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英扣押伊朗油輪受美國指使?幕後勢力再次挑動伊朗危機?

作者:rasitillos  於 2019-7-6 11:4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觀點|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關鍵詞:中東、危機

國《衛報》7月4日消息,當日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應直布羅陀(英國海外領地)政府的請求,派出約30名軍人協助直布羅陀警方扣押了一艘載有約200萬桶原油的伊朗油輪「Grace 1號」。

在伊朗問題如此緊張的局面下,英國當局看似普通執法的背後,是否另有深意?不得不讓人心生懷疑。

直布羅陀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長58千米,最窄處在西班牙馬羅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間,寬僅14千米。

英國外交部一再強調,扣押油輪是在執行歐盟對敘利亞的制裁,英國有法律和道義上的責任扣押任何違反歐盟制裁、駛往敘利亞的船隻。

直布羅陀首席部長法比安·皮卡多表示,直布羅陀政府得到的情報使他們有理由相信,「Grace 1號」運載的是運往敘利亞石油部下屬巴尼亞斯煉油廠的原油,該煉油廠在2011年成為歐盟對敘利亞實施經濟制裁的首要目標之一。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在接受伊朗電視台採訪時表示,英方行動是「強盜行為」,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他表示「此舉表明英國遵循美國的敵對政策,這對伊朗國家和政府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伊朗國家電視台4日報道稱,穆薩維表示扣押伊朗油輪的行徑是在美國政府主導下的非法舉措,這將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伊方已將就此行徑的抗議轉達給了美方。

事件發生后,伊朗外交部緊急召見了英國駐伊朗大使羅伯·馬賽爾,馬賽爾重申了對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實施制裁的立場,「贊同直布羅陀當局的這一堅定行動。

BBC國防記者喬納森·比爾認為,儘管英國一直暗示這是由直布羅陀政府領導的行動,但情報似乎來自美國。

據《紐約時報》消息,西班牙代理外長何塞普·博雷爾表示,西班牙知曉此次行動,「英國是應美國要求」,但並未給出具體細節。

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集團,以色列、沙特等國在其中發揮了多大的作用?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們顯然非常歡迎英國的扣押行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周四(4日)發布推特稱,扣押伊朗油輪是「好消息」,「美國將繼續和盟友阻止伊朗和敘利亞政府通過非法貿易獲利。

最近兩個月,可以明顯感受到有一夥勢力試圖挑起針對伊朗的戰爭。5月、6月在霍爾木茲海峽海域分別發生了「襲擊油輪」事件,美國軍機還頻頻緊貼著伊朗領空(如果沒有入侵的話)挑釁,以致於6月20日被伊朗擊落了一架戰略偵查無人機,美伊差一點擦槍走火。但特朗普在最後關頭叫停了軍事報復,美伊之戰才有驚無險地沒有開打。

不過藏在幕後的這幫人顯然沒有打算就此收手,他們會千方百計地脅迫特朗普發動伊朗戰爭。這次的扣押伊朗油輪事件,可能正是他們最新的一次嘗試,目的就是為了刺激伊朗做出報復,一旦給美國造成了更大的實質傷害,比如人員傷亡,那麼就相當於把特朗普架在火上烤,讓他想不出兵都不行。

從目前伊朗的反應來看,儘管伊朗並沒有做出過激的報復行為,但是情況也不容樂觀。伊朗外長扎里夫7月1日表示,伊朗已突破2015年7月「伊核協議」中規定的丰度3.67%的低濃縮鈾300千克的儲量上限,藉此表達對美國制裁和歐盟維持伊核協議的行動進展緩慢的不滿。

伊朗此舉相對比較謹慎,儘管突破了伊核協議的規定,但距離「武器級」的核能力尚遠。核不擴散專家安妮·哈靈頓表示,伊朗沒有將鈾武器化(丰度為85%-90%),而是將濃縮鈾保持在低丰度。在3.67%的濃縮水平時,伊朗需要儲備大約三倍於目前的儲量(1050千克),且需要進一步提升丰度才可為製造一顆核彈提供足夠材料。

伊朗的舉動更多是帶有「示威」的含義,意在催促歐盟等第三方勢力做出更多實質性的幫助,以緩解伊朗受制裁的影響。

伊朗的焦急有其道理。自去年5月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分階段重啟對伊制裁以來,伊朗里亞爾兌美元已累計200%以上,伊朗物價節節攀升,幾乎翻番。而且制裁一日不解除,物資緊張的局面就一日難以消除。

一方面美國的制裁毫無要放鬆之意,另一方面歐盟的支持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儘管歐盟推出的旨在繞過美元結算的「貿易往來支持系統」(INSTEX)已於6月28日被證實投入運營,但伊朗認為這仍然不夠。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稱:「如果歐洲採取措施並啟動INSTEX,這應該滿足我們的需求和願望,但若我們認為這種機制只是一種形式,伊朗絕對不會接受,並且會最終邁出決定性的一步。

伊朗方面所期待的,是目前僅用於食品及藥品領域結算的INSTEX機制,可以被擴大到石油領域。根據歐盟的估算,伊朗在2018年每日銷售100萬桶至150萬桶原油,而目前每日僅銷售60萬桶至70萬桶。

不過有分析認為,伊朗的願望很難實現。「從風險估算的角度來看,大型歐洲公司根本不會冒如此大的風險與一個國家進行交易。」「INSTEX不會為伊朗創造足夠的利潤讓其留在核協議中。」歐盟鬆散的政治結構決定了其很難在短時間內推動與伊朗的貿易恢復到正常水平,而這是伊朗現在最急需的。

隨著民眾生活的日益艱難,伊朗政府會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同時國內以革命衛隊為首的強硬派力量,在早先的改革中利益受損,他們也可能趁機對政府發難,試圖恢復往昔的特權。其手段可能就包含挑動民眾反美情緒,讓伊朗與美國公開對立,革命衛隊作為反美急先鋒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重新掌握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

我們不清楚伊朗增加濃縮鈾儲量是否有強硬派壓力的影響,但這絕對是一種「病急亂投醫」。

伊朗此舉非但不能給自己「加分」,反倒是讓國際社會更難對伊朗進行公開的支持,得不償失。

目前的局勢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美國新保守主義、以色列、沙特等勢力很可能會繼續出招,意在脅迫特朗普發動美伊之戰。伊朗方面,制裁帶來的痛苦越來越明顯,伊朗政府會不會考慮國內政治因素而做出更多「不冷靜」的舉動?而世界經濟尤其是美國已經岌岌可危,正遊走在衰退的邊緣,一旦波斯灣地區爆發熱戰,對全世界而言都將是一場大危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1: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