷹。若曾有機會中國是否願重新提高直升機產業?要是當年直7搞下去,這次救災那會出現今天這種情況,至少你不賣,我自己可以造,現在自己又造不出,買又買不來,給別人牽著鼻子走,要是青藏高原真的有事,裝活塞式發動機的直5是飛不上去的,靠那24架使用了30多年的黑鷹怎麼行?現在據說中國又在仿製米17,性能和直7差不多,走了30多年,又從頭開始,本來只比人家落後幾年,現在比人家落後幾十年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毛的戰略眼光是鄧所沒法比的。
直-8下馬。現在的直8性能完全比不上已下馬的真的直8,真的直-8是中國早期設計的武裝專用直升機。其設計注源類似前蘇聯設計的米24。其性能絕對可以與當時歐美國家的武裝專用直升機匹敵。原定於1979年試驗生產!結果,1980下馬。原型機於當年被解體。
殲8II一拖再拖。真的殲8戰鬥機,並不是今天我們看到的I型。而是在1974年就定型的殲8II。雖然中國國家軍事刊物,對此作出了「技術處理」但是,早期設計的痕迹依舊顯露了殲8II不屬於80年代的特徵。按照正常計劃。1982年應該上馬的並不是後來再一次從新翻新「放大樣」長鬚鯨I。而是殲8II。但是那個時期沒有「洋人」認可是很難設立項目。因此1984年在美國格魯門公司首肯下,定型並且與格魯門公司聯合改進「和平典範」計劃。也稱「軍刀1」中國空軍為此耗費了10年的拖延時間。
殲9樣機免遭解。殲9戰鬥機設計定型與1975年。這是中國早期設計的前鴨翼布局的戰鬥機。其設計好於殲8。是用作中國主力制空戰鬥機的項目。與同時代出現的美質F14A,法國幻影IIIV。都是同一個級別。其性能與作戰能力均不在後者之下。原定於1979年生產的殲9戰鬥機,隨即在80年初被下馬,原型機按照要求應該在當年內解體。好在有良知的中國設計者,保留了它。使得今天你可以在航空博物館見到他的身體。
殲10亦擱淺。原計劃的殲10戰鬥機,是在殲9基礎上的持續研發的,它的氣動布局遠比現在的半以色列,半F16要好很多。採用大批的當時較為先進的設計。其技術注源含量不低於同時期出現的美質F16A,F15A。而且他是中國早期設計定型重型制空戰鬥機。但是,改革初期,它也被迫擱淺。好在以色列人慧眼!把它拿過去。
多項核潛艇被PK。093核潛艇計劃,是中國海軍早期定型項目。這個項目包括雙殼耐壓殼體建造。流式冷卻散熱核技術。潛射早期導彈。魚雷10A尾流指導武器,反艦魚雷管道發射導彈。CH1型作戰指揮中心繫統,K1型水下無反饋衛星接受系統。自導魚雷規避系統。等等13項重要科技。094型是同時期定行的。他採用前者同類型類似的核技術。而且加入了消音瓦概念。是早期設計核潛艇中的佼佼者。對比美國70年代的核潛艇,它絕對不遜色與「培臨斯」級。如果按照原定計劃,它將以中國最習慣使用的方法「邊設計,邊改進」。順延到80年代,他的能力與兇悍可見一斑。。但是1981年它與她的姊妹093被擱淺。而隨後應該在1982原定上馬的095,096級核潛艇。均在1980年被PK。
反導反變塵垢污。反導計劃。中國早期設計於上海的衛星試驗中心,曾經設計並且在西昌發射了1箭多星。而DF6型彈道導彈是中國研製的早期最大的3枚搭載彈頭計劃。這是中國在即人造衛星出現以後,又一次叫美蘇震驚的舉動。它的出現將是的中國獲得與美蘇幾乎同步的「多彈頭」能力。而且它具備了「二次載入」機制。這是美國在1979年才開始引入的。然而在80年代對和平和幻想中,它砰然倒地,被作為文革產物肢解,1998年,竟然有人在廢舊紙堆裡面找到了他的設計原型圖紙。上面佔滿了污穢。
DF7慘遭肢解被銷毀。DF7計劃,他的最大搭載能力達到6枚彈頭。每枚當量12萬噸。在搭載3枚彈頭2枚欺騙彈頭之際,他的最大飛行距離,抱歉!已經可以覆蓋USA。而他的指導機制採用了慣性導航引導指導技術。這是中國首批採用這樣設計的導彈。而同時期美國、蘇聯也開始採用。但是,好呀!終於世界人民看到它被需要它保護的國家肢解銷毀。
大型驅逐艦計劃遭雷轟。大型驅逐艦計劃。這是中國海軍自49年開始,僅有的一個大型水面艦艇計劃。他是在原有基礎上,從新設計完成。為了適當解決當時南部中國海域與越南問題。威懾南亞國家。延續擴展12海里。使用的。他的設計與法國海軍的同時期「花月 」,「梅臨」級同等。採用了早期的箭樓和體結構,引入了作戰指揮中心結構。為此研製了大型平板雷達即最早期的多普勒三座標雷達。他是相控陣技術的前身。而美國海軍斯普魯恩斯與1975年建造。1978年下水。他是第一艘安裝了A型早期相控陣的美國海軍驅逐艦同時也是採用了大平板三座標多普勒技術。但是中國原本與他同級別,同檔次,同等能力的。准宙斯盾驅逐艦。在全民經商,國防靠後的熱潮中,連圖紙都沒有留下。
兩個民用也不準生。在那個時代,唯一很少遭到打擊的就剩下民用火箭了,因為他不至於引發「盟友震驚」但是即便如此,1975年定型的2個型號大推力1噸級火箭,均在揮刀自宮下得到了超生。
