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服裝的樸素
(《教會證言》卷四第628-647頁,1875年)
我們見到我們的姊妹們放棄簡樸的裝束,培養對世俗風尚的愛好,心中便覺憂愁。她們因走向這一方面,就離開上帝並忽視內在的裝飾。她們不應該覺得自己有自由把上帝所賜的光陰,枉費於這些不必要的衣服裝飾上。她們若是把這些光陰用於查考聖經,以便徹底明白預言和基督的實際教訓,那該多好啊!{CH596.1}[1]
作為基督徒,我們不應從事任何不能本著良心求上帝賜福的工作。我的姐妹們,你們不必要地在自己的服裝上下工夫時,覺得良心無虧嗎?你們在滿腦子想著衣服的褶邊、蝴蝶結和絲帶時,能夠在禱告中將心靈提升到上帝那裡,以致祂會祝福你們的工作嗎?這樣浪費的光陰原可用來向他人行善和修養你們自己的心志。{CH596.2}[2]
我們的許多姐妹擁有優秀的才華。她們的才幹若用來榮耀上帝,就能成功地爭取許多人歸於基督。……{CH596.3}[3]
我們傳道人的妻子在服裝方面要特別當心,不可離開聖經明確的教訓。許多人視這些訓誨過時了,不值得注意。但那位向祂門徒發出這些教訓的主,知道我們時代愛慕服飾的危險,才給我們發出警告。我們是否願意聽從警告作聰明人呢?現今衣飾的奢華有增無已,漫無止境,花樣不斷翻新。我們的姊妹也在競趨時尚,不顧光陰或金錢的代價。有許多花費在服裝上的錢,本來是應該歸還給賜予者上帝的。{CH596.4}[4]
【時裝成了絆腳石】
較貧窮階層的人所穿樸素整潔的服裝,往往與富裕姐妹們的服裝形成鮮明的對比,而這種差異常使貧窮的一方感到尷尬。有些人設法仿效比較富裕的姐妹們,便將質量較次的裝飾盡量加在自己的衣服上。可憐的女孩們,她們的周薪不過兩美元(寫於1875年。當時美元的價值要大大高於後來的年代),卻願花掉每一分錢用來使自己的服裝與不必辛苦謀生的人一樣。這些年輕人沒有什麼東西投到上帝的庫中。她們的光陰完全用來使自己的服裝象她們的姐妹們一樣時髦,以致沒有時間提高自己的心智,學習聖經,私禱,或參加禱告聚會。她們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使自己顯得跟姐妹們一樣好。為了實現這個目的,身體、心智和道德的健康都犧牲了。快樂和上帝的悅納都犧牲在時尚的祭壇上了。{CH597.1}[5]
許多人不願在安息日參加對上帝的禮拜,因為她們的服裝在款式和裝飾上顯得跟姐妹們不一樣。我的姐妹們願意考慮一下這些事的真相,願意充分認識到她們對別人有多大的影響嗎?她們自己既行在一條禁路上,就把別人帶入了同樣悖逆和墮落的道路。基督徒的簡樸犧牲給了外表的炫耀。我的姐妹們哪,我們要怎樣改變這一切呢?我們要怎樣掙脫撒但的網羅,打破那捆綁我們奴役我們的時尚之鏈呢?我們要怎樣重新獲得我們已浪費了的機會呢?怎樣將我們的能力用於健康有力的活動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以聖經為我們的人生準則。……{CH597.2}[6]
許多人效法世人的裝束,想藉此感化不信的人;但這是一個不幸的錯誤。他們如果要有真正救人的感化力,就當實行自己的信仰,藉公義的行為表現信仰,將基督徒與俗人明確區分開來。要在言語,服裝和行動上為上帝作見證。然後就有一種聖潔的感化力散布在周圍的人身上,連不信的人也會認出他們是跟過耶穌。任何人若想發揮有利於真理的影響,就當實行自己的信仰,效法那位謙卑的模範。……{CH598.1}[7]
