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改革運動的進展
德皇查理五世即位,羅馬的使臣急忙前來道賀,並勸誘皇帝用他的權力來鎮壓宗教改革運動。在另一方面,撒克遜選侯利用查理因獲得皇位而對他的感激,便請求查理在審問路德之前,不要採取任何干涉他的行動。{SR 346.1}[1]
查理即位不久,便決定在俄姆斯召開德國的議會。這件事引起了各派人士的注意。在這次國家議會上將要討論重大的政治問題;但是與威丁堡那個修道士的問題相比,這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了。{SR 346.2}[2]
查理曾預先指示撒克遜的選侯把路德帶來赴會;他也保證他的安全,並應許他可以和權威人士在所爭論的問題上進行自由討論。路德也急願謁見皇帝。{SR 346.3}[3]
路德的朋友們都驚恐張皇起來了。他們深知羅馬教廷對路德的成見和惡意,所以惟恐皇帝所發的護照不為人所尊重,他們遂懇請路德不要冒性命的危險。他回答說:「這些羅馬教徒們不要我到俄姆斯去,只要將我定罪而處死。但這毫無關係。你們不要為我祈禱,但要為上帝的道而祈禱」。 {SR 346.4}[4]
【路德在議會前】
最後,路德站在大會面前了。皇帝坐在御座上。帝國中的顯赫人物都在他的周圍。從來沒有人出席過比馬丁路德這一次必須為自己的信仰作辯護的大會更莊嚴的會場。{SR 347.1}[5]
他出場的事實乃是真理的一次顯著勝利。一個已經被教皇定罪的人居然要接受另一個法庭的審判,實際上就是否定了教皇的最高權威。教皇早已將這位改革家置於禁令之下,並且斷絕他的一切社會的關係;如今他卻獲得安全的保證,得以在國家的最高官員面前申辯。羅馬早已禁止他開口,而現在他倒要當著數千來自基督教世界各地的聽眾演講了。他很鎮靜溫和,同時也勇敢而高貴地站在世上的偉人當中,儼然作為上帝的見證人。路德用一種緩和而謙卑的聲調作了答覆,既不激昂,又不急躁。他的舉止謙恭有禮,同時也表現有信心和喜樂,使會眾感到驚奇。{SR 347.2}[6]
那些故意閉眼不看真光,並堅決不受真理感化的人,被路德講話的能力激怒了。在他講完之後,議會的代言人便怒氣沖沖地說:「你還沒有答覆我們所發的問題。……你必須作一個清楚明確的答覆。……你究竟撤回還是不撤回?」{SR 347.3}[7]
改革家回答說:「最賢明的皇上和諸候既然要我作一個簡明的答覆,我的答覆就是:我不能信仰教皇或是議會,因為他們常常犯錯誤,並且互相矛盾。若不是藉著聖經的明證,或清晰的推理使我信服,我就別無選擇,只能堅持上帝的道,這道控制著我的良心。我就不能也不願撤回這些著作。因為一個基督徒違背自己的良心是不妥當的。這就是我的立場,此外我別無主張;惟願上帝幫助我,阿們」。 {SR 347.4}[8]
這個義人就這樣地立在聖經的穩固根基上。有天上的光輝照耀在他臉上。當他指控謬道的權勢,並證明那得勝世界的信心的優越性時,他向眾人表現了他人格的偉大和純潔,以及他內心的平安與喜樂。{SR 348.1}[9]
路德堅如磐石,而世界上的權力所能發動最猛烈的風浪徒然向他襲擊。他簡明話語之中所含的力量,他那無畏的風度和沉著,富有表情的眼目,以及一言一行所表達的堅強意志在會眾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明顯的,無論是利誘或是威脅,都不能使他屈服於羅馬的命令。{SR 348.2}[10]
藉著路德的見證,基督已經用大能和威嚴講話,並一時令他的朋友和敵人都肅然起敬而大為驚奇。有上帝的靈臨格在大會之中,感動全國首領們的心。有幾位諸侯大膽承認路德的改革運動是正義的。許多人的心被真理所折服;但有一些人所受的感動只是暫時的。還有一些人雖然當時沒有發表意見,但經過親自考查聖經之後,再過一段時期就成了宗教改革運動無畏的擁護者。{SR 348.3}[11]
選侯腓特烈曾經熱切地期待著路德出席議會。他現在深深感動地聽著他的演說。他親眼見到路德的勇敢,堅決和沉著,就深覺喜樂,並以作他的保護者為榮。他把敵對的雙方比較一下,就看出教皇、君王和主教們的智慧在真理的能力之下已化為烏有。羅馬教廷已遭受了一次失敗,而其影響將要波及各代各國。{SR 349.1}[12]