10年未造1艘核潛艇。中國在一聲轟雷中結束了自己的先進以後,在1997年,1998年與俄羅斯聯合研製(實際引進俄羅斯技術)使得093級核潛艇達到俄羅斯VIII級技術標準,但是這與他早期設計中標準幾乎倒退了1個量級別。094也是如此。而中國海軍為此卻拖延了整整17年。在這17年內。美國海軍發展了約6代。俄羅斯海軍3代。法國海軍2代。英國2代。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79-1989年,沒有製造過1艘核潛艇。
下面再說說重大民用工業和科技項目的下馬。
自動放棄長城、曙光大型計算機項目。80-84年,中國果斷選擇了大型機計劃即863工程的1代長城(曙光最早前身)。而日本,此時無論技術,市場。都基本與美國同步。但是,一貫自大的日本人,感覺自己在大型機方面完全可以崛起於亞洲。因此,不切實際的盲目開始大型機算計研製。但是,在設計研發中,諸多技術難題至使日本感到難以前行。而美國為了達到早期的技術壟斷,因此以科技交流形式,誤導日本大型機發展。阻礙其象XL大型集成電路發展。使日本陷入歧途。而80-83年。中國自己已經完成長城1代大型機,以及曙光1號巨型機的製造與研發。當時的,中國人因此剛剛改革開放,因此非常想得到自己與國際高科技技術的行業內標準相差的距離,生怕自己進入"閉門造車"時代。1982年長城2號大型計算機及其重要的技術資料,被那時天真的中國帶到了"紐約國際科技博覽會""東京新技術交流會"。根本不懂得什麼是技術壁壘,並且採取中國人一貫的"自卑弱點",低著頭走進所謂國際科技殿堂。在東京日本專家發現中國計算機技術遙遙領先他們的時候,十分醜陋的以所獲得的美國諸多學術資料來對中國人進行科技欺詐。告訴中國人"你們的長城早已是十分落後的產品了"。但是在美國,美國軍方對中國大型機算機技術的高超,給予了十分高度的關注。在兩者幾乎同時代將進入億次計算時代,美國軍方感到很大的壓力。但是,美國人思維不同於亞洲人,直線化,單一化。尤其在科技領域,有點刻意古板,一是一二就是二。因此美國希望與中國秘密制定"高級計算機技術協議"來控制這種技術流入"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這些華約國家。但是,中國沒有答應。
日本,則是藉此次交流會機會,於第二年自行開發所謂大型機算計系統"昭和1",當時,日本精密加工的確比中國好,因此外觀漂亮,不像中國的"土氣",中國專家們一度放棄了長城、曙光。1984年初863計劃全面開始之後,由於當時北京政府強制下,該計劃才沒有被勒令下馬。但是,中國科學院遞交的報告稱:長城、曙光,由於技術相對於西方國家,處於落後階段。因此建議作為民用。多麼愚蠢的舉動!無償出賣了自己最先進的科技,而且還把自己罵得一無是處。這就是中國最大的悲哀
1985年"XX"電腦公司,這是美國唯一一家全華人自主知識產權的硬體體系電腦公司。美國政府為了技術封堵,迫使其XX公司與美國IBM合作。XX公司不得已,向中國求援。而此時,中國採取的一切對外軟化外交,為了"睦鄰友好",斷然拒絕XX公司回國,日本此時則果斷接受。並提出邀請。但是,XX公司堅決拒絕與日本合作,於1986年宣布破產。自此INTEL從此打掉唯一個華人競爭對手,與APPLE一起完勝美國計算機個人系統霸主。
自動放棄工業自動化項目。1985年日本在"睦鄰友好合作"大旗指引下,參觀了瀋陽某工業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家再一次在日本"進口"同行面前顯示出自己卓越的"自卑",把幾乎整個自動化項目都拿出來叫日本人進行所謂"審定",但是作為日本此時完整工業自動化還只是一個"雛形",而中國是已經成形的科技項目。只是尚未大規模推廣而已。1986年。日本對外宣布首次製造研發成功整體化工業自動項目。而此時中國才意識到自己的無知。
自動放棄數字焊接系統。1988年就是美國和平典範計劃剛剛結束。中國國內所謂"美國民主,西化中國"思潮不斷上升。那個時代,一切國產科技技術都是垃圾的理論到處都是。上海X船舶製造與日本進行"睦鄰友好",把經過自己多年心血研製的"XXX型集約化數字焊接系統"無償的又一次賣給日本。這套系統,是60年代初中國科學家在秘密條件下利用早期俄國電子機床,自己設計的。可以說80年代亞洲當時最先進的設備。但是,在日本"高度審視下"。被勒令下馬。1989年中日簽署進口日本大型焊接系統。大約是3億左右美金。但是由於89事件被停止。1992年通過與法國XX公司交流合作,中國人才如夢方醒。引進的法國12億美元電子數控設備。其中80%是中國在80年代中期被日本"友好的專家給審視掉了"。
這些都是高科技。至於類似諸如用雅馬哈摩托車技術換取中國宇航精確導航技術之類的愚蠢的所謂合作,當時的中國時何止這些。要說日本為何至今民用技術,依舊強大於中國,其結果80%的貢獻是來自日本的"友好鄰邦"中國。
假如這些項目正常進行,今天中國的國防將完全是另一番強盛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