驕傲,無知和愚昧常常串在一起。主不喜歡自稱為祂子民的人表現出驕傲。祂因他們效法這墮落時代不健康、不莊重、奢侈浪費的時尚而受了羞辱。……{CH598.2}[8]
【服裝的改革】
為了保護上帝的子民免受世界敗壞的影響,促進他們身體和道德的健康,我們中間才引入了服裝改良。這原不是要成為一個束縛的軛,而是要成為一個福氣;不是要增加工作,而是要節省工作;不是要增加服裝的花費,而是要節省開支。它要使上帝的子民與世界迥然有別,從而作為一個屏障,抵制世界的時尚和愚昧。那從起初知道末后的主,明白我們的本性和我們的需要,我們滿有憐憫的救贖主看到我們的危險和困難,並且屈尊來在我們的生活習慣上,甚至在正確地選擇食物和衣服上給我們及時的警告和指示。{CH598.3}[9]
撒但不斷在設計某種新的服裝款式,傷害人的身體和道德的健康。當他見到自稱基督徒的人急於接受他所發明的時尚時,便得意洋洋了。不自然不健康的服裝對身體造成的傷害無法估計。許多人因順從時尚的要求而成了終身殘廢。……{CH599.1}[10]
在這些有害的時尚中有一種是大撐裙箍,這常使人很不得體地暴露身體。與此形成對照的是一種整潔、端莊、合宜的服裝,不用撐裙箍和拖尾裙,對四肢也有適當的遮蓋。然而服裝改革不僅包括縮短長衣和遮蓋四肢,還包括人穿的每件衣服。它通過用肩膀承擔裙子的重量來減輕了臀部的負擔。它取消壓迫肺臟、胃和其它內臟並導致脊骨彎曲及造成幾乎無數疾病的緊身胸衣。服裝改革為身體的各部分提供了適當的保護和發展(關於這種款式的服裝現在不再提倡的原因,見《教會證言》卷四635-641頁)。......{CH599.2}[11]
【我們的服裝是見證】
許多信服真理的人因我們的姊妹們所表現的驕傲和貪愛世界而決定反對真理。所傳的道理顯然是清楚而和諧的;聽眾覺得,如果要接受真理,就必須背起一個沉重的十字架。當他們看見我們的姊妹如此炫耀服裝,就說:「這等人與我們穿得一樣華麗。她們不可能真正相信她們所表白的信仰;總之,她們必是受騙了。她們如果真的相信基督快要來了,每一個人的案件即將作出永生或永死的決定,就不會把時間和金錢浪費在時尚的穿戴上了。」自稱信主的姊妹對於自己的穿戴正在向人講道,知道得多麼少啊!{CH599.3}[12]
我們的言語,行為和著裝,每日都是活的傳道士,不是同基督收聚,就是同基督分散。這不是區區小事,可以一笑置之。服裝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多多祈禱。……{CH600.1}[13]
我們切不可鼓勵人在服裝上不慎重。我們的衣著應當合宜得體。雖是便宜的衣服,也應保持整潔。衣服上無需配上縐邊,這樣不單可由自己剪裁以節省一些材料,同時也可自行洗熨以省下不少的金錢。有些家庭效法時髦來裝扮自己的孩子,以致負擔很重。這是多麼浪費光陰啊!小孩子的衣服,即使沒有褶縐或裝飾,只要能保持整潔,也會引人喜愛。這種式樣的衣服易於洗熨,不覺得吃力。……{CH600.2}[14]
【孩子受時尚所影響】
然而最大的害處,還是在兒童和青年身上發生的影響。他們幾乎一出世就受了時尚要求的約束。小孩子們所聽到的更多服裝而不是他們的得救。他們見到母親切心查閱時裝樣式,過於查考聖經,多跑時裝店,過於去教會。她們看外表的裝飾比品格的裝飾更為重要。孩童把好衣服弄髒了,就要受嚴厲的責罰,在不斷的約束之下,他們的心思變得暴躁易怒了。{CH600.3}[15]
