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保護企業是中國經濟政策選擇的關鍵

作者:rasitillos  於 2019-4-9 16: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10月7日午時,人行宣布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該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引爆財經圈。央行解釋為本次降準的主要目的是優化流動性結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即定向降准,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但也有人認為,央行此舉是針對美聯儲加息所採取的對沖行為。9月27日,美聯儲宣布上修聯邦基金利率在2%-2.25%目標區間內。從10月2日起,全球股市開始輪番大跌,由於中國尚處於國慶長假中,所以股市暴跌的衝擊來的稍微晚一些,而人行在10月7日午時宣布降准1%,市場預期的0.5%,實際可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本次人行降准操作到底意欲何為?本文擬從國際和國內兩個視角進行分析。

問題一:此次央行降準是針對美聯儲加息行為的對沖嗎?

      美國本土與海外市場之間投資回報率的梯度差是美元貨幣環流的源動力,而美聯儲做出是否加息的決定完全依賴於其對美國國內經濟狀況所做出的判斷。美聯儲作為完全獨立於聯邦政府的金融當局,其主要職能是決定美國貨幣政策,透過貨幣政策的調控,來達到經濟成長及物價穩定兩者間的平衡。據此原則,美聯儲建立起以通脹率維持在2%水平左右為目標的貨幣政策制度,並制定利率目標區間。而此次加息的依據是,美聯儲認為自8月份以來的信息顯示,美國就業市場繼續走強,經濟活動強勁擴張,為維持2%通脹率目標而加息25個基點。

      但是,由於美元作為全球最主要的交易和儲備貨幣,美聯儲的加息決策雖然有利於美國國內經濟,但對於國外長期依賴美元貸款的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2018年的前兩次加息已經造成了包括阿根廷、土耳其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匯率、股市暴跌,而人民幣匯率和A股也處於持續承壓的狀態。但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不同,中國因其巨額外匯儲備和可實施的資本管制措施確保了資本不會大規模外流。同時,中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低風險的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分別為3.62%和3.2%左右,都略高於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3.2%的水平,從理論上講也不存在資本大量外流的動力。

      資本的自由流動、貨幣政策完全獨立、匯率穩定三項目標中,一國政府最多只能同時實現兩項。美聯儲依據美元在全球的地位和美國的國家利益,將目標選擇為:資本自由流動和貨幣政策獨立,所以美元是自由浮動的;而中國則將目標選擇為匯率穩定和貨幣政策獨立,當然會造成資本管制的局面。因為兩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不同,國家利益有衝突,所以選擇不同的金融策略是很好理解的,即美聯儲加息並不意味著人行也應該追隨加息,而是應該按照中國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政策工具。

      所以,人行降準是對美聯儲加息的對沖,這個判斷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認為應對美聯儲加息的行為僅僅只有降准這一招,肯定是非常不全面的。應對美國發動的包括美聯儲加息、推動貿易戰、操縱匯率指控等一系列「進攻」行為,我們首先要理解其背後的戰略動機,然後才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問題二:通過金融戰和貿易戰,美國到底想向中國索取什麼?

      美聯儲9月加息后,雖然聯儲高官堅定循序漸進加息的步伐,但特朗普不為所動,於10月9日再次公開表態不滿加息。我認為,特朗普不滿的原因是美聯儲加息舉動不符合特朗普的通過企業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戰略。那麼,企業在美國的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中佔據什麼位置呢?美國的企業在美國全球戰略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無論是全球金融秩序、國際貿易秩序的主導,還是高新技術和軍事實力的領先,背後的支撐力量都是形形色色的企業。企業是美國經濟和霸權的基石,華爾街上的金融企業、軍工複合體企業、德克薩斯州的石油能源企業,矽谷里的高新技術企業,林林總總,都是代表美國全球利益的執行者。企業逐利跟資本逐利一樣,是天性,但如果忽視企業和企業家是分國度的則可能是致命的。美國是一個商業立國的國度,美國的政治制度和全球利益是圍繞著企業展開的。從維持美國尋求持續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這個角度切進去,維持美國股市持續走強正是特朗普尋求的吸引海外資本迴流美國國內、重新鞏固美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主導地位、維持美國全球霸權的關鍵。而美國基準利率被美聯儲上調的直接後果就是VIX恐慌指數迅速暴漲,美國股市暴跌,導致美元迴流美國的信心遭受重大打擊,維持美國企業利潤和擴張的低息環境遭到破壞。【美聯儲最關注的是國債收益率過高,原因在於美債供求關係失衡,加息為了誘導美元迴流,壓低長期利率成本,維持金融資產價格。特朗普需要低息幫助經濟擴張,目的是中期選舉獲勝。因此,特朗普與美聯儲政策必然矛盾。】

