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從清政府到華為,滙豐為啥老給我們捅刀

作者:rasitillos  於 2019-7-15 16: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觀點|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香港酒吧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

當街的地方有個大廣場,除了來來往往的香港金融界大佬、勤勤懇懇的上班族,還有一些拎不清年輕人來這裡搞事。

願意打下手的,一天能賺個500塊,倘肯多賣力氣,那就能換個英國護照,去當他們夢想的英國人了。

但這些人多是被忽悠的,大抵沒有拿英國護照的命。只有帶頭的那些,才能拿到護照,再悠閑地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點一杯酒,慢慢地坐著喝。
我從十二歲起,就在酒吧裡面當職員,老闆說覺得我樣子太傻,伺候不了金融街的大佬們,就讓我站在櫃檯里,做專管給客戶倒酒的無腦職務了。

這裡的老闆是一副凶臉孔,顧客也多沒有好脾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滙豐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滙豐銀行是金融大佬里表面紳士風度,背地裡卻幫人洗錢,還出賣客戶華為的唯一人。

滙豐一到店,所有金融街的大佬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滙豐,你又被罰款了!」

他不回答,對著櫃檯說:「要一杯威士忌,再來一杯軒尼斯。」便排出一張大鈔。

金融街的人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違法洗錢了!」

滙豐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

「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幫毒販和恐怖分子洗錢,被墨西哥政府抓了,罰了2800萬美元,媒體追著曝光。」
滙豐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為『基地』組織融資,不能算洗錢……融資……!國際金融貿易的事情,能算洗錢么?」

接著便是難懂的話,什麼「資本無國界」、什麼「環球金融,地方智慧」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聽人家背地裡談論,滙豐家祖上原來也闊過,鼎盛時一度掌握著全中國的金融界。

左宗棠、袁世凱、孫中山、張作霖,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名的人有名的事,背後都有滙豐銀行的影子。

滙豐創始的老爺子,是英國商人蘇士蘭。跟別的銀行家不同的是,蘇士蘭對銀行一竅不通,甚至在創辦滙豐之前,他連銀行賬戶都沒用過。

但是因為趕上了鴉片戰爭的好時候,這個對銀行一竅不通的人,還是在中國發了大財。

那會兒,清朝連續打了好幾場敗仗,每次打輸了都要簽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而清朝窮得叮噹響,沒法拿出現款,免不了得找外國借錢。

於是,很多外國銀行發現,把錢借給清政府還錢是一筆一本萬利的好生意,他們借錢給清政府還錢,清政府就把鐵路、鹽稅、關稅抵押給他們。

本身借出去的錢就有利息,再加上源源不斷來錢的鹽稅關稅,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誰借錢給清政府誰就能躺著賺錢。

蘇士蘭也想撈一筆,他搭上了英國外交部和清政府的高官,創立了香港上海銀行集團

後來,曾國藩的長子曾紀澤給它起了個中文名——滙豐銀行

這時,滙豐的業務就一樣——借錢給清政府。

那會,清朝找滙豐借錢,利息是10%,還得找買辦去跟滙豐拉關係,過了幾道手后,最後滙豐要求的利息是15%,中間的差價,滙豐和手下的買辦分了。

從1874到1890年間,滙豐一共借給了清朝2897萬兩白銀,佔了大清總借款的7成。

就這樣,靠著喝清政府的血,滙豐也從當初的小銀行,一躍成了全國洋行之首,把其他銀行都蓋過去了。

在那時的中國,只要你說「那家銀行」,或者直接說「銀行」,不用多說,對方一準知道你說的是滙豐銀行。

除了借錢,滙豐還搞起了存款。一邊接收老百姓存款的小錢,一邊也收大官受賄的巨款。

而當時中國的錢莊,完全沒有辦法和先進的英國銀行相抗衡。

很快,滙豐銀行成了中國商界的老大。

到了19世紀90年代,滙豐銀行已經包攬了外資銀行在中國的匯兌、存款、發鈔和商業放款的業務;也包攬了中國政府發行外債的生意;還收下了中國政府的鹽稅關稅存放業務。

中國的商人甭管做什麼生意,都繞不開滙豐銀行。
當時,中國有兩大商業巨頭,一個是左宗棠旗下的胡雪岩,一個是李鴻章的心腹盛宣懷,兩人不僅家大業大,還背靠官府,都是不好惹的角色。

但是滙豐卻可以對他們生殺予奪。

胡雪岩和盛懷宣打貿易戰的時候,滙豐就幫了盛宣懷一把。

1883年,胡雪岩替人擔保找滙豐借錢。快到還錢時,盛宣懷一邊讓欠胡雪岩錢的人不要還錢,一邊鼓動滙豐上門逼債,讓胡雪岩沒錢可還,生意做不下去。

滙豐跟買辦盛宣懷聯手,就擊敗了名噪一時的奇商胡雪岩。

清政府倒了之後,中國的軍閥們還是要找英國人借錢。

1910年代,幾乎所有北洋軍閥的軍費都是從滙豐借的。

兩大軍閥戰場上混戰,誰要是跟滙豐沒搞好關係,財政就會吃緊,很容易吃敗仗。

1924年,為了阻止孫中山統一中國。滙豐貸款給廣州買辦商團,幫他們買武器推翻孫中山。

如果不是革命軍發現得早,孫中山差點就被害死了。
到了國民政府時期,滙豐銀行也是蔣委員長的座上賓。

1927年,滙豐銀行靠著國民黨借錢時的抵押,掌握了中國的關稅和鐵路,還操縱了國民政府的外匯匯率。

有人說,金融全球化的結果,就是「贏者通吃」這個現實,從一個國家之內擴展到了全世界。

在滙豐身上,這個特點體現得尤為明顯。

在積貧積弱的中國,滙豐就是「第二財政部」、「第二央行」,通過控制中國的金融在中國呼風喚雨。

滙豐銀行自己給自己的名字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這個名字沒錯,那時全中國都有滙豐銀行的勢力,最富饒的上海和香港被滙豐牢牢控制在手裡。