母親最感到煩惱的,不是有毛病的品格,而是骯髒的衣服。因為母親熟知時尚,過於知道她的救主。所以孩子們聽到的,多是論到衣服,而不是論到德行。她的榜樣往往將小孩子環圍在有毒的氣氛中。邪惡的事,在時髦的偽裝之下,便侵入了兒童之中。{CH601.1}[16]
服裝簡樸能使有見識的婦女有最好的表現。按照穿戴的式樣,我們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品格。虛華的衣飾暴露人的虛榮和弱點。樸實敬虔的婦女,穿戴必是樸實的。選用簡潔合式的衣服,可以表現人有文雅的口味和有教養的心智。{CH601.2}[17]
【永不敗壞的裝飾】
有一種裝飾是永不敗壞的,會促進今生所有在我們四圍之人的幸福,並要在永恆不朽的來生髮出輝煌不滅的光芒。這種裝飾,就是溫柔謙卑的精神。上帝吩咐我們在心靈上穿著最華麗的衣裝。每當對鏡顧盼之時,那些崇拜時尚的人,都應該記起自己忽略了心靈。花在梳妝室里的每一個小時都要責備他們浪費精力。然後就會有一場改革,提高人生的一切目的和宗旨。我們不應追求外表的金飾,而應切心尋求那比精金更寶貴,比紅寶石更有價值的智慧。……{CH601.3}[18]
【服裝對品行的影響】
喜愛服裝的心危及道德,使女人成不了端莊自守的基督徒。浮華炫耀的服裝,往往會慫恿穿著者內心的情慾,並激發觀賞者卑鄙的慾望。上帝看出品格的敗壞往往是由人在服裝方面放縱驕傲和虛榮而來。祂看出昂貴的衣服會打消人行善的願望。{CH602.1}[19]
人們在服裝上花的錢越多,能用來給飢餓的人食物吃給赤身的人衣服穿的錢就越少;應該不斷涌流的慈善之溪就乾涸了。通過捨棄不必要的裝飾而省下來的每一塊錢,都可救濟貧困的人或放在主的庫中以支持福音,派傳道士去外國,增加我們的書刊,好把亮光傳給處在錯謬黑暗中的人。不必要地花費的每一塊錢,都使花錢的人喪失了一個行善的寶貴機會。……{CH602.2}[20]
你在把一件無用的或奢侈的衣物穿戴在身上時,就是扣留了赤身之人當得的。你把自己的才幹浪費在不必要的多種昂貴的食物上時,就是在忽視餵養飢餓的人。自稱的基督徒啊,你的記錄如何呢?我勸你不要把上帝庫中所要求的錢和應該施捨給窮人的錢花在愚昧有害的放縱上。但願我們不要穿貴價的衣服,而要象自稱敬虔的婦人那樣,用好行為披戴自己。不要讓寡婦孤兒的呼求的聲音上達於天反對我們。不要讓生靈的血沾在我們的衣服上。不要把寶貴的寬容時期浪費在珍愛心中的驕傲上。難道沒有窮人要探訪嗎?難道沒有眼目昏花的人需要你給他們讀上帝的話嗎?難道沒有灰心沮喪的人需要你安慰的話語和祈禱嗎?……{CH602.3}[21]
我的姊妹們哪,你們切不可再以自己的心靈及上帝為兒戲了。我已蒙指示看到你們背道的主要原因就是愛慕服裝。這事使你們忽略了重大的責任,你們在心中竟難以找到上帝之愛的一點火花。切不可遲延,要立即放棄你們背道的原因,因為那是得罪你們自己的心靈和上帝的。切不可被罪的欺騙所硬化。{CH603.1}[22]
我們被看作是為一班特別的子民。我們的立場和信仰與其他教派不同。如果我們在生活和品格與世人不相上下,他們就會輕蔑地指著我們說:「這些人就是安息日復臨信徒。」「我們這裡就有一個典型,說明那群守第七日為安息日的人是什麼樣的。」本應落在那等人身上的污名就落到所有本著良心遵守安息日的人身上了。這等人還是不說自己是順從真理的為好!——《教會證言》卷五,第138頁(1882年).{CH60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