      另外,美國在跟加拿大、墨西哥簽署的新北美自貿協定(USMCA)中夾帶「防華」條款,通過設定有關「非市場化經濟體」條款欲孤立中國。特朗普還希望炮製里根政府通過減稅和放鬆金融監管的方式發展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新經濟最終擊敗蘇聯、通過「廣場協議」迫使日本提高匯率導致其資產價格泡沫破裂等過往成功經驗,對中國採取全面圍堵,迫使中國就犯。等等。

      總之,我將美國向中國開價的底牌總結為三個全面:中國企業全面投降(允許美國企業隨意兼并或控股中國企業),中國產業政策全面放棄(放棄中國製造2025計劃,放棄向高附加值、產業鏈上游進化),中國市場向美國全面開放(金融領域、醫藥領域等美國優勢企業全面佔領中國市場,形成中國對美國企業和產品的完全依賴)。而且這種索取是毫無節制的、一直持續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

問題三:中國的經濟政策能保證中國企業生存和發展下去嗎?中國製造2025計劃還能實現嗎?

      在中美經濟戰的大環境下,中國不肯做出重大讓步的關鍵原因就是為了確保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保持信心,中國的企業發展環境和資本市場安全與美國是一樣的。為此,中國的經濟政策必須實現兩個確保:確保企業的生產率和利潤率都必須保持在合理的、可持續的水平上。前者就是要求在實體經濟領域不會因國民產出的減少而威脅穩增長和低失業,進而導致投資和消費的下降;後者就是要求在金融體系中公司不會發生大規模違約。【問題的關鍵是合理的利息水平,太低則刺激泡沫,過高則摧毀經濟。】

      目前,中國金融環境處於去槓桿、緊信貸中,過去槓桿率過高是由於長期低息環境下金融企業、國有企業、房地產企業加速擴張造成的,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和高科技企業並沒有從中獲利,所以去槓桿的壓力讓這些企業來背顯然是不合理的。而且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承擔著國內就業和產出的大頭,高科技企業承載著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希望。在穩增長、去槓桿、防風險三重目標下,后三類企業絕對不能成為此次經濟戰的犧牲品。降准固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仍是「引導」重於「影響」。就在央行宣布本次降准后不久,財政部部長劉昆也提及未來仍將加力減費,補齊短板。這也顯示,未來多部委將為推動實體經濟有序發展協同作戰,充分發揮「幾家抬」的作用。降准作為切實釋放流動性、穩定市場信心的「先手棋」已經出招,更多的「后招」必須儘快跟上。

      這些后招或者說是政策組合拳包括:加快國企改革(從管企業向管資本過渡)、切實做到減稅降費、加大對創新企業成長中起關鍵作用的私募投資基金的支持力度等等。一言以蔽之,這些后招或政策組合拳的終極目標是確保中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只有中國企業挺住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實現才有可能。 

      歷史經驗永遠是留給後人總結的,當前身處事件之中,無法識得廬山真面目,對未來發展的判斷總是晦暗不明。但是依據歷史經驗可知,強大的金融秩序和貿易秩序最終是通過各類企業落實執行的。企業是經濟發展和佔領秩序制高點的關鍵,我們所有的策略和戰略也都需要圍繞企業展開。尤其是在當前,企業是未來經濟發展和繁榮的關鍵,得企業者得天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5: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