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子夜吳歌·夏歌

作者:MayDaySun  於 2019-5-13 15: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推薦|通用分類:詩詞書畫

子夜吳歌·夏歌

·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譯註:

鏡湖之大有三百餘里,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採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個月,便被選進了宮中。

 

1.鏡湖:一名鑒湖,在今浙江紹興東南。

2.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別稱。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

3.若耶(yē):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境內。溪旁舊有浣紗石古迹,相傳西施浣紗於此,故又名「浣紗溪」。

4.「回舟」句:指西施離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時候,月亮尚未出來,就被帶邀而去了。這是誇飾的修辭手法。

5.越王:指越王勾踐。

 

簡析:

李白的《子夜四時歌四首》,每首六句,分詠春、夏、秋、冬四季。六朝樂府即有《子夜四時歌》,為李白所承,此體向作四句,內容多寫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作六句是李白的創造,尤具新意。

《夏歌》以寫景起端: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廣闊三百里的鏡湖,在含著花苞的荷花吐發的時候,西施泛舟出現了,成為採蓮人,但是她的艷麗和美名引起了轟動,人看隘若耶,人人爭餐秀色,使寬闊的若耶溪變得狹隘了,著一字而傳神,那種人潮洶湧、人舟填溪滿岸的熱鬧場面,猶如呈現在讀者眼前,將王維《西施詠》的艷色天下重的虛寫,變成了轟動當地的如實描繪。這裡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著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勾踐早已確定使用美人計來對付吳國,而西施的美艷傾倒眾生,轟動當地,那麼越國的君臣也不用去費力探訪了,有了這位不二的美女人選之後,才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較之王維的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語異而意同,王維的詩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踐君臣實施美人計的過程;李白的詩實施了截割,割去了選作吳宮妃子的結果,同樣地表現了艷色天下重的意義。這種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歸向越王家,勾踐同樣也能留下這個美人,但他在報吳復仇的目標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吳,卻成為亡吳的原因之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1: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