倘若路德僅僅讓了一步,撒但和他的全軍就必得勝了。但由於他堅定不移的忠心,教會終於獲得了釋放。一個新的,更美好的時代已經開始了。這一個在自己的宗教信仰上敢想敢作的人,不僅影響到當時代的教會和全世界,而也要影響到以後的每一個時代。他的堅強和忠心將要激勵每一個遭遇同樣經歷的人,直到末時。在那一次的會議上,上帝的能力和威嚴已經顯現出來,超過了人的計謀和撒但的權力。{SR 349.2}[13]
我看到路德在譴責罪惡和提倡真理方面是熱情熱心,大膽無畏的。他不顧惡人或鬼魔;他知道有一位比他們都大的與他同在。路德具有熱心、勇氣和膽量,有時有走極端的危險。但是上帝興起了剛好具有相反性格的梅蘭克吞來幫助路德繼續開展改革工作。梅蘭克吞生性膽小、畏懼、謹慎、並且極具耐心。他是大蒙上帝眷愛的人。他對聖經的認識很深刻,他的判斷力和智慧也很優越。他與路德一樣熱愛上帝的聖工。主將這兩個人的心緊緊契合在一起;他們是密不可分的朋友。當有膽怯和遲緩的危險時,路德對梅蘭克吞是極大的幫助,而當有行動過快的危險時,梅蘭克吞反過來對路德就是極大的幫助了。{SR 349.3}[14]
梅蘭克吞有遠見的警告往往防止了如果只留下路德一人去做聖工就會臨到的麻煩;而要是留下梅蘭克吞獨自一人去作聖工的話,這工作往往就不會被抓緊進行了。我蒙指示看到了上帝在揀選這兩個人堅持改革工作上的智慧。{SR 350.1}[15]
【英格蘭和蘇格蘭得光照】
正當路德把一本封閉的聖經向德國人民敞開的時候,廷達爾在上帝聖靈的督促之下,也在英國作這同樣的工作。他殷勤地研究聖經,勇敢地宣講他所信仰的真理,並竭力主張一切道理都應以聖經為準則。他的熱忱自然激起了羅馬教徒的反對。有一個博學的羅馬天主教博士同廷達爾辯論說:「沒有教皇的律法,還不如沒有上帝的律法。」廷達爾回答說:「我反對教皇和他一切的律法;如果上帝給我相當壽命的話,過不多年,我必要使農村中耕田的童子比你更明白聖經」。 {SR 350.2}[16]
這就堅定了他素來所懷抱的意向,就是將本國語文的新約聖經獻給他的同胞。於是他立時著手工作。全英國似乎都閉門不納,他就決意到德國去避難。他在德國開始印行英文新約聖經。不久他出版印了三千本新約聖經,而同年又再版一次。{SR 350.3}[17]
廷達爾終於為道殉身,藉此為自己的信仰作了見證;但他所預備的武器在以後的世紀中,使許多其他福音的戰士能以相繼興起作戰,直到今日。{SR 351.1}[18]
在蘇格蘭,福音在約翰.諾克斯身上找到了一個捍衛者。這一個忠實的改革家毫不畏懼世人。在他周圍猛烈地焚燒著殉道者的火焰,反而使他越發熱心。當暴君的刀斧放在他頸上恫嚇他時,他仍屹然堅立,頑強地抵擋多方面的打擊,大力摧毀拜偶像的惡習。他就這樣貫徹他的目的,祈禱,為主作戰,直到蘇格蘭掙脫了羅馬教的桎梏。{SR 351.2}[19]
在英格蘭。拉替麥在講道時也主張眾人應當用本國的文字研讀聖經。他說:聖經「乃是上帝自己所著作的,具有它著作者的能力和永恆的性質。任何君王,皇帝,官長和統治者都有本分順從祂的聖言。我們不可走人的遺傳的那些旁門左道,那些道路充滿石頭、荊棘和連根拔起的樹木。我們務要順從上帝聖言的正路。我們不要關心我們的祖輩做了什麼,而要關心他們應該做什麼。」{SR 351.3}[20]
廷達爾的忠實朋友巴恩斯和弗黎斯也曾起來維護真理。相繼興起的還有黎特理和克藍麥。這些英國的改革家都是很有名的學者,其中多數人曾因熱誠或敬虔而一度為羅馬教會所器重。他們反對羅馬教,乃是因為看出教廷的許多錯謬。他們既然熟悉巴比倫的奧秘,這就使他們為反對她所作的見證更顯有力了。{SR 351.4}[21]
廷達爾、弗黎斯、拉替麥和利特理所維護的偉大原則就是聖經的神聖權威和充足的能力。他們否認教皇、議會、教父和君王在宗教信仰問題上有控制人良心的權柄。聖經乃是他們的標準,他們用聖經的教訓來檢測一切的道理和主張。當這些聖徒在火刑柱上殉身的時候,這種對於上帝和聖經的信仰支持了他們。{SR 352.1}[22]