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欲封殺大疆?科技戰遠比貿易戰「更血腥」

作者:rasitillos  於 2019-5-22 10: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據CNN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網路和基礎設施安全局在當地時間20日發布報告,警告稱「中國產無人機可能正將敏感數據傳送回國內製造商」,並稱這種做法會對美國機構的信息安全帶來「潛在威脅」。這份報告雖沒有具體指出中國無人機製造商的名字,但CNN全文都將目光投向大疆,稱美國和加拿大市場上接近80%的無人機都來自大疆。

在這份題為「國土安全部強烈擔憂:中國產無人機在竊取數據」的報道中,美國國土安全部稱,「美國政府對於任何技術產品將美國數據帶回集權國家感到強烈擔憂」,宣稱這些國家有可能讓其情報機構無約束地接觸到美國的數據。該警告尤其提到中國和中國產無人機。

在中美貿易爭端僵持、華為被美國禁令制裁的背景下,該事件的意義遠不止是美國當局出於「安全」考慮,限制一家中國企業的產品這麼簡單。

這起事件應視為美國已經對中國發動了一場遠比貿易戰「更血腥」的「科技戰」。美國近期對華為的禁令可以視為這場科技戰打響的第一槍,而對大疆無人機的警告與擔憂則意味著「科技戰」出現了明顯升級的趨勢。

傳統的貿易戰,各國關注的是製成品層面的較量,並不會考慮最終商品中究竟有多少比例是真正由對方國家生產的。比如蘋果手機,裡面可能包含了美國的晶元、韓國的內存、台灣的機鏡頭,但最終產品是從中國出口到美國,貿易順差也全部記到了中國頭上。

但其實,在當今全球產業鏈已經深度融合,形成全球分工大生產的格局下,商品的生產已經「化整為零」,大量國際貿易訂單隻是某種商品的零部件, 最終商品是由各國共同創造的。

貿易戰政策會扭曲產業鏈構成,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難以長期堅持,而全球經濟一體化使得總效率最高、總成本最低,已經形成了一種大趨勢。貿易戰打擊商品跨境流動違背了時代潮流,而且單一國家行為很難影響到全球產業鏈分佈,因此在這個時代,針對最終商品的貿易戰意義不大,即便出台限制措施,可執行性和實際效果也會十分有限。

相較於貿易戰,科技戰雖然和老百姓的距離更遠,但卻是能決定一個國家未來幾十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影響更加深遠。中美兩國的經濟、政治精英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廝殺起來也不會有所保留,而是會使出渾身解數,戰況也必然更加血腥慘烈。那麼,如何才能贏得這場科技戰呢?

從本質上看,科技戰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各國的科技開放度,體現在對全球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上。開放體系較封閉體系擁有巨大優勢,因為任何創新都要依賴於對現有「知識模塊」的重新組合,而在這個科技已經高度發達的時代,科技創新所需要的知識模塊的數量呈指數級上升。這是一個需要合作的時代,幾乎不可能出現一個「天才」靠單打獨鬥完成創造發明。反之,越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擁有不同知識體系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碰撞,才越能迸發出好的創意,幫助創新的實現。這也是鴻學院強調「跨文化、跨學科、跨思維」的原因所在。

而美國近年來民粹主義抬頭,出台的政策愈發封閉排外,在科技創新上無異於「自廢武功」。政策越封閉,科技創新越受抑制,美國這些年收緊簽證政策,限制外國留學生選修某些專業學科,這種排斥人才的行為必然導致美國吸引力的下降。雖然其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出來,但對科技創新能力的傷害是毫無疑問的。而且吸引力越下降,科技創新能力越弱,經濟發展越慢,吸引力又進一步下降,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科技競爭本質上是一國市場開放程度之爭,中心戰場是對全球人才的競爭。誰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誰才能最終在科技戰中勝出。華為總裁任正非早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稱華為的發展不能只依靠中國本土人才,更要廣納全球精英才行。

只有營造更加開放的環境,獲得全球人才的智力資源,中國才能成為全球創造中心。所以中國不能效仿美歐等國,而是應該加速擴大開放,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唯有人才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中國的科技創新才能迎來爆髮式增長。而且這種開放能形成「正反饋」,越開放,吸引力越強,發展越快進一步增強吸引力,從而形成「飛輪效應」。

科技戰決定國家命運的另一個原因是世界經濟模式已經發生了本質變化。核心競爭力不再是生產技術,而是比拼誰有更強的獲取、分析消費數據,掌握數據財富的能力。就像現代戰爭模式從地毯式轟炸演變為精確制導打擊,未來經濟體系戰爭模式也會向著「精確化」轉變,其戰略制高點就是「制信息權」。

在工業化及其之前的所有時代,人類的生產製造能力永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只要價格足夠低,生產多少就能銷售多少。在這個階段,制約商業發展的瓶頸是生產能力。

而進入現代社會之後,隨著生產率的極大提升,人們對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已經大致得到了滿足。就像鹽價再便宜,你也不會多吃。所以再想增長只能靠「消費升級」。

這是一種消費驅動的商業模式,對商家把握消費者心態變化的能力是一種巨大挑戰。而想要最高效地把握消費者心態的變化,就需要極強的獲取、處理消費數據的能力。

未來商業的主戰場上,比拼的將是獲取、處理消費數據的能力。如果同時掌握了強大的消費數據的獲取、處理能力,就相當於得到了現代經濟戰爭的精確打擊能力。在中美科技戰

而下一步雙方對決的關鍵領域,無疑是「處理數據」的關鍵核心——人工智慧。我們可以判斷,雖然中美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還沒有直接交鋒,但未來必有一戰。我們應當也必須早作準備,才能在下一階段的科技戰中贏得先機。

總結一下,美國對大疆、華為的猜疑與制裁,已經揭開了中美「科技戰」的序幕,誰都不想在這場決定未來幾十年國運的戰爭中敗退,未來的爭端必然更加「血腥」。但我們只有迎難而上,提早為數據獲取與處理能力之戰布局,才有可能最終贏得科技戰的勝利。的目前階段,華為的5G、大疆的無人機,都是作為「獲取數據」的埠而被美國盯上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8: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