北京東交民巷和西交民巷兩個小地方,匯聚了中國和外國幾乎所有的重要銀行,是不折不扣的金融一條街。

而在這條金融街中,滙豐也是其中最靚的仔。


然而,共產黨來了以後,滙豐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1949年,眼看著解放軍要打過長江了,搜刮中國老百姓近百年的滙豐銀行,立馬放棄上海大本營,把生意遷去了香港。

1935年以來,港英政府的發鈔權在滙豐、有利、渣打三個英資銀行手裡。

等滙豐把重心轉來香港后沒多久,渣打的業務就被搶走了大頭,有利銀行也被滙豐收購了。

滙豐銀行控制發鈔權后,成了香港的經濟支柱,不管生意好壞,港英政府為了經濟穩定,也得好好地捧著滙豐銀行。

在滙豐最鼎盛的時候,滙豐做的都是政策生意,從老佛爺、張作霖到蔣介石,個個都得求著他。

可隨著英國實力的衰弱,滙豐日子愈過愈回去了,不僅把大陸的生意丟完了,就連在印度的生意,也被本地銀行擠兌完了。

幸而滙豐有點人脈,還有多年的積累,便窩在香港放放貸,掌握髮鈔權,換一碗飯吃,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可惜滙豐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喜歡賣客戶。坐不到幾天,剛賺了錢,便把老客戶的信息賣了。

1978年,新崛起的華人富豪李嘉誠,想要收購英國怡和洋行的九龍倉集團。為了買下這個又有房地產,又有碼頭的大產業,李嘉誠四處從市場上買九龍倉的股票。

一看華人要把自家王牌產業低價買走了,怡和洋行趕緊找到滙豐,請他幫忙勸說李嘉誠不要再收購九龍倉的股票。

收了怡和洋行的好處后,滙豐勸服了李嘉誠,李嘉誠就知難而退,把九龍倉的股票賣給了另一個富豪包玉剛,自己退出了收購。

正當怡和洋行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時,滙豐突然變卦了。

滙豐一口氣向包玉剛借了22億港幣,原本資金枯竭的包玉剛,一鼓作氣就把九龍倉從怡和洋行手裡買了下來。

最先來求他的怡和洋行,轉身就被他賣了。

這一票,滙豐是吃完賣家吃買家,兩邊的生意都賺了

一部分業務。

其他地方發行的貨幣,都是由本國的中央銀行來做,而且統一樣式。

但是香港的貨幣,卻是由三家銀行一起發,英國滙豐銀行英國渣打銀行以及中國銀行

三種樣式的貨幣都在市面上流通,英國滙豐銀行的比例還是大頭,有百分之六十多。

加上滙豐自己屢教不改,接連爆發了好幾起泄露客戶信息的醜聞,如是幾次,滙豐在大家心中的信用也是日漸降低。
滙豐沒有法,便免不了偷偷摸摸做些幫黑幫、毒販、恐怖分子洗錢的事。

但他在我們店裡,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欠酒錢;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備忘錄上,但不出一月,定然還清,從備忘錄上刪去了滙豐的名字。

滙豐在店裡喝過半碗酒,漲紅的臉色漸漸復了原,旁人便又問道,「滙豐,你以前當真是金融界的老大么?」滙豐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

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現在啥金融創新也干不出來呢?」

滙豐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裡說些話;這回可是全是「大英帝國衰落,無力回天」「中國銀行也來香港,對手太強」之類,一些不懂了。

在這時候,眾人也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滙豐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兩個月的某天,老闆正在慢慢地算賬,拿出備忘錄,忽然說,「滙豐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幾個酒錢呢!」我也才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

一個金融街的人說道:「他怎麼會來?……他翻車了。」

老闆說:「哦?」

「他仍舊總是洗錢,這一回,是自己犯蠢,竟然被美利堅抓到幫伊朗洗錢。落到世界警察手裡,能有活路嗎?」

「後來怎麼樣?」

「怎麼樣?先被美利堅抓著要罰款19億,後來為了讓美國政府饒命,主動出賣華為,導致華為高管被抓,消息被媒體捅出來,被大夥兒追著噴,中國人也不可能饒他。」


「後來呢?」

「後來曝光了,兩頭不是人,股價大跌,傳言要上中國的不可靠實體清單了。」

「上清單怎樣呢?」

「怎樣?……誰曉得?許是撲街了。」老闆也不再問,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賬。 

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開著空調,也要穿長袖了。

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要一杯威士忌。」

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滙豐便在櫃檯下對了門檻坐著。

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沒有白人紳士的樣子了;見了我,又說道,「要一杯威士忌。」

老闆也伸出頭去,一面說,「滙豐么?你還有幾個酒錢沒給呢!」

滙豐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來給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

老闆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滙豐,你又洗錢出賣客戶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

「取笑?要是不賣客戶,怎麼會上清單?」

滙豐低聲說道,「被美利堅逼迫的,被逼迫,被……」他的眼色,很像懇求老闆,不要再提。

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拿了貸款合同遞給他,他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慢慢去了。 

自此以後,又長久沒有看見滙豐。到了年關,老闆拿出備忘錄說,「滙豐還有幾個酒錢沒給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滙豐還有幾個酒錢沒給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他。 

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滙豐的確撲街